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枫之旋律 于 2022-9-13 08:50 编辑 
 最近混迹各个群里面 发现大家对谐波的普遍看法就是
 谐波精度就是拉胯   虽说导星能纠正回来
 可大家还是纠结于这个问题
 
 当初用的exos2配小黑 出门打野实在折腾
 本打算换赤道仪了 想轻便省事一些 又想省点钱
 毕竟AM5还是比较贵..买不起
 黑洞一代导星的精度不是很高
 
 刚好听说有新的谐波出来说能比肩AM5 13kg/20kg
 于是就上了贼车......小熊谐波
 最近也用了一段了  来说说小熊谐波的感受吧
 
 
 要吐槽的地方很多
 第一点比较重  毕竟第一批7kg+1kg
 说是现在是优化到了6.5+0.5kg 但还是比较重
 相对传统的赤道仪来说还行
 内壁、底座用料过于扎实  优化空间还有
 看以后还能减到多少了
 不知道重量换来的稳定性会不会好一些
 
 然后是三脚架 毕竟没有官配类似TC40碳纤维脚架
 虽然有也买不起  考虑到收纳问题 后面入了米泊703A+转接盘
 但是摄影三脚架的第一开合角度还是比较高的 不够稳
 需要磨一下脚架限位器 改一下开合角度才能更稳一些
 还有纬度调节座太涩 比较难转动 最后自己上个润滑油
 手拧螺丝不好用 自己锉刀磨圆等等
 毕竟第一代 需要优化的地方还是比较多的
 当然谐波这块不需要调平
 正常情况下不需要重锤确实挺舒服的
 一架上去就能用了 爽
 
 最后还是看看基本上大家最关注的精度吧
 毕竟赤道仪都换了谐波了
 为了打野方便 小黑也跟着换了
 
 新设备全套设备重量
 
 102apo+oag+290mc+滤镜轮+D5100冷冻改机+振旺三代盒子 因为290mc导星相机用oag不好合焦后面就换成了60导星镜 实际重量接近8.5kg了吧 目前还是彩机 后面再换黑白相机了
 换了一堆设备 实在没钱了  穷
 
   
 拿到手第一次直接出门测导星   第一批入的 啥详细资料 啥用户实测都没有
 虽然出厂后每台会去实测PHD2导星数据  这台在0.5左右(102+oag+290m)
 但还是慌得一逼   户外电源都没怎么充电就去了 最后车载边冲边测
 
   
   
   
   第一次出摊只是单独测了个导星  市区六级光污染 无风
 反正这导星我觉得应该是当天狗屎运.....
 这自己导星实测的开局 我也不说什么了 还是以实际打野为准吧
 
 既然第一次导星实测数据还不错
 那肯定要急着开光了  时隔一周
 第一次打野出摊
 正式开光  平场就拍寄了。。
 pi也是第一次使用 随便看看
 L滤镜 M16   300s*41张
 
   这导星数据应该才算正常情况吧
 
   
   
   
   
   
 第二次打野出摊
 这次回了趟老家 看天气还不错 最后连续拍了2天
 受限于环境视角和时间的关系 只能怼一怼m31了
 作死想试试oag+290的导星效果 结果怼了半天导星合不上完美的焦点
 最后实在懒得折腾 滤镜也没换上 纯裸奔拍的 效果差了些
 
 M31     180s*60张+300s*39张     
   
   
   
 后面回来后的一段时间也没啥天气了
 想在家门口外面公园随便出了个摊
 结果还没怎么拍 云就来了
 当时测试了一下振旺盒子app的内测版
 结果测了各种BUG
 什么wifi连不上  导星相机断连
 导星画面黑屏卡住  中天翻转失败
 筛选目标卡住  USB的一个口失效
 重启才恢复等等
 哎 最后没咋拍就回来了
 导致对振旺app一肚子火
 虽然可能是内测版的问题
 
   
   
   这星点 不知道是不是当时没对好焦
 罢了 虽然拍了没几张就撤了
 
 后面因为102会打腿
 也考虑搞一个增高节
 增高节上了后明显整体不够稳了 会晃
 导星曲线忘了截图了 到了0.6+左右
 不知道是不是连接刚性不够
 还在想解决办法这个问题
 市区    C33  300s*7   lpro滤镜酱油片
 
   
   
 
 出摊的次数比较少
 福建这边天气太差了
 各种台风各种下雨各种阴天
 像翻车通说的无云 100%观星条件
 结合windy过去打了个野
 一张都没拍着
 
 考虑到oag+290不好合焦 最后买了个螺旋调焦
 也新买了个qhy178m 工控也买了
 正在慢慢学习nina   等后面慢慢脱离zwo全家桶
 毕竟总有人说振旺的导星曲线闹着玩
 等工控nina搞定了再去实测看看PHD2的导星数据
 
 总之目前来说 用起来还是可以的
 
 也算是给大家简单谈谈小熊的实际情况
 最后不知道大家有啥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