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家级贫困县用1500万来祭神

[复制链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7-5-22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河东区 电信/超越神话网吧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2007年05月20日17:1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武汉5月20日电(记者刘紫凌、廖君)近日,湖北竹山县举行大典,公祭“华夏始祖、东方圣母”女娲。在公祭大典上,鸣放九响礼炮,燃点圣火,嘉宾献“金、木、水、火、土”五行贡品,演员表演歌舞,领导长读祭文,小学生共诵《女娲颂》。

祭拜结束时,人们还要绕女娲雕像一周,依依揖别。
  
  竹山县地处秦巴山区,是全国592个特困县之一,也是湖北的重点贫困县,去年全县财政收入刚过亿元。就这么一个贫困县,近年已投资1500多万元,塑造了18米高的女娲雕像,建起了女娲祭坛、圣母亭、问天阁等景观,建造了“中华母亲山”标志石。县里已计划投入1亿元,把女娲山打造成4A级风景区。
  
   为了举办这次女娲文化节,县里又掏出一笔钱,还派出大量工作人员负责安排和接待,动员不少农民演员沿路表演民俗节目,出动大批警力维护现场治安。
  
   据竹山县委宣传部介绍,当地是传说中女娲炼石补天的圣地,县里想利用好这一本土文化资源,吸引外来投资,推动旅游和经贸发展。县里正在准备材料上报,争取提升女娲文化节的档次、规模。
  
  竹山县并不是第一个搞这种公祭大典的地方。近年来,全国掀起了一股公祭热潮,你方祭罢我登场,都是打着“始祖”“故里”的旗号。
  
   采取适当形式祭拜先祖,借以表达怀念之情,增强国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本来无可非议。但当前的公祭活动,确实存在过多过滥的问题:一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往往有几个地方争夺,重复祭拜;规模上动辄“海内外华人”参加,各级官员出席,大批专家研讨,众多明星捧场。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风光、出政绩。
  
  公祭活动泛滥,至少存在三大弊端:一是劳民伤财。公祭活动多是由地方政府出面,财政拿钱,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埋单”的还是老百姓。而且,修建场地、组织排演、接待参观、维护安全,一个大典下来,往往折腾得鸡犬不宁。二是助长奢华之风。为了争得“始祖故里”之称,一些地方不惜大兴土木,建豪华场馆;精心编排,办大型典礼。三是助长了形式主义。地方领导过多地把心思花在这类表面文章上,必然挤占为百姓办实事的时间和精力。
  
  过多过滥、劳民伤财的公祭活动,与中央提倡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严格控制节庆活动的要求明显相悖,这股风应当及时刹住。有关方面应加强对公祭活动的审批和管理,对那些没有必要举办、特别是铺张浪费的公祭活动,应该明令禁止。
(责任编辑:王伟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7-5-22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河东区 电信/超越神话网吧
::0023:: ::0023:: ::0023:: ::0023::

[ 本帖最后由 meteorobs 于 2007-5-22 20:36 编辑 ]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7-5-22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河东区 电信/超越神话网吧

当“公祭”遭“功利”阉割之后

2007年05月15日 08:15:46  来源:齐鲁晚报

5月14日《楚天都市报》报道,湖北竹山县近日隆重举行女娲公祭大典,200多名海内外人士在此寻根问祖,拜祭“东方圣母女娲”。近年来,竹山县多次组织专家学者考察研讨,发掘女娲文化,已投资1500多万元,立起18米高的女娲雕像,建起女娲祭坛、圣母亭、问天阁等景观。 

    近年来,这种由各地政府主导并掀起的公祭风头强劲,公祭对象更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可谓五花八门。

    当然,采取适当的形式祭拜祖先,以增加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本无可厚非。但是,如今许多地方的公祭,变成了“公祭搭台、经济唱戏”的纯功利套路。这不仅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初衷南辕北辙,而且也很难给当地官员带来理想的招商政绩。这是因为,随着公祭在各地日渐盛行,公祭规格越来越高,投入也越来越大,可公祭带来的招商引资数额却不一定水涨船高。结果,使得先期巨额投入付之东流。

    当然,一些地方公祭的初衷或设想,往往都十分美妙,比如竹山县隆重举行女娲公祭大典,就是想借助女娲文化,吸引外来投资,开发其境内丰富的水电、绿松石、旅游等资源,以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因为“公祭搭台、经济唱戏”的引资功效实在有限,其投入产出之比每况愈下。

    在很大程度上,举办这种公祭是出于一些地方的政绩需求,因此,这不但违背了建立节约型社会、关怀民生的导向,而且官员露脸、百姓埋单的结局也在所难免。这或许就是许多公祭活动变得越来越功利的原因所在。

    针对各地五花八门的公祭,有的网友的观点可谓一针见血:各地争为古人公祭这一乱象,突现了某些地方领导干部在抓发展上的浮躁心态、投机心理和领导群众致富手段的缺乏,是形式主义、政绩工程的另一种体现形式,是对公共资源的严重挥霍和浪费。这样的活动,直接受损的是群众利益,直接影响的是党和政府形象。被各地的公仆鼓捣得如此隆重而且神神秘秘的公祭活动,其实质大都不过如此而已!(周士君)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万紫千红 发表于 2007-6-2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电信
有钱的喜欢祭神,没钱的也喜欢祭神,想我这种刚能混口饭吃的只好到处侃神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5 07:49 , Processed in 0.071989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