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破解~看了保证晕

[复制链接]
happyme 发表于 2007-1-26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转自xici.net:
我终于破解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世界难题!!!
  首先申明一句:请大家本着严肃活泼的态度来共同交流和讨论这个问题,在解决鸡和蛋的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另一个问题,题目如下:
  
  有3个人出去外面玩,住旅店,开了一间普通房30元.每人要付10块钱.哪知道老板当天搞促销,普通房25元,于是让服务员退5块钱给这3个人,服务员贪心,偷偷的扣下了2块钱,那么,3个人共付出的就是9*3=27块钱..27+2=29.那另外的一块钱呢?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误导型题目,为什么说它误导,其实如果你在现实中去开普通房标价30元,打折后你花了27元,其中包括服务员的2元小费,整个费用付完以后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你只管你总共付了27元就行了,至于那27元服务员和店老板怎么分不关你事,更不关那标价30元任何事!所以说上述题目中最后的那一问“那另外的一块钱呢”纯粹是一种误导,通俗点说就是忽悠,它的本质跟赵本山忽悠范伟卖拐是一样的:让别人顺着你的思路一步步往里套,最后导致逻辑错误!
  
  好了,言归正传,现在来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的本质和上面问题的本质是一样的,也是误导加忽悠!所以一句话: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当然这是最后的结论,至于如何得出这个结论,我有必要阐述清楚,因为这个问题虽然也是误导的本质,但它隐藏的更深,更高明,一般人很容易被忽悠!整个问题只有一句话: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误导,先入为主的给你设一个套,类似上面第一个问题最后的那句“那另外的一块钱呢”。
  
  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先有你妈还是先有你? (拒绝傻子回答这个问题)
  
  A:先有妈
  B:先有我
  C:我妈和我同时有
  D:不知道
  E:先有爸
  
  如果你的回答是B,C,D或者E,请马上离开这个主题,我拒绝你往下看:一是为了保证能和思维正常的人交谈;二是为了不浪费你的宝贵时间;另外建议你去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做做很有前途的研究工作!
  
  如果你的回答是A,欢迎继续往下看:
  相信正常人都能非常容易且肯定的回答我提出的这个问题,那就是你妈比你先来到这个世上;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本质就是“先有你妈还是先有你”这个问题,只不过它被披上了很多迷惑的伪装,下面我开始给这句话逐步剥皮,褪去它的伪装,露出它本来的面目: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褪皮======>先有你妈还是先有你
  
  鸡1──->蛋1──->鸡2──->蛋2──->鸡3──->蛋3──->......
  
  你妈──->你──->你孩子──->你孩孩子──->你孩孩孩子──->......
  
  在没有涉及到本原探讨的时候至少我们现在清楚现在的蛋都是由鸡孵化出来的,所以上面的鸡1产生蛋1,蛋1孵出鸡2并不违规。鸡采用的生育方式是卵生,以排出受精卵加孵化的方式来产生下一代;而类比人类,生育方式采用的是胎生,即下一代先在母体中形成完整的生命个体然后再排出体外产生下一代。下面我们来分析两种生殖方式并将鸡和人作一下类比:鸡与人对应,鸡蛋与人的受精卵对应,鸡窝与胎盘对应,
  
   鸡 <────->人
  鸡蛋<────->人的受精卵
  鸡窝<────->胎盘
  
  比较发现,两者虽然形式不同,即表现为孕育方式不同,一个体内一个体外,但本质却是相同的,即都由一个受精卵产生下一代生命个体,只不过它们在由卵转换到生命个体这一过程所需要的外在转换条件不同,或者说催化方式不一样而已。用一个方程式来形象比喻:
  
   鸡的催化方式
   鸡蛋 ================>小鸡
  
   人的催化方式
  人的受精卵================>小孩
  
  催化方式只是一种达成目的的条件,我们可以不去管它的具体细节,把两者的催化方式看成一个黑箱,(鸡蛋通过黑箱产生小鸡,人的受精卵通过黑箱产生小孩),可以看出两者的繁殖本质其实是一样的,都是通过一个圆状的叫做“受精卵”的东西最后产生了下一代生命个体。废话了这么多,讲的够详细了,最后推出一个结论:鸡和人产生下一代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如果你不同意这个结论,为了节省你宝贵的时间,请你不要继续往下看了,因为我后续的所有结论都是基于其前面的推论,所以如果你连推论都不同意后面就没有看的必要!所以请务必仔细考虑您是否同意这个推论!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鸡和人产生下一代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既然本质是一样的,那我们就不必要去管它是在胎盘里还是鸡蛋壳里孕育,也不必要去管它是在哪个空间(体内还是体外),因为前面说了这些孕育空间不同等等只是它们的催化条件不同而已,并不影响它们的本质,我们只要抓住本质不变就行了。这样我们在保证本质不变的情况下就可以在中间的催化条件上作些文章,使两者看起来更加靠近!假设医学科技足够发达,在人体内的受精卵可以直接排除体外然后在一个人造胎盘中孕育,那个人造胎盘的模样就是光滑的类似鸡蛋的椭圆形状,把受精卵放入其中通过营养传输设备可以慢慢成长(假设把这个里面的受精卵简称人蛋),这样就在人的催化条件上做了点文章,尽量让人的繁殖催化模拟成跟鸡的类似,好了,现在人的繁殖方式即变成如下方式:母体排出受精卵,然后这个受精卵经过孕育成长为生命个体,这样就跟鸡的生殖方式基本保持一样。再把鸡和人做类比:
  
   鸡 <────->人
  鸡蛋<────->人蛋
  小鸡<────->小孩
  
  通过上面的类比可以知道两者的生殖方式可以看作完全一样,这是通过对中间的繁殖催化条件做改变的结果,但并没有改变两者生殖方式的本质--->受精卵产生下一代。既然本质不变,所以对中间催化条件的改变是可行合理的。到这一步,我们就可以把原问题进行转化:
  
  鸡通过鸡蛋产生小鸡-->鸡生鸡蛋,鸡蛋生鸡,鸡生鸡蛋...-->到底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
  人通过人蛋产生小孩-->人生人蛋,人蛋生人,人生人蛋...-->到底先有人还是先有人蛋?
  
  上面两个问题本质完全一样,好,到此为止,我们已经成功的把问题进行了转化:到底先有人还是先有人蛋? 下面我们用数学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
  
   已知: 人蛋=受精卵,你妈=人,你妈的受精卵=你,问到底先有人还是先有人蛋?
  
   解:因为你妈=人,人蛋=受精卵,所以把上面问题中的“人蛋”用“受精卵”代入,“人”用“你妈”代入,问题转化为:到底先有你妈还是先有你妈的受精卵?,又根据已知条件:你妈的受精卵=你,所以把“你妈的受精卵”用“你”代入,问题转化为:到底先有你妈还是先有你?
   得出:到底先有人还是先有人蛋?可以成功的转化为:到底先有你妈还是先有你?
   又因为“到底先有人还是先有人蛋”和“到底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是两个本质一样的问题,因此两个问题都可以转化为问题“到底先有你妈还是先有你”,最后我们得出:
  
   如果需要解答“到底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我们只需要解答“到底先有你妈还是先有你”就可以了。而对于后面这个问题根据常识和前面的回答可以得出正常人都会回答“先有妈”,即选A,选BCDE的人都已经去了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并且只有选A的人才会看到这。
Nanjing Starfans Club
NSC80ED,Celestron C6,APM130f6,HEQ5PRO,10×50 Bino
Televue PL32、PL25、PL15、Nagler z3-6, Explorer Scientific 14mm100°,HD OR9, UO OR6,UO OR4
1.25”高反,2”高反,Televue 5X Powermate,晶华3X、2X,SPC900NC,UHC,OIII
luoliantong1994 发表于 2007-1-26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E家宽带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zxycom 发表于 2007-1-26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联通
晕了会,醒过来回帖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花楹 发表于 2007-1-26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滨海新区 联通
不行了不行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天关 发表于 2007-1-26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 联通
我说的这句话是错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天工开物 发表于 2007-1-26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南平 电信
吐血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赵垒 发表于 2007-1-26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联通
木看懂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Eldghost 发表于 2007-1-26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电信/沈阳广电电信合作宽带
晕……
不活了
我还阳去……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天上冰雪 发表于 2007-1-27 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关于最初那个问题,当然是"我妈和我同时有",如果没有我,我妈怎么能成为我妈呢?
笨蛋!::0022::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luoliantong1994 发表于 2007-1-27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E家宽带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atlive 发表于 2007-1-27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朝阳区 联通
从今天开始……做个傻子……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外星肉 发表于 2007-1-27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电信
原帖由 天上冰雪 于 2007-1-27 06:22 发表
关于最初那个问题,当然是"我妈和我同时有",如果没有我,我妈怎么能成为我妈呢?
笨蛋!::0022::

哈哈,我也是这样想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DirectX2 发表于 2007-1-27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电信
没有看懂哪.........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kxjh 发表于 2007-1-27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联通
支持LZ的观点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刘曾霖 发表于 2007-1-28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中移铁通
那一块钱到底去哪里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28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原帖由 刘曾霖 于 2007-1-28 16:52 发表
那一块钱到底去哪里了?


这个给迷糊了,嘿嘿

这里有三匹马:

一、住店的付钱=本来要30-老板愿退5+服务员擅收2=27
于是住店的不明内情以为花费27
二、老板得钱=本来30-老板愿退5=25
于是老板不明内情以为收费25
三、服务员截留=本来30-交给老板30+老板返回叫退5-实际只退3=2
于是服务员明内情蒙住店的2

为什么非要把两匹马套在一起说27+2=29比30少掉1呢?
27不就是老板收25+服务员偷2=住店的实际花费吗? 怎么又扯到27再加2=29的奇怪合计数上?
换个细节,服务员只退2而偷3
岂不要说30-2=28,28+3=31比30多1从哪里来呢?
再乱点,说服务员曾经拿到30又从老板处拿到5退3给住店的,服务员合计得钱30+5=35,怎么才偷到2呢?35-2=33跑哪去了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Alone狼 发表于 2007-1-28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鹏博士宽带
如果光有我媽,沒有我爸,怎麽會有我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happyme 发表于 2007-1-28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电信
原帖由 Alone狼 于 2007-1-28 21:24 发表
如果光有我媽,沒有我爸,怎麽會有我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萤羽 发表于 2007-1-29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教育网/华南农业大学管理干部学院教育网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活动星图 发表于 2007-1-29 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桂林 电信
发信人: seicho (渐行健远), 信区: Joke
标  题: Re: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破解~~~~~~~~~~~~~~看了保证晕 (转载)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Jan 28 20:45:10 2007), 站内

如果需要解答“到底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我们只需要解答“到底先有你妈还是先有你”
就可以了
简直是扯淡这两个问题不等价。
1, ‘你妈’和‘你' 是特例, 就算不用特例, 用“ 母亲”“女儿”本身就默认一个错
误的前提, “女儿”不可能生出“母亲”。
2, 在蛋和鸡的问题中,人们暗含了没有先后的次序。否则这个问题讨论有什么意义?
3, 典型的误导。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11 14:45 , Processed in 0.10448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