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软件降噪还不够,叠片才是真王道。

[复制链接]
jc200300 发表于 2007-8-23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美国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软件降噪还不够,叠片才是真王道。

拿一张最近拍摄的NGC7293 Helix星云的照片来现身说法,比较一下软件降噪 和 多
层照片叠片的效果。下面的图中,左图是毛片,中图经过软件降噪,右图经过多层
照片叠片。

1。以口径毫米计算,C14能够看到的最暗的星星应该是14.5等星。但是江湖传言,
C14可以看到17等的星星。从照片来看,传言似乎有点道理。下面左图中的16.95等
星在没有任何降噪或者叠片处理之前就可以辨别。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简单的软件降噪,并不能提高望远镜辨别极限星等的能力。如果企图勉强观测,
往往会导致“无中生有”的误判,把噪点当作星星。比如下面中间图中的6处噪点就
不是星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通过叠片,信噪比得到真正的提高,望远镜辨别极限星等能力才能够得到大幅度
增强。比如下面右图中可以看到近20颗比16.95等星更加黯淡的星星!所以,叠片才
是王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本帖最后由 jc200300 于 2007-8-23 08:50 编辑 ]
compare text.JPG
compare fake stars.JPG
compare more stars2.JPG
PolarisWatcher 发表于 2007-8-23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移动
好文章,不加精华可惜了 图文并茂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赵垒 发表于 2007-8-23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联通
是这样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oofwf 发表于 2007-8-23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电信
王道!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Harold 发表于 2007-8-23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噪点那么大,如果你是不用CCD的话,那你用的是N家的机子吧?

[ 本帖最后由 Harold 于 2007-8-23 09:39 编辑 ]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DirectX2 发表于 2007-8-23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电信
叠加软件是不是MAXIM DL?
看差别确实非常明显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jc200300 发表于 2007-8-23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原帖由 Harold 于 2007-8-23 09:38 发表
噪点那么大,如果你是不用CCD的话,那你用的是N家的机子吧?


照片里最亮的那颗是右上角的HD213056,亮度9.9。曝光时间总计不超过3分钟。个人认为现有的CCD/DSLR也就这个水平了,要不您用随便哪家的相机/CCD在同样条件下来张噪点低些的照片?

[ 本帖最后由 jc200300 于 2007-8-23 09:57 编辑 ]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jc200300 发表于 2007-8-23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原帖由 DirectX2 于 2007-8-23 09:52 发表
叠加软件是不是MAXIM DL?
看差别确实非常明显


呵呵,还没有来得及学习使用专业的叠加软件,是手工在Photoshop里叠的,经常会差半个pixel,没办法。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creeperr 发表于 2007-8-23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东台市 电信
叠加绝对是王道啊,顶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ah! 发表于 2007-8-23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透過物理/數學計算, 計算出相同的總曝光時間, 單張曝光相片的訊噪比是較多張疊加的高.
若追蹤精確, 環保黑暗, 應該增加每張曝光時間而減少疊加的張數.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leafxf 发表于 2007-8-23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叠加还是非常有用啊,是不是只有业余爱好者用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Q哥 发表于 2007-8-23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南宁 电信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见王道。
C14的镜子跟踪这么好,难得!
请问用的什么赤道仪?什么导星方式?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chilin 发表于 2007-8-23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我认为叠加应该在还是很有用处的,我们在做地震波成像的时候就是使用多次覆盖的方法来提高成像效果过.
关键是你们采用的什么叠加的方法,如果是简单的线性叠加效果可能会差强人意吧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chilin 发表于 2007-8-23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噪音和有效信号服从的概率分布是不一样的,你们可以试一下相关分析,看能不能得出更好的效果.没有具体做过,但是感觉可能有用
小波什么都可以试试,matlab里面有库

[ 本帖最后由 chilin 于 2007-8-23 15:09 编辑 ]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ZDvsTY 发表于 2007-8-23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贵州–遵义 电信
叠加是王道,同意,好帖!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olfbeard 发表于 2007-8-23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朝阳区 联通
怎么叠能把噪点叠没了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福建ltycho 发表于 2007-8-23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原帖由 chilin 于 2007-8-23 15:06 发表
噪音和有效信号服从的概率分布是不一样的,你们可以试一下相关分析,看能不能得出更好的效果.没有具体做过,但是感觉可能有用
小波什么都可以试试,matlab里面有库 ...

信号这里不存在概率的概念,因为可以说其概率接近1。相机内部的噪声主要为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是一种很普遍的噪声。要说但靠软件消除还是很有难度。我以前花了一个学期学习数字图像处理,最后的结业论文就是关于噪声的。
说实话,在空域降噪效果比较差,在频域降噪一般,在小波域降噪效果稍好,但噪点虽然不很明显得看到,却还是能很明显的感觉到。
图为原图与4通道小波降噪的对比。该闪电照片为本人拍摄。
未命名.JPG
未命名1.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jc200300 发表于 2007-8-23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原帖由 wolfbeard 于 2007-8-23 19:13 发表
怎么叠能把噪点叠没了呢?


把噪点完全叠掉?理论上只有叠加无限多的照片才可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jc200300 发表于 2007-8-23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原帖由 福建ltycho 于 2007-8-23 22:30 发表

信号这里不存在概率的概念,因为可以说其概率接近1。相机内部的噪声主要为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是一种很普遍的噪声。要说但靠软件消除还是很有难度。我以前花了一个学期学习数字图像处理,最后的结业论文就是关于噪声的。 ...


专业选手原来在这里。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chilin 发表于 2007-8-23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但我们在做叠加处理的时候确实是用到了概率的东西,噪音在空间和能量上都高斯分布,而有效信号则只出现在同一位置,虽然我没有做过图像处理,但我感觉通过相关分析应该可以.
你要想完全消除噪音是不可能的,我们通常是求信息和分辨率的最优解.
另外你的照片好像只是对单一照片进行滤波而不是多次采集进行叠加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28 22:50 , Processed in 0.091036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