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天文摄影] 昨夜前夜最新力作M42

  [复制链接]
duskxi 发表于 2024-12-16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C8HD 0.7x Reducer f/7.0
按提拉四通滤镜 + ASI585MC Pro
HEQ5 Pro
120 * 10 x [12+9] Stacked
共3+4h拍摄时间,分两个晚上
1734312184060555_303.png
ywl0409 发表于 2024-12-16 12: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 移动
请问下,振旺的双窄和这个四通道的对比,在九级区,哪个更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uskxi 发表于 2024-12-16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闵行区 电信
ywl0409 发表于 2024-12-16 12:29
请问下,振旺的双窄和这个四通道的对比,在九级区,哪个更好?

我现在目前用下来感觉在抗光害的效果来说差距不是很大,因为在Ha和OIII的波段zwo和安提拉四通的区别不大,但是安提拉多了一部分近紫外和紫光,以及近红外,速度肯定是比zwo的快,而且可以比zwo更好的拍摄星系,但是如果对于纯粹的HaOIII发射波段的星系来说,可能zwo的滤镜的对比度更高一些,毕竟没了其余两个通道

安提拉的滤镜覆盖了 Ha Hb OIII SII NII

点评

感谢回复,我也在上海,手里有振旺双窄,苦于强光害,想着是不是这个四通道的比振旺的好一些。振旺的双窄,拍出来颜色偏红,这个实在没有办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2-16 17:54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ywl0409 发表于 2024-12-16 17: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 移动
duskxi 发表于 2024-12-16 14:09
我现在目前用下来感觉在抗光害的效果来说差距不是很大,因为在Ha和OIII的波段zwo和安提拉四通的区别不大,但是安提拉多了一部分近紫外和紫光,以及近红外,速度肯定是比zwo的快,而且可以比zwo更好的拍摄星系,但是如果对于纯粹的HaOIII发射波段的星系来说,可能zwo的滤镜的对比度更高一些,毕竟没了其余两个通道

安提拉的滤镜覆盖了 Ha Hb OIII SII NII

感谢回复,我也在上海,手里有振旺双窄,苦于强光害,想着是不是这个四通道的比振旺的好一些。振旺的双窄,拍出来颜色偏红,这个实在没有办法。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uskxi 发表于 2024-12-16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 电信
本帖最后由 duskxi 于 2024-12-16 18:41 编辑
ywl0409 发表于 2024-12-16 17:54
感谢回复,我也在上海,手里有振旺双窄,苦于强光害,想着是不是这个四通道的比振旺的好一些。振旺的双窄 ...


zwo的滤镜看起来的波段是475nm-525nm 和 650-670nm
确实是Halpha和OIII,
SII的671.6,672.4发射线正好卡在大概0%通过率的位置,这滤镜基本上拍不到SII波段
但是只是看这张图看出来的,目测大概是这样的范围
屏幕截图 2024-12-16 181741.png

而下面这张安提拉四通的通过率谱线,目测是
1: 380nm-420nm
2: 475nm-520nm
3: 650nm-680nm
4:765nm-800nm
屏幕截图 2024-12-16 182413.png
而可见光波段范围如下:
1. 紫外光(Ultraviolet, UV)
  • 近紫外(Near Ultraviolet, NUV):约 300 nm 至 400 nm
2. 可见光(Visible Light)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致为 380 nm 到 750 nm。
  • 紫色(Violet):380 nm - 450 nm
  • 蓝色(Blue):450 nm - 495 nm
  • 青色(Cyan):495 nm - 520 nm
  • 绿色(Green):520 nm - 565 nm
  • 黄色(Yellow):565 nm - 590 nm
  • 橙色(Orange):590 nm - 620 nm
  • 红色(Red):620 nm - 750 nm
3. 红外光(Infrared, IR)
  • 近红外(Near Infrared, NIR):750 nm - 1400 nm


也就是说,安提拉四通大概是在近紫外/紫色,绿色(H beta发射线, OIII),红色左段(SII发射线和NII,Halpha)和最后的765-800nm的红外波段允许通过,其余一律阻拦
差不多在氢发射线和氧发射线部分两者类似,但是安提拉多了硫发射线
总之的确安提拉单位时间通光量是大于zwo双窄带的,但是主要集中在近紫外/紫色和红外上,并且部分扩展了OIII SII附近的带宽
对比度有可能要稍逊于经典双窄带,但是紫色和红外处于非光污染波段,反而可能对于大气-深空作为背景,星点作为前景的照片中增加星点的对比度,也理应比双窄更加适合星系拍摄
对于反射星云也是增益作用,但是对于发射星云我推断有可能反而降低少许对比度,也有可能不降低(因为我这只是猜测,并未做过严格严谨的控制变量法试验,贸然下定论是不负责任的)

点评

感谢,你的分析太专业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2-16 20:11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ywl0409 发表于 2024-12-16 20: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 移动
duskxi 发表于 2024-12-16 18:39
本帖最后由 duskxi 于 2024-12-16 18:41 编辑



zwo的滤镜看起来的波段是475nm-525nm 和 650-670nm
确实是Halpha和OIII,
SII的671.6,672.4发射线正好卡在大概0%通过率的位置,这滤镜基本上拍不到SII波段
但是只是看这张图看出来的,目测大概是这样的范围


而下面这张安提拉四通的通过率谱线,目测是
1: 380nm-420nm
2: 475nm-520nm
3: 650nm-680nm
4:765nm-800nm

而可见光波段范围如下:
1. 紫外光(Ultraviolet, UV)近紫外(Near Ultraviolet, NUV):约 300 nm 至 400 nm
2. 可见光(Visible Light)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致为 380 nm 到 750 nm。
紫色(Violet):380 nm - 450 nm蓝色(Blue):450 nm - 495 nm青色(Cyan):495 nm - 520 nm绿色(Green):520 nm - 565 nm黄色(Yellow):565 nm - 590 nm橙色(Orange):590 nm - 620 nm红色(Red):620 nm - 750 nm
3. 红外光(Infrared, IR)近红外(Near Infrared, NIR):750 nm - 1400 nm


也就是说,安提拉四通大概是在近紫外/紫色,绿色(H beta发射线, OIII),红色左段(SII发射线和NII,Halpha)和最后的765-800nm的红外波段允许通过,其余一律阻拦
差不多在氢发射线和氧发射线部分两者类似,但是安提拉多了硫发射线
总之的确安提拉单位时间通光量是大于zwo双窄带的,但是主要集中在近紫外/紫色和红外上,并且部分扩展了OIII SII附近的带宽
对比度有可能要稍逊于经典双窄带,但是紫色和红外处于非光污染波段,反而可能对于大气-深空作为背景,星点作为前景的照片中增加星点的对比度,也理应比双窄更加适合星系拍摄
对于反射星云也是增益作用,但是对于发射星云我推断有可能反而降低少许对比度,也有可能不降低(因为我这只是猜测,并未做过严格严谨的控制变量法试验,贸然下定论是不负责任的)

感谢,你的分析太专业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JamesHe 发表于 2024-12-17 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ATT用户
本帖最后由 JamesHe 于 2024-12-17 02:21 编辑

看的出你现在心里火热。

给几个建议。
1,尽快使用掌握N.I.N.A,这样就可以自动拍摄,不需要熬夜了。
2,安装一个滤镜轮,你解析失败的原因之一,是你无法切换到L通道,通过其它滤镜拍摄,星点数量不够。你需要L通道,如果没有滤镜,一般无法齐焦。我拍窄带,但是寻星解析都是切换到L通道的。这些都是N.I.N.A.自动的操作的。
3,解析数据库需要测试,我用18星等的数据库才解决解析问题。你需要试验哪个数据库适合你的环境。
4,拍猎户座星云,最终都需要搞HDR。否则核心会过曝。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uskxi 发表于 2024-12-17 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 电信
JamesHe 发表于 2024-12-17 02:18
看的出你现在心里火热。

给几个建议。

说实话现在比起滤镜轮来说我更想要攒点预算换2600,那么大的画面,不上L或者空滤镜,解析都应该没啥问题

现在拍摄也确实全自动化了,自从换了减焦镜和四通以后,自动化的解析就没怎么失败过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4-12-21 17:48 , Processed in 0.048196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