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问个问题:普通玻璃是否会挡住或者过滤掉中波紫外线?

[复制链接]
周昆 发表于 2006-11-17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联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谢谢
花楹 发表于 2006-11-17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一般认为所谓的贴膜玻璃(汽车)就能挡住紫外线

截取了一段可能不相关的材料:

玻璃产品中,除了石英玻璃外,几乎所有的硅玻璃都可以过滤紫外线,也就是说紫外线是不可能透过硅玻璃的,当然一些眼镜采用的涤纶镜片是可以透过紫外线的。几年前我曾经在我的实验室用几种玻璃以及多种高分子薄膜材料作为样品,在日本岛津UV360紫外光谱仪上做过紫外和可见光(200~1000mn)波长扫描,结论是:石英玻璃可以完全透过紫外光和可见光(200~1000mn),眼镜涤纶镜片在紫外区和可见区有部分吸收,即可以部分透过紫外线和可见光;所有硅玻璃都不能透过紫外光(200~360mn),但可以透过可见光(360~1000mn),也就是说玻璃可以吸收所有紫外线;高分子薄膜材料和眼镜涤纶镜片类似在紫外区和可见区有部分吸收,即可以部分透过紫外线和可见光。但是,有些高分子有机硅薄膜可以过滤紫外线(书上说的),到现在为止我没有拿到过这种有机硅薄膜,因此没有机会做试验。

估计紫外线,普通玻璃是没有办法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周昆 发表于 2006-11-17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联通
那"几乎所有的硅玻璃都可以过滤紫外线"这话应该是对普通玻璃说的啊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天上冰雪 发表于 2006-11-18 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晕...那跟材质有什么关系?不是用厚度与波长的物理公式算的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赵垒 发表于 2006-11-18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联通
不能,不然要UV干吗? :shock: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6-11-18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翻了一下笔记,忘记从哪本书抄来的,反正属于玻璃着色技术研究的领域。
波长-透过率实验曲线没法贴出来,请自己搜索具体资料吧。
那书没有具体说明以什么试样厚度来下结论,但是实验采用的是6mm板状玻璃。
大概内容:
玻璃紫外吸收方面——
1、可见光谱所用大多数分光光度计可以测到200nm紫外光谱,实际实验条件下,O2有“起波”(这个词怪点)于192nm的陡吸收带。如果以干燥N2清洗分光计除氧,可以测到160nm区。
2、通常玻璃紫外透过曲线总在某个波长处,透过率陡降至零,这个波长定义为玻璃紫外截止波长、紫外吸收边缘。(注:没说明对于什么厚度)
3、某些元素只要在玻璃中微量存在,就可以显著影响紫外截止波长,所以为了得到真实截止波长,必须除尽这些元素。
5、各种玻璃的紫外截止波长
石英晶体145nm,石英玻璃153nm,因为少量碱金属杂质引入,造成截止波长红移了。
石英玻璃中,随着Na2O含量增加,截止波长红移,而且透过率明显下降。
当碱金属含量一定时,吸收率按Li——>Na——>K(离子)的规律增大。
有关原因是:碱金属离子的存在,引起Si-O网络破坏,产生非桥O离子,而桥O与非桥O的价电子激发所需E不同。
当同时引入中间体氧化物AL2O3之后,玻璃因碱金属离子导致的紫外吸收显著降低。因为三价Al离子可代替四价Si离子进入网络,减少或抑制碱金属离子引起的非桥O离子形成。
在碱金属离子%较大的R2O.3SiO2二元系统中,玻璃紫外截止波长~215nm,如果存在碱土金属离子时,截止波长移至225nm,且随着Mg——>Ca——>Sr——>Ba(离子)的规律,含量增大则紫外吸收增加而截止波长位置不变。
6、氧化气氛熔制时,Zn、In在硅酸钠玻璃中产生的紫外吸收带各为230nm、240nm。
同气氛下,Cu、B、Sn、Pb、Ti、Bi、Mo、Re、Ni的吸收均向300nm移动.
7、玻璃中的Fe离子可引起明显的紫外吸收。三价Fe离子吸收带在225nm,二价Fe离子吸收带在200nm。
随着Fe3O4含量增加,氧化气氛熔制时,紫外截止波长红移。还原气氛熔制时,紫外截止波长变化甚微。
8、钠硼酸盐玻璃中,碱金属含量对175nm处吸收的影响不大,但吸收带红移。
而二价Cu离子吸收于241nm,三价Fe离子和三价Mn离子吸收于266nm。三者随Na含量的不同略有变动。
9、磷酸盐玻璃中,各种金属氧化物紫外截止波长变化规律类似于硅酸盐、硼酸盐玻璃中。
10、玻璃紫外反射光谱
146nm处的反射峰由非桥O离子引起,阳离子改变时无大影响。
各种玻璃紫外反射峰(nm):
熔石英Sio2     122、108
Li2O.2SiO2    146、133、108
Na2O.2SiO2   146、133、108
Na2O.3SiO2    146、133、108
Na2O.6SiO2    138、108
Na2O.CaO.5SiO2    146、133、108
Na2O.Al2O3.3SiO2    146、122、108
(注:玻璃实际成分变化多端,和混凝土差不多,实际样品要看生产时具体的配料比率、生产工艺条件,基本都是按照典型成分来参考规律,大规模生产,原料来源各异,可能连“工业纯”这个词都用不上,只有光学玻璃的生产比较考虑成分控制,类似陶器和瓷器的差别吧,原则还是实测样品再定论)
11、附赠:玻璃红外吸收
玻璃红外透过曲线在某波长处透过率陡降至零,定义为红外截止波长,一般为5000nm。
红外截止波长很大程度决定于玻璃中水的含量,其次决定于结构网络中各种原子、离子的本征振荡。
水在玻璃中的2700~2900nm吸收带主要由游离羟基OH引起,3300~3900nm吸收带由连接的OH引起,其以一个类似H键的化学键与Si-O四面体结合。
石英玻璃中引入碱金属离子后,2730nm吸收带红移且强度降低,而3800nm吸收带紫移且强度增加。
石英玻璃红外反射光谱随着Na2O含量而变化。9000nm主反射峰为Si-O键振荡引起,存在Na2O时,出现10500nm新峰,由Si离子与非桥O离子振荡引起。
钠硼酸盐玻璃红外反射光谱7800nm主反射峰由B-O键振荡引起。
过渡金属离子所致红外吸收,与可见光波段规律同,均由电子跃迁引起,但吸收率仅为紫外吸收率的~1%
稀土离子近红外吸收光谱特征和在可见光波段一样尖锐。
其他略。

建议查找关于Mie理论的资料系统了解。
Mie理论——研究胶体着色玻璃中入射光与胶体粒子间作用。
各粒子消光效应=散射效应+吸收效应
玻璃胶体着色由玻璃在形成阶段及热处理时,着色剂原子、离子产生沉淀、聚合而引起。
为获得高度透明玻璃,胶体粒度通常选择10~15nm,粒度太大则玻璃乳浊,粒度太小则不显色。等等....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22 09:49 , Processed in 0.077645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