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教育部回应吉林大学债务危机

[复制链接]
Eldghost 发表于 2007-3-28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联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2007-03-27 14:15:4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王娜 孙雷 叶建国
    
  教育部: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 学校要着重化解风险
  3月25日晚上9点,吉林大学宣传部部长刘景辉仍在忙碌。
  “刚接到教育部的通知,让我们把学校欠债的情况整理一份材料报上去,明天下午部里开例会可能要用上。”刘景辉在电话中对记者说。
  而此时的吉林大学,正身陷全国舆论的漩涡之中:30亿负债,这所号称“中国最大的大学”正被巨额债务逼入“死胡同”。此前两天,该校自曝“家丑”,财务处专门召开师生座谈会,讨论如何应对日渐陷入绝境的学校财政危机。
  然而,这看来不过是冰山一角。严峻的财政困境已开始蔓延到更多的中国高校。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始于1999年的一系列高校合并、扩招举措将中国带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也到了高等教育的仓促发展追讨代价的时期。
  “针对高校债务问题,一方面要加强贷款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把化解资金风险放在学校发展重要位置来考虑,另外也确实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帮助学校解决这个问题。”3月26日,在教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如是说。
  
  祸起合校
  3月19日,吉林大学财务处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关于召开征集解决学校财务困难建议座谈会的通知》(校财字〔2007〕9号)。通知中坦然承认,吉林大学目前正面临严峻的财务危机:从2005年起,学校步入了付息高峰,每年支付的利息多达1.5-1.7亿元,“学校资金入不敷出的情况日趋严峻”。
  而据吉大财务处有关人士透露,目前吉大共需偿还银行贷款已经高达30亿元。
  一个很极端的例子是:每年新生开学,各大银行就开始在吉林大学校园蹲点,学费一交上来就要还利息。
  事实上,由于吉林大学财务风险过大,国家已经决定,从2005年开始,该校新增银行贷款必须上报教育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贷款,否则将追究责任。
  在上述背景下,吉林大学财务处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学校财务每年能够用于安排的经费及相应可用于周转的资金相当于减少6亿元(2001-2004年年均贷款收入4.6亿元,加上现有收入中每年要拿出1.5亿元付息,总计在6亿元以上)。由此,财务困境从2005年开始逐步显现。
  而“2007年学校将面临更加严重的财务困难”。至此,学校召开座谈会,寻求“具有建设性、操作性强的合理化建议”也实属为难之举。
  作为吉大党委书记,张文显在2007年3月12日学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颇为耐人寻味。他说,过去的一年,由于学校财政困难,教师们对于科研经费不能正常支出和报销很有意见,甚至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难免影响学校形象,他号召在新的一年,全校师生要“同舟共济”。
  吉大困境起于合校。
  2000年6月12日,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等合并组建新吉林大学。2004年8月29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又并入吉林大学。吉大变成名副其实的“大”学。
  目前,吉林大学分六大校区,遍布长春市,教师5000人,行政后勤人员则高达1万人。而伴随着扩招,如今的在校生也已经达到5-6万人。
  吉大校方的观点是:自合校到2004年底,该校的财务环境是相对宽松的。当时的资金供求缺口一方面可以通过向银行贷款予以弥补,另一方面,学校科研经费等沉淀资金也被大量用于周转使用,这些钱大部分花在了基础建设、征地、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和支付贷款利息上。
  校方提供的数据显示,学校新增建筑面积58万多平方米,学校为改善教职工工作条件,大幅度提高教职工的岗位津贴和业绩津贴。有明确指向的是,投入维修工程大约1.2亿;购置仪器设备和建设实验室9.4亿,教职工津贴加上离退休职工“阳光工程”约花了10.65亿。
  然而,校方也坦陈,伴随宽松的经济环境,学校同时开始出现巨额的内外债务。  
  该校有关负责人不无感慨地说,“合校后,浪费严重,摊子太大了,各种关系也难以理顺。”
  对于目前的困境,吉林大学并非没有想办法应对。《通知》中透露,“学校尽最大努力从财政部、教育部、地方政府等相关部门争取了大量资金(如2006年就额外争取资金1.05亿元),同时想尽办法节支,如预算压缩10%-20%,预算执行中再尽量节省(2006年节省6757.37万元)。”
  然而,这显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靠学校肯定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吉林大学宣传部部长刘景辉无奈地说。
  
  谁为高校巨债买单?
  面临巨额财政困境的高校,并非只有吉林大学一家。
  有据可查的是《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一书中称,到2005年底,我国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量约在1500亿-2000亿元之间。而有专家向记者透露,到2006年年底以前的最新数据是4500-5000亿之间。
  山东教育厅财务处有关人士曾算过一笔账,山东省属37所普通高校至2003年9月底,33所高校的贷款总额51.17亿元,平均每校1.58亿元。
  对此,韩进司长对本报记者指出,利用银行贷款有正反两方面的效果。一方面是花明天钱办今天的事,客观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又保证了高等教育质量不至于下降。但这也使得一部分学校债务负担比较重。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应该说获益方是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但目前经济压力的承担方是高等学校,这确实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帮助学校解决这个问题。”韩进说。
  江苏、浙江等财力雄厚的省份将“财政资金直补高校贷款”视为解决方案,辽宁、河南、山东等省份则开始“卖地还债”。
  全国人大代表、南通大学校长顾晓松也希望政府尽快出面解决此类问题。
  教育部已开始加强监管。2004年,教育部和财政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高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高校资金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直属高校银行贷款审批制度的通知》等一系列通知。韩进解释说,“我们对每个学校的贷款建了一个资金模型,包括收入状况、财务状况,可以动用的财力状况,根据这些状况我们判定它可贷款的上限额度。并设置了预警指标,在一定指标之下,他可以自行决定。但超过这个指标之后就需要审批。”
  而对于吉大事件,“教育部已经开始进行调查研究,争取尽快出台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在新闻会上,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对本报表示。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应该说获益方是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但目前经济压力的承担方是高等学校,这确实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帮助学校解决这个问题。”
  ·相关·
  两部委联合推进高校资产清查
   
  在财政部和教育部的共同推动下,针对全国高校的资产清查行动已正式启动。

  3月20日,北京大学网站的首页发布《关于开展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通知后面一个鲜红的“急”字尤其明显。同样性质的清查行动在其它各部属高校也在紧张进行中。
  1月初,教育部办公厅向全国各部属高校下发2007年第一号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下称“1号通知”),明确清查范围包括高校贷款在内的学校所属各单位、各部门的资产情况,各高校附中、附小也在此列。不过,执行企业财务和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具有法人资格的校办企业,不列入清查范围。
  清查方式为高校自查和主管部门复查相结合,另外,被教育部抽中的部分单位在自查的同时,必须接受教育部委派的社会中介机构的检查。5月底之前资产清查的结果将上报教育部。
  根据去年底财政部《关于开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通知》的要求,各省针对各自省属高校的资产清查工作也在开展之中。
  这是继2000年以后,我国第二次针对高校展开大规模的资产清查。2000年的清查是在“高校合并、布局调整,财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本次则在近年高校欠债被公开、“高校破产说”备受关注的情况下展开。
  日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接受采访时公开否认“高校破产说”,但并未给出具体统计数据。有关人士指出,7月份本次清查结果出来以后,关于“高校破产说”的争论将有官方的权威定论。
  资产清查风暴展开2007年1月23日至24日,教育部召开部属高校、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布置会议,全国约151个单位的财务、资产管理部门的主管领导出席会议。教育部明确,将对部属高校和直属事业单位的各种银行账户、会计核算科目、各类库存资金、有价证券以及各项资金往来等基本账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
  各校将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和专职办公室,2007年2月底前拟订学校资产清查工作实施细则,3月初至5月中旬,全面开展工作。各部门(单位)先进行自查,随后学校进行复查。1号通知规定,本次清查基准日为2006年12月31日。而财政部将统一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资产清查结果的核查工作。
  厦门大学一位主管该校本次资产清查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随着近年来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资产的安全性问题再次进入主管部门的决策范畴,摸清家底无疑是进行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管理体制变革正当其时事实上,主管部门对高校资产风险的关注多年前就开始了。审计长李金华在1999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年被审计的中央所属62所高校,查出收入反映不实、乱收费、违规从事金融业务和挤占挪用专项资金49亿元,发现8起涉嫌经济犯罪案件。
  而始于1999年的公办普通高校向商业银行大规模贷款办学的热潮,在多年以后更引起广泛关注。有人提出“高校破产说”,认为高校将成为我国第二批需要国家拯救的国有企业。中国社科院的资料表明,2005年以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亿~2000亿元。有关人士透露,目前全国公办高校的银行贷款总额已达4500亿~5000亿元。
  针对近来暴露的部分高校炒股、巨额资金被挪用等事件,有关人士提出,超越对高校欠债以及大额资金监控漏洞等具体问题的关注,对高校进行系统的管理体制变革正当其时。
  与此次资产清查相呼应,1月4日,教育部发布通知,强调从2007年起,教育部部属高校领导离职前,必须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作为交接内容,说明重大经济决策和经济事项决定的程序和效果情况。这被有关人士评价为,教育部对高校资产的监管“开始从加强对高校领导的直接问责力度”的层面展开。
  从1999年开始,审计部门多次将高校的财务状况作为审计工作重点,中纪委也强调要在教育部部署高校巡视制度,然而这些努力未能完全避免一些高校巨额资金的违规使用。因此,如何建立对高校资产的动态监控机制和长效管理体制,将成为教育部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责任编辑:杨拂玄
头顶灿烂星空,道德律在我心中
欢迎来酷图欣赏版一叙!

沈阳天协群37804800
天文摄星人 发表于 2007-3-28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南开区 电信
教育机制该改革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望天 发表于 2007-3-29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 电信
让校长们都去打麻将赢钱,我知道的一校长打麻将赢好几百万呢,就一普通学校的。

大学的校长们一定能赢更多,一个亿都可能的。

解决了学校的困难,利于国家和学生的好事情啊。

当校长必须能喝酒会打麻将才够资格::0022::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4 20:57 , Processed in 0.202126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