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找回密码
 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天文观测] 新人请教一下183mm软bin提高动态问题

[复制链接]
Aeolian 发表于 2020-4-17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吉林省 移动(全省通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x
183mm是2000w像素2.4um像元,bin2变成4.8um像元也不算大,听说可以把12bit提升到14bit,想请教一下大佬软bin是用哪款软件具体怎么实现的?原理是将相邻四个像素值相加,还是四个像素取平均值?另外如果拿到一张图片,如何看图片原生位深是多少bit?
信达小黑黑 发表于 2020-4-17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新人正在学习中,帮顶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绿安仔 发表于 2020-4-17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电信
本帖最后由 绿安仔 于 2020-4-20 11:30 编辑

//这里刚刚算错了,删掉
PS,MDL里都可以bin

点评

bin是什么意思  发表于 2020-4-17 22: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zhzhang 发表于 2020-4-18 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绿安仔 发表于 2020-4-17 14:03
gain=0时,bin2后80dB,还没有到14bit
PS,MDL里都可以bin

对CCD来说,软件里做binning和拍摄时的binning并不一样,拍摄时binning是先合并不同像素的电信号,再做一次ADC,读出噪音更小,可以获得更高的信噪比。软件里做binning只是简单合并多个像素的信号以及噪音,信噪比提高相对小一些。
对CMOS来说就都一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绿安仔 发表于 2020-4-18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电信
右键 属性 详细信息 位深度

bin就是像素合并,bin2就是把2*2的像素合并

点评

谢谢指导~请问80db是怎么看出来的?还是计算出来的?在bin的过程中各种噪声都是怎么变化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0 10: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Aeolian 发表于 2020-4-20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吉林省 移动(全省通用)
绿安仔 发表于 2020-4-18 11:58
右键 属性 详细信息 位深度

bin就是像素合并,bin2就是把2*2的像素合并

谢谢指导~请问80db是怎么看出来的?还是计算出来的?在bin的过程中各种噪声都是怎么变化的?

点评

SNR = 20*log10(满井/读出噪声) 183没有bin时,SNR是73.9794dB,动态范围是12.2877bit 软件bin2,不能提高动态范围(刚刚确实是我算错了),满井大了,读出噪声也大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0 11: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绿安仔 发表于 2020-4-20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电信
本帖最后由 绿安仔 于 2020-5-10 20:11 编辑

今日更新:
动态范围公式(20*log10(Nsat/Nnoise))
Nsat是线性满井容量,所以比总满井小,Nnoise是噪声(RMS)
动态范围的上限由线性满井容量锁死,只能通过控制噪声改变动态范围,这是硬件上的情况,且认为噪声固定

某些噪声的大小应该是随机的,所以叠加控噪可以提高动态范围,但不是无限制提高,还需要校准场配合;bin2按这样的方式推理也可以提高动态范围,但是考虑到FPN和其他恶心的噪声,bin2不扣校准场动态范围不是严格的14bit
突然意识到ccd线性度更好,以及硬件bin2的噪声情况,那么动态范围是不是应该更高呢

上一次的错误:没有考虑到噪声随机性,因此得出了“不提高动态范围”的结论,且动态范围公式Nnoise竟然不是按电子数计算的,而是RMS,才发现



点评

我又回来了 这几天您和您前几天说的详细从基本概念上学习了一下信噪比、各种噪声和bin在物理意义和数学上的概念,感觉还可以与您更您一步讨论一下。以下讨论的bin均是出图后软bin的情况,且由于暗电流可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2 08:53
感谢感谢(抱拳),您说这些解决了我很多疑惑,我再好好消化消化^_^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0 11: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Aeolian 发表于 2020-4-20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吉林省 移动(全省通用)
绿安仔 发表于 2020-4-20 11:19
SNR(其实这个是信噪比) = 20*log10(满井/读出噪声)
DR(其实这个才是动态范围) = SNR/(20*log10(2))
183没 ...

感谢感谢(抱拳),您说这些解决了我很多疑惑,我再好好消化消化^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Aeolian 发表于 2020-4-22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吉林省 移动(全省通用)
本帖最后由 Aeolian 于 2020-4-22 08:56 编辑
绿安仔 发表于 2020-4-20 11:19
SNR(其实这个是信噪比) = 20*log10(满井/读出噪声)
DR(其实这个才是动态范围) = SNR/(20*log10(2))
183没 ...

我又回来了 这几天您和您前几天说的详细从基本概念上学习了一下信噪比、各种噪声和bin在物理意义和数学上的概念,感觉还可以与您更您一步讨论一下。以下讨论的bin均是出图后软bin的情况,且由于暗电流可通过制冷和暗场扣除,在此不考虑暗电流噪声。
首先,bin2对于某幅具体图像来说,确实是4个像素取平均。但是如果你把图像另存为原生位深+2的图片,那么再bin就相当于原图四个像素相加,换句话说,位深+2。举个例子,我现在有4张图片,1图是原生8bit图片,2图是1图另存为16bit,3图是2图用pi作bin2处理,4图是1图bin2处理再另存为16bit,把四张图丢进matlab用unique函数读一下,ABCD(分别对应1234图的unique返回值)数组的维数正好代表相应图的位深,说明对另存为+2bit位深的图片bin2处理相当于把原图片四个像素值相加。(整个流程的数学过程,另存为+2bit相当于像素值*4,bin2平均相当于相邻4像素值相加再除以4,所以整体效果相当于像素值相加)。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如果不考虑噪声问题,由于叠加在算法上也是取平均,所以在图片格式为位深至少+2bit时,叠加4张图也相当于位深+2(这里我谈的是位深,不是动态范围)
1.jpg
第二个问题是,信噪比的衡量方式是(信号强度/噪声强度),在这里强度这个物理量用数学上的均方差(RMS)表示。信号强度一般不太好计算出具体的数值,但可以确定的是,n张图的信号叠加信号的均方根变为之前的n倍(bin2同理,相当于4张图叠加,所以以下说的叠加均含bin的情况)。但各类噪声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噪声大多都是某种随机分布,所以均方根不是简单的n倍关系。对于散粒噪声,光子事件的时间分布遵循泊松分布,均方差是均值开平方,所以n张图叠加散粒噪声RMS变为叠加前的根号n倍。读出噪声的RMS同理也是根号n倍。读出噪声在数学方面具体是怎么分布的我还没太搞明白(注意常说的cmos读出噪声是偏态分布指的是rms为某值的像素数量满足偏态分布,与上面说的那个分布不是一回事。),因此叠加(或bin2)会把信噪比提高到原来图片的根号n倍。(上述结论的验证结合了汞佬的教程案例和系列帖子“做成像你不得不了解的真相”)
纯新手还没有入门,以上内容纯属自己摸索,有什么错误的地方,请大佬们及时批评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绿安仔 发表于 2020-4-22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电信
本帖最后由 绿安仔 于 2020-4-22 10:13 编辑

没啥错,硬要挑刺的话,就是:
因此叠加(或bin2)会把信噪比提高到原来图片的根号n倍

bin2不是提高根号n倍,因此我会问你n从哪里来的
我是杠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绿安仔 发表于 2020-4-22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电信
http://www.astrocn.org/thread-2782-1-1.html
这篇帖子讲了不少东西

点评

哇这个是猫神那个吧,我以前知道他这篇文章但找了好久没找到,感谢分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2 11: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Aeolian 发表于 2020-4-22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吉林省 移动(全省通用)
绿安仔 发表于 2020-4-22 10:25
http://www.astrocn.org/thread-2782-1-1.html
这篇帖子讲了不少东西

哇这个是猫神那个吧,我以前知道他这篇文章但找了好久没找到,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绿安仔 发表于 2020-5-7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电信
今天得出了完整的结论,原先的结论存在错误,已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