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大双筒望远镜
最近托Luoxinalbert兄订了云光的12cm45度对空版双筒镜 , 在漫长的期待中思想着大口径双筒镜的魅力。要问为什么寻觅大双筒镜用作天文观测的问题 , 首先要说到过去大口径8cm以上的生产量很少 , 民用的11x80 , 20x80等适用於天文观测的大双筒镜在1986年哈雷彗星回归时才由日本量产 , 在八十年代末 , 要在摄影器材店找到一台8cm的双筒镜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 更不用说10cm口径的如25x100及30x100的大双筒了。九十年代中 , 日本的Vixen20x80 , 20x100 , 富士的10x70 , 16x70开始在观星会中看到别人使用 , 但由於天文爱好者大多倾向天文摄影 , 器材的配置大多以高质量的单筒镜作目视及摄影 , 双筒镜的使用往往停留在星野的欣赏以及对摄影对象的目测 , 因此使用大口径大倍率双筒镜的观星者仍然很少。
喜用目视观测的爱好者是天文爱好者中的少数派 , 而使用双筒镜的爱好者又是目视派的另类 , 在我接触的天文爱好者中大多有一台小双筒镜 , 但有大口径双筒镜的真的寥寥无几 , 其中一个可以理解的原因是九十年代的大双筒镜的售价很昂贵 , 一般的11x80以及20x80要三千多元 , 而25x100等产品售价要八千多至一万元不等 , 天文爱好者认为不值得投资。
最近几年中国生产的大双筒镜把观星的方法和取向改变了不少 , 一旦有天文爱好者使用如20x80或25x100等镜子看过星空 , 大多会给天空的壮观迷倒 , 因此近年身边的朋友使用大口径双筒镜的多了 , 一些摄影派也架起了三脚架用25x100观星了。
除开过去使用12 cm , 15cm以上超大口径双筒镜的寻彗者外 , 一般爱好者以6至7cm为大口径的起点 , 10cm的双筒镜是终点。最近几年国外的双筒镜爱好者对国产OEM的25x100有不错的评价 , 在实际的使用中这些产品在光学上胜过日本产的25x100 , 除价格低很多外 , 设计更贴心 ( 如彷日本Vixen的中轴设计 , 高出瞳大目镜 ), 看来日本的大双筒镜是肯定要在这埸竞争中落败的了。
过去云光的产品以65为主力 , (十年前我在法国亚尔卑斯山区就看过搜救人员全用65式双筒镜) 但随着外资的引入及产品的更生换代 , 45度对空型 , 90度对空型相继出现 , 口径也由10cm至12cm , 一些衍生机型如8cm对空也相继产生 , 目镜由转塔发展至1.25"通用至2"通用接口 , 这些新产品使云光大双筒有很强的市埸竞争力。但总的来说云光的产品是沿用旧的产品概念 , 真正的独特之作不多。
除了云光的65衍生产品外 , 最近United Optics的20x110以及28x110在国外有很好的评价 , 镜体是采用MS系列的目镜及棱镜 , 而同一厂家的88mm RA直角对空双筒镜更是国外天文爱好者的"Best Buy " , 最新改良的100mm直角对空版本加长了物镜焦距及目镜直径 , 光学质量应比过去的100mm彷宫内有进一步的改善 , 按88mm RA 的像质及精美的外观设计 , United Optics的产品估计会把宫内打得落花流水。
当前大口径双筒镜的重要战区应该在120mm至150mm口径之间。Nikon 20x120像质很好 , 但售价太贵 , 最便宜的富士25x150MT要5万多 , Vixen 20x125 , 30x125 , 变焦及可换1.25"目镜的像质不算理想 , 宫内100mm的部份型号因中国的类似产品而宣布停产 , 而141mm的宫内和它的7x50目镜70度广角镜一样 , 外观漂亮但边缘像质不佳 , 视埸不平坦而且视埸中央星不札实 , 宫内莹石141mm的最大特色是53cm的长度及12kg的超轻量 ,想像一下现在云光12cm双筒镜的18kg约等於富士25x150的18.5kg , 轻量化就是致胜之道。
国产大双筒镜在100mm口径肯定会无对手 , 云光的产品现在不能替代Nikon , 富士及宫内141mm , 对我们天文爱好者来说 , 我们真正期待的是120mm至150mm口径的对空轻量化产品 。
转自http://www.bggd.com/bbs/viewthread.php?tid=50738&extra=page%3D1%26amp%3Bfilter%3Ddigest&page=1
作者“cz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