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hyaaaning 于 2019-8-28 21:54 编辑
继续更新啦!以纯干货的形式讲解月球摄影完整技巧,相信会对大家有更深的帮助。纯原创的系列文章需要很多时间收集素材,整理思路和写作,所以更新会以每周一篇的速度进行。暂定每周一上午8点更新,有时候更新稍晚是因为需要拍一些必要的素材。这15篇文章看完,一定可以拍出满意的月球摄影作品!还望大家多多支持我,支持原创!
玩转月球摄影第六章:升级器材,为出大片做准备
第七章:如何拍出高质量的月面视频素材 第八章:Autostakkert!3天文软件的月面叠加技巧 第九章:Registax6天文软件的月面锐化技巧 第十章:Photoshop的月面马赛克拼接技巧 第11章:Photoshop的月面后期处理 第12章:AstraImage高阶月球锐化处理技巧 第13章:LRGB彩月拍摄技巧及后期处理 第14章:月全食的实际拍摄技巧 第15章:回归初心,记录月球变化的点点滴滴
第五章:网络摄像头比单反更强?掌握全新的拍摄技术当我把单反拍月,玩的溜到飞起的时候,一个声音在我耳边低语:“你该试试摄像头叠加了,比单反效果好!”。讲到这一篇,我相信各位看官的心情和我一样:“啥?100块钱的摄像头比几千块的单反效果强?!”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观念的时候,我是完全不信的,然后继续单反拍月球。当时,我用150马卡(口径150mm,焦距1800mm)和单反相机,在当时看来,拍月球已经拍的很好了。
但每次我发单反拍的月球,就总是有星友留言:你该试试摄像头叠加了! 一次,两次,三次之后,他们的真诚打动了我,我开始思考,是不是我错过了什么武学秘籍?经过一番打探,我大致搞明白了摄像头叠加是怎么一回事。
视频叠加锐化技术
这个技术的核心点就是:拍视频,叠加,锐化。
1. 用望远镜连接摄像头,对着月球,拍摄一段视频(比如500帧)。
2. 将视频拖入专门的叠加软件,把这500帧图像优选后一部分(相对比较清晰的单帧),叠加到一起变成一张静态图像(当时用的是AVISTACK2.0, 现在都用Autostakkert!3了) 3. 将静态图像通过锐化软件(如Registax 6),锐化出更多的细节。
视频叠加技术强在哪里?
回答这个问题,先得从单反在天文拍摄上的弱点说起。单反拍单张最大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两点:第一,容易拍糊片,第二,噪点多。
容易糊片,因为大气抖动是时时刻刻变化的,我们用望远镜把月球放大了那么多倍,大气抖动也被同样比例放大。所以咔嚓一张拍出来,万一正好是大气抖的比较厉害的时候,那拍出来就很糊。那怎么能拍清楚呢,就得拍很多张,然后挑选大气稳定细节清楚的照片。
就算是通过多拍解决了清晰度的问题,噪点的问题仍旧无法避免。只要一锐化,放大看那肯定是满屏幕的小噪点。
而视频叠加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两个问题。 1. 大气抖动时好时坏,拍摄视频,可以记录很多的单帧图像,然后靠软件自动算法把那些抖动轻微的清晰帧保留下来,剔除那些模糊的帧。这样就更有效的避免了大气抖动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2. 把这些清晰的帧通过数学算法,叠加到一起,形成一个单张图像。这个单张图像,将具备所有清晰帧所拥有的细节信息,同时它还通过均值算法抹平了图像上随机噪声。专业的说法就是:提升了信噪比(信号更强,噪声更低)。
实践出真知
马克思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管这套理论是不是被捧的天花乱坠,我只有试过才知道是不是真有传说中那么厉害。
说干就干!等等,貌似我需要先得有一个摄像头啊。搜索了一下,当时最经济的天文用摄像头是罗技Pro4000,二手一百块钱就能搞定。还有一个飞利浦SPC900NC要四五百,最好的是840K,七八百。口袋里钱有限,先来个最便宜的搞起。
Pro4000和转接口到手,取下摄像头自带的广角镜头,换上1.25寸接口,带上150马卡和笔记本电脑,迫不及待的拍摄了几段月球视频。 150马卡+Pro4000摄像头拍摄的月球-1
150马卡+Pro4000摄像头拍摄的月球-2 虽然只是一个100块钱的摄像头,但这样清楚的细节和细腻的画面,我拍这么久从未见过。第一次叠加处理,我的后期处理水平还很差,不过我自己已经很满意了。
第二次拍摄,我想把整个月面都拍下来,拼成一幅完美的月相。跟所有初次拼接月相的星友一样,我也拼漏了一块,正如歌里唱的:“ 好像缺了一块 ~ 再补不回来 ~ ”
虽然拼接挺失败的,但是换个角度看,这月面细节真的比单反拍的强太多了!有木有!原来视频叠加技术,真的可以干过单反,哪怕我用的只是一个100块钱的网络摄像头。
第二次拼接,有经验的多了。拍出了一张完整的上弦月!精彩的细节全面超越单反相机。
尝到了甜头,我也开始在摄像头拍摄方面不断摸索。因为Pro4000实在是太入门了,它的分辨率只有640*480,从参数上看,罗技C600在各方面均超过PRO4000,分辨率达到1600*1200,1/4英寸的CCD。如果按照理论推测,C600的CCD与PRO4000相比,在分辨率上应该接近3倍的差距,因此,十分具有潜力。
于是我又花了一百多块钱,买了C600来尝试拍摄更好的月球细节。 150马卡+C600摄像头拍摄的月球-1
150马卡+C600摄像头拍摄的月球-2 从实拍上看,确实比Pro4000能强那么一丢丢。但是试过几次之后,发现网络摄像头也有自身的缺陷。
1. 图像压缩:因为网络摄像头是用来网络视频用的,所以输出的数据流都是压缩过的,图像信息有所损失,自然处理之后的图像也会有失真。
2. 解析力不足:彩色摄像头由于拜耳矩阵的存在,RGB三个通道都是每隔一个像素采一次样,后期再通过差值的方式补全缺失的采样点,所以实际的解析力只有黑白摄像头的一半。
基于这些原因,我觉得是时候入一只真正的天文摄像头了。从首次使用摄像头叠加拍摄到决定入手专业天文摄像头,经历了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我当时折腾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那时候天文摄像头也没现在这么多款式,实际上能买到的就一两款。
2011年10月,我过生日,女朋友(现在的老婆)问我想要什么生日礼物?我说,我特别想要一个QHY5摄像头。我清楚的记得这个摄像头当时买1280,当时我工资才5000块钱,为了爱好买这东西算是很奢侈了!几天后,我就收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份生日礼物。
有了天文摄像头,我的装备终于完美了: 150马卡,QHY5摄像头,LXD75电动跟踪赤道仪,这在当时是相当专业的一套设备了。 2011年的拍摄装备
第一次开光照恰逢残月,凌晨5点爬起来,将摄像头装到望远镜上,在电脑屏幕上仔细对焦。前所未有的清晰月面预览,让我兴奋不已。这一拍就拍到了天亮,拍完立马用电脑做叠加和锐化后期处理,细腻的画质让我欣喜若狂: QHY5第一次拍残月
黑白的QHY5摄像头,分辨率1280*1024,1/2英寸。无论是灵敏度,像素分辨率,画幅,都大大超过当时任何一款网络摄像头。这就是专业的力量!
不料,阴雨天气来袭持续了一个星期,再次等到天晴的时候,正好是娥眉月:
接着第二天,继续拍初四的月牙。
那时候,真的对天文摄影特别有激情,只要是看到晴天就兴奋,只要一有机会就拍摄。一次比一次的拍摄经历至今想起仍然会泛起一阵激动。从此,真正走上了专业天文摄影的行列。
时至今日,器材和技术都比8年前的自己强大多了,所能拍摄出的效果也比以前高出几个等级。: 2019年8月11日拍摄的月面
回首这八年光阴,天文摄影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历在目。网络摄像头早已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专业行星相机已经崛起(天文摄像头)。我们这一章所说的的仅仅视频叠加技术和老式摄像头的故事,现在的相机性能已经大大提高。不过,想拍出月球大片,光有行星相机可不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下一章,我们就要来细细讲解当今专业天文摄影装备搭配和调校,为出大片打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