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探索火星的神秘过往​

[复制链接]
半山半亩半快田 发表于 2025-7-24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西–南宁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火星,这颗地球的近邻,一直以来都散发着神秘的魅力,吸引着人类不断探索它的奥秘。从古代文明对它的好奇,到现代科学借助先进技术深入探究,火星的历史逐渐在我们面前揭开神秘面纱。​AFC-Live-Match.haoze106.com
在古代,不同文化对火星都有着独特的认知和称呼。古埃及人直接称火星为 “红色的那颗”,因其醒目的火红色外观。在中国古代,火星被称为 “荧惑”。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就频繁出现对 “荧惑” 的记载。那时,“荧惑守心” 这一特殊的视觉现象被视为大凶之兆。所谓 “荧惑守心”,是由于地球和火星角速率不同,在地球上看,火星在心宿(天蝎座)附近发生由顺行转为逆行,或由逆行转为顺行的过程中停留一段时间的现象 。而在西方,英文的火星 “Mars” 是罗马神话中战神 “玛尔斯” 的名字,连它的两颗小卫星火卫一(Phobos)和火卫二(Deimos),名字都源于希腊神话中战神的两个儿子,意为 “害怕”“恐怖” 。这些早期的认知,虽带有浓厚的神话和迷信色彩,但也反映出人类自古以来对火星的密切关注。​
望远镜的发明,让人类对火星的观测有了质的飞跃。17 世纪望远镜问世后,天文学家们主要借助火星冲(日地火近似呈一条直线)这个 “自然窗口”,来更清晰地观测火星表面形貌。在每 26 个月一次的火星冲附近,火星离地球最近,许多早期的火星表面地图,就是基于这一时期的观测绘制的。1840 年,德国天文学家约翰・海因里希・冯・马德勒和威廉・比尔发布了第一张完整的火星地图,这也是第一张用经纬度标注地球以外行星的地图,他们将火星的 0 度经线定义在小型撞击坑艾利 - 0 所在之处 。此后,各种版本的火星地图陆续出现。其中,乔凡尼・斯基亚帕雷利在 1877 年火星大冲时期绘制的火星地图影响深远,地图中诸多火星典型地貌的命名被后人广泛采纳并沿用至今 。​AFC-Live-Match.prcidc.com.cn
然而,从斯基亚帕雷利开始,一些天文学家认为通过望远镜看到了火星表面的 “线性沟槽”,在之后近百年里,这些 “沟槽” 被误认为是火星人为灌溉建造的 “运河”。这一错误观念一度深入人心,让人类对火星表面真实形貌的认知走了弯路。直到探测器时代的来临,才让这些误解得以澄清。​asenna.gxzhuoyou.com
探测器的出现,为人类探索火星开启了全新篇章。与望远镜时代类似,想要 “近距离探测火星”,也需要等待每 26 个月一次的 “窗口期”,只不过这次的窗口期是从 “距离上的最近”(观测窗口),变为了让探测器最节省燃料的 “能量上的最近”(发射窗口)。1964 年,NASA 在火星发射窗口先后发射了孪生机水手 3 号和 4 号。水手 3 号发射失败,但水手 4 号成功成为人类第一个飞掠火星并传回火星照片的探测器 。水手 4 号拍摄的 22 张火星南半球照片,让人类首次近距离看到火星表面,它还对火星大气、磁场和空间环境做了初步探测,打破了人类对 “火星人” 的幻想。照片显示火星大气稀薄,表面撞击坑遍布,一片荒凉沉寂,没有发现支持复杂智慧生命存在的证据 。​asenna.hatress.com.cn
1971 年发射窗口,美国和苏联展开了激烈的 “火星争夺赛”。在短短 21 天里,美苏相继发射了 5 颗火星环绕器。最终,NASA 水手 9 号率先进入环火星轨道,成为人类第一个火星环绕器。水手 9 号抵达火星时,正赶上火星全球性沙尘暴,但它坚持到沙尘暴平息,拍摄并传回了 7329 张火星表面照片,覆盖了火星表面 85% 的区域 。通过水手 9 号,人类看到了火星上巨大的火山、深长的峡谷、复杂的渠道、熔岩的遗迹,火星最壮观的水手峡谷,就是以它的名字命名。​asenna.holpe.com
环绕探测虽能提供火星整体信息,但实地考察的意义无可替代。1975 年,NASA 发射了孪生机海盗 1 号和海盗 2 号,每艘都由环绕器和着陆器组成。1976 年,海盗 1 号和 2 号的着陆器先后成功着陆火星,拍摄到了火星表面的照片,红色的表面可能是褐铁矿(水合氧化铁),这种矿物在地球上是水和氧化性大气环境下的产物 。它们不仅是美国第 1、2 个成功着陆火星的探测器,也是人类头两个成功着陆火星并顺利开展工作的探测器 。​asenna.tgzpw.com
随着探测的深入,科学家们对火星的形成和演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大约 45 亿年前,太阳系形成,火星在引力吸引旋转的气体和尘埃中诞生,成为距离太阳第四颗行星 。它大小约为地球一半,和其他类地行星一样,有中心核心、岩石地幔和固体地壳 。根据撞击坑定年法和地层叠置交错关系,火星地质年代分为四个阶段:前诺亚纪、诺亚纪、西方纪和亚马逊纪 。​
前诺亚纪距今约 4.1 - 4.6 亿年,这一时期的撞击与火山事件让早期地表不复存在。该时期形成了包括北部低地、乌托邦平原等地质单元,具有全球性磁层,但大气性质、地表挥发分组成仍是未解之谜 。诺亚纪距今 3.7 - 4.1 亿年,以海拉斯盆地的形成为底界,分为早、中、晚诺亚世。这一时期高频率的撞击、侵蚀,形成了广泛沟谷地貌,塔尔西斯火山省主体部分聚集,大量风化产物(如层状硅酸盐)形成 。西方纪距今 3.0 - 3.7 亿年,主要特征是火山作用,形成了广泛的熔岩平原。与诺亚纪相比,山谷形成率较低,但有大量外流河道、湖泊或海洋形成 。西方纪侵蚀率极低,形成层状硅酸盐的蚀变作用急剧减弱或停止,并在局部区域富集硫酸盐矿物 。亚马逊纪距今约 3 亿年,并一直持续到现在,覆盖了火星地质历史的三分之二 。这一时期由撞击、构造和火山活动造成的地貌变化较小,冰川和风对地表的改造更为明显,火星轨道倾角变化对冰川活动与分布影响强烈 。​asenna.zaime.net
如今,我们对火星的探索仍在继续。从好奇号到毅力号,每一次新的探测任务都让我们对这颗红色星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火星曾经是否存在生命?它的气候为何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这些问题依然等待着我们去解答。相信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终将揭开火星更多的神秘面纱,书写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篇章。​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7-27 20:52 , Processed in 0.040723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