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指挥家与节拍机的区别

[复制链接]
Starling 发表于 2007-4-25 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哪位大侠能详述一二?
NGC1985 发表于 2007-4-25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xxyy 发表于 2007-4-25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电信
很不同的,本人就是学音乐的,节拍器是用来稳定节奏(比如你吹笛子节奏不稳,那么对音乐的诠释就会乱了套。节奏只是限制音乐的很少的一部分,而指挥家则是控制整个音乐会的节奏和快慢(快慢和节奏没有联系)诸如情感的表达就是依靠指挥家的指挥。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tarling 发表于 2007-4-25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电信

指挥家对作品的演绎有赖于作曲家在当初创作时的留空?

引用: NGC1985 在文中说道:
同时指挥还要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对音乐的表现给出诠释,比如说强弱和速度,因此不同的指挥演绎同一部作品,风格差别很大。



作曲家在作曲的时候不是在乐谱上对强弱和速度做出了详尽的标注吗?难道还有给指挥来发挥的余地?这么说来,指挥对作品的演绎有赖于作曲家在当初创作时的留空?
或者,指挥家干脆修改作曲家当初的强弱、速度指示,而做出自己的新的创作?

[ 本帖最后由 Starling 于 2007-4-25 18:45 编辑 ]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NGC1985 发表于 2007-4-25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tarling 发表于 2007-4-25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电信
原帖由 NGC1985 于 2007-4-25 18:50 发表
这种情况是有的,比较经典的例子就是柴D,是在作者和演奏者之间不断交流修改而成的,包括帕格尼尼的24首目前的版本也绝非帕格尼尼当年所写i



改动的幅度有多大呢?是不是连旋律都有改动?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NGC1985 发表于 2007-4-25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NGC1985 发表于 2007-4-25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25 00:47 , Processed in 0.09077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