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卖血供子女上学?有一种悲愤涌上心头

[复制链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7-5-28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河东区 电信/超越神话网吧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2007年05月27日00:10   红网 

(怀安县上王庄村村民王美太坐在门前,他为供两个孩子上学频繁卖血)
 
 日前记者在河北省怀安县采访发现,这个县部分农村中小学仍在收取各种费用,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的“死角”,这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甚至存在着农民家长靠卖血来支付孩子上学费用的现象(5月26日《中国青年报》)[延伸阅读:河北怀安部分农民靠卖血供子女上学]。在农民“卖血供学”的情节里,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悲壮,更是深深的悲哀。难道我们的农民兄弟要用自己的鲜血才能让孩子上得起学?

国家已经表现出对贫困孩子的厚爱。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贫困家庭学生,不仅免除学杂费、免费发放书本,国家还给予部分学生一定生活补助。照理说,再怎么贫穷,也用不着农民“卖血供学”。但遗憾的是,许多贫困学生并未享受到补助政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原因就在于一些学校“欺骗”了学生。学校要么偷梁换柱将钱留在学校的帐目上,如某校,就是将贫困家庭学生的生活补助款1万元留着不发;要么改头换面将其发放给与学校领导沾亲带故的学生身上。享受到国家政策的学生其实并不贫困,有的家里还有车。而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那些需要“卖血供学”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助。
 
 贫困学生不仅没有得到国家的补助,还要被收取各种五花八门的费用。有的项目连校长自己也说不出子丑寅卯,这就更让人感到纳闷了,也可以说,学校“欺骗”学生,折射出学校教育者矮化。教育者自身已经丧失了“为人师表”的崇高感,将自己的有限权力变成了获利的资源,或鼓饱自己的口袋,或取悦于一些当权者。这种现象也并不仅在贫困地区的学校发生。
 
 对于学生来说,学校就是他们的保护神。学校应该高兴,还有家长不愿意放弃子女的学习机会,而愿意“卖血”来作为学费。因此,学校惟有将国家的补助政策落实到位,惟有更加努力的工作,才能对得起那些求学孩子的渴望之心,才能对得起送子上学的家长们。可是我们却非常遗憾的看到,一些学校教育者们的良心已经被偷走了。他们在贫困孩子的身上打注意,这种卑鄙的行为已经使他们远离了教育者的身份。准确的说,他们已不配教育学生了。
  
我们知道,贫困地区的教师生活并不好过;我们也知道,许许多多的教师默默无闻的工作着。不过,我们也应看到,贫困地区的孩子更需要知识的浇灌。他们的全部信仰可能就来自于学校的教师。教师不能让学生活在失望之中。
 
 贫穷固然可怕,但教育者矮化则更加可怕。“卖血供学”的教育悲情本不该出现,不要再让“卖血供学”悲愤我们的心灵。
  
[稿源:红网]
  [作者:王军荣]
4119007.jpg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7-5-28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河东区 电信/超越神话网吧

新闻背景:河北贫困县顶风收学杂费 农民卖血供子女上学

2007年05月26日07:23   中国青年报 

新华社石家庄5月25日电 记者日前在河北省怀安县采访发现,这个县部分农村中小学仍在收取各种费用,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的“死角”,这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甚至存在着农民家长靠卖血来支付孩子上学费用的现象。

收取的费用五花八门


在头百户镇上王庄村,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她的孩子在本村港爱光彩希望小学上二年级。3月份开学的时候,学校让交了147元费用,一个月前又交了26元教材费。不久前,学校又要走了60元钱,告知她是下个学期的书费。


刘家口村一位姓霍的家长说,他的孩子在旧怀安小学上一年级,去年腊月,学校提前预收了今年学费173元,前几天又收了68元,后来退回来50元,还交过15元的保险费;上个学期,学校还收过18元试卷费。


记者了解到,在怀安县一些村镇,即使是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学生,也仍然要交不少费用。上王庄村村民王永清的爱人告诉记者,她的孩子在镇小学上5年级,是“两免一补”对象,但学校仅仅给免了书费44元。除此之外,他家在去年腊月,还预交了今年的155元学费,3月开学后,学校又收了32元不知名目的费用,以及100元的住宿费和25元的暖瓶、脸盆等费用。


当地农民告诉记者,因为学校收费没有任何收据,所以他们都不清楚学校收钱是干什么用的。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学校校长竟然也不清楚收的是什么钱。在港爱光彩希望小学,校长武润山告诉记者,今年二年级收费中,60元是预交下半年的书费,去年腊月预交这个学期的147元中,有5元试卷费、50元微机费、还有92元是中心校要求收的,他也说不清是什么钱。


国家补助款哪里去了


国家政策规定,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贫困家庭学生,不仅免除学杂费、免费发放书本,国家还给予部分学生一定生活补助。但记者在头百户镇采访发现,许多贫困学生并未享受到补助政策。


据怀安县教育局介绍,按规定,寄宿贫困学生生活补助,初中每生每学期为300元,小学每生每学期为200元,这笔钱由教育主管部门发给学校,再由学校发给学生。2006年底上级给怀安县拨付了11万元,作为今年上学期全县贫困家庭学生的生活补助款,其中分配到头百户镇中心学校1万元,用于补助初中生30名,小学生5人。


在头百户镇中心学校,记者看到了该校初二年级的2007年春“两免一补”申请表。这张表上记录的“事实”是,每个受补助的学生已领取了300元,学校也签了“同意”的审核意见,落款时间是4月2日。


但实际情况是,这笔钱仍在学校的手里。头百户镇中心学校校长胡全解释说,1万元钱从教育局拨付到学校后,由于只注明是“经费”两字,因此学校不知道是寄宿困难学生的生活补助,因此一直没有发给学生。


学校犯了如此一个“低级”的错误,当地农民并没有不满,因为他们压根就不知道国家还会给他们的孩子读书发补助。他们不满的是,一些享受到“两免一补”政策的学生,家庭并不贫困。


在上王庄,记者询问了5个享受优惠政策的学生家庭状况。村民告诉记者,这5个家长中,有一个给私人开车,每月有固定收入;有一个的弟弟是教师,和学校熟;有一个家长的哥哥在县政府机关上班,有“门路”;有一家还有卡车。


“卖血供学”竟成常态


该免的费用仍在收取,国家的补助被扣留,对一个普遍贫困的地区来说,孩子上学费用就成了沉重的负担。记者在头百户镇采访发现,从2005年开始,因为正常收入有限,当地不少农民以“卖血”救急。许多卖血者说,为的是给上学的孩子“挣个饭钱”。


在马排子沟,记者见到村民侯河花,她刚刚卖血回来,因为头晕躺在炕上休息。她的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中,一个上小学,因为70多岁的公婆尚在,所以两口子不能外出打工。“老大上初中要住校,一个人一年就要花两三千元。全家收入就指望10多亩地和10来只羊,掰着指头花都不够。为了给孩子挣个饭钱,我就想到了卖血。”侯河花说,她今年已经去怀安血浆站卖了10多次血,去年冬天也卖了10多次。丈夫干活累,不敢多卖,但也卖了六七次。


刘家口村村民赵小平说,他家两个孩子,一个在镇里上初中,一个在村里上学前班。妻子今年卖血5次,他卖了3次。“为什么卖血?还不是家里穷,不穷谁家会卖血?全村家里有孩子上学的,你走走看有几个不卖血的?”赵小平这样回答记者的提问。


记者随机走访了上王庄、刘家口村、马排子沟村和旧怀安村约30户有孩子上学的农民,只有3户说自己没卖过血。村民说,没孩子上学的人家,除了急需要用钱的,一般很少出去卖血。如果家里再摊上个上高中或大学的,卖血会更频繁。


上王庄村村民王美太就是一个卖血频繁的人。他家老大在张家口市上技校,老二在镇小学上4年级。老大一年需要8000元,老二吃住在学校,一年也得2000元。打工挣的钱不够,他就拼命卖血,从去年冬天到现在,他已经卖了60多次。


被采访的村民说,卖一次血能拿100元,10次就是1000元,算是不小的“收入”。上王庄有700多口人,王美太说,就他所知,村里经常卖血的就有80多人。(“新华视点”记者 程双庆 李俊义)





责任编辑nlyqshen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酷酷天狼 发表于 2007-5-29 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延安 广电网
我也要卖血  没钱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4 19:54 , Processed in 0.08657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