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好久不见,甚是想念。天文目视观测看似容易上手,但越是经验丰富,越深知冰山之下还有多少雾霭。为了能够让自己跟进时代的步伐,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升级器材。于是,我送走了陪伴了五年的107,迎来了一位大家伙。
说起152这三个数字,外行人可能会比较陌生,许多萌新会下意识的联想到150口径的小黑。对于一名老玩家,这三个数字经常会从各路论坛社区的小道消息中流露出来,那是一段又一段说不完的传奇故事…
一直以来,APO复消色差望远镜以望远镜中的法拉利著称,性能强劲,价格震撼。但是囿于无法做大,只能在4寸以下徘徊。每一寸镜面,每一毫米口径都是宝贵的资源,通光量限制了折射镜性能的天花板,但是却能够在市场中占据不可动摇的地位,是因为“折射镜”这三个字就暗暗赋予其无限的可能。
虽然APO空有一身本领,在逐渐趋于大口径化的反射和折反射入门级望远镜面前,也时常受到物理定律的制裁。既然如此,那就必须以暴制暴,用魔法战胜魔法,突破这一层天花板,就能来到更高更广阔的世界。152三个数字,意味着满六英寸,代表了铸镜师和爱好者对望远镜的高标准。
机缘巧合,在去年夏季联系到裕众风总,有幸领取到一份测试名额。好马配好鞍,紧接着入手了cem60赤道仪,以及从采石版主那收来了Televue Panoptic35 目镜,接下来就是对自己的高要求了。历经了大半年几十次的不懈观测,造就了这篇万字长文。
目录与图例
本文将摒弃传统的小鸡啄米、按时间或目标一遍遍格式化叙述的观测报告,而是以多角度和图文结合的方式,将望远镜性能、观测内容细节、天气和配件限制,这三方面融合在一起,带你深入了解152的实力,各类神奇天体的魅力,还有坚持目视观星所需的毅力。
以下将会围绕一些小群体做深入探讨,对比它们的相同或不同处,理清逻辑关联,然后衍生出次级话题。这样可以方便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些细节层面,慢慢思考与品味。
一、道阻且长——望远镜硬件安装
二、天生我才必有用——球状星团与天气的战争
三、不一样的花火——亮星云化茧成蝶之路
四、我从阴影中降临——暗淡的反射与发射星云
五、雷神的头盔——值得探索的小型珍宝
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不离不弃的伙伴们
七、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银河漫游指南
八、大风车吱呀吱悠悠的转——星系合集
配图分为手绘图,实拍图,模拟图,向导图四种。其中手绘的主观程度最高,和实际情况肯定有出入,但它能够表达当时在场的第一印象,所谓“神似而形不似”。我根据自己的记忆用画图手绘了一些目标,并用蓝圈表示望远镜视野,虚线表示目标天体真实存在却无法看到的边界线。目视的对比度反差大都低的可怜,微弱的细节都需要持续观测才能捕捉。电脑屏幕的显示和目镜大相径庭,为了方便绘制和理解,所以采取了提高对比度的办法,背景用纯黑表示,恒星亮度则是纯白。实拍图如无特殊说明,均由152拍摄所得。
道阻且长 没有哪一台望远镜的开光会非常顺利,尤其是实力非凡的大家伙。例如一场拳击比赛,在双方互不了解的情况下,需要一些试探性动作。刚接收到望远镜的时候,我的内心既激动,随后迅速转为崩溃——
这如同棺材板大小的镜箱,注定了每一次出动哪怕天台观测,都会是一场煎熬。本体重量接近10寸牛反的同时,镜筒的长度和招风程度却远超其他镜子。先借用了同好的NEQ6试试水,发现根本载不动,室内测试就出现了严重的摇晃。三脚架底盘别说过中天打腿,恐怕是望远镜屁股先贴地了。本不想增加无谓的负重,却也无可奈何才入手立柱60,这样就能把镜子稳当架起来了。 第一次出摊时赤道仪还没到货,就冒着巨大风险用小赤道仪来载。当时有多个同好在场,给大家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土星了。虽然土星跟着镜筒一起摇摇欲坠,但是中间那道锐利无比的环缝从未中断,土星晃到哪它就跟到哪。若是在风吹草动停下的一瞬间,就会出现三条奶油糖般彩色的云带,毗邻若隐若现的黑纱环,再加上三颗土卫在旁附和,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3月18日天柱山刮起阵风,跟踪被吹的一塌糊涂。经过大致判断,望远镜能承受的最大风力在1-2级之间,超过3级就无法正常拍摄,达到5级就完全没法进行任何观测。不过,在风力达到这种程度之前,最先被摧毁的是更加不堪一击的视宁度。老天爷不会像我们这般高标准,大部分观星天的视宁度都远远不合格,连深空天体的观测都开始受到影响。苦苦追寻极品视宁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这个问题让我困扰至今。 总结下来,152在匆忙之中第一次上战场就表现出非凡的气质,诸多问题的暴露也说明还有许多提升空间,需要小心翼翼供奉起来。所以,我们都将它戏称“老佛爷”,高高在上却又矫情兮兮。
天生我才必有用 花这么大功夫把老佛爷请回家,如果不能发挥它的长处,那还不如选择价格更实惠的反射镜。于是,我选择对一个目标进行长期观测,看能不能摸索出一些门道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答案跃然纸上。 被观察对象需要具有以下特征: 1.亮度高,可以在任意地点观测,不受环境限制; 2.纬度北,最高点离天顶近,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都在可观测窗口; 3.细节丰富,方便根据不同的观测表现,对天气和镜子发挥作以判断。 有了以下几个限制,武仙座球状星团(M13)当仁不让成为了首选。即使是秋季末期仍然在西方低空,每一次出动都可以看得到。最后,观测结果详细补充论证了一条鲜为人知的道理:球状星团(以及银河本体)的本质是点光源。这条结论看似不难理解,但是在实际观测中很容易被误导。 先解释和它对立的面光源:星云与星系。星云的本质是由很多稀疏的氢原子组成,这些原子的松散程度,比空气还要稀薄的多。它们在广袤的星际空间中相对均匀地分布,因此难以产生突变,云气的亮度变化速度很慢。星系虽然也是由单颗恒星组成,但是其距离遥远根本不足以小型望远镜将其分解,呈现的也都是大尺寸的变化,我们最多能看到星系里的大型星团或星云。 而球状星团和银河中总有稍亮一些的个体,小镜子拿来就是看不清,大镜子则可以展示出单一星点。如果两个镜子的衍射极限近似相同(如对比小黑),则原生焦距长的光学系统一定具有更高的实际分辨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锐度”。折射镜长长的屁股不是白费功夫,它用体积和重量的代价换取了稳定优异的光学表现。用锐度充分发挥了的152看这个星团,乍一眼还是个大大的毛球,用余光瞥视几秒后发现像打字机印刷上去密密麻麻的小亮点,如同针尖在纸上扎出来的洞;再提升至200倍欣赏细节,犹如漆黑的夜空中一锤子狠狠砸碎大颗钻石,散落满地星。
实拍图,摄于2020年3月15日。 随后我又陆续将其他M编号的球状星团都大致过了一遍,包括南天的欧米茄星团(NGC5139)。只有武仙座球状星团表现最为出色。大型球状星团中的明亮单星在11-12等,恰好是6寸望远镜能够比较明显看到的亮度范围。过小的星团和处于南天的目标,都会因为自身亮度或光害原因无法将大部分星分离开来,没能突破极限的它们看上去就只能是“毛球”,这也是大部分小镜子或双筒镜中看到的景象。 横向对比不同时间的表现,并不是每次出门观星都能看到打字机。首次出门时,镜子刚架好就迫不及待指向星团,却只看到毛球。随着星团不断西沉,分解出星点反而越来越多了,这才意识到是望远镜自身热平衡的原因。三块镜头之间的空气阻碍了热量的传播,越是口径大的镜子越容易受热平衡困扰。这种影响在4寸以下的折射镜微乎其微,很难察觉。对于152,我的经验是,打开镜头盖一小时后可以达到热平衡,实际使用过程中仅需稍加留意,养成到目的地先开镜散热的习惯即可。 另一个不可控因素,之前提到的视宁度。一般来说冷空气过境的大风天,透明度好的不得了,视宁度却是无比差。除却不同天气,同一目标在不同高度角时视宁度好坏也大不相同。低于30地平高度,任何星团都会回归毛球,真正能发挥出全部实力的,还有M3 M5等星团,因为它们可以升上高空。其他目标的表现无法达到M13那样的预期。
欧米茄星团,地平高度仅9度。虽然摄于天柱山,但核心明亮密集程度不及天台拍摄的武仙座球状星团,且星点也肥大的多,由此可见低空强行观测对透明度和视宁度影响之大。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