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RNA (一不祚·二不庥), 信区: EduForum
标 题: 从杨振宁做实验说起(教育论坛)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Mar 29 21:22:30 2007),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stariver (·跳坑专家·悼念表妹·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信区: News
标 题: 从杨振宁做实验说起(教育论坛)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Mar 29 18:56:32 2007), 站内
贾西平
《人民日报》 ( 2007-03-29 第13版 ) 【字号 大 小】【打印】【关闭】
作为首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可以说是誉满全球,很少有人指出他的不足,尤
其是在学术方面,特别是在他风华正茂的那个年代。近读杨振宁文录,发现他攻读博士学
位时,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同事却奚落他:“凡是有爆炸的地方一定有杨振宁。”原因是他
在做实验时,总要出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故。对此,杨振宁并不讳言,尽管在西南联大打下
了扎实的理论功底,但在1945年动身赴美留学前,他还是感到自己对实验接触得太少
,他的动手能力不行,决心要弥补自己的不足。在那个全民抗战的年代,学生得不到足够
的实验训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的办学条件、试验设备已经大为改善。如今的学生状况如何
呢?
有人说,被誉为当今伟大理论之一的混沌理论,就是几个学习成绩不太好的美国学生
在计算机上偶然发现的。这不禁让人产生不平之感:我们寒窗苦读几无所获,别人一玩却
玩出了一套理论!
实际上奇怪的恐怕不是人家学生的侥幸,而是我们衡量学生的标准有问题。每年高考
季节,几乎都有一些让人担忧的新闻出现。一方面是爆炒“高考状元”,另一方面是一些
有天赋的创新人才落选。近年来,大学理工科女生的比例大幅上升,其中的喜与忧不知是
否有人做过深入研究。许多大学老师都明白,高考成绩相差几分,在能力上很难区分优劣
,但录取线在那儿,谁也无法逾越。
大学教育旨在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纯粹书本知识的灌输只是加厚了学生知识的“字
典”,而方法的培养则是增强学生创造的“能力”。因此,“字典”厚的人不一定能力强
,而能力强的人则必须“字典”厚。能力强不仅表现在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对前沿领域
熟悉,而且表现在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于实际创新活动之中。显然这样一个综合的“能力
”,单凭一次卷面成绩是无法准确衡量的。说美国学生成绩不好,可能只是指卷面上的成
绩而已。
现在,是改变我们衡量学生的那个亘古不变的标准的时候了。在我们的文化中,劳心
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根深蒂固。读书人可做官,当官不称职可降为吏,但是搞专
业技术的只可为吏,干得再好也休想为官。到了今天,素质教育步履维艰,老师家长重文
化课、轻技能训练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现在的学生,面临着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激
烈竞争,肩负着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历史重任。大学是人才的摇篮,教育在塑造着国家的
未来。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和考核也必须与这个目标和任务相一致,摒弃那种单纯以考试成
绩衡量学生的片面做法,逐步建立起科学的考核体系,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各展所长,尽
情发挥。
我们欣喜地看到,创新教育现在已成为我国教育界专家学者的热点话题。许多学校都
在着眼21世纪的发展谋篇布局,自主招生、破格录取、因材施教,不断推出有利于创新
人才成长的新举措,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去年,教育部启动“大学生创新训练
计划”,在10所高校进行试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许多学校都设立了大学生科研创
新基金,对本科生的创新活动给予奖励和支持。舰模大赛、计算机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大
学生创新活动蓬勃展开。去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十几名本科生设计的探空火箭在酒泉
卫星中心发射升空,奏响了校园创新活动的优美旋律,让人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当创新的春风吹拂校园的时候,谁能断定千万学子中不会有青年杨振宁的身影呢!
《人民日报》 ( 2007-03-29 第13版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02.108.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