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mark一下:从玩镜头接atik 460开始拍了很多窄带,拼了很多马赛克,网上各种素材下下来学习处理了几百张图,深刻理解了gradient。那时候有个宏伟的马赛克计划,苦于移动党的局限就搁浅了,现在有了双子天文远程台,拍摄不用愁了,决定与台里a3机位开始重启马赛克规划。
1. 为什么要玩?
单张你玩的再溜,还能到什么境界?上iotd还是apod?除了星野,深空就别想了,别说老外的设备,随便一个14.5寸镜子就通杀99.99%。要想在国际深空摄影上获得认可,只有走大面积马赛克这条路。
2. 应该怎么玩?
标配至少106+11k,镜头质量和星点很难控制,如果后期要打印大幅的挂图,还是望远镜接大画幅ccd为主。怎么拍就不用多说了吧,本来想轰轰烈烈来个长篇大论的,后来觉得这里应该是全国各路高手的聚集地了,都是非常厉害的人啊,鉴于自己的皮毛功夫就算了,反正自学成才嘛,木有理论,也省的打很多字,咱就来一些简单明了,实际点看得懂的东西吧。
首先是gradient和背景的问题,既然都要玩广域了,这2个是最关键的。
参考安德鲁的猎户座,特别是看他的大图,梯度、光害、拼接非常严重,以及其他各种因素导致背景乱七八糟,但是这不妨碍他成为大师,因为之前他是移动拍摄,就算使用106减焦+11k,也拼了不下30张马赛克,这是相当大的前期规划,中期拍摄和后期处理。但是这也就导致每次拍摄时候天空背景亮度的差异,由此产生的颜色不均匀。现在条件好了,远程台拍摄在规划里就能规避很多问题,装备还是那几样装备,软件也还是那几样,但是出来的效果却好太多,这个取决于环境!!
所以好的马赛克质量,最关键是环境,好的环境可以替代99%的后期。所以说大多数图片弄好看了不是你技艺提升了(当然肯定也会有,不是主要因素),而是好的环境让你图片质量提升了。现在大家都流行使pi,觉得倍儿牛逼,当然我最开始学的时候也看过很多pi的教程,后来觉得也就是一款专门针对天文后期处理的软件,把很多ps图形化的操作给量化,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毕竟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说点题外话,现在各式各样的教程,讲的东西也都千篇一律。举个简单例子,层次感也是图片好看的其中一个标准,可很少看到有提过颜色与景深的关系,不知道老外有没有研究过,我弄了这么多图,发现这个是比较重要的一点。
哈勃色之所以漂亮,就是因为反差大,给人层次感,殊不知这个层次感很大因素是颜色给人带来的错觉,同样的图,B色调变化后右边的就没有很明显凹的感觉了,另外黑色带子拦腰截断,在此fov下也把景深给破坏了,右边的图有种相对平坦的感觉。
象鼻星云应该是最能感受到颜色和层次感之间联系的图,三个层次中,蓝色是凹在最里面的,而里面的星点和其他层的星点在不需要3d情况下,也有一丝前后感。而在hoo的情况下这种视觉差异会小很多。同理,广域马赛克的反差和景深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点,这取决于好的环境!!!(参考二楼银河中心到调色盘的图)
回到话题上来说,咱们丽江双子天文台的猎户座马赛克的前期准备工作试拍,106+11k拼3x3共9张,每张rgb各一张300s,无暗无平无偏,2个多小时一样可以出图,一样可以见人。
最终因为光害和信噪比问题,左上拼不进,也因为是试拍,天空背景问题没有去规划,所以只能先m42和马头2x2,然后左中和左下拼了接进来,然后中下和中右。
最后得到这么大的区域1300多万像素,说实话也能看了,因为当fov越来越大的时候,单张会相应小很多,很多瑕疵都会被缩图规避掉。如果一晚上规划的好,有个平场校准,颜色和背景可以更舒服,再上个减焦,理论是能拼完猎户座。
这里说到拼接的效率,那fov是第二个关键的因素。
内酷是野鸡派,木有牛逼的理论,但自认是较早研究广域马赛克的。使用16200及以下的,特别是694芯片的就别拼了,小芯片的先天优势虽然能有效并最大限度规避平场、背景、gradient的因素,但是你觉得何年马月拍完是个小问题,拼几十张也ok,那就去拼,别回头就行。
小芯片只能接镜头拼拼哈勃色,首先对于星点没多大要求,然后可以熟悉拼接的问题,以及大视场带来的平场、背景、gradient因素,这样还是回到之前的问题上来了,而且还有天球形变。
先写这么多,所以玩单张的和马的完全是2个派系,想振兴中华深空天文摄影,就玩大型马赛克吧,还是有机会冲出国门的,单张就算了吧。任何单张能解决的问题,在马赛克里都能解决,背景啊、梯度啊都是小kiss,关键是先马一个出来,然后看看106+11k 3x3以上出现的大面积经纬度跨越而出现的形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