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一“抄”难回头 郭敬明入中国作协遭唾骂

[复制链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7-10-10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2007-9-26 22:29:48   红网  

 红网9月26日讯(记者 朱青)一本《梦里花落知多少》的大卖让郭敬明迅速走红,同样因该书大量抄袭,郭敬明从青春写手变成人人喊打的“抄男”。近日,一条“郭敬明破格加入中国作协正式成为会员”的消息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让不少“郭粉”(郭敬明粉丝)拍手叫好,但不少文人强烈表示不愿与“抄男”为伍,纷纷发文抗议。
  
  缘由:郭敬明破格加入中国作协  近日,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对2007年新入会人员名单进行审议,“80后”代表人物郭敬明由著名作家王蒙、著名评论家陈晓明力荐,目前已正式成为作协会员。
  
  据了解,加入中国作协首先必须加入地方作协,之后由会员推荐,专家咨询委员会审议通过,由作协书记处召开会员发展大会审议后才能决定并对外公布。但郭敬明此前并非地方作协成员,而是在王蒙、陈晓明的力荐下,加上自身作品的影响力,破格加入。其中的一位评审专家更是坦言,郭敬明申请加入作协正赶上作协提出要大力扶持“80后”写手的当口,“如果要在平时,门槛还会高一点”。有圈内人士指出,作为“80后”旗帜人物郭敬明的入会,有助于提升中国作协在“80后”心目中的影响力。
  
  反应:粉丝叫好 同行唾弃
  
  对于郭敬明加入中国作协,尽管中国作协声称“本着爱惜人才的原则”,一时间激起的舆论却十分汹涌。
  “郭敬明加入中国作协是对‘80后’作家的一种鼓励”、“小四的文笔终于得到了肯定”……记者发现,不少“郭粉”在网络上为偶像叫好,而引来的指骂声更为惊人。
  其中,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陆天明直指郭敬明入作协,是对作协的侮辱。“我们不能因为他是80后,作品有市场,就将他吸收进来,这是对中国作协的一种侮辱。作为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之一,这件事情我想不通。如果在大会上征求我的意见,我肯定不同意,这件事太滑稽、荒唐、没有原则……我希望作协能从爱护作家,让他们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不要让类似的事情再发生。中国作协应该认真反省。”
  
  中国作协成员叶炜在其个人博客中也先后发表了《就郭敬明“入协”致中国作协书记处公开状》、《由郭敬明“入协”说开去》两篇充满声讨意味的博文。其中,自称被郭敬明加入中国作协的消息震惊的他直言无法接受对方抄袭拒不道歉的“劣迹”。“一个不愿意负责任,不喜欢承担责任,任性长不大的孩子有什么资格被吸取为作协会员呢?”在博文中,叶炜的愤怒表现得更明显。
  
  此外,红网红辣椒论坛里,湘籍写手张一一也发文抨击:“中国作协会员这一夺目的光环,现在正被一个叫郭敬明的‘剽窃者’戏弄和蹂躏着!”不少网民对郭敬明一事也持质疑态度,在天涯等网络社区,几乎有80%的声音都表示郭敬明未达到中国作协的门槛。


[稿源:红网]
[作者:朱青]
[编辑:李艳华]

[ 本帖最后由 meteorobs 于 2007-10-10 23:13 编辑 ]

(郭敬明)

(郭敬明)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7-10-10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中国作协成被告,活该!

2007-10-10 0:18:06  红网

最近备受争议的中国作协吸纳郭敬明“入会”一事,7日再起波澜。80后作家张一一在发出《致作协的公开信》呼吁中国作协取消郭敬明、宋祖德等“中国作协会员”会员资格未果后,日前又以“不作为”的名义,将中国作协告上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法院。(10月9日《西安晚报》)
  
  郭敬明到底该不该入作协,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虽然郭敬明现已“黄袍加身”,如愿以偿“抄”进作协,但是,很多人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毕竟,中国作协尚保持着神圣的光环,在很多人看来,“文抄公”与中国作协的要求格格不入。这不,80后作家张一一以“不作为”的名义,将中国作协告上法院,中国作协成了被告。
  
  在这份告中国作协“不作为”的《民事起诉状》里,张一一分别援引了《中国作家协会章程》第二条“弘扬主旋律,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第五条“不断提高文学队伍思想道德修养”、第六条“坚持文学创作的正确方向”和第七条“切实加强对创作思想的引导”的相关精神,对中国作协的“不作为”提出质疑。
  
  当然,张一一此举是否出于炒作的目的,在网上争议颇多,笔者不想凑这个热闹。单从状告中国作协来说,此举无疑值得称道。一直以来,“作家”是令人尊敬的职业,被冠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家传播和发扬了传统文化,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精神食粮,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作家是搞文字的,文字就是作家的眼睛,是容不得半点搀假的。
  
  然而,当有道德瑕疵的“文抄公”堂而皇之地被破格选入中国作协,“作家”的光环从此暗淡无光。很难想像,中国作协与“小偷”有什么关系。但是,这个关系却因为“文抄公”与中国作协对上眼了,更加让人清楚明白,中国作协原来也产“小偷”。
  
  滑稽可笑的是,王蒙“宽容”地认为,他推荐郭敬明加入作协并不是推荐一个道德楷模。诚然,作家只要本本分分,可以不是道德楷模。但是,中国作协更不应该是随便让人进出的垃圾场。所谓本着爱才的原则,只是虚的,最根本的还是“文抄公”的市场影响力。
  
  作家陆天明认为“这是对中国作协的一种侮辱”,笔者对此不敢苟同。明摆着,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中国作协与“文抄公”形成了某种利益链条,各取所需罢了。中国作协愿意堕落,何来侮辱之说?
  
  中国作协成被告,活该!

[稿源:红网]
[作者:陈潭]
[编辑:潇湘行]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7-10-10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作协的招牌与市场的面子

2007-9-30 0:03:45  红网

 近来中国作家协会招致骂声一片,起因就是把80后作家郭敬明招入了麾下。尽管中国作家协会声称是“本着爱惜人才的原则”,但这个说法是如此的不足以服众,说出来自己都觉得没有多少底气。
而事件的主角郭敬明当然也跑不了,不仅其写作能力受到了质疑,捎带的,郭大作家的品格问题再次被摆在了桌面上。
  
  想当初,中国作家协会在广大作家和老百姓的眼里是何等的庄严神圣和不可侵犯,中国作家协会简直就是一块金字招牌,能够进入中国作家协会的作家那相当于唐三藏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可是,这块金字招牌让郭敬明这么一搅和,顿时让人看到了镀金的可疑。
  
  其实中国作家协会也有着自己的打算。郭敬明是80后作家的领军人物,虽说年纪不大,资历不深,可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也是经过了风吹雨打的,尤其是在网络上有着不容小视的号召力,身边聚集了一大批“粉丝”。其书《梦里花落知多少》虽被指摘为剽窃,但是这并不妨碍人家大卖特卖。一句话,郭敬明有着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中国作家协会恰恰需要这一点。市场即是效益,旗帜人物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80后肯定会追随自己的偶像,把目光更多的投向作家协会那看似高不可攀的门槛。郭敬明身后可是呼啦啦的跟着一群“郭粉”呢。就这样,中国作家协会连正常程序都省了,直接凭着王蒙和陈晓明的一句话,连“抄袭”前科都可以不问了,郭敬明“破格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这样既吸引了大众眼球,产生了市场效益,又“扶植”了青年作家,一举两得,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有人不愿意了,“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陆天明直指郭敬明入作协,是对作协的侮辱。‘我们不能因为他是80后,作品有市场,就将他吸收进来,这是对中国作协的一种侮辱。作为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之一,这件事情我想不通。如果在大会上征求我的意见,我肯定不同意,这件事太滑稽、荒唐、没有原则……我希望作协能从爱护作家,让他们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不要让类似的事情再发生。中国作协应该认真反省。  
 
 虽说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作家协会也不能清高的宣称自己不食人间烟火,可是作家协会毕竟是精神作品的生产基地,在考虑作品的市场效益的同时,也应该先掂量一下作家的职责和作品的分量吧?在推荐新生代作家时,也应坚持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吧?中国作家协会如此不负责任的推荐会员,难怪大家不满意。笔者想说的是,中国作家协会这件事看起来做的很圆满,可是既破坏了原则,又打上了哗众取宠的痕迹,还引起了从内到外的质疑攻击,这到底算不算是划算呢?

[稿源:红网]
[作者:刘杰]
[编辑:耿红仁]

[ 本帖最后由 meteorobs 于 2007-10-10 23:10 编辑 ]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7-10-10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80后作家申请入作协是文坛好事

2007-7-21 0:30:34  红网

80后代表作家郭敬明张悦然申请加入中国作协。(7月19日《北京日报》)
  
  一直以来,80年代作家就是上至文坛名家,下至普通文学爱好者们关注,争论的对象。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群孩子,今天已成为写作翘楚,如果用商业化,市场化的眼光来看的话,郭敬明、韩寒、张悦然等人绝不亚于鲁迅和茅盾当年在中国的影响力。
  
  究其原因,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看他们的作品,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引领了当今的文学潮流。说文学潮流并不为过,我们知道,每个时代都有它相应的杰出的文学作品出现,上个世纪我们从鲁迅的《仿徨》、《呐喊》中走来,知道了黑暗的时代,需要的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就是鲁迅作品中所折射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真实面。我们也能从茅盾的《林家铺子》,老舍的《四世同堂》中,清楚地感觉到,真实再现大时代中,人物的众生相,是一部作品深入人心的关结所在。进入新时期,王蒙、张贤亮、张洁、铁凝、张抗抗一个个名字,用他们的文字,唤醒了精神上被压抑了许久的国人,使大多数人从茫然和无奈中走出来,开始了精神上自由和独立之路。到了九十年代,当文学作品逐渐渗入到影视时,王朔出现了,他把影视与文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成功地使影视、文学、人生、时代和社会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巨变,带来的是人的价值观的转变,人们对文学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审美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不在有人对鲁迅作品有更多的喜欢,因为它离我们很远。正是在如此时代的大背景下,80年的“娃娃”作家们,才会异军突起,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在商业化大潮不断涌动的今天,在时代价值多元化呈现的今天,我们接受了“娃娃”作家们对青春和时尚的抒写,我们肯定了他们稚嫩的文字中所体现出的老练的思想。这也许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呼唤,我们这个时代对文学的追求,我们理应去接纳他们。
  
  然而,我们不能忘记,80作家由于年少轻狂,令不少老前辈对他们是厌之恨之,从王朔的“郭敬明不要脸,是一个小偷”,到北大教授张颐武的“80年代的写家们是一群尿不湿的孩子”,再到白烨与韩寒的口舌之争。为什么我们不能以开放和宽容的心态去关注这些年轻的写者们。他们也许有稚嫩的不足,有轻狂的无知,甚有得意忘形的轻率,可他们毕竟经历地不多,他们需要身居文坛中大家们关心和鼓励。
  
  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80年代的写者们终于敢于想文坛进军了,这是喜事,这是盛事,我们不应该拒绝他们。
[稿源:红网]
[作者:张雪峰]
[编辑:潇湘行]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poweru235 发表于 2007-10-10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电信/IDC机房
哎,不乖 不值得唾骂,省省吐沫吃饭用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无语凝噎 发表于 2007-10-11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鞍山 中移铁通
..不喜欢郭敬明
看他的文章就知道了..
脏话连篇...
除了骂人就是骂人...故事也挺老套的 总之就是以悲剧散场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梦想飞行 发表于 2007-10-11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西城区 联通/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西单北大街133号太运大厦)
不就是盗版么! 挺流行的啊~~~

哈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harp 发表于 2007-10-11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电信
1、郭敬明算个什么东西。
2、作协算个什么东西。

一个是无耻的抄袭者,一个养着一帮拿钱不干活的家伙,到乡下蹲两天叫体验生活。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白羊星座 发表于 2007-10-11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兰州 电信
最近论坛流行发连载长篇吗,眼睛受不了啊,呵呵,顶LZ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无语凝噎 发表于 2007-10-11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阿里云

可耻的是他抄了别人的,但他的辩护者却说被抄袭的人水平差..骗人之类的..
被其抄袭的人才叫可怜...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0-12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郭敬明,听说过...............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5 15:19 , Processed in 0.08136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