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请大家指点一下怎样能拍到效果较好的闪电

[复制链接]
wxj 发表于 2006-7-13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我这几年很喜欢拍闪电,但我只有一个nikon4500的数码照相机.它能用来拍闪电的恐怕就是每35秒一次的摄影.照相肯定不成,你能比闪电快?于是问题就来了,闪电太随机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在什么地方出现,搞得我东摇西摆,错过了不少精彩镜头.尤其是那相机每次只能摄35秒,如果没拍到什么内容又得赶紧删掉,如果拍到了又得用几秒钟储存.还费了不少电.我觉得是不是应该安一个鱼眼镜头?就像咱们门上的猫眼一样,这样拍摄角度非常开阔.另外是不是最好还是买正规的摄象机,那样就没有间隔了?

昨天晚上北京下了短时特大暴雨级的雷阵雨,下雨之前我们那里突然滚来好多黑云,移动速度特快!天瞬间就黑得要死,然后就轰隆隆的震雷,风刮得非常大.那雨太凶了!!我发誓这是我出生以来见过的第二大雨!用瓢泼或倾盆都小了!我算是知道什么叫天地茫茫了!当时眼前除了白雾似的雨什么都看不见,哗哗的一股接着一股.刚开始下雨时我带上照相机冲到了旁边院的一栋十层楼顶,那里视野开阔.我刚打开通往楼顶那门,好可怕啊!那门几乎把我甩出去!那风的力量简直无法形容!有十级还多!我就像和一个世界第一大力士角力,我双手死死拽住门把手,身体使劲儿往后倾,半天才勉强拉上了门,真惊险!后来也拍到了一些闪电,但没有一些眼睛看到的壮观.天都快被它们撕碎了!我看到远处的树形闪电直接往地上劈,你想他劈到什么地方了呢?
Alone狼 发表于 2006-7-13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鹏博士宽带
呵呵~拍閃電一般常用的有幾種方法
  1,抓拍,這對技術要求太高,不細説了。
  2,使用廣角鏡頭,最好是魚眼鏡頭,8mm或16mm,廣交鏡頭最好也不要大於28mm。對準你認爲可能出現閃電的地方,用筷們縣鎖死b門,然後等這就好了,等閃電出現以後,換下一張片子
 3,多組相繼一起用,三部相機朝向不同的方向配上50到35的鏡頭,剩下的和上面一樣操作。
  像nikon4500這樣的機器我沒用過,不好說。。。上面說的是用單反拍閃電的方法,拍流行也同樣適用,只是換上更高ISO的卷就是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aardwolf 发表于 2006-7-13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高能物理所
如果要拍一次下雨中的所有闪电我想大概太难了。
我就是曝光2秒。由于有云,在闪电之前,天总是要先亮起来,然后在出现闪电。这中间有大概0。1至0。2秒,再加上闪电持续0。4秒,闪电抓拍是可以的。但注意镜头应该对准闪电多发的地区,用三脚架固定好,不再这个天区的闪电拍不下来就放弃好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xj 发表于 2006-7-13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精彩的闪电恐怕也只能坚持0.1-0.5秒,要抓拍我总觉得难上加难,你根本不可能比闪电快.我觉得鱼眼镜头还是非常有用的.不过因为下雨,相机又不能在雨中淋着,只能在一避雨处.独狼说的用鱼眼镜头还能接受,但后面的就没那么高的技术和设备要求了.有时看着壮观的闪电一闪即逝,而自己又没有拍到,就别提多懊悔和痛苦了.
另外问一下,鱼眼镜头一般多少钱?能和数码相机镜头对接吗?标准是独狼说的那种.不会影响拍摄效果吧?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周昆 发表于 2006-7-13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联通

看偶拍的

^^
DSCF0700.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ccce 发表于 2006-7-13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房山区 联通
用长时间曝光,感光度不用调太高,因为闪电很亮。对准最有可能出现闪电的天空曝光,然后就看运气了。4500的鱼眼镜头有卖的,不过很难买,大约2000RMB。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xj 发表于 2006-7-13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海的那一边 发表于 2006-7-13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洛阳 电信(铁通租用)
我感觉拍摄闪电很大程度靠的是耐心和运气,闪电有强有弱,所以光圈用多少不太好定
我个人的经验,如果不是抓拍的话,暴光时间4-10秒比较合适,光圈根据估计闪电可能的强度来定,ISO值一般用最小的就够了。
下面我最近拍的一张,我这边雷雨不多,练习机会少,水平还有待提高 ^^
lighting.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福建ltycho 发表于 2006-7-14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我拍闪电5年了,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在我也是用4500,就说一下我的观点吧
1、摸清闪电脾气。一般在雷雨开始时就要开始拍,而不要在闪电极盛的时候在开始。如果一个地方发生了很大的闪电,那么这块区域的电就放的差不多了。这时就可以调转镜头了。反之,小闪电在一个区域发生的频率越高,那看到的闪电就越不壮观。
2、用广角,不要用鱼眼。鱼眼的范围很大,但拍出来的闪电弯弯的打到地面总感觉不真实,而且容易拍下来不该出现的物体,比如你在窗口拍,就很容易拍下来窗框
3、4500我的方法是用连拍,这样相对于拍一张处理张拍摄密集度高,成功率也较高。一张曝光用4秒就行。8秒噪点就太多了。光圈用5.1~7.5,看情况而定。

另外:
那门几乎把我甩出去!那风的力量简直无法形容!有十级还多!

这个根本没有十级,我家在福建,0级无风到12级台风都见过,你的情况最多就8级。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xj 发表于 2006-7-14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昌平区 联通
这是当时快下雨时和下得最大时的几幅照片。那云忽悠一下就涌过来了,紧接着天昏地暗,狂风大作。
DSCN8746.jpg
DSCN8745.jpg
DSCN8743.jpg
DSCN8741.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xj 发表于 2006-7-14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昌平区 联通
[quote:098f7c0155="福建ltycho"]我拍闪电5年了,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在我也是用4500,就说一下我的观点吧
1、摸清闪电脾气。一般在雷雨开始时就要开始拍,而不要在闪电极盛的时候在开始。如果一个地方发生了很大的闪电,那么这块区域的电就放的差不多了。这时就可以调转镜头了。反之,小闪电在一个区域发生的频率越高,那看到的闪电就越不壮观。
2、用广角,不要用鱼眼。鱼眼的范围很大,但拍出来的闪电弯弯的打到地面总感觉不真实,而且容易拍下来不该出现的物体,比如你在窗口拍,就很容易拍下来窗框
3、4500我的方法是用连拍,这样相对于拍一张处理张拍摄密集度高,成功率也较高。一张曝光用4秒就行。8秒噪点就太多了。光圈用5.1~7.5,看情况而定。

另外:
那门几乎把我甩出去!那风的力量简直无法形容!有十级还多!

这个根本没有十级,我家在福建,0级无风到12级台风都见过,你的情况最多就8级。[/quote]谢谢!!!恩,反正那么大风我还真没见过,劲儿特大!尤其在楼顶,在地面根本感觉不到那样。

我发现好像雨下得最大时反而没有那种树形闪电了,而许多是那种一下把天空都照亮的大放电现象。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xj 发表于 2006-7-14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昌平区 联通
[quote:961e220fcf="海的那一边"]我感觉拍摄闪电很大程度靠的是耐心和运气,闪电有强有弱,所以光圈用多少不太好定
我个人的经验,如果不是抓拍的话,暴光时间4-10秒比较合适,光圈根据估计闪电可能的强度来定,ISO值一般用最小的就够了。
下面我最近拍的一张,我这边雷雨不多,练习机会少,水平还有待提高 ^^[/quote]拍得已经很不错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xj 发表于 2006-7-14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昌平区 联通
这是当时快下雨时和下得最大时的几幅照片。那云忽悠一下就涌过来了,紧接着天昏地暗,狂风大作。当时好多人往家奔,就我还呆在外面。
DSCN8752.jpg
DSCN8750.jpg
DSCN8749.jpg
DSCN8748.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xj 发表于 2006-7-14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昌平区 联通
当时风大得很!风雨交加,天地茫茫。
DSCN8765.jpg
DSCN8763.jpg
DSCN8762.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10 19:07 , Processed in 0.15496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