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浙大南大等高校禁止新生自备电脑遭质疑

[复制链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7-10-10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2007年10月9日 02:45来源:新京报 选稿:王秉杰

  东方网10月9日消息: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开学后作出规定,不允许大一新生自备电脑。校方称,此举可以防止新生沉迷电子游戏。专家质疑这种禁令的效果。
  
  高校禁电脑防网瘾

  武汉部分高校几年前就出台规定,大一新生不得购买电脑。他们认为,新生对大学生活和科学使用电脑认识不足,自制力较弱,适当约束能够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防止其沉迷于电脑游戏和网络。   华中科技大学在2000年规定,包括计算机专业在内的所有新生都不允许购买电脑,学校把限制新生使用电脑写进了该校学生手册。教育管理科负责人表示,这样做是因新生刚从高中进入大学,自制力比较薄弱,容易沉迷网络。

 武汉工程大学学生处处长王雪梅告诉记者,学校2002年出台规定:不允许新生购买电脑,大二学生也要大学英语四级合格之后才能买电脑。

武汉工业学院2003年开始对新生购买电脑推出限制性举措:除计算机类专业外,其他新生确有购买电脑需要的,须提出申请,经所在院系批准。
 
 禁令效果褒贬不一  
 对于高校电脑“禁装令”,不少学生表示赞同,认为学校是为了学生好。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信息工程专业一李姓学生说,学校决定有助于大一新生提高自控能力,到了高年级不太容易沉迷网游。  

 “禁装令”效果也不是那么令人满意。据了解,学校机房和校园附近网吧,基本上是大一学生在上网、玩游戏。根据某高校的15名学生介绍,升入大二后,学生大多购买了电脑,许多人长时间玩游戏。15人中有12人经历“挂科”(考试不及格)史,9人表示买电脑一般是用于玩游戏。他们认为,男生沉迷网络不在少数。武汉某高校,期末考试前,学校采取断网等措施,辅导员常查寝室。但还有不少人因沉迷网络考试不及格。

  “一禁三松”模式遭质疑  

 部分高校对电脑的禁令,主要是针对大一。到大二以后,用学生的话说,“学校就不管了”。这种一年禁三年松的模式,使很多人对禁的效果产生怀疑。

  有专家认为,电脑不是洪水猛兽,大学生使用电脑很正常,但一定要把握好分寸。适当使用电脑玩游戏能够有效锻炼大脑,甚至可以作为一种交际方式。

  戒除网瘾专家陶宏开教授说,解决网瘾关键在于对学生教育和引导,禁一年的作用有限,效果很难说。
活动星图 发表于 2007-10-10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清华都搞好久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7-10-10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观点对决·禁止新生自备电脑

2007年10月10日 10:34 云南日报网

 新闻背景:开学后,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大一新生自制能力较弱,对科学使用电脑认识不足为由,不允许大一新生自备电脑。校方称,此举可以防止新生沉迷电子游戏,而不少专家则质疑这种禁令的效果(《新京报》10月9日)。



正 方   不妨给“禁电脑令”一些掌声



  说起网络对大学生的危害,我们不得不提及今年夏天被媒体奉为“考霸”、再次被清华大学录取的四川南充考生张非。因为沉迷网络,他3次参加高考,先后被北大、清华录取,又很快被两度退学。事实上,张非的遭遇绝非个案,每年被各个高校降级和劝退的学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因为沉迷网络所致。



    笔者可以断言的是,那些反对和讥讽“禁止新生自备电脑”的人,一定不了解网络游戏对大学新生的危害,至少是不了解网络这把“双刃剑”之于大学新生这一自制力极差的群体的负面影响。



  大学里一个流行的说法就是,个人电脑进入寝室以后通常有两种最终的用途:男生的游戏机和女生的影视机。当然,上网聊天、淘宝等,则是公共属性了。这样的说法有偏颇和揶揄的成分,但它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和电脑之间的关系。



  笔者并无一棍子打死电脑和网络的本意,只是认为,对大学新生而言,恰当地、一定程度地认识和了解网络,是有益的,也是有必要的,而“禁止新生自备电脑”则很好地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应该厘清的思路是,“禁止新生自备电脑”并不意味着新生们就断绝了学习计算机技能和认识网络的路径,目前很多大学都已拥有了可以让学生自由进入的计算机教室,这些收费低廉的半公益性的计算机教室,完全可以满足学生们学习和娱乐的需要。况且,“禁止新生自备电脑”只是一个阶段性禁令,当新生们升入大二,具备相应的电脑知识和防网络沉迷能力后,便可以自由地购买电脑和上网了。



  所以笔者认为,不妨给“禁止新生自备电脑”一些谨慎的支持的掌声。那些不了解电脑和网络之于大学新生负面影响的人,还是且慢拿“人性化管理”说事,原因很简单:等到了网络真正全民化普及、大学新生在入学前就充分地认识和了解到电脑和网络的双刃剑性质、具有抵御其负面效应的免疫力时,“禁止新生自备电脑”自会自动废除。



李 记(春城晚报)







反 方 “不带电脑防沉迷”是因噎废食



  高校对于大一新生“不许带电脑入学”的规定,表面上看是在预防新生过度沉迷于电脑网络,以至于荒废学业,不过细细思量,期望依靠限制新生带电脑入学就收获预防甚至戒除学生网瘾的奇效,不仅过于理想化,甚至有因噎废食之嫌。



  且不说电脑网络如今早已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相互沟通的重要工具,在学习方面,网络更是堪称超级教师,如能加以善用,对于大学生的学业理应有益无害。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网络也不例外,如果不能善用之,对于网络内容也不具备区分良莠的鉴识眼光,当然就易于陷入网络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但因此就“戒电脑、限网络”未必得其章法,这就好比大多数药品既有疗效也有副作用,但人们不会因此而“戒药”。



  沉迷于网络游戏当然有害无益,但电脑或网络本身并非罪魁祸首,因此而出台“禁止新生自备电脑”的规定,显然是板子打错了地方。不难想像:一边是原本善用电脑和网络的学生,如今却失去了这一学习和生活中的得力帮手;另一边是滥用电脑和网络的学生,依旧可以借助校园周围的网吧沉溺其中。从这个角度看,“禁止新生带电脑”的规定恐怕宛如一则新版的“掩耳盗铃”笑话,自以为“难言之隐,一禁了之”,殊不知,高校周边的网吧老板们都在偷着乐呢。



武 洁(春城晚报)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7-10-10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新生禁带电脑有没有必要?

《江南时报》 ( 2007-10-10 第03版 )

□本报记者 高明勇

 民意焦点<<<
  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开学后作出规定,不允许大一新生自备电脑。校方称,此举可以防止新生沉迷电脑游戏。

  武汉部分高校几年前就出台规定,大一新生不得购买电脑。他们认为,新生对大学生活和科学使用电脑认识不足,自制力较弱,适当约束能够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防止其沉迷于电脑游戏和网络。

  ——摘自10月9日《新京报》

  民意争鸣<<<

  刘先生(南京某广告公司职员):我认为大学新生带不带电脑无所谓,问题不是很大。不让带也说得过去,毕竟他们刚刚从高中的紧张学业中解放出来,远离父母,对新鲜的东西都充满了新奇,加上自控能力差,很容易沉溺其中。何况对他们来说,电脑在大一时的使用率并不高,无非是上网、打游戏之类的,一般性的需要在学校机房就可以满足。其实真让他们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大多数人还是热爱学习的,只有极个别会染上“网瘾”,而对这部分人基本上是很难约束的,学校周围的网吧会随时为他们敞开大门,比自己拥有电脑还要方便。

  赵同学(南京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我认为学校这样管理很有必要。我本科在外地读的,当时我们隔壁宿舍有几个同学就是典型的“网瘾”患者,他们多的时候一个星期能有好几天都在网吧彻夜打游戏,好像叫做“CS”游戏什么的,然后白天一到上课就睡觉,有些人还请别的同学在老师点名时“替身”,自己跑到宿舍补觉。到了考试前,就到处复印别人的课堂笔记,拼命加班死记硬背。他们几个也是辅导员每次点名的负面典型,我记得有个同学因为两门不及格,家长也被叫到学校了。这些现象虽然不是很普遍,但是读大学的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宝贵的,一定要珍惜,而学校对此事要担负一定责任的。

  钟同学(南京农业大学大四学生):你认为这样有必要吗?就因为需要杜绝一小部分同学的“网瘾”,就剥夺所有同学的电脑自带权,有点太夸张了吧。现在都什么时代了,我认为在今天一个大学生如果不懂电脑,基本上就等于半个文盲了。不错,学校图书馆或者系里的机房是有电脑,可以使用,但是僧多粥少,有些时候都要排队。并且,有电脑也不都是为了打游戏,自己有台电脑,可以很方便地与外地同学聊天呀,费用比煲电话粥要合算得多,也可以上网查询资料呀,或者说自己写文章,用途太多了。我现在感觉自己就离不开电脑,就连写字都用键盘写。个人建议,这些学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动不动就搞“一刀切”。

  袁阿姨(南京豆菜桥居民):我儿子今年读大三了,每次回家都哼着要买电脑,我和他的爸爸回答他说,要买自己在校打工挣钱买,只有靠自己双手挣来的,才会珍惜,也才会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电脑。现在物质水平提高了,能买得起电脑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真正能发挥电脑功能的人却不是很多,特别是大学生,他们没有固定收入,花着父母的钱就要好好学习,不能三心二意,更不能玩物丧志,否则不仅对不起自己的父母,也对不起自己的前途。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7-10-10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禁止新生自备电脑"缺乏教育权威

www.xawb.com 2007-10-10 09:14:47 西安晚报

■曹林  
  为防止学生上网和打游戏成瘾,越来越多的高校不允许大一新生自备电脑。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开学后都作出了这样的规定,校方认为,新生对大学生活和科学使用电脑认识不足,自制力较弱,很容易迷失自己,适当约束能够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防止其沉迷于电脑游戏和网络。“新生禁带电脑”的规定引起了舆论激烈的争议。(10月9日《新京报》)

  大学可不可以对学生出台禁令,可不可以限制学生使用电脑?当然可以。这方面我不同意声称“禁令侵犯学生自由权利”的说法,大学是一个承载着教书育人、传播思想任务的独立单位,要为育人负责。校园当然有权根据学生成长规律以自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为了学生的成长和教学而约束学生的某种行为,是为教育自治。学生毕竟是学生,缺乏自治能力,身在校园中他们的自由权利不是绝对的,不能像社会人那样随便购买电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得服从学校的统一管理。

  从高校现实看,确实有许多大学新生因缺乏约束而沉迷于游戏和网络,而且新生一进校就购买电脑既加重了家长负担,也影响了宿舍集体生活,而且如今校园网络非常发达,不会影响学生接触网络,因此我认为高校限制新生自备电脑无可厚非。那为什么这样一个合情合理的大学禁令会引起激烈的社会争议呢?问题在这个禁令缺乏教育权威,是一种行政禁令而不是教育禁令。

  校园是一个教育自治的单位,当然有权出台禁令管理学生。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不仅有兼容并包和多元开放,也有不少针对学生的禁令,以自由开放著称的西南联大也是如此。为什么舆论不争议这些学校的禁令,而是非常尊重大学对自身事务的管理呢?这源于那些禁令并非出于行政意志,是民主治校下讨论后作出的禁令,是教育家站在学生成长角度根据教育规律而作出的禁令———这样的禁令自然会有很强的教育权威,也就能赢得社会的尊重。

  而显然,“禁止新生自备电脑”的规定虽然合情合理,但似乎只是学校想当然的决策结果,带着强烈的行政命令色彩,校园禁令严重缺乏应有的教育权威性。如果“禁止新生自备电脑”的规定是根据教育规律作出而非行政意志,自然会获得社会和学生的尊重。(作者系资深评论员)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7-10-10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禁止谈恋爱”到“禁止带电脑”

  2007-10-10 08:50:23   来源: 东北网  作者: 舒圣祥   编辑: 刘志超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不知道是由哪所高校先带的头,反正“禁止新生自备电脑”在如今的高校校园内已经成为一道十分普遍而流行的禁令。由此,每年新生入学之时,社会上都会就此形成所谓“争议”,传媒也乐衷于为之组织讨论,今年亦不例外——据《新京报》报道,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开学后作出规定,不允许大一新生自备电脑。校方称,此举可以防止新生沉迷电子游戏。专家质疑这种禁令的效果。

  高校之所以禁止大一新生购买电脑,理由是新生对大学生活和科学使用电脑认识不足,自制力较弱,适当约束能够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防止其沉迷于电脑游戏和网络。其实,只要到任何一所高校附近热闹异常的网吧里看看,就能知道这一招的“防沉迷”效果显然并不理想。何况,只禁大一这一年的所谓“一禁三松”模式,本身也表明高校自身很清楚禁令的实质意义极其微小。

  因此,专家们正儿八经地讨论和质疑这种禁令的效果,多少显得有些“奢侈”和“不解风情”。依我看,禁令本身只是高校表明姿态的一种方式,取的是其象征意义而非实质效果。出台这样的禁令,更多体现的是高校在面对“网游猛兽”大力侵蚀校园生活时的无奈和无措:既然想不出什么更有实质效果的办法,就先弄一个象征性的禁令来表明一下态度吧。

  由此我想起另一条曾经同样在高校校园内普遍而流行的禁令:禁止谈恋爱。上世纪80年代初,各大学的学生守则中几乎都有大学生不许谈恋爱的规定。传媒也曾就“大学生应不应该谈恋爱”、“大学生应树立怎样的人生观”等话题组织过热烈的讨论。只不过,这条禁令从来也没有得到过真正的执行,舆论的所谓“争议”也根本构不成丝毫阻拦。昔情昔景与今时今况何其相似!

  禁令阻止不了校园里出双入对的动人风景,也当然阻止不了高校内电脑网络的必然普及。应该说,“不提倡不反对”是一种比较理性的态度。当然,如果高校对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程度有足够的自信,对自己的教育能力以及对学生的自控能力有足够的信任,那么,提倡有条件的学生自带电脑也并无不可,毕竟今天几乎所有的大学生在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肯定离不开电脑,大学时代对学生更好掌握电脑技术和知识是一个很好的切磋与长进的机会。

  从谈恋爱到迷网络,大学生活的精彩旋律在不停变换,高校需要面对的管理难题也在不停变化,在一些必然趋势面前,禁令永远不足以抵挡。与其强堵不如巧疏,高校管理的艺术决不如下一纸禁令这般简单。如果电脑没能成为学习的工具,大学生反倒成了电脑的奴隶,这本身就是教育失败的一种表现。特别是当这种情况从个案扩大为现象,依然抱住无效的禁令作为救命稻草,某种程度上已经是逃避责任的行为。

  正如“禁止谈恋爱”在今天看来已经是一个可笑的过往,我相信,“禁止带电脑”在不久的将来也将被回首为一段无聊的经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7-10-10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一个辅导员看“禁止自备电脑”

2007-10-10 08:21:38 作者: 叶 雷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刘志超

  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开学后作出规定,不允许大一新生自备电脑。校方称,此举可以防止新生沉迷电子游戏。(《新京报》10月9日)

  对这一禁令,看法存在明显的分歧。这从新浪网的新闻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截止9日下午1点15分,共有5902人参加了网络调查,其中51.44%的调查者对这一禁令表示反对,认为电脑不是洪水猛兽,解决网瘾关键在于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但也有44.98%的人对禁令标示赞成,认为新生刚从高中进入大学,自制力比较薄弱,此举可以防止新生沉迷电子游戏;对这一禁令表示说不好的仅有3.58%。

  对于这一禁令,笔者作为一名大学辅导员,连续带了2004、2005、2006三级新生,也曾经执行过这一禁令,但现在又废弃了这一禁令。笔者在此想结合我工作的实际,谈一点看法。

  带2004级的时候,我严格执行“大一不准买电脑”的禁令,经常深入学生宿舍进行检查,可产生的实际效果并不能令我高兴,一是我所带学生中间还是有几名学生染上了网瘾而不能自拔,他们虽然没有自己的电脑,但他们总是控制不住自己,要么去网吧上网,要么去学校各院系的机房(实际上许多院系的机房和网吧并没有区别)上网;二是在全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当中,我带的学生中没有通过考试的有11人,排在全校的前列;三是上学期还比较好,下学期这一禁令就没办法那么严格执行了,宿舍的电脑开始多了起来。

  仔细反思,在我带2005级新生的时候,我对这一禁令进行了调整,不再一刀切,而是采取了建议大一上学期不要自备电脑,下学期不提倡也不反对,对染上网瘾的同学,建议家长托管电脑。为什么这样调整呢?一是很多新生不再购买台式电脑,而是购买笔记本电脑,不用的时候放在柜子里,没办法完全禁止;二是带2004级的时候,总是为了“禁令”而去检查,学生的反响并不好;三是上网成瘾与自己有没有电脑并不成必然联系,没有电脑,也有上瘾的,买了电脑的,绝大多数并没有因此而上瘾;四是为了学生的学习着想,自己或者宿舍有一台电脑,学习起来要方便很多。2005级学生,并没有因为不禁电脑而导致网瘾人数增加,而在考试方面,全年级却只有两个学生没及格,优秀率却大幅上升。

  去年,带2006级的时候,我更是大胆否定了这一政策,明确鼓励有条件购买电脑的同学早买电脑。同时加大配套措施,就是加大新生的信息素养教育、生涯规划指导以及一对一的帮扶。结果,在十一之后,新生宿舍电脑就陆续出现了,大一上学期平均下来每个宿舍至少有一台电脑,大一结束的时候,有一半的学生配置了电脑。这一级学生,染上网瘾的学生并没有明显的增加,相反由于我们的一对一帮扶,几个有网瘾倾向的学生也很好地度过了危机期。

  现在,对这一禁令,我个人认为:信息技术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础本领,也是未来立足社会的基础之一,学生越早接触越好;是否染上网瘾与自己是否有电脑没有必然的联系,能否有效防止学生染上网瘾和帮助学生从网瘾中走出来,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和帮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一新生基本上都有十七八岁了,具备了基本的辨别能力和控制能力,教育者应该充分信任学生;学生不应该在真空环境中成长,他学习的环境和社会越逼真,他将来就越能适应社会;电脑不是洪水猛兽,禁止大一新生自备电脑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惰政,是一种目光短浅的教育措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7-10-10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美国大学为何要求新生自备电脑?

中文业界咨询站:ugmbbc发布于 2007-10-09 23:30:27

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开学后作出规定,不允许大一新生自备电脑。校方称,此举可以防止新生沉迷电子游戏。专家质疑这种禁令的效果。(10月9日《新京报》)
禁止新生自备电脑已是旧闻,如今仍引起热议,足以证明新生自备电脑是一个不老的命题。一些高校之所以出此禁令,最原始的善意是防止新生沉迷于网络。笔者相 信,这一禁令有着良苦用心,会受到一些家长力挺;笔者还相信,这一举措对防止新生网瘾确有一定效果。但是,笔者固执地坚信,禁备电脑既有懒政之嫌,也非遏 止新生网瘾的釜底抽薪之举。道理很简单,即便不自备电脑,校园周围还埋伏着鳞次栉比的网吧。



所以,靠禁备电脑来防网瘾是个伪问题,充其量只能扬汤止沸,甚至客观上照顾了网吧的生意。由此引出另一命题,电脑是潘多拉盒子吗?大学新生自备电脑有那么恐怖吗?权衡利弊,自备电脑与远离电脑到底哪个更有害?

  在美国,闻名遐迩的长春藤盟校,近十几年来,都要求学生必须自备电脑。比如,在哈佛大学,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其实,一个"都"字,意味无穷,已经无需赘言。而早在1999年,《福建侨报》就曾刊登过一篇报道,美国一所大学的新录取通知单上赫然写着:本科生入学注册时须自备计算机或另外付钱租借。从北卡罗来纳大学到北达科他大学,使这种要求入学新生自备计算机的大学虽然还不多,但数量却在增加。而且,如果新生经济实在困难,无钱购买计算机,可以申请联邦政府的资助。

  旅美人士薛涌介绍,美国有所大学,甚至从学生的学费中拿出一笔钱,为每个学生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在薛涌任教的波士顿萨福克大学,学生进入大学图书馆后,可以凭证件免费借用一个笔记本电脑,写论文、无线上网无所不能。其实,让大学新生配备电脑绝非美国大学的专利,在香港地区,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也都要求新生须自备一台手提电脑。

 美国大学为何要求新生自备电脑?北密歇根大学的副校长给出的答案是,"大多数毕业生最终将证明计算机能为他们寻找就业机会助一臂之力"。笔者认为,为了就业只是较为功利较为直接的一种答案。当前,网络发展突飞猛进,它不仅是新知的源泉,还是思想的盛筵,还是理想的启蒙地,岂能远离之?当然,网上也有莠草,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防止网瘾的路径有千万条,禁止自备电脑是其中最粗糙也最偷懒的一条,正如戒除网瘾专家陶宏开教授所称,解决网瘾关键在于对学生教育和引导。遗憾的是,打量一些高校的决策,总是搞简单地一刀切,总是没有润雨无声的启蒙;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呵斥,总是没有谆谆善诱的耐心;总是颁发一条条禁止了事,总是没有考虑到禁令的粗暴和无礼。

  其实,仅仅就新生入学教育这一点,国外高校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据报道,哈佛大学安排了整整四周,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他们设计了完整的新生适应性训练课程体系,细致的学习手册人手一册,内容包括"怎样听课"、"怎样提问"、"怎么参与教学实践"、"如何完成大作业"、"怎样管理自己的时间"、"怎样进行团队合作学习与活动"。试想,如果我们的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上也如此煞费苦心,还会担心他们患上网瘾吗?

  事实一再证明,"教育父爱主义"到了该摈弃的时候了,莫再无尺度地大包大揽,莫再肆意插手学生的事务,莫再自以为是地妄下禁令。否则,只能事与愿违。

文/王石川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yclk 发表于 2007-10-10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联通
呵呵,本人就有点受到了电脑的蛊惑,从传奇刚刚进入中国 ,本人刚刚 进入大学 ,从重点大学混到现在的一般大学研究生,玩的太疯了 ,现在大彻大悟,可以掌握自己的游戏时间了,还比较的庆幸。。。。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7-10-10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中外的差距的确比较大,在国外的孩子们小学开始学会用电脑上网查各种课外作业相关资料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们还在背着沉重的书包死记硬背;在国外的孩子们初中开始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们还在为了3年后的中考努力读书;在国外的孩子们高中开始社会实践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们在为人生最重要的高考而奋斗;等国外的孩子们学会独立生活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们才刚刚进入大学,猛一下从一个紧张的环境跳到宽松的环境,当然会一下子涌现很多问题出来,一点都不稀奇。 这就是“严进宽出”和“宽进严出”的区别。。。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白羊星座 发表于 2007-10-11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兰州 电信
这个重视学生的教育质量却又侵犯了人权,何去何从啊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0-12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又是一个无奈之举............................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6 02:26 , Processed in 0.08633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