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差生”与“美国天才”

[复制链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6-11-3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且看王楠子背后那神魂颠倒的中国教育
作者:徐迅雷  发布时间:2006-09-27 10:40:23


--------------------------------------------------------------------------------


   在国内他被教成水泥脑袋,到美国他被育成年轻天才。他叫王楠子,8年前,他是上海某中学一个“标准的差生”,经常被老师“重点关照”,无奈之下赴美求学;8年后,他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并被老师表扬“是个天才”。王楠子如今是费城艺术学院的大四学生,是该校动画专业最出色的学生;通过动画领域的开拓,他甚至已在美国贷款买好了一幢三层小楼。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促使他的父亲王恩重向国内教育现状发难。(9月25日《东方早报》)
   这是一个有价值的新闻,而王楠子父亲质疑国内教育更是一个有价值的举动。透过中国差生王楠子到美国变成天才这个事件,我们看到今日中国之教育是神魂颠倒的教育、是失魂落魄的教育。教育的精魂已经不复存在。这样的教育甚至不能称为“教育”,而只能称为“教学”、“教书”、“教考”。著名旅美教育学专家、《“高考”在美国》一书的作者黄全愈先生,亲见亲历并比照分析了中美教育根子里的不同,他说:中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淘汰之;美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改善之。“中国差生”王楠子就是被中国教育、中国考试所“淘汰”的;而“美国天才”王楠子,正是被美国教育发现、改善、培养起来的。

   “‘差生’都是冤假错案”,这话真的没错。“差生”王楠子,虽然同学都觉得他很聪明,却“经常闯祸”,“被老师重点关照”:上课他爱接小茬、爱开玩笑,课外他爱拉小提琴、爱踢足球——一次老师把体育活动课改成正课上,王楠子带头当堂起哄他调皮叛逆,屡教不改,让老师感到无比头疼,他甚至被班主任老师安排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的最后一排。有人说,“一些老师对学生不是互相探索,而是互相折磨。”即使当时中国老师没有“折磨”“调皮捣蛋”的王楠子,即使这些老师都是和颜悦色的好老师,他或她也不会想到把王楠子培养成什么“动漫冠军”,甚至想都不敢想。因为那是背离现有制度、背离统一标准、背离既定目标的。

   中国教育为什么泯灭学生个性?因为它是格式化的教育。格式化的中国教育,是“万山不许一溪奔”的,大家都要成为被大坝牢牢挡住的水库里的静水死水。格式化的中国式教育,抛弃了“百花齐放”,折腾的是“百鸟朝凤”,全都朝拜高考这一只“凤凰”。而真正的优质教育,一定是百花齐放的,更准确地说还不是“百花齐放”而是“万花怒放”,不是追求时间空间上的“齐整”“整齐”。

   “因材施教”这个常识性的教育方式,早已在格式化教育面前土崩瓦解。今日已无“因材施教”,只有“万材一教”。“万材一教”的细部就是“万材一师”、“万材一室”、“万材一书”、“万材一考”。最后“万材”变成了“一材”,大家都是一个标准化模子里出来的,都成了擅长考试的“会考分子”。这种“教育格子”里培育出来的“标准化豆芽”,没有成为“水泥脑袋”者算是很幸运了。

   从根本上说,“中国盛产差生”,这实在不是具体的老师、具体的学校的责任。我们的老师首先就是中国式教育的受害者,在现有制度环境里,他们也只能以失魂落魄的教育神魂颠倒地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以及老师们自己的孩子。早在1933年,鲁迅先生曾说:“我以为师如荒谬,不妨叛之”。鲁迅当时是就师道过于尊严而言的,现在已非师道尊严问题,师之荒谬的实质,乃教育体制制度教育人文环境的荒谬。所以不必太责备今天的老师,他们统统都是有教无育的格式化“教育”所培育出来的。他们中的有识之士想“叛之”,也是徒唤奈何。

   好的教育是一种长期的人文熏陶和精神浸淫,在教室里,在教学中,那种人文气息和精神气息是“暗香浮动”、漫漫渗透出来的,那中香气洋溢了整个教室,沁人心扉。在美国,王楠子从未受到老师的批评,一次他“插嘴”,当堂纠正了美国中学老师的一个错误,没想到老师当场就说:你真是个天才。老师这样自然而然地说学生“是个天才”,这正是美好教育的体现,它是“正宗”美国式的,它是长期的人文积淀在好的教育中洋溢出来的馨香。

   过去一种粗鄙的偏见,认为美国的基础教育不如中国,只有美国的大学教育比中国好,这真是一种只见表皮不见内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之见,甚至属于“只见枝叶不见森林”。相比于中国式教育的严格严厉,以宽松为基本形态的美国基础教育,为美国大学输送的是合格的人才,而我们培育的是大小一致、长短相类的“桶中豆芽”。这里的差别,不是中美教育理念之别,不是中美教育技术之别,不是中美教育方式之别,而中美教育制度之别。教育的制度重于教育的技术,而中国的教育制度恰恰是年久失修的制度。

   知识塞满了,智慧荒芜了;智商提高了,识见崩塌了。学得越多的小学教育,是越糟的教育;读得越苦的中学教育,是越坏的教育;在培养“水泥脑袋”的制度环境里,我们的孩子统统没有福音。王楠子之外,还有多少天才被中国式教育所埋没?

   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国优质经济的发展,最大的掣肘就是骨子里落后的教育。神魂颠倒、失魂落魄的中国教育在刻舟求剑中买椟还珠已经久矣。现在它神叨叨地在远离人类文明的“外太空”遨游着,爽快得很,一点不思忖着如何“软着陆”。

   

来源:中国法院网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6-11-3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在国内他被教成水泥脑袋”  

--------------------------------------------------------------------------------
来源:本网综合 发布时间: 2006-09-25 12:00:47  
   国内“标准的差生”,在被逼到美国受教育后成了“天才”。中国教育泯灭学生个性,好动、思维活跃、爱开玩笑、迷恋运动等品质反倒成为了缺点。

8年前,王楠子是上海某中学一个“标准的差生”,经常被老师“重点关照”,无奈之下赴美读书;8年后,王楠子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并被老师表扬“是个天才”。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促使他的父亲向国内教育现状发难。

  经常闯祸并被老师“重点关照”

  8年前,王楠子还是上海某初中的初二学生,他所在的班级当时集中了华师大教工的子女。而同样是教工子女的王楠子却由于上课爱讲话,对读书渐失兴趣,成为老师心中标准的差生。出于无奈,王恩重在儿子14岁时把他送到了美国去。“那时候只是盼着他能不再惹麻烦,把书读下去就行。”王恩重说。

  9月24日,在华师大校园里,回国探亲的王楠子提起在上海的学生时光,还是感慨颇多。王楠子回忆说,自己当初在上海某所初中的初二提高班就读。起初,成绩还是全年级前20名,但是,由于他调皮叛逆的性格,逐渐成为老师最头疼的学生,屡教不改的他甚至被班主任老师安排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的最后一排。“当时总觉得班级是分等级的,我始终是差生。”王楠子说。

  王楠子曾经的同学、现在NEC上海工作的邬成泽证实了上述说法。他介绍,王楠子当年的确属于差生,虽然同学都觉得他很聪明,人缘也很好,但是却“经常闯祸”,“被老师重点关照”。主要表现为,上课爱接小茬,爱开玩笑,课外爱踢足球。一个极端的例子是,一次老师把体育活动课改成正课上,王楠子带头当堂起哄,当时连老师也没法控制气氛。

  王楠子的成绩每况愈下,最后每门课都只有七八十分,班干部被撤销,成了真正的差生。“我最后已经干脆放弃学习了。”王楠子说。而王恩重回忆说,自己那时心急如焚,但训斥也无济于事。最后,无奈的父亲不得已把孩子送到美国继续求学。

  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

  如今的王楠子今非昔比,身高一米八的他,如今是费城艺术学院的大四学生并屡获奖学金,通过在动画领域的开拓,他已在美国贷款买好了一幢三层小楼,最近,他还在SAYTEK全美动画比赛中获得个人组冠军的荣誉。

  “他在学习上有很明显的主次之分。他把主要的时间都放在三维动画专业课上,我认为这是他成功的关键,我们也开始效仿他这么做。”费城艺术学院的美国学生KevinHill说,如今王楠子已经成为该校动画专业最出色的学生,每天都为学习和工作忙碌。

  对于这样的转变,王楠子表示,除了基础还可以外,学校氛围和老师对学生态度的截然不同是很重要的原因。他说,接茬、开玩笑、迷恋运动等等是王楠子过去的致命缺点,根本不属于美国老师批评学生的原因,相反是受到鼓励的。在美国,他从未受到过老师的批评。最突出的例子是,一次他像过去在国内一样插嘴,当堂纠正了美国中学老师的一个错误,没想到,老师当场就说:你真是个天才。“太受鼓励了。”王楠子感叹,正是那些记忆犹新的鼓励促使他真正开始自觉地学习和奋斗,使他开始彻底摆脱了原来差生的自卑心理。

  与此同时,拉小提琴、踢足球等技能使王楠子在学校立刻就受到重视。“原来这里的音乐老师都不理会我会拉小提琴,但在美国,一得知我会拉琴老师就立刻让加入了管弦乐团。”王楠子说。

  国内教育中的问题把孩子弄成“水泥脑袋”

  对于儿子身上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王恩重在给早报的来信中将问题的矛头直指国内学校和老师,直接归咎于教育体制存在的缺陷和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方法等。王恩重写道:“是我们教育中的问题把许多本应成材的孩子弄成了水泥脑袋。”

  “一些老师正在按广种薄收的操作方式,牺牲孩子们的心理、生理培养做作业的机器。初中生去学高中的课本,用这种耍赖的方法得了奥数冠军又有什么稀奇呢?相反,急功近利,只重视学生几门主课考试成绩的片面教育导致一些孩子成了高智商病态心理的学生。”

  结合王楠子的个案,王恩重丝毫不掩饰对当初国内老师的失望,他认为:儿子当初活跃好问的天性本可以被老师合理地引导,成为学习中自觉的动力,但是在过去应试教育的主导下,儿子却动辄受到训斥,不断受到打击,最终沦落为差生。王恩重也表示,上海目前正在进行的二期课改等系列教育改革让他感到欣喜。

  各方说法

  王楠子初中班主任 聪明但非常调皮

  王楠子初中班主任老师在昨天接受采访时并没有得知自己过去的学生依然保留着不愉快的回忆。但她确认王当时确实是极其调皮捣蛋,老师为了维持教学秩序也给予了一些训诫,但是她承认,王楠子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也是老师们的共识。

  上海大学教授葛红兵 不是互相探索而是互相折磨

  “一些老师对学生不是互相探索,而是在互相折磨。”著名作家、上海大学教授葛红兵赞同王恩重的呼吁。在他看来,国内的一些中小学老师过分看重学生是否听话,而且只注重灌输,但在国外却更重视鼓励学生的创造力。葛红兵表示,老师的态度很多时候决定学生一生的成长,不是一件小事。

王恩重(左)讲述儿子王楠子(右)在美国的“蜕变”过程。张栋图
img115915667976.jpg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天隼 发表于 2006-11-3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联通
中国教育引人深思!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kxjh 发表于 2006-11-3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联通
好象在那看过 哎 记不清了 :mrgreen: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文子 发表于 2006-11-4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南宁 电信
如果他在中国8年说不定也会成为一个什么人才啊。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花楹 发表于 2006-11-4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滨海新区 联通
中国不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只是考试,还是考试 :evil: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天上冰雪 发表于 2006-11-5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有些要从自身找原因......万望大家不要全部都赖上中国教育.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Harold 发表于 2006-11-5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痛斥中国的教育制度! :evil: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玄天凌龙 发表于 2006-11-5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 教育网/腾讯教育网节点
无语,中国的教育基本上全是应试教育~
而长久以来,中国人的思想是只有上学,念书才有出路~
深思中...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ars2 发表于 2006-11-8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电信/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宁校区
一天到晚考试背书考试背书!!!!!!烦都烦死了!!!! :evil: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花楹 发表于 2006-11-8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考试中...... :arrow: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6 01:20 , Processed in 0.08900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