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啊!宇宙在加速膨胀,宇宙里的物质还会自己坍缩? 文/袁玉刚 图/来自互联网 科学家们一直在宣传:我们的宇宙在膨胀,并且是加速膨胀。月亮也渐渐远了。有红移和哈勃常数为证。 我也相信宇宙在膨胀,并且终将热寂。 但是,也有一些科学家在宣传恒星、星系在坍缩。例如:像太阳一样大小的恒星(质量小于太阳质量1.3倍 )由泡利不相容原理引起的电子简并压力将支撑恒星自身的重量,最终形成白矮星;质量在太阳的1.3 ~3.2倍的 恒星,中子简并压力将支撑恒星自身的重量,最终形成中子星;质量大于太阳3.2倍的 恒星,没有什么可以支撑恒星自身的重量,最终将坍缩为黑洞。
目前发现的质量最大的恒星是位于NGC 3603星系团 中心区域的A1。 它距离地球20万光年 ,直径是太阳的114倍,质量 是太阳的150倍。 但发现的质量最大的黑洞OJ287类星体 却是太阳质量的180亿倍 ,距地球35亿光年 。岂非咄咄怪事,难道质量是太阳的150倍 以上的恒星都变成黑洞了? 科学家们解释说:有些大质量黑洞是原始黑洞,不是恒星坍缩成的。看!科学殿堂里出现了另类。 不仅如此,加拿大韦仕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尚塔努·巴苏和阿潘·达斯声称即使没有恒星,星际气体和尘埃也能在自身物质的万有引力吸引下,非常快地、自发地、直接坍缩成黑洞,并且是特大质量黑洞。这就不由得不使人感叹:万有引力确实厉害。它已经不是那个能够使太阳拉住地球一起运动的儿童了。它已经成长为顶天立地、无所不能的超人、神人了。不,应该是上帝。 不仅如此,部分天体学家还在2019年3月份联合宣布:在早期宇宙中发现了83个新的超大质量的黑洞。黑洞,不需要犹抱琵琶半遮面了。 我相信恒星里正在发生核聚变,但不相信恒星会坍缩。因为许多恒星会产生两极大喷发,向外喷发、传递、辐射大量物质。一些星系中心也在向两极喷发。由于喷发,质量变得越来越小的恒星怎么还会自己坍缩呢?一开始,质量大的时候为什么不坍缩?恒星核心物质自己引力坍缩、外层物质被抛到太空的理论其实是自欺欺人。所谓超新星只是一次恒星大喷发,中心暴露出来了而已,没有引力坍缩,没有恒星死亡。隔一段时间,它还会喷发。
图2是天文学家们发现的天鹅座A黑洞的喷流。经过科学家计算,驱动射电瓣的能量需要1000万颗恒星完全转化!需要超过10亿颗恒星的核能才能解释射电瓣的能量。能说中心的那个白点星系在坍缩吗? 这种强大的能量喷发现象与引力坍缩理论矛盾。 在宇宙中,像天鹅座A这样的两极喷发多的是。 好在许多科学家已经在研究恒星和星系两极能量喷发的原因。有些人认识到,两极喷发不是恒星或星系中心黑洞的喷发,而是视界以外物质被加速后的逃逸现象;或者是即将掉进黑洞时的绝望挣扎;抑或是强大的磁场加速吸积盘中的带电粒子,从黑洞的两极方向上喷射出来。 科学家们总是在过去的理论上修修补补,不敢推翻前人的理论。 我则认为:恒星也好,星系也好,都处在一个个大旋涡中。是旋涡孕育出一个个恒星和星系。而太空旋涡是地球上两个旋向相反的旋涡面对面合成的。真正的黑洞在旋涡的中心,是物质被旋聚而形成的没有物质的洞。物质在洞壁即视界以外,被旋涡力加速后向两极喷出。
旋涡力可以分成引力和斥力。斥力即暗能量,类似于磁力。旋涡力类似于电磁力。引力和斥力不在同一个平面内,相交90度,但相辅相成,共存共亡。引力向中心旋聚物质,形成恒星和星系;当物质被旋聚到视界附近时,斥力也变得很大了,所以就驱动被加速的物质粒子从两极喷发,形成两极准直的喷流、射电瓣和多波段辐射,甚至伽马射线。 但坍缩并没有发生。引力尽管非常巨大,诚如科学家们计算的那样,可以迫使恒星中心发生核聚变。但不同质量的恒星核聚变的能力和结果不一样。 像太阳一样的恒星,其原恒星能够旋聚出元素周期表中的任何元素。最后形成白矮星。 质量大于太阳的恒星可以轻易地聚变出元素周期表以外的新元素。但无法形成中子星。因为恒星无法自动坍缩,引力只能聚变出更大的原子,两极喷出的中子只能证明恒星引力的巨大力量,不能证明整个恒星几乎都坍缩成中子。事实上,几乎全由中子组成的恒星根本不会存在。存在的是中心喷发中子,外部依然是厚厚的普通物质包裹着的大恒星。
质量是太阳150倍的恒星不会坍缩成黑洞,计算出来的黑洞视界附近有巨大的引力是正确的。但那不是在恒星的表面,而是恒星中心某个壳层所受到的旋聚力,外部还有厚厚的普通物质包裹着。同理,最大的黑洞OJ287类星体也不是一个独立的天体,很可能是一个特大星系。180亿倍太阳质量的黑洞有可能只是一个没有物质的洞。 总之,在暗能量占主导地位的膨胀宇宙里,恒星、星系里的暗能量驱动物质向外喷撒,赤道面上的旋聚力则向中心旋聚物质、创造新元素。这就能够解释宇宙为何膨胀和星系为何报团。但恒星、星系永远不会坍缩成中子星或者黑洞。眼见未必为实。 参考文献:袁玉刚著《旋涡里的宇宙》,甘肃科技出版社2008年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