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找回密码
 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设计生产的火星探测卫星暂名“萤火一号”

[复制链接]
rjxie 发表于 2007-6-22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 联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记者昨天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作为中俄航天合作项目“中国与俄罗斯联合开展火星探测计划”的重要部分,中方卫星科学目标及有效载荷配置方案的评审会日前举行。会议透露,该火星探测卫星暂名为“萤火一号”。
  根据中俄两国协议,双方确定于2009年对火星及其卫星“火卫一”进行联合探测,中方卫星将由我国设计、生产。
  中科院组织评审委员会认为,我卫星“萤火一号”以探测火星空间环境为目标,该星与俄罗斯“福布斯-土壤”卫星,形成对火星空间环境的首次联合探测,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和重要的科学意义;中俄联合火星探测计划的实施,将实现我国首次行星探测,推动卫星有效载荷研制水平的提升,增强行星探测的能力和影响力。最终,以中国科技大学王水院士为首的评审委员们一致同意通过评审。
  据了解,中方卫星将由俄方运载火箭发射,并被送入火星椭圆轨道;其后,该卫星将自主完成对火星空间环境的探测任务。期间,俄“福布斯”火星探测器则将在“火卫一”表面着陆,提取“火卫一”土壤等样品,并返回地球。我卫星还将与“福布斯”探测器联合完成对火星环境的掩星探测。

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全方位亮相 2009年发射
火星探测是我国首次开展的地外行星空间环境探测活动,神舟飞船只是飞上几百公里的太空,“嫦娥”飞船则要飞38.4万公里到月球,而眼前“萤火一号”遥远的火星之旅却得走完整整3.5亿公里的漫长路程,这是我国深度空间技术和航天器研制水平的飞跃。

舒展起宛如长臂般的蓝色太阳帆板,六面体的白色身躯上布有摄像头,昨天,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在上海闵行区博物馆第一次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而在展示“萤火一号”模型的同时,其设计方上海航天局有关人士还透露了2009年我国首次探测火星的发射计划、使命任务以及“萤火一号”身上的奇妙特性。
  走完3.5亿公里漫长路程
  作为位于地球外侧最近的一颗行星,火星和地球的最近距离5670万公里,最远距离则有4亿公里,现在认为它有稀薄的大气,也有四季交替的气候变化,但它依然是人类至今未能到达的神秘领域。2007年4月,中俄两国总理举行会晤,签署了火星探测项目合作相关文件。按照任务分工,中国火星探测器由上海航天局负责总研制。
  “它是继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后,我国又一次重大航天科学计划。”昨天,指着眼前初步命名为“萤火一号”的火星探测器模型,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火星探测项目的负责人陈昌亚激动地说,此前我国的“神舟”飞船只是飞上几百公里的太空,“嫦娥”飞船则要飞38.4万公里到月球,而眼前“萤火一号”遥远的火星之旅却得走完整整3.5亿公里的漫长路程,这是我国深度空间技术和航天器研制水平的飞跃。
  模型仅一辆自行车大小
  昨天在沪现身的“萤火一号”模型只有一辆自行车的大小,届时它的实际质量将重达110公斤,体积有750×750×600mm,太阳帆板展开将达到7.85米,设计寿命2年,身为首位火星“探测兵”,它将携带等离子探测包、掩星探测接收机、光学成像仪和磁通门磁强计等先进的有效载荷。
  “我们的探测器将和俄罗斯的探测器一起飞往火星。”上海航天局有关人士昨天介绍了“萤火一号”抵达火星的全过程———即2008年4月探测器完成初样,2009年6月完成真样,根据协议,2009年10月,“萤火一号”将与俄方的火星土壤采样返回探测器Phobos-Grunt(简称“福布斯探测器”)一起由俄运载火箭同时发射,发射地点是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

2010年进入火星轨道探测
  升空后,“萤火一号”将在距地面200公里的远轨道飞行4小时,然后启动主发动机,飞到距地面1万公里的过渡椭圆轨道无动力飞行26个小时。

紧接着,“萤火一号”将迎来彻底告别地球的那一时刻,伴随着主发动机的再次启动,它就将进入从地球到火星的双曲线轨道,开始预计长达10到11个半月的太空旅程。
  到2010年,“萤火一号”将由俄方探测器送入绕火星的椭圆形轨道,此刻太阳帆板将会展开,完成对太阳、对地球和对火星三个工作模式的切换,在近火点(距离火星最近的点)800公里、远火点80000公里、轨道倾角正负5度的火星大椭圆轨道上开展火星空间环境的科学探测,正式开始履行它的火星探测使命。
  “萤火一号”不再返回故乡
  早报记者 俞立严
  “它浑身上下都将不带磁。”陈昌亚透露,为成功完成使命,“萤火一号”有自己奇妙特性。比如,因为火星空间的磁非常微弱,而“萤火一号”就是要研究相关的磁现象,为了避免研究受到探测器自身的干扰,所以“萤火一号”的材料都将做到是一律无磁。
  另外,不同于地球上适宜人类的气温,火星的温差将比月球还要大,所以“萤火一号”上的热控技术将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为此探测器上的热控装置将按照最严酷的环境来设计应对考验。
  最神奇的还是有着“万里传音”本领的掩星探测技术,届时,“萤火一号”将与俄方的“福布斯探测器”合作开展双星对火星电离层的掩星探测,这意味着两颗探测器虽然分处在远离地球的火星两端,相隔千里万里,有可能有星体相阻隔,但是依然能通过掩星探测接收机等实现彼此之间数据的共享,从而可以实现对处在正午和子夜时的火星电离层的探测,这将填补目前国际上火星电离层掩星探测的空白。
  “‘萤火一号’将会通过围绕火星飞行完成探测。”陈昌亚昨天强调,不同于我国的“嫦娥”探月工程,“萤火一号”并不会登陆火星的表面,而是在火星轨道上收集各种科学数据,然后通过远距离传输技术,不断把数据传回给我国的地面科研人员。最后,“鞠躬尽瘁”的“萤火一号”将不会再返回它的故乡,而是将永远地留在浩瀚的太空。

我国航天器:与国外航天器同等水平
  第十六届国际宇航科学院“人在太空”国际学术会议日前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美国、奥地利的10位航天员,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百余位科学家21日汇聚北京,共同探讨人在太空中的生活、工作和探索。

出席第十六届“人在太空”国际学术会议的杨利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太空探索是人类共同的事业,进入空间站应该是世界各国航天人努力的方向。我们希望各国的航天器能够有共同的接口标准,这有利于各国开展航天合作。有了共同的对接标准,我们的航天器就不仅可以实现与空间站的对接,而且可以与各国的航天器实现对接。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杨利伟说:“空间站与我国航天员已经进行的太空飞行的区别,主要是各自针对的任务不同。当然空间站里的空间会更大一些,更有利于航天员在那里工作。按照我国航天事业三步走的计划,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不久的将来我们自己的空间站也会打入太空。”
  谈到我国的航天器与其他主要国家航天器的区别,杨利伟说:“由于大家面对的任务内容不同,各国航天器会有一些差别,但从基本生活层面看,目前我国航天器与国外的航天器处于同一水平。”

  华裔航天员:期待中美航空航天合作
  “我在太空最大的乐趣就是欣赏地球,非常漂亮,就像做梦一样。”谈起自己4次遨游太空的经历,在北京参加“人在太空”会议的美国著名华裔航天员焦立中这样说。他曾经担任过国际空间站的站长,是人类航空史上第一位漫步太空的华裔宇航员。
  焦立中曾经在太空中生活过数月,说起在太空中的日常生活,他风趣地说:“在空间站里各种食物都有,但是都没有中国菜好吃。”焦立中对中国太空探索的前景非常看好,他认为中国的空间技术非常好。他表示非常期待中美两国能在航空航天领域开展合作。

“萤火一号”
  ●实际质量为110公斤,主体部分长75厘米,宽75厘米,高60厘米
  ●它的两侧是展开的太阳能帆板,太阳帆板展开将达到7.85米
  ●在卫星有效载荷的主体部分,有多个探测通道,一双双“眼睛”对准火星
  ●设计寿命是两年,2008年4月探测器完成初样,2009年6月完成真样,2009年10月,“萤火一号”与俄方的火星土壤采样返回探测器Phobos-Grunt(简称“福布斯探测器”)一起由俄运载火箭同时发射,发射地点是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
  “萤火一号”探测使命
  ●探测火星的空间环境
  ●探寻火星水的消失机制
  ●揭示火星这样的类地行星空间环境演化的特征
  ●与此同时,我国的“萤火一号”和同行的俄罗斯“福布斯探测器”上具有一些完全相同的火星空间环境探测仪器,能够在火星实施同时探测,研究火星电离层和太阳风的相互作用
  人类探测火星简史
  1962年前苏联火星1号探测火星失败
  1965年美水手4号探测器飞越火星
  1971年前苏联火星2号在火星着陆
  1972年美水手9号沿火星轨道飞行
  1976年海盗1号和2号在火星着陆
  1989年福波斯1、2号飞往火星途中失踪
  1993年火星观察者抵火星轨道前失踪
  1996年俄“火星-96”发射失败
  1997年火星环球勘探者进入火星轨道
  1997年美火星探路者在火星着陆
  1998年美国发射火星气候探测器
  1999年美发射火星极地着陆者探测器
  2003年欧洲发射“火星快车”2009年俄罗斯探测“火卫一”
吾牵友肠人情暖,心系宇宙天地宽!QQ:22427993
MSN:xrj5@hotmail.com
Email:postmaster@astronomy.com.cn
愿结交天下朋友,欢迎随时联系我。
kxjh 发表于 2007-6-22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石家庄市 电信
中国的探测器要上火星了!好!
寻找拉玛 发表于 2007-6-22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贵港市 电信
热切期待中
活动星图 发表于 2007-6-22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北京天地通电信有限公司BGP节点(北京电信+北京联通)
比我发得晚,比我的详细……
lisunboy 发表于 2007-6-22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voyagerbb 发表于 2007-6-22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科学院网
为什么不是"荧惑一号"呢?
萤羽 发表于 2007-6-23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华南农业大学管理干部学院教育网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rjxie 发表于 2007-6-23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省大连市 联通
原帖由 萤羽 于 2007-6-23 20:14 发表
该报道有误,其实叫“萤羽一号”


对应该是个MM卫星。
万紫千红 发表于 2007-6-23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鹏博士宽带
嗯,萤火比荧惑实在些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