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找回密码
 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7P彗星意外爆发!达到2.8等!!!

[复制链接]
BA2CR 发表于 2007-10-25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黑龙江省大庆市 联通
原帖由 suhuasky 于 2007-10-25 21:30 发表
彗发是慢慢扩散出来的
彗星又比较远,形成一定直径的彗发需要时间,往后凝聚度会逐渐降低,彗发扩散,至于尾,我估计有点困难
彗星亮度剧增13等,这么强烈的爆发,看来彗星上出现了不可思议的灾难,是什么呢?呵呵,未解之迷
从目前的亮 ...


你认为我看到的不是彗发?那彗核周围朦胧状物是什么?是彗核的挥发物?不过从这么多年彗星观测经验看,彗核周围的朦胧状物和传统的彗发不一样。
BA2CR 发表于 2007-10-25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黑龙江省大庆市 联通
再出去看看,争取跟踪一段时间测出数据上报。
伊格尼斯 发表于 2007-10-25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 联通
好亮
suhuasky 发表于 2007-10-25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省常德市 电信
原帖由 BA2CR 于 2007-10-25 22:01 发表


你认为我看到的不是彗发?那彗核周围朦胧状物是什么?是彗核的挥发物?不过从这么多年彗星观测经验看,彗核周围的朦胧状物和传统的彗发不一样。 ...



我没说你看到的不是彗发
是说刚爆发时基本看不到彗发,现在彗发开始出现了,国外的最新观测显示凝聚度也有开始下降的趋势,也许明天彗星就变成云雾状了
太空使者 发表于 2007-10-25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福州市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学院学生宿舍
手机拍摄的17P
25-10-07_2319.jpg
suhuasky 发表于 2007-10-26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省常德市 电信
yanbinemail 发表于 2007-10-26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苏尔罗斯州立大学
jiahao1986 发表于 2007-10-26 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学
在新加坡用10寸牛反成功观测,目测星等2.8等左右,角直径大于一角分,黄色~~~非常漂亮!!!
 楼主| 活动星图 发表于 2007-10-26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鹏博士BGP
北京大雾,无法观测………………

ps:晨晨啊,你拍的是M13么。。。
castro-er 发表于 2007-10-26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联通
昨天一改反常没上网(平时我天天上网),居然就来了这么一个天大的消息。

今天晚上一定要去补看,不过希望满月不会对观测搜寻太多的阻碍。

[ 本帖最后由 castro-er 于 2007-10-26 12:38 编辑 ]
太空使者 发表于 2007-10-26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福州市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学院学生宿舍
原帖由 活动星图 于 2007-10-26 07:00 发表
北京大雾,无法观测………………

ps:晨晨啊,你拍的是M13么。。。


用手机如果能把M13拍出这种效果,那我这手机的价值就很高咯
suhuasky 发表于 2007-10-26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省常德市 电信
还没看到的不要着急
17P在1892年的爆发中保持最亮状态有两三个星期,保持5等以上亮度有两三个月,机会多着呢
不过这颗彗星确实很特殊,看来可以排除被小天体撞击的可能性了。
 楼主| 活动星图 发表于 2007-10-26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鹏博士BGP
弱问,怎么排除的?
再弱问,彗核的真实大小多大?
BA2CR 发表于 2007-10-26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黑龙江省大庆市 联通
同楼上第一问
小龙·哈勃 发表于 2007-10-26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电信
引用: 活动星图 在文中说道:
弱问,怎么排除的?
再弱问,彗核的真实大小多大?


nuclie diameter 3.42km (unverified), data from JPL
suhuasky 发表于 2007-10-26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省常德市 电信
该彗星自发现以来第二次出现如此激烈的爆发,如果用撞击说来解释,这个概率太低了,而且这么大规模的爆发,撞击物也是要比较大的,深度撞击也只导致彗星微弱增亮,而且因为撞击创伤面积限于局部区域,只能导致彗发喷射持续很短的时间,一般几天以后就恢复原状了,而17P 1892年的爆发保持高亮度很长时间,这只能用“内源‘性成因解释,彗星有大面积的喷发口,只不过绝大部分时间保持在休眠状态,在某种因素影响下,出现间歇的大规模喷射,有点象地球上的沉睡火山。

1892年的爆发情况见: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thread-81147-1-1.html
suhuasky 发表于 2007-10-26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省常德市 电信
17P 24-26日亮度变化
holmes24-26.jpg
周波 发表于 2007-10-26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省咸阳市 广电网
原帖由 suhuasky 于 2007-10-26 15:43 发表
17P 24-26日亮度变化

好家伙呀!真是变化不小啊!那么,明天呢? ……
小龙·哈勃 发表于 2007-10-26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电信
引用: suhuasky 在文中说道:
彗星自发现以来第二次出现如此激烈的爆发,如果用撞击说来解释,这个概率太低了,而且这么大规模的爆发,撞击物也是要比较大的,深度撞击也只导致彗星微弱增亮,而且因为撞击创伤面积限于局部区域,只能导致彗发喷...


有道理,不过恐怕不能据此排除撞击的原因吧。简单的估计一下:为了产生增亮~1M倍的效果,彗星大概耗去了30t的物质(假设彗星密度~4g/cm^3,没查证)。这样估计的话,撞击物体的质量应该差不离,也就十几米的直径,看起来并不是不可能。

当然我的物理特别的烂,估计算错的概率在1sigma以上…… 请教宿舍的几位高手也不确定普通物理是否能用在这上面。有高人来算算就好了。
ALMACH 发表于 2007-10-26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加拿大 Bell
若是被撞击的话, 应该对轨道有影响, 并达到可观测的到程度.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