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 (Beer, Wilhelm)(1797 - 1850)
阿格兰德 (Argelander, Friedrich Wihelm August)(1799 - 1875)
德国天文学家,出生于 Prussia 的 Memel (现在立陶宛的 Klaipeda),在 Koenigsberg (现在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 (Kaliningrad)) 接受教育。一八三七年,他担任玻恩大学天文系的系主任,并在那里工作直至终老。在玻恩工作期间,他花了二十五年的时间编制着名的《玻恩星表》("Bonner Durchmusterung"),星表内详列了超过三十二万四千颗光度在九点五等以上的恒星,分布范围则覆盖从北极点到赤道以南两度的天空。阿格兰德的另一项贡献是在一八三七年对太阳在太空中移动速度作出计算。同时,他又确立了一个应用于肉眼无法看见的暗星的星等系统,这个系统到今天仍一直沿用。
多普勒 (Doppler, Christian Johann)(1803 - 1853)
奥地利物理学家及数学家,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斯堡 (Salzburg)。一八四二年,他在文章 "On the Colored Light of Double Stars" 中提出「多普勒效应」(Doppler Effect),因而闻名于世。
克拉克父子 (Clark, Alvan (1804-1887) & Clark, Alvan Graham (1832-1897))
美国天文学家及天文学镜片制造商,以生产天文望远镜闻名于世。其中包括叶凯士天文台(Yerkes Observatory)内,至今仍是世上最大的四十吋折射式望远镜。另外,儿子阿尔万.格雷厄尔.克拉克(Clark, Alvan Graham)还发现了天狼星(Sirius)的伴星及不少其它双星。
勒威耶 (Leverrier, Urbain Jean Joseph)(1811 - 1877)
法国天文学家,出生于法国的 St-Lo,毕业于 Ecole Polytechnique。他改良了关于水星的天文表,又研究摄动现象、彗星运动、行星轨道的偏心率及倾角极限等问题。一八四六年,他研究天王星轨道的摄动并认为是由另一颗未知行星所引起的。同年,德国天文学家伽勒 (J G Galle) 在距勒威耶所估计处约一度的地方发现那颗未知行星。该行星后被称为海王星,而勒威耶亦因此获得许多荣誉,并于一八五四年成为巴黎天文台的台长。
德雷珀 (Draper, John William)(1811-82)
美国科学家、哲学家及历史学家,出生于英国的利物浦附近。一八三六年取得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医学博士。一八三九年,他成为纽约市立大学的化学教授。他后来协助大学成立医学院,成为学院的化学及生理学教授,并于一八五零年成为医学院的院长。德雷珀对自然科学的贡献主要在幅射能的研究上﹔他研究白热物质的光谱,促成了其后光谱分析的发展,而他的儿子亨利.德雷珀更成为光谱分析的先驱。德雷珀因为研究光对化学物的影响而开始研究摄影,并于一八三九到四零年间,首次拍摄月球的表面。德雷珀的着作既丰且广,有关辐射能的论文皆刊载于他的《科学专题学术论文》(一八七八年)内。另外,他的《人类生理学》(一八五六年)是当时有关学科的重要教科书,书内首次刊印他一手拍摄、令人惊叹的微型照片。一八三六年,他出版《欧洲的知识发展》。一八七四年,他出版的《宗教与科学的斗争》,成为唯理论的经典作品,并引起广大争议。德雷珀的其它作品还包括《美国内战史》(第三册,一八六七至七零年)与及《美国的未来公民政策》(一八六五年) 等。
伽勒 (Galle, Johann Gottfried)(1812-1910)
德国天文学家,出生于德国的 Pabsthaus。一八四六年,他在柏林天文台根据勒威耶的计算发现了一颗新行星 - 海王星。
傅科 (Foucault, Jean Bernard Leon)(1819 - 1868)
法国物理学家,出生于法国的巴黎。他曾与另一位法国物理学家 Armand Fizeau 一同量度光速。一八五一年,傅科在巴黎「自由法国伟人纪念冢」(Pantheon) 的圆顶下悬放一个长线钟摆 (Pendulum) 来証明地球的自转运动。
亚当斯 (Adams, John Couch)(1819 - 1892)
英国天文学家,自幼就显露出其在数学方面的天才。一八三九年,他考入剑桥大学的圣若翰书院 (St. John's College),并于一八四三年夺得学院内数学科最高奖项 - 以 Senior Wrangler 的荣誉毕业及获得第一届 Smith's Prizeman 的殊荣。早在一八四一年,亚当斯已经阅读到关于天王星不正常轨道的资料,但直到他大学毕业后才有机会仔细研究。一八四三年十月,他利用牛顿的动力学原理,推断出天王星的不正常轨道是受另一颗未知行星的影响。一年后,他根据御用天文学家艾里 (Sir George Biddell Airy) 对天王星轨道的观察资料确信自己的推算是正确的。可是艾里对亚当斯的计算及推断并未予以重视,搜寻新行星的工作延至一八四六年七月才正式展开。与此同时,法国天文学家勒威耶也作出同样的计算,并向柏林天文台的伽勒提出未知行星存在的推论,终于在一八四六年九月廿三日,伽勒根据勒威耶的资料发现一颗新行星 - 海王星。勒威耶旋即成为世人的焦点,而亚当斯则备受冷落,但他们之间并未因此而出现嫌隙,最后反而成为了好朋友。一八四七年,亚当斯谢绝了接受封爵,而他的铜像今天正好放置在西敏寺 (Westminster Abbey) 他最崇拜的牛顿的陵墓旁边。
克希荷夫 (Kirchhoff, Gustav Robert)(1824 - 1887)
德国物理学家,出生于 Koenigsberg (现在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 (Kaliningrad))。他在 University of Koenigsberg 毕业后,曾在 Breslau 、海森堡及柏林等地的大学任物理学教授。他和德国化学家本生 (R W Bunsen) 合作制造分析物质化学结构的分光镜。一八六零年,他们利用光谱学的方法发现了两种原素 - caesium 及 rubidium 。他又对辐射热传导过程进行仔细研究并提出两条关于电路中电流分布的定律 -「克希荷夫网络定律」(Kirchhoff's laws of networks)。
让桑 (Janssen, Pierre)(1824-1907)
法国天文学家,出生于巴黎并于当地接受教育。一八七六年,让桑成为位于默东的天文物理学天文台台长。一八六八年,他观察太阳大气层的光谱,发现太阳的光谱有一条不知名的光谱线,促成光谱分析学的重大发展。另外,让桑又率先发现太阳的粒子结构,并于一九零四年出版一本极为重要的太阳图表集 - 《太阳相片图表》,内有六千幅太阳相片。为纪念让桑,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便以他的名字命名。
哈金斯 (Huggins, William) (1824-1910)
英国天文学家,生于英国的伦敦,获一九零四年布鲁斯奖(Bruce Medal)。一八五五年,哈金斯变卖了家族生意,在伦敦附近建立私人观测台。期间,他发明了恒星的分光镜,这项发明对研究恒星、行星、慧星和星云内的物质成分有深远影响。一八六八年,他发现彗星发出由碳原子气体产生的光﹔又测定出部分恒星发放到地球的热量﹔同时也是首位发现部份星云(包括猎户座大星云)正发放纯发射光谱的天文学家,并指出光谱是来自纯气体的。此外,他又发现仙女座大星系的光谱具有恒星光谱的特点。一八七五年后,哈金斯跟他才华横溢的太太玛格丽特.林塞.默里(Margaret Lindsay Murray)一起进行观测。一八九九年,他们出版了《具代表性恒星光谱图表集》这本巨着。而在一八九七年,哈金斯更获封为爵士。
凡尔纳 (Jules Verne)(1828 - 1905)
法国作家,出生于法国的南特 (Nantes)。他在巴黎修读法律,被誉为现代科幻小说的始祖。从一八四八到一八六三年间,他只撰写一些歌剧和戏剧的剧本。一八六三年,他出版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Cinq Semaines en ballon") 并大受欢迎,为他以后的工作奠下基础。凡尔纳牵起了十九世纪科学和发明的热潮,当他为自己的奇异冒险故事铺陈背景的同时,也预言了二十世纪人类的各种科学成就。他预言人类将会飞到外太空去,潜艇、直升机、冷气机、导向飞弹以至电影亦将相继发明。他最着名的着作包括:《地心探险记》("Voyage au centre de la terre")、《登月记》("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海底六万里》("Vingt mille lieuses sous la mer")、《神祕岛》("Mysterious Island")及《八十日环游世界》("La Tour du monde en quatre-vingt jours") 等。自法国导演 Georges Melies 的一部电影「登月记」("A Trip to the Moon")上映以后,凡尔纳的小说便成为科幻电影的热门题材。一八九二年,凡尔纳更因他的成就而获得 Legion d'Honneur 的殊荣。
阿萨夫.霍尔 (Hall, Asaph) (1829-1907)
美国天文学家,生于美国康乃狄克州的歌珊(Goshen),在十六岁时还是一名木匠。一八五七年,他进入哈佛学院天文台(Harvard College Observatory)成为专业的轨道计算员。一八六二至九一年间,霍尔在华盛顿海军天文台工作,并在一八七七年发现火星的两颗卫星 - 火卫一(Phobos)及火卫二(Deimos)。
斯基亚帕雷利 (Schiaparelli, Giovanni Virginio)(1835 - 1910)
意大利天文学家,出生于意大利的 Savigliano。他观察到火星表面布满一些显着的直线并称之为「沟渠」(Canali -意大利文)。后来,「沟渠」(Canali) 被误译为「运河」(Canals),致令一些天文学家误以为火星上存在智慧生物。
洛基尔 (Lockyer, Sir Joseph Norman)(1836 - 1920)
英国天文学家,出生于英国瓦立克郡 (Warwickshire) 的拉格比 (Rugby),早年分别在英国及欧洲等地接受教育。一八九零至一九一三年间,洛基尔出任皇家科学院 (Royal College of Science) 天文物理学教授及太阳物理天文台 (Solar Physics Observatory) 台长,及后又转到位于文郡 (Devon) Salcombe 的 Hill Observatory 担任台长。一八七零至一九零五年间,他带领八队政府队伍观察日蚀。一八六六年,他率先对太阳黑子进行分光观测,并指出太阳黑子数目和地球雨量存在一定关系。一八六八年,洛基尔宣布日珥的特性并提出以分光方法来观察日珥。同年,他联同英国化学家 Sir Edward Frankland 从太阳大气的光谱中证实氦 (helium) 原素的存在。
张伯伦 (Chamberlain, Thomas Chrowder)(1843 - 1928)
美国地质学家及教育家,出生于伊利诺州 (Illinois) 的 Mattoon,曾就读于威斯康辛的 Beloit College 和密西根大学。他着名的工作包括研究冰河时代,气候的和太阳地质学,还有对地球来源的假设。一八七三到一八八二年间,他在 Beloit College 任地质学教授,并开始研究冰河沉积物。一八八二年,他成为「美国地质测量会」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冰河部」(glacial division) 的主管直至一八八七年。后来,他转到威斯康辛大学出任校长。而在一八九二到一九一九年间,他又转到密西根大学地质学担当系主任。他又分别在一八七八年及一八九四年到瑞士和格林兰岛视察冰河。张伯伦在地质气候学和太阳地质学两方面还有很多贡献,其中最重要可算是在一九一六年发表的《地球之源》("The Origin of the Earth"),其中以「星子说」("planetestimal hypothesis") 来解释地球的起源,指出行星是由无数绕着太阳运行的微细星际物质逐渐聚合而成的。
皮克林 (Pickering, Edward Charles)(1846 - 1919)
美国天文学家及物理学家,出生于美国的波士顿,毕业于哈佛大学。一八六八至一八七七年间,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物理学教授。由一八七七年起,他同时担当哈佛大学的天文学教授和天文台台长。皮克林在美国建立起第一所物理教学实验室,又对恒星的光谱进行研究。他利用子午光度计 (meridian photometer) 测量出超过一百四十万颗恒星的星等,并且在哈佛大学天文台拍摄了超过二十五万张恒星照片。他曾为哈佛大学的年报当了好几次编辑,又在一八七三至一八七六年间撰写了《Elements of Physical Manipulations》。
迈克耳逊 (Michelson, Albert Abraham)(1852 - 1931)
美国物理学家,出生于波兰。一八八七年,他发明了一台精密的干涉仪,并与美国化学家 Edward Williams Morley 一起量度地球在「以太」(ether) 中的速度,结果推翻了「以太」存在的假说。一九零七年,迈克耳逊因其极度精确的仪器和所进行的重要实验成为第一个赢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国人。
洛厄尔 (Lowell, Percival)(1855 - 1916)
美国天文学家,出生于美国的波士顿。他相信自己观察到火星上的「运河」,「証明」火星上存在智慧生命。他在亚利桑那州 (Arizona) 的 Flagstaff 建立洛厄尔天文台 (Lowell Observatory),又预测冥王星的存在,并在洛厄尔天文台率先观察到冥王星。
巴纳德 (Barnard, Edward Emerson)(1857 - 1923)
美国天文学家,出生于美国田立西州 (Tennessee) 的 Nashville。一八八七年,巴纳德毕业于 Vanderbilt University 并先后在 Lick Observatory (一八八七至一八九五年) 及叶凯士天文台 (Yerkes Observatory) (一八九五至一九二三年) 工作。他主要的贡献是在天体摄影学上,除发现不同的彗星、星云、木星卫星 Amalthea (一八九二年) 及一颗邻近的恒星 - 巴纳德星外,他还发现本银河系内的黑暗部分其实是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星云。
坎农 (Cannon, Annie Jump)(1863 - 1941)
美国天文学家,出生于美国德拉瓦的多佛。一九一一年,她被委任为 Harvard College Observatory 天文照片馆的馆长。她一生发现了五颗新星和三百颗变星,可以称为最伟大的女天文学家之一。另外,她又编辑了包含二十万篇变星参考资料的书目和超过三十五万组恒星光谱的光谱表。
勒维特 (Leavitt, Henrietta Swan)(1868 - 1921)
美国天文学家。当她在哈佛大学天文台工作时,她对造父变星进行研究,发现愈光亮的造父变星的光度变化周期也愈长。一九一三年,丹麦天文学家赫茨普龙 (Hertzsprung) 准确地估量了数颗造父变星跟地球间的距离,而利用勒维特所发现的造父变星周期和光度间的关系,天文学家可推算出所有造父变星的距离,从而进一步增进人类对宇宙科学的了解。
莫尔顿 (Moulton, Forest Ray)(1872-1952)
美国天文学家及科学行政人员,出生于密歇根州的罗伊。一八九八至一九二六年间出任芝加哥大学教授。他曾跟托马斯.钱伯林一起提出一个解释太阳系起源的假说。另外,他又改进了计算弹导轨迹的公式。作为美国改进科学学院的行政秘书,雷编制了二十五部座谈会专题报告的合订本。此外,他出版了九本着作,其中包括《凝视天空》(一九五三年)及大量文章。
赫茨普龙 (Hertzsprung, Ejnar)(1873 - 1967)
丹麦天文学家,出生于丹麦的哥本哈根,早年曾接受化学工程师的训练。他是研究恒星的诞生和死亡的先锋,当还在一所私人天文台工作时,他便出版了一篇关于巨星和矮星存在的文章。他又曾在 University of Gottingen 和 Potsdam Observatory 工作。一九一九年 ,赫茨普龙获聘为 University of Leiden 天文台副台长,并在一九三五年晋升为台长。他找出恒星的光谱类型、温度和真正亮度间的普遍关系,而他的结果与美国天文学家罗素 (Russell) 的研究成果相结合,便成为着名的「赫罗图」(H-R diagram)。
斯莱弗 (Slipher, Vesto Melvin)(1875-1969)
美国天文学家,生于印第安纳州的马尔伯里 (Mulberry) ,并于印第安纳州大学接受教育。斯莱弗一生都在洛厄尔天文台 (Lowell Observatory) 工作,并一九一六至五二年间担任台长。
斯莱弗是第一个清晰拍摄到火星照片的人,他毕生研究行星的可见光及红外线波谱,从中辨认行星大气层中的粒子,并计算出行星的自转周期。另外,他又发现反射星云并证明了星际尘埃和气体的存在。一九一二年,斯莱弗率先取得银河系外源 (M31) 的多普勒移动的光谱,并编制了四十一个天体的光谱,其中的三十六个光谱出现红移现象。后来,埃德温.哈勃 (Edwin P. Hubble) 运用这些资料开创当代观察宇宙学。此外,斯莱弗还发现并计算出漩涡星系的自转速度。在他指导下,天文学家成功找到第九颗行星 ? 冥王星。
亚当斯 (Adams, Walter Sydney)(1876 - 1956)
美国天文学家,出生于叙利亚的安提阿 (Antioch) (即现今土耳其的 Antakya),主要研究范畴是「恒星光谱学」,对象是恒星及其他天体的光谱和物质。亚当斯曾在新罕布夏‧汉诺威 (Hanover, New Hampshire) 的 Dartmouth College、芝加哥和慕尼黑等地的大学与及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接受教育,后来到芝加哥大学教授天文学,并于一九零一至一九零四年间在叶凯士天文台 (Yerkes Observatory) 工作。随后亚当斯转到加州的威尔逊山天文台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当助理天文学家 (assistant astronomer) ,并在一九二三至一九四六年间出任台长。
亚当斯建立了视差法的理论基础,又定立了绝对星等 - 恒星光度 - 的准则。他发现恒星的真正光度可以从分析其光谱得悉。另外,通过对行星光谱进行的研究,他发现金星大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及确定火星上的氧气和水蒸气成份。他又以分光法来测量太阳的「分化自转」 (Differential Rotation) 周期,分析星际间的化学原素及恒星在视线上的运动。同时,亚当斯也参与了加州帕罗马天文台 (Palomar Observatory) 的筹建及设计工作。
罗素 (Russell, Henry Norris)(1877 - 1957)
美国天文学家,出生于美国纽约的蚝湾 (Oyster Bay)。由于他在双星系统和视差法两方面研究都有创新发现,他摒弃了旧有的概念而发展出自己的恒星演化理论。他又对恒星光谱中的原素光谱线进行研究并发现太阳大气中含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气体。另外,他指出了恒星光谱及其光度间的关系,并结合丹麦天文学家赫茨普龙的研究成果,成为着名的「赫罗图」(H-R diagram)。
爱因斯坦 (Einstein, Albert)(1879 - 1955)
犹太裔美国物理学家,出生于德国的 Ulm。他是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始创者。一九零五年,他发表了三篇论文,分别关于气体的布朗运动 (Brownian motion),光电效应理论 (Photoelectric effect) 及移动中物体的电磁特性(即后来的「狭义相对论」-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并因而获得博士学位。一九一六年,他把「狭义相对论」推广至任何坐标系而导出「广义相对论」(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一九二二年,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赢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皮斯 (Pease, Francis)(1881-1938)
英国天文学家及光学仪器设计师,生于英国的剑桥。一九零一至零四年间,他是美国叶凯士天文台 (Yerkes Observatory) 的观测员及光学仪器商。一九零八至一三年,他成为帕萨迪纳 (Pasadena) 的威尔逊山天文台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的仪器制造商,并设计了一台一百英吋口径的望远镜和一具五十英尺的干涉仪。此外,他亦参予设计二百英吋口径的帕洛马望远镜 (Palomar telescope)。一九二零年,皮斯在约翰.安德森 (John A. Anderson) 的协助下,利用恒星干涉仪观测参宿四 (Betelgeuse) 并计算出其直径为 0.047 弧秒,结果跟爱丁顿 (Eddington) 的估计非常接近。
戈达德 (Goddard, Robert Hutchings)(1882 - 1945)
美国火箭工程师,出生于美国麻省的乌斯特夏,从小便对火箭制造的研究深感兴趣。一九一九年,他出版了一本关于火箭结构的书,认为火箭可到达月球。一九二三年,他使用液体燃料测试他第一台火箭引擎。一九二六年,他以汽油和液态氧作混合燃料,发射第一枚火箭。一九二九年,他发射第一枚载重火箭。一九三零至一九四五年间,戈达德积极参与航天研究,进行了无数次关于火箭设计的实验,为日后的太空探索奠下基础。
爱丁顿 (Eddington, Sir Arthur Stanley)(1882 - 1944)
英国天文学家及物理学家,出生于英国的 Kendal,在相对论和恒星天文学方面贡献良多。一九二六年他出版的着作《The Internal Constitution of the Stars》,讲述恒星的演变和其内部结构。而他在一九二八年出版的着作《The Nature of the Physical World》更成为历史上最畅销的纯科学着作之一。
沙普利 (Shapley, Harlow)(1885 - 1972)
美国天文学家,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 (Missouri),是第一位提出太阳并非处于银河系中心的科学家。另外,他在光度学、宇宙学、光谱学和对造父变星及星团等研究都作出很多贡献。
哈勃 (Hubble, Edwin Powell)(1889 - 1953)
美国天文学家,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 (Missouri) 的马锡菲 (Marshfield)。他証明了河外星系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类,同时又发现星系光谱中的红移现象,证明星系间正互相远离,这发现给予宇宙膨胀理论极大的支持。
林德布拉德 (Lindblad, Bertil)(1895-1965)
瑞典天文学家,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毕业。一九二七至六五年间,杜德布拉德主理斯托荷姆天文台。他透过光谱学方法分辨出巨星和主序星,并研究星团的结构和状态。他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有关星系旋转的理论,他指出恒星系统可再分为数个子系统,而各子系统则环绕着同一旋转轴旋转,每个子系统都有自己的旋转速度,因此它们的扁平程度也各有不同。杜德布拉德又确认了哈洛.沙普利 (Shapley) 的理论和估计了银河系的质量、旋转周期及地球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他的研究直接启发了奥尔特 (Oort),使他构思出其独特星系旋转理论。
奥尔特 (Oort, Jan Hendrik)(1900 - 1992)
荷兰天文学家,出生于 Franeker。一九二零年,他和他的同事发现银河系的自转,并计算出银河系的质量和太阳与银河系中心间的距离。 一九五零年,他提出太阳系外围被一层星云包围着,现在称为「奥尔特云」(Oort cloud)。
贝伊 (Bay, Zoltan)(1900 - 1992)
匈牙利电工工程师。他在一九四六年二月六日 - de Witt and Project Diana 成功后两星期 - 成功接收从月球反射回来波长两米半的无线电波。由于缺乏先进仪器,他利用十个水电压计作电池,而真正科学用的雷达收放器要到 Frank Kerr 和 Shain 时才正式出现。
范德.彼德 (Van de Kamp, Peter)(1901 -)
美国籍荷兰裔天文学家,出生于荷兰的坎彭 (Kampen),并在乌德勒支大学 (Utrecht University) 接受教育。一九二三年,范德移民到美国并在加州的利克天文台和维珍尼亚大学工作。一九三七年,他成为斯普劳尔天文台 (Sproul Observatory) 台长及宾夕凡尼亚州斯沃斯莫尔学院 (Swarthmore College) 的教授。范德于一九七二年退休。他最着名的研究是在一九六零年推断出除太阳外还有其他恒星拥有行星。至一九八八年,天文学家获得更进一步的证据支技纳范德的见解。
盖莫夫 (Gamow, George)(1904 - 1968)
苏联裔美国物理学家,出生于乌克兰 (Ukraine) 的敖得萨 (Odesa),毕业于圣彼得堡的列宁格勒大学。他早年曾在列宁格勒、Gottingen、哥本哈根及剑桥等大学进行核物理研究。一九三一年,他在列宁格勒大学担任物理教授,直至一九三三年他离开苏联到美国去。一九四零年,他入籍美国成为了公民。一九三四到一九五六年间,他在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教授理论物理,后转到科罗拉多大学任物理教授直至一九六八年。盖莫夫在放射现象、天体演化学、天体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等方面都有很多贡献。他是其中一位宇宙进化论的先驱,也出版了一些科普着作,包括在一九四零年的《太阳的生死》("The Birth and Death of the Sun") 及一九四七年的《一、二、三 ... 无限》 ("One, Two, Three...Infinity")。
央斯基 (Jansky, Karl Guthe)(1905 - 1950)
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出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 (Oklahoma) 的 Norman,毕业于 University of Wisconsin。一九二八年,他加入位于新泽西州 (New Jersey) 的贝尔电话实验室 (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在那里他利用自己对无线电干涉的研究,发现一些无线电波并非来自地球或太阳,而是从银河系深处一些未知的源头发射,经过大气层进入地球。
汤博 (Tombaugh, Clyde,1906-1997)
美国天文学家,出生于美国伊利洛伊州的斯特里特 (Streator)。一九二九年,汤博还未完成学位课程,但却获位于阿里萨 (Ariz) 弗拉格斯塔夫 (Flagstaff) 的洛厄尔天文台 (Lowell Observatory) 聘请,进行有系统的天文拍摄工作,他利用新制成的十三英吋口径的天体摄影望远镜寻找不知名的行星,结果于一九三零年二月十日发现冥王星。此外,汤博又发现一个球状星团、几百颗小行星和超星系团。他先后到亚利桑那州国立学院 (1943-5)、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几分校 (1945-6) 和白沙导弹射程 (White Sands Missile Range) 工作,但最终都因为经费短缺而离开。最后,汤博到新墨西哥州国立大学 (New Mexico State University) 集中研究火星。
帕西 (Pawsey, Joseph Lade)(1908 - 1962)
英国无线电物理学家及无线电天文学家,生于澳洲维多利亚的阿勤 (Ararat) ,曾于墨尔本大学及剑桥大学攻读。一九四零至六二年间,帕西是无线电物理学 CSIR/O 分部的研究物理学家。一九五二年起,他成为该组织的助理主管。一九六二年,帕西获委任为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学天文台的台长,但不幸在上任前逝世。
帕西曾在澳洲的科勒罗伊 (Collaroy) 和多佛海茨 (Dover Heights) 量度太阳的温度,又量度出电离层的温度介乎 240-290 K,放射频率是 20MHz。他又跟麦克拉迪 (McCready) 及 佩恩.史葛 (Payne-Scott) 在多佛海茨 (Dover Heights) 开创海上干涉量度学,并证实了海 (Hey) 的看法,发现太阳干扰是来自太阳黑子。此外,他跟 W.J. Wark 及 R. Fallon 精确地计算出维多利亚各广播电台放出的截波频率。又跟 J.A. Ratcliffe 研究下行无线电波 (downcoming wireless waves) 的密度变化。
阿姆巴楚米扬 (Ambartsumian, Viktor Amazaspovich)(1908-1996)
苏联天文学家,出生于亚美尼亚,曾就读于列宁格勒大学,并于一九三四至一九四三年间在那里教授天文学。他建立了 Byurakan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又在一九四七至一九九三年间担任 Armenian Academy of Sciences 的会长。他的研究范围包括辐射变换概念中的「不变原理」( invariance principles),天文学中的「反演问题」(inverse problems),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解决恒星和星系的来源和演化问题。他推想出年轻恒星团的存在及提出如何计算新星爆炸中所抛出的物质的质量,又指出 T Tauri 星是颗年轻的恒星及位于银河系附近的星协正不断膨胀,而星系在演化过程中则流失物质。另外,他亦研究放射无线电的星系和「活跃星系」(active galaxies)。阿姆巴楚米扬曾是国际天文协会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的主席,并主办过寻找外太空生物的会议。
雷伯 (Reber, Grote)(1911 - )
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 (Illinois) 的 Wheaton,自幼便对无线电很着迷,十五岁时已是一个活跃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当央斯基 (Jansky) 宣布发现来自银河系中心的无线电波时,更激起他对天文学的兴趣。在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唸书期间,他曾尝试以月球来反射无线电波,但这项技术要待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告成功 。一九三七年,雷伯自费在自己后院兴建了第一台射电望远镜 - 一座用木材、薄金属及汽车零件制成的九米直径碟型天线。一九三八年,他发现了他第一个深空射电源 (deep-space radio source),随后紧接着又发现另外好几个射电源。约十年后,美国天文学家 Walter Baade 证实雷伯其中一个射电源是一对互相碰撞的星系。一九四二年,雷伯把他过去的发现整理及出版,又于一九四四年出版他的射电星图。雷伯的研究引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 (Oort) 的兴趣,射电天文学 (radio astronomy) 亦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以蓬勃发展。一九四七年,雷伯把自己的射电望远镜捐赠予 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 并转到华盛顿的 Experimental Microwave Research Section 当主管。一 九五一年,他在夏威夷工作及在那里建立一台新的射电望远镜。随后他更在塔斯曼尼亚 (Tasmania) 指挥兴建一个覆盖直径达一千一百米的无线电天线阵。
珀塞尔 (Purcell, Edward Mills)(1912 - 1997)
美国物理学家,出生于伊利诺州 (Illinois) 的 Taylorville。一九三三年,他在 Purdue University 取得电力工程理学士学位,并在德国 Karlsruhe 的一所工业大学深造。一九三八年,他在哈佛大学取得物理博士学位后继续留在那里担任导师至一九四零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高级辐射实验室工作,并认识了 Bloch。一九四五年,珀塞尔回到哈佛大学当副教授,及于五年后晋升为教授至一九八零年退休。
一九四五年,珀塞尔和他在哈佛大学的同事成功地利用「核磁共振」( NMR -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来量度某一频率的电磁辐射被放置在强磁场中的原子核吸收的程度,帮助科学家揭示原子和分子的结构。与此同时,史丹佛大学教授 Bloch 也从事类似的研究。结果,他两人也因为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共同分享一九五二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珀塞尔的发现使科学家、研究员和大众都受惠。NMR 是化学和生物学中最伟大的分光技术。化学家利用 NMR 来测量食物中的水份含量和测定药物的品质。研究员又可以利用 NMR 来探查 ribonucleic acid (RNA) 和 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 两种控制人类生命最基层的核酸。珀塞尔对射电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和生物物理学都有很多贡献。一九五一年,他利用 NMR 发现了在太空中的氢原子所释放出来波长 21 厘米的微波。这项发现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天文研究领域,让天文学家在不依赖可见光的情况下也可探索宇宙。
亨德里克 (van de Hulst, Hendrik) (1918-)
荷兰物理学及天文学家,出生于荷兰的乌得勒(Utrecht)。一九四四年,还是学生的亨德里克根据理论,知道氢原子的磁场偶然会出现顺列 (平均约一千万年才发生一次)并发出无线电波,因而推断可利用无线电的技术侦测出星际间的氢原子。一九五一年,珀塞尔(Edward Purcell)和尤恩(H Ewen)首次探测到这些由氢原子放射出来的电磁波(这种电磁波的波长是二十一厘米),证实了亨德里克的推断,并肯定了无线电对探测银河系、其它星系以至星际空间内中性氢原子的重要价值。同年,亨德里克油印出版了《射电天文学课程》,是早期有关射电天文学的先驱着作。在一九五七及八零年,他又先后出版了《细粒子造成的光散射》和《多重光散射》两书。一九七零年,亨德里克出任莱顿天文台(Leyden Observatory)的台长。
休伊什 (Hewish, Antony)(1924 - )
英国天文学家,出生于英国的 Fowey,毕业于剑桥大学。一九六七年,他在学生贝尔 (S J Bell) 的协助下发现了脉冲星。一九七四年,他与另一位英国天文学家 Sir Martin Ryle 一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施米特 (Schmidt, Maarten) (1929-)
美国籍荷兰裔天文学家,出生于荷兰的格罗宁根 (Groningen)。一九五六年,在奥尔特 (Jan H. Oort) 的指导下取得莱登大学 (University of Leiden) 的博士学位。三年后,他到哈勒天文台 (Hale Observatory) 和加州理工学院工作。一九七零至七八年,他加入欧文斯谷无线电天文台 (Owens Valley Radio Observatory) 并担任哈勒天文台的台长。
施密特最初研究星系的分布和动态。当鲁道夫.明科夫斯基 (Rudolph Minkowski) 退休后,斯密特继承其研究工作,拍摄一些发放无线电的物体的光谱。一九六三年,他发现首个类星体 (quasar) ? 一种类似恒星的物体,其光谱中出现严重红移的氢原子吸收线。自此以后,施密特开始研究类星体的进化和分布,并发现宇宙较年轻时,类星体的数目也较多。施密特现正寻找类星体以外出现红移现象的物体,同时又研究X射线和伽玛射线源。
阿姆斯特朗 (Armstrong, Neil Alden)(1930 - )
美国太空人,出生于俄亥俄州 (Ohio) 的 Wapakoneta,一九五五年毕业于 Purdue University 后加入美国太空总署 (当时的 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for Aeronautics),在加州 Lancaster 的爱德华空军基地 Edwards Air Force Base 当平民试验机师 (civilian test pilot),并曾在韩战 (一九五零至五三年) 期间当美国空军机师。一九六二年,他成为第一位加入太空人训练计划的平民。一九六六年,他是「双子座八号」 (Gemini 8) 的指挥官,负责指挥两艘环绕地球的太空船进行接合。一九六九年,他担任阿波罗十一号登月任务的队长,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位踏足月球的人﹔参与该次历史性任务的太空人还包括 Edwin E. Aldrin Jr. 和 Michael Collins。从一九七一年起,阿姆斯特朗在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担任航天工程学教授。
艾德林 (Aldrin, Edwin Eugene, Jr.)(1930 - )
美国太空人,又名 Buzz,出生于新泽西州 (New Jersey) 的 Glen Ridge。一九五一年在美国军事学院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获得理学士学位,曾在韩战 (一九五零至五三年) 中当战斗机机师。一九六三年,艾德林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后,曾出任德克萨斯州 (Texas) 侯斯顿 (Houston) Manned Spacecraft Center 的空军代表,并在翌年参与太空人训练计划。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他首次作太空飞行,成为执行「约会任务」("rendezvous mission") 的「双子座十二号」 (Gemini 12) 上的副指挥官,其间并进行了历时五小时半的太空漫步。在一九六九年「阿波罗十一号」 (Apollo 11) 的登月任务中,他紧随阿姆斯特朗 (Armstrong) 离开登月小艇,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二位踏足月球的人。
贾科尼 (Giacconi, Riccardo) (1931-)
意大利天文物理学家,出生于意大利的热那亚(Genoa),获一九八一年的布鲁斯奖(Bruce Medal)。贾科尼在米兰大学取得宇宙射线物理学博士学位后,以「富布赖特研究生」(Fulbright Fellow)身份进入美国印第安纳州大学。一九五九年,他加入「美国科学和工程公司」工作,并开始从事X-射线天文学的研究。他的小组发展了 "grazing incidence" 射线望远镜并正式在太空上运作。一九六二年,他们发现了第一个太阳系以外的X-射线源,命名为 "Sco X-1"。随后,他们又建造了「乌呼鲁」(Uhuru - 意即自由)卫星,并利用它作首次全面的X-射线源搜索。一九七三年,贾科尼转到「哈佛史密森中心」(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从事天体物理学的研究。另外,他亦主持了新X-射线观察卫星 "HEAO-2"(又名爱恩斯坦)的建造,并成功于一九七八年启用﹔透过 "HEAO-2",天文学家可拍摄到详细的X-射线源图像。一九八一至一九九三年间,贾科尼出任巴尔的摩(Baltimore)的「太空望远镜科学学院」(Space Telescope Science Institute)第一任院长。其后六年,他又管理「欧洲南部天文台」(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一九九九年,他成为「联合大学」(Associated Universities, Inc.)的主席及「国家无线电天文台」(National Radio Astronomy Observatory)的台长。
彭齐亚斯 (Penzias, Arno)(1933 - )
美国天文学家,出生于德国的慕尼黑。当他在贝尔实验室 (AT&T Bell Laboratories) 进行研究的时,和美国物理学家威尔逊 (R. W. Wilson) 发现了宇宙背景辐射。 一九七八年,他俩更因为其发现对支持「宇宙大爆炸论」所作出的贡献而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
威尔逊 (Wilson, Robert Woodrow)(1936 - )
美国物理学家和射电天文学家,出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 (Texas) 的侯斯顿 (Houston),先后于 Rice University 及加州理工学院 (Caltech) 接受教育。一九六三年,他到位于新泽西州 (New Jersey) 的贝尔电话实验室 (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 工作,并于一九七六年成为射电物理研究部的主管。除了在贝尔实验室 (Bell Labs) 的研究工作外,威尔逊亦在一九七八年被聘任为纽约州立大学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的 adjunct professor。
在贝尔实验室 (Bell Labs) 工作期间,威尔逊与德国出生的美藉物理学家彭齐亚斯 (Arno A. Penzias) 以一架六米大小的天线作为射电望远镜,由于仪器的高度精确及熟练的实验技巧,他们的射电望远镜能有效地把来自外太空的无线电波从大气中其它无线电波中分辨出来。一九六四年,他们首次利用射电望远镜量度从仙后座 (Cassiopeia) 内超新星遗骸发射的无线电波,但其中却夹杂着一些不明来历的无线电噪音,虽然威尔逊与彭齐亚斯很努力地寻找噪音的来源,但不单徒劳无功,反而发现这无线电噪音竟充斥着整个天空。
正当威尔逊与彭齐亚斯为神祕的无线电噪音苦恼之际,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个理论天文学研究小组正建构他们有关动态宇宙的理论模型,他们认为现在的宇宙是由一个炽热的原始小宇宙膨胀而成,而在宇宙初生时发放的辐射至今仍可测量得到。一九六五年,威尔逊与彭齐亚斯参予普林斯顿研究小组的工作,并发现一直困扰他们的无线电噪音正好与研究小组提出的宇宙远古辐射互相合,这个结果不单大大支持了「宇宙大爆炸」(Big Bang Theory) 理论,并为二人带来了一九七八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贝尔 (Bell Burnell, Susan Jocelyn)(1943 - )
英国天文学家,出生于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 (Belfast)。由于她自小在 Armagh Observatory 附近长大,深受薰陶,故此对天文学产生浓厚兴趣。一九六五年,她在苏格兰的 Glasgow University 完成物理理学士学位后,再于一九六八年在剑桥大学取得射电天文学博士学位,后来她到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进行伽玛射线天文实验,并在一九七四至一九八二年间,转到伦敦 University College 的 Mullard Space Science Laboratory 进行X-射线实验。随后她又到苏格兰爱丁堡的皇家天文台担任高级研究员,负责利用夏威夷的 James Clerk Maxwell Telescope 进行观测及从事电磁光谱内可见光及红外线部分的天文物理学研究。贝尔现在是英国 Milton Keynes 公开大学的教授。
在剑桥大学时,贝尔原本打算利用射电望远镜追踪类星体 - 一些出现大程度红移,同时发出强力蓝光和经常放射出无线电辐射的星体。一九六七年,她跟休伊什 (Hewish) 等人在宇宙中发现了一个具规律性,周期 1.337 秒的强力射电脉冲源。起初,他们怀疑脉冲是由天外智慧生物所发放,甚至称脉冲源为 LGM (Little Green Men - 绿色小矮人 )。然而随后的几个月内,天文学家在宇宙中不同角落发现其它的脉冲源,使他们相信这些脉冲源实际上是天然产生的现象,贝尔跟她的同事很快便确认出脉冲其实是源自一些细小、密度高而又旋转迅速的中子星,并把它们统称为「脉冲星」,他们的发现不单引起科学家们对脉冲星的研究,同时也加深了人类对银河系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