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十万中国青年被美国航空航天局利用

[复制链接]
三叶虫 发表于 2008-3-22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重庆–渝中区 电信/雅禾网吧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十万中国青年被美国航空航天局利用    (??)

       我国第一个发现NEAT小行星的广州中学生叶泉志提醒天文爱好者,寻找小行星并不容易。   
     综合消息 11月13日,广州中学生叶泉志成为第一个发现NEAT小行星的中国人,他历经一个月,对67000张照片反复对比观察后,找到一颗未经发现的近地小行星,并得到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确认。
  但在采访中,记者却听到不同的声音,“按照NEAT小行星计划的方法,天文爱好者要耗费掉大量的时间精力,而更可怕的,即使找到,无论是命名权还是发现权都是NASA的,我们等于在帮别人做嫁衣裳。 ”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研究室汪琦告诉记者。 每个城市都有NEAT迷
  “可以说,参加美国NEAT计划的青少年是空前踊跃的。”广东省天文学会理事李建基接受采访时说,“中国是一个天文爱好者富矿,很多青少年对天文学感兴趣,他们已不满足于简单的拿望远镜看看星星,拍两张照片了,很多人都希望能有自己的成就。”NASA的NEAT计划正好符合了青少年们的要求。
  “照片在网站上公开,还提供计算软件,只要稍微有点天文学知识的人就可以着手在网上提供的照片中寻找,而且每人机会平等,找到后,只要没有被人发现过,就可以得到一个临时编号。”李建基讲,因此,参与这项计划的中国青年很踊跃,每个城市都有,已经达到了十多万人。
  但是,李建基也承认,即使发现并得到认证,新发现小行星的命名权及发现权都归属NASA,跟寻找者没有任何关系。另外,寻找过程也相当复杂,就拿这位“第一人”来说,他整整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寻找,放弃了所有的业余时间,而且他也承认,能够当上第一人是非常侥幸的。在全国寻找新行星的青年人中,无功而返的占大多数。
  发现小行星仅得一纸致谢信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研究室是我国专门研究发现小行星的科研部门,这里的天文学家汪琦给记者讲述了美国NEAT计划的一些内幕。
  据介绍,按照科学寻找小行星的方法,必须用天文望远镜加上CCD成像技术连续向天空拍摄三张照片,对3张照片进行技术对比后,找到某些产生位移的星体,从而确定小行星。但是,她发现,NEAT计划中在网站上公布的照片只是三张照片中的一张,“只有对比在同一时间段拍摄的三张照片才可能发现小行星,凭一张照片如果想找到,必须经过繁重的运算和运气。”按照这种方法,寻找过程变得非常枯燥,而且努力可能完全没有结果。   另外,NASA只公布一张照片,另外两张还握在他们手里,这样一来,天文爱好者只能把自己的劳动成果交给NASA去验证,并由NASA出面到国际小行星联合会进行注册,从而,命名权和发现权都属于NASA。“小行星中可能含有大量稀有矿物质,今后技术力量具备后就可进行开采,因此,对小行星拥有发现权和命名权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作用很大。”汪琦对记者说。“现在,那么多中国天文爱好者,仅仅为了发现成功后,NASA的一张致谢信而耗费着大量的时间精力,实在是没有必要的。”汪琦对记者说。
  小行星发现,美国独霸一方
  上海天文学会秘书长林清说,NEAT计划出炉的原因是美国大量观测设备获得数据后,自己没时间处理,便把资料放到网上,等待有天文爱好者代劳,然后由NASA出面进行统计,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目前在世界上美国寻找小行星居于领先地位,其他国家尚没有技术力量进行大规模的追踪。
  “加入NEAT计划寻找小行星并不容易,别看所有资料都贴在网上,软件可以随意下载,但是实际寻找起来非常困难。”叶泉志告诉记者。
  叶泉志说,实际上,事先他已得到国外天文专家的指点,获得了寻找方法,即使这样他也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才完成寻找。据他了解,虽然国内有如此多天文爱好者在参与NEAT计划寻找小行星,但真正入门的人尚不足5人,“入门很困难,即使入门,也要下苦工夫去寻找。”他最后告诉记者。《新闻晚报》供稿   NEAT计划
  NEAT小行星追踪计划是美国进行的一项近地小行星追踪计划,它把1996至2004年拍摄的67000张天体照片放在互联网上供天文爱好者寻觅。当发现者认为自己发现了新的NEAT小行星后,还要独立计算小行星轨道,并至少找到3个晚上小行星的踪迹,才能向NASA提出认证申请,再经过NASA方面测算确认后,方可作出承认。

      是不是啊?我们该怎么看待NEAT计划?
sky90c 发表于 2008-3-22 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联通
老美可真够鬼的,自己懒的找,让咱们10几万人帮着找,那咱不都成了傻帽了吗,坚决抵制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寓蠢活动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白羊星座 发表于 2008-3-22 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张掖 电信
科学无国界!谈不上利用被利用!何况即使命名权属于NASA,但是NASA取得的成就也会使世界的每一位天文爱好者受益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jiahao1986 发表于 2008-3-22 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学
如果找小行星是为了争个命名权,那还是别找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xjin 发表于 2008-3-22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衡水 联通
"NASA取得的成就也会使世界的每一位天文爱好者受益"
“小行星中可能含有大量稀有矿物质,今后技术力量具备后就可进行开采,因此,对小行星拥有发现权和命名权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作用很大。”汪琦对记者说。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rjxie 发表于 2008-3-22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联通
不赞同所谓利用的说法,这是正常的参与科学研究的途径,天文学正是全人类参与的一项科学研究,如果说义务为人家整理些资料就是被利用,那么科学的参与和奉献精神还要不要了?科学探索是否都要和名利捆绑在一起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castro-er 发表于 2008-3-22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联通/哈尔滨理工大学
发现新天体的天文台才有命名权这不是世界的通用做法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rjxie 发表于 2008-3-22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联通

不是的,这个要看是否是理由自己的观测拍摄设备发现的,网络上通过图片发现的都没有命名权。
而且有些天体即使是自己观测拍摄发现的也没有命名权,比如行星和其卫星一般都是用希腊神话的
人物名字命名的。爱好者有命名权的主要是彗星。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房 崑 发表于 2008-3-22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联通
为科学做贡献是怎么会叫利用?中国投资了200亿用于“人造太阳”,按照上述说法那不算是“叛国”了?再说上面说的也不全是实事,爱好者有发现权的,要不怎么会写出发现者的名字哪?你们又是怎么知道叶泉志、苏华和周波的哪?所以我们要以平和的心去对待科学,更不能加入政治色彩,那有科学就真的没有意义了!为科学做贡献不分国界、敌我、贫富,为科学做贡献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张大庆、陈韬和高兴不也是在默默的贡献力量吗?当然他们的付出也得到了国际天文学会的认可和奖励。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为世界科学发展做贡献!
我准备好了,随时等着板砖!大家打的时候轻点哦!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anjilin 发表于 2008-3-22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 联通
每次看到这种无脑文章我就想骂娘,什么时候中国人才能成熟点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A2CR 发表于 2008-3-22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大庆 联通
两年前就有人发过这样的帖子了,这又是记者在瞎写,中国的天文爱好者有十万人吗??恐怕有一两万都算多的了!找NEAT的人恐怕连100人都没有吧!国内玩业余电台的人数远远超过天文爱好者的人数,玩业余电台的现在全国还不到十万人,何况玩天文的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rjxie 发表于 2008-3-22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联通
原帖由 BA2CR 于 2008-3-22 09:42 发表
两年前就有人发过这样的帖子了,这又是记者在瞎写,中国的天文爱好者有十万人吗??恐怕有一两万都算多的了!找NEAT的人恐怕连100人都没有吧!国内玩业余电台的人数远远超过天文爱好者的人数,玩业余电台的现在全国还不到十万人,何 ...


很赞同。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txdtj 发表于 2008-3-22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很同意班主的说法,在这个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里,全民皆商,人人都要当大老板,挣大钱,在任何时候人们谈论的话题都离不开柴米油盐的涨价和股票基金,天文爱好者们在茫茫人海中几乎消失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魅丽参宿四 发表于 2008-3-22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咸阳 电信
告它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ALMACH 发表于 2008-3-22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加拿大 Bell
天文爱好者的心态至关重要。
作为爱好应该以乐趣为第一目的。同时学做人,学做事,交朋友等等是重要的副产品。一个你花钱找乐的事,如果还能对科学有所贡献,岂不是更添迷人之处?
看开一点吧,大海因宽阔才翻起那么多俏丽的浪花,宇宙因广浩才吸引这么多人的目光。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b34 发表于 2008-3-22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绍兴 电信
原帖由 BA2CR 于 2008-3-22 09:42 发表
两年前就有人发过这样的帖子了,这又是记者在瞎写,中国的天文爱好者有十万人吗??恐怕有一两万都算多的了!找NEAT的人恐怕连100人都没有吧!国内玩业余电台的人数远远超过天文爱好者的人数,玩业余电台的现在全国还不到十万人,何 ...

同意,就是因为记者在瞎写,所以中国的天文爱好者才懒得理记者!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Plane 发表于 2008-3-22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西湖区 电信
我也来说句话,其实一个国家的科研与经济实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的NASA有多少企业、高等教育院校、研究所在后面支持,要光是政府拨款那里够?而中国的经济尚未发展到这样的地步,首要的任务是当然是发展经济,像这样的基础科研自然会落后,最终当然也不可能做到像NASA那样因为缺人而推出NEAT计划。试想,假如中国那天有能力搞这样的计划,不是也要号召全世界的爱好者来参与吗?我们的收入水平都不如美国,对天文的爱好自然是比较奢侈、烧钱的,以我个人为例,到小学5年级才有第一架天文望远镜(60/900),花了400,还是通过合作关系按出厂价格买到的。之后最多只能用来看看行星、月亮,自己课余的天文研究很多只能集中在理论上。一年前更新装备,现在还是有很多无法实现,只能纸上谈兵。而在美国,天文望远镜,哪怕是APO的,最多千把来美元,对于他们的收入来说简直是杀杀水的事情!这最终使得我们很多爱好者没有自己的镜子,只能寻求诸如NEAT的东西来做出自己的成就。

所以玩天文真的是一件很矛盾的事,如果要想有成就,很难,也很花钱。所以希望各位能够静下心来,等到我们经济发达了,人民富裕了,我想这样的文章也会少下去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Plane 发表于 2008-3-22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西湖区 电信
其实还有一点,即使我们没有命名权,哪怕没有了发现权(貌似发现权是有的,杭高丁舒珊不是也有证书的吗),我们可以自己开网站来宣传,靠我们自己把这些发现者给记住。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ddmf 发表于 2008-3-22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三明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Eldghost 发表于 2008-3-22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电信
极不欣赏这样的泛政治化。。。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12 04:31 , Processed in 0.04344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