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美女教授称李清照好色好赌好酒引争议(图)

[复制链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8-4-3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2008-04-01 05:38:20 来源: 现代快报(南京)


 核心提示:中南大学教授杨雨在新作《莫道不销魂——杨雨解秘李清照》中,颠覆了人们心中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李清照形象。

在这位美女教授的眼里,李清照虽然长得漂亮又有才,但也有很多“劣行”,比如好赌、好酒、好色。


现代快报4月1日报道 李清照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这位宋代奇女子凭借着什么样的魅力,让今天的人们念念不忘?研究李清照的学者康震曾用“多愁善感的、清丽娟秀的、端庄的一个女词人”来解读李清照。不过,中南大学教授杨雨在新作《莫道不销魂——杨雨解秘李清照》中,却完全颠覆了人们心中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李清照形象。在这位美女教授的眼里,李清照虽然长得漂亮又有才,但也有很多“劣行”,比如好赌、好酒、好色。


她是赌神
最爱打“麻将”,还撰文教赌术

说起“赌神”,很多人会想起港片,想起周润发。不过在杨雨眼里,电影中的“赌神”早在900多年前就存在了,这个“祖师爷”就是李清照。李清照还专门写过一篇《打马图序》,介绍各种赌博方法。当然,“沉迷”赌博的李清照永远都有着好运气,是个常胜将军。


专门写书,介绍赌博


   杨雨介绍说,在李清照的《打马图序》中,一开始就教训人说:你们赌博为啥就不能像我一样精通呢?其实赌博没什么窍门,找到抢先的办法就行了,所以只有专心致志地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谓“博者无他,争先术耳,故专者能之”也。随后,李清照在她的文章中列了20多种赌博游戏方式。在这些五花八门的赌博游戏中,有的她嫌太鄙俗;有的她嫌只凭运气,显示不出智慧;有的她嫌太难,会玩的人太少,她根本就找不到对手——瞧瞧,李清照俨然是个“赌博专家”。
那李清照喜欢玩什么呢?据她自己说,是“打马”。有人考证出,“打马”就是麻将的前身。看来,通宵打麻将是李清照的一大爱好。


逃亡途中,不忘带上赌具

  说李清照是“赌神”,沉迷于赌博,也得有真凭实据,杨雨教授就给大家介绍了这么一个例子:李清照爱赌到了什么程度呢?北宋灭亡以后,为了躲避金兵,李清照跟着达官贵人们一起逃难。兵荒马乱的时候,她还念念不忘赌博的事儿。人家说“三天不练手生”,她是三天不赌手痒啊。只要稍一安定,她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把赌具找出来,赌一把再说!
有人说李清照是个赌棍,还真不是冤枉她。如果嫌“赌棍”这两个字听起来不大雅观,可以换个词,就像《古今女史》所说的那样,称她为“博家之祖”——赌博的祖师爷。这顶高帽子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戴的,赌棍不雅,那就再赠她一个当之无愧的外号——赌神!她说过这么一句话:“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原来,李清照写这篇《打马图序》,除了得意洋洋、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精通赌博之外,她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让后辈子孙都知道,“命辞打马”这种赌博游戏,就是李清照开创的。

她是酒鬼
不是从来不醉,而是一喝必醉

李清照虽然没有专门的文章写自己好酒,可她词里面的蛛丝马迹多着呢。如今能读到的李清照的词大概有58首(含存疑之作),提到酒和喝酒的就有26首。别看她赌钱从来不输,喝酒却没那么大本事——不是从来不醉,而是一喝必醉!

爱喝烈酒,常常不省人事

  杨雨在书中举了很多例子来证实李清照是“酒鬼”,李清照最出格的一次,在《如梦令》中也有记载。“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大意就是她和伙伴们踏青春游,在家乡济南大明湖上一边划着小船欣赏美景,一边喝酒行令,喝得醉醺醺的,竟然不小心闯进了一望无际的荷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李清照不但好酒,而且还好喝烈酒。她写过这么一句词“险韵诗成,扶头酒醒”。“扶头酒”并不是一种酒的名字,而是指酒性很烈,让人容易喝醉的酒。李清照自己酒量不咋的,还非要逞能喝烈性酒。这一喝,就常常不省人事,睡一宿还醒不了酒。李清照不是有句很有名的词嘛,“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就是说昨天刮了一晚的狂风,下了一晚的暴雨,我昏昏沉沉地睡了一晚,一觉醒来,昨天喝的酒还没醒呢。


赏花写词,不忘喝上两口

  另外,杨雨还指出李清照不但经常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而且喝酒还有一大嗜好:爱赏花喝酒。李清照写花的词有48首之多,当然就少不了“花酒”了:赏菊花的时候,“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菊花开了?喝酒;赏梅花的时候,“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梅花开了?喝酒;赏茶花的时候,“金尊倒,拼了尽烛,不管黄昏”——茶花开了?喝酒……一年四季都有花开花落,得,一年四季都泡在酒缸里了吧。

她是色女
她的词曾被人大骂“不知羞耻”


说李清照好色,可能很多人会提出质疑,怎么一个伟大的女词人会好色呢,她不是一个端庄的妇人吗?可杨雨从李清照婚前婚后的两首词中,看出了点端倪,作出了另类解读。


尽诉少女怀春


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杨雨解读:这第一首词,说的是嫁人之前的事儿,写一个大家闺秀的少女荡完秋千的姿态。表面上,李清照好像是在写少女看到陌生男人后,是如何害羞,只穿着袜子就想赶紧逃跑,生怕被陌生男人偷看,不过还是偷偷回望了一眼,并装作嗅青梅的味道。再仔细一想,发现不对:这些都只是李清照设的幌子啊!她想要说的,根本就不是少女的害羞。那她想说的到底是什么呢?一句话:哪个少女不怀春!别看平时一副大家闺秀的淑女模样,那都是做出来给人家看的,是表面文章,骨子里却充满了少女天性中对自由、对爱情的本能渴望。


诱惑老公上床


李清照《丑奴儿》:“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杨雨解读:这第二首词,描绘的是李清照结婚以后的事儿。大致意思就是晚上这场风雨啊,把白天的炎热都洗刷干净了,是夏天里一个难得的凉快的夜晚啊。女主人李清照款款出场了,先是向丈夫赵明诚弹琴求爱,不过赵明诚没领风情。于是李清照只好对着菱花镜子,开始细细描眉,轻轻点唇了,上一点薄薄的晚妆,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要换了别的妻子,为了维护自己的淑女形象,说不定就此罢休了。可李清照不是一般的女人啊,要不有人怎么骂她“不知羞耻、荒淫放肆”呢?“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洗了澡,化了妆还不够,还要穿上件粉红色的透明睡衣,雪白的肌肤若隐若现,一阵一阵的幽香散发出来。然后,脉脉含情、温言软语地对赵明诚说“今夜纱厨枕簟凉”—— 今晚的竹席应该很凉快哦!
这无异于一封“遗情书”啊,当时的词人王灼就炮轰说:“这种不知羞耻的话居然也敢写出来,从古至今的大家闺秀,有文采的又不止她李清照一个人,就没见过这样大胆放肆的!”足以看出李清照的“大胆”。

■反响
康震:
好赌好酒
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记者采访了研究李清照的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的康震教授,想听听他是如何看待杨雨这样颠覆性解读的。
康震谈道,因为还没有看过杨雨的这本书,所以不便发表一些不成熟的批判的观点。但是说李清照喜欢赌博,他认为这未必就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赌徒”。因为在那个时代,“打马”并不是为了赢钱,完全是文人雅士在闲暇之余的一种娱乐方式。

说李清照是“酒鬼”,似乎更有些牵强。毕竟在宋代,喝酒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不管男词人、女词人都会饮酒赋词、咏物抒情,这同样是一种生活方式,与现代意义的“酗酒”完全不同。多少文人墨客的传世之作都是在酒的催化下神奇地从诗人的心中迸发。

对于李清照的“好色”,康震说他不知道杨雨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如果只是从一些描写女子美貌、妩媚的言辞中就片面地说李清照“好色”,似乎有些不妥,只能说她大胆而已。
虽然康震没有正面批判杨雨的另类观点,但他还是觉得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是极具才气的女词人,而且是一位十分坚强的女性。“毕竟对李清照的评价,几百年来都是如此,难道几百年的评价不敌一家之言?”他认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必须尽量把其放在所处的历史时代下,客观地进行评价。

网友:
美女教授
将李清照“妖魔化”

杨雨这位美女教授对李清照的解读极具颠覆性,某网站贴出的《杨雨解秘李清照》讲座视频,短短几天内点击量超过15万次。大量喜欢李清照的网友对这样的解读非常不满,有网友认为杨雨是为了出名,故意将一代女词人妖魔化,哗众取宠,目的就是夺人眼球;也有网友认为杨雨很年轻,本身对李清照的研究不够,功夫还没有到家,曲解、误读了李清照。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公元1084年~约1151年),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一位女才子。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才华出众。丈夫赵明诚是金石家。她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后,李清照与丈夫为逃避战乱来到江南。不久丈夫病逝,李清照在孤苦生活中度过了晚年。但她一直关心国家大事,也从未停止过文学创作。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交的词作大家,词的内容虽然没有摆脱爱情与离愁别恨的传统范围,但在南渡后,她的词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人民和个人的深沉伤感。她的词对女性内心世界严肃而深刻的描绘,于委婉细腻中一洗以往词作的妩媚不实的气氛,给词坛带来清高的意趣、淡远的情怀、空灵的意境,使她最终成为宋代词坛的杰出女性。 (本文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李谷 毛玉霞 李谷)

[ 本帖最后由 meteorobs 于 2008-4-3 23:47 编辑 ]

杨雨

杨雨

李清照

李清照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8-4-3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李清照好色爱赌,学术研究走火入魔?

2008年04月02日 07:30:00  来源:发展论坛

网友热议:

新华网友:124.239.60.*

    从那么一两首词中便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显然不会令人信服。如果杨教授仅是个人观点,顶多也就是哗众取宠,倘若拿此来教化学生,就是对学术和历史的不尊重。

新华网友:222.71.4.*

    杨雨教授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理念,衡量曲解一个历代公认的爱国女词人,这类混淆是非的谬论是会误人子弟的,也有损为人师表的教授形象。

新华网友:123.8.200.*

    李清照不是凡人,写词大胆,情有可原。可杨雨以常人知心度之,把自己今日的感受强加于古代先贤,仅凭读几首词,就得出如此离谱之评语。试问杨教授:当时当地的生活习惯,你究竟了解多少? 靠此出名,不觉有愧吗?

新华网友:218.18.177.*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著名女词人。她的一生既绚丽,又多灾多难。向一位已故名人身上泼脏水,这样的人本身就没有道德,没有修养,更不足以撼动李清照在我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新华网友:125.83.74.*

    才出“蛊惑仔”李白,又见“好色好赌好酒”李清照,我们的学术研究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固然是好事,但如果这种极端污化中华文化和文人的行为成为惯性的话,对下一代的影响将会是灾难性的。同时,主管部门也应反思是否尽到了正确管理和引导的职责。

新华网友:211.155.0.253

    现在学术界有种很不好的学风,就是以污秽名人出名。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有了大禹三过其门而不入是因为有外遇的荒唐言论,有了诸葛亮故意陷害魏延的骇论,更有了李清照生前不堪的种种谬论。这些人不是在做学问,而是在人为制造轰动效益,以创造所谓的“学术超女”、“学术超男”。因此现在最重要的是,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应该及时阻止这种不良学风的继续蔓延,给学术研究留一片净土。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8-4-3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李清照“好色”让谁蒙羞?

2008-04-02 | 李清照“好色”让谁蒙羞? 文/泉韵

我一直搞不明白,如今这些穿着教授外套,打扮成学者模样的文化名人们都何等这般?若不拿着文化老祖的这点“私事”、“艳事”来炒作,好像他们就没法活下去了,都拿出语不惊人誓不休的看家本领,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派繁荣景象啊。

   这几年,长眠地下的祖先们颇不安生,先有专家爆炒孔子是私生子、丧家犬,后有学者论证关羽并非英雄且生性好色、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乃婚外情所致,现在更有被称之为美女教授的杨雨也是语出惊人,将李氏婉约词与“遗情书”相提并论,难道古今无数“李迷”魂牵梦绕的,只是一个古装版“木子美”?

   确实,美女教授杨雨在论证李清照“好赌、好酒、好色”时旁征博引,显得有理有据,很能迷惑人。但是,她却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即把文人的诗词当成了他们的生活实录或自传来解读。

   其实,古今中外诗人的话,往往是当不得真的,他们写小偷,未必自己就是“梁上君子”;写情人,未必自己就得有情人,就是有情人未必都是偷鸡摸狗之能事。倘若一名普通庶民如此看问题倒也罢了,问题是在一些所谓教授学者那里,竟然也得出如此幼稚可笑的结论,就让人颇为费解了。

   就李清照的诗词而言,其中固然有她生活的投影,却未必事事着实,因此,她的诗词或文章绝对不是她生活的实录。诗人的话虽不可以当真,可学者在做学问时却必须求真,杨雨教授若以李清照的诗文为证据,来证明其“好赌、好酒、好色”,“浮躁”或“缺乏常识”且不说,如此治学,未免也太不够严谨了吧。

   另外,笔者作为李清照的故里山东的一分子,听了这话也颇为不舒服。当然我们不是说杨雨就不能谈出自己的学术观点,问题是不能仅凭李清照的一些诗词里的描述,就得出李清照如此多的“劣行”来,杨雨凭借个人臆断就得出李清照如此“好赌、好酒、好色”,只能说明扬雨的浮躁心态之膨胀程度可见一斑。

   鲁迅先生说,“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笔者却愿意相信这些学者之所以得出如此“夺人眼球”的结论,并非故意“炒作”,而是由于学力或修养不够;或者,仅仅只是一种调侃的说法,读者何妨当作在听神鬼狐怪的故事,彼“姑妄言之”,我亦“姑妄听之”。

   然而,他们却明明一本正经地将这些不着边际的玩意儿当成严肃的学术问题来言说,因此,笔者不能不在此指出,这位美女教授在解读李清照时存在着学理上的错误。

   另外,古代那些文人雅士们的赌的概念也不同于今人的赌博一说,而只是当时的文人雅士在闲暇之余的一种娱乐方式,即所谓“不为无益之事,何消有涯之生”——李之好酒亦当作如是观,不过是一种艺术化的生活方式罢了,若以“劣行”视之,岂不大煞风景?至于“好色”,乃人之天性,李清照在词中的表现,并无可非议之处——杨雨教授若是接受不了,则不能不说,以她这种对“色”的认识,已足够给她一个“灭绝师太”的称号了。

   最后奉劝这些打着学术旗号的学界大嘴们,牢记张载先生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才是人文学者应该具备的情怀。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8-4-3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教授凭啥说李清照“好色”?

2008-04-02 09:06: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4月1日《现代快报》报道,中南大学教授杨雨在其新作中,颠覆了许多人心中“李清照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在她眼里,李清照虽然长得漂亮又有才,但也有很多“劣行”,比如好赌、好酒、好色。□刘海明

    用道学的眼光看待李清照的,杨雨教授肯定不是第一位。以前,个别学者热衷于窥视李清照的个人情史,热衷于考据李清照在丈夫去世后有没有出轨等。就相关报道来看,杨雨教授并不擅长考古,她研究李清照,只是通过研究其词作来推测其人品。李清照好赌、好酒、好色等不良习气,都是这样被她“意外”发现的。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中往往有作家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因此,许多作品都抹不掉作家自己的影子。但是,文学毕竟是文学,不是作家的自传,因此,仅仅根据作家的作品来推测作家的生活,是很不严谨的。遗憾的是,杨雨女士就是这样“研究”李清照的,比如,在李清照婚前的词作中,有少女含羞回头看男子的词句,婚后的词作中有描述提醒郎君夜里注意寒凉的语句,杨雨据此便得出李清照“好色”的结论,这未免太无聊了吧!按照这个标准,即便是杨雨教授,只要是含羞看过异性,只要是跟丈夫温存过,并以文学手法记录下来,是否就是“好色”呢?当然,别人并不一定这样认为,你自己也未必这样认为,但凭什么就说李清照“好色”呢?

    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然而,给李清照的脸上抹黑,黑的不是李清照,而是抹黑者自己。抹黑者自己心理不洁浑然不觉,却指责别人不洁。如此教授,其所好为何,令人怀疑。  


编辑: 栾晓磊
W020080402328168596552.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8-4-3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李清照好色好赌好酒荒谬

胡志梁的央视博客

  李清照好色好赌好酒荒谬


    李清照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这位宋代奇女子凭借着什么样的魅力,让今天的人们念念不忘?研究李清照的学者康震曾用“多愁善感的、清丽娟秀的、端庄的一个女词人”来解读李清照。不过,中南大学教授杨雨在新作《莫道不销魂——杨雨解秘李清照》中,却完全颠覆了人们心中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李清照形象。在这位美女教授的眼里,李清照虽然长得漂亮又有才,但也有很多“劣行”,比如好赌、好酒、好色。
  
    我们不知这位杨雨教授为何要丑化李清照,为何偏要把李清照当作好赌、好酒、好色的“青楼女子”?但其用心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借炒作,扬虚名呀!看到这位杨女士杨美女的言论,不禁让我们想起去年一语惊天的北大才女步非烟,此女刚获得今古传奇黄易武侠文学奖的三等奖,就不知天多高地多厚了,公然叫板武侠大师金庸,大呼特喊“要革金庸的命!”结果呢,整整一年光景,自以为是的北大才女步非烟灰头土脸,她的夜郎自大的狂傲,她的不可一世的美女芳踪,却无响无息地销声匿迹了。如今,又来一位号称美女教授的杨雨,此女一不考古,二不查史,单凭从李清照诗作词品的只言片句中断章取义,武断其人,真可谓极尽妖魔丑化之能事,极绘轻浮无礼之彩笔,极吸哗众取宠之眼球!

    李清照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威望,她的文学造诣奇高,作词形式善于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李清照卓越的才华不仅在古今女性中,首屈一指,而且还在封建社会众多以男性作家为中心的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举足轻重。可想而知,她的压力多大!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难怪当今教授杨雨美女也会如此嫉妒李清照,甚至酸溜溜说些什么“不知羞耻、荒淫放肆”之类的污言秽语。杨雨女士丑化的所谓“好赌、好酒、好色”,无非是李清照那些借景咏物之作,含有所见,所闻,所感。诗词乃文学艺术作品,有夸大,也有虚构,岂能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对号入座呢?按杨美女的逻辑描绘,李清照应该是极富英雄气概的大将军才对,因为她题诗有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哈哈,荒谬之至,美女教授杨雨女士,这种借炒作、扬虚名的方式太拙劣了吧!干脆学习芙蓉姐姐挠首弄姿,怪模怪样的大摆S造型,也许更有用,也许更能起到社会的轰动效应呀!又何必如此抹黑已逝几百年的古人呢?


                            胡志梁
                       二00八年四月三日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staroptic 发表于 2008-4-4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电信
变态!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VIVAVIVA 发表于 2008-4-4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兰州 电信
这些所谓的学人真是在哗众取宠啊!大禹有外遇,李清照是酒鬼,成天琢磨这些破烂东西,烦不烦啊!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水星人 发表于 2008-4-4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本溪 联通
宋代的女子有这位教授那么开放吗?是不是想借助媒体的炒作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8-4-6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怎样看杨雨教授被网络攻讦

2008-4-3 0:04:03  红网

真的是山雨欲来了!只是这场山雨诞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但我们分明感受到它剥蚀女性衣裳或曰脸面的能量,真正让斯文扫地的能量。清明前夕打开互联网,发现我们所熟知的一个长沙知识女性,中南大学杨雨教授,正在被一帮网络强人--认识的和不认识的--集体攻讦。而攻讦者没有多少知识层面的理由,没有优雅的文明手段。不少理性缺失者,哪怕没有翻过杨雨教授的一页著作,没有看过杨雨教授的一段视频,也一哄而上,加入对湖南学界这位年轻知识女性的集体攻讦。
  
  当然,也有一些批评值得杨教授注意,比如好些人就质疑杨教授治学主观轻率,将好赌、好色、好酒奉送给了一个千年前的女词人。除此之外,好些攻讦的语言,是不能转述的,因为那实在黄而暴力。
  
  如果没有这场网络围讦,对杨雨教授的评介,或许还进入不到社会评论的范畴,那顶多还是文人之间或者学术界的一场观点之争。但现在,我们分明听到了女性和知识在一片喧腾的强暴浪声中发出惊恐的呼喊。我们该怎么办?正气和正义该怎么办?如果正在被网络语言暴力侮辱的是你们的姐妹和朋友,你们该怎么办?我想,我们除了维护姐妹和知识的尊严外,别无选择。
  
  杨雨教授是因为在长沙政法频道《世说新语》栏目中解密李清照,而受到民众关注的。李清照千年后,除了58篇诗词存世(况且还有存疑之作)和极少传略之句外,已经无所谓百分百的生存本相了。她实际上已经成为文学可以大肆勾勒的具有丰富性格和形象的人物。不独李清照,实际上,许多历史名人也被现代人重新记忆和再造,但其作者或者编者导者,鲜见被攻讦。而杨雨,一个刚过而立之年的年轻女教授,一个受过法兰西和中国传统文化浸洗的学者,居然就因为以自己的视角解读李清照而遭受拍砖和肉体污蔑。在电视以及后来根据讲稿修饰整理而成的《莫道不销魂》的书中,这个被一些人戏称为“美女”的教授,在特定的语境中,对李清照做了“好色”、“好赌”、“好酒”的个人见解,而让不少人望文生义。我的手边刚好有一本书,我是在慢慢地品读这本书,我认为这是一本益书,我还正准备看完后写个书评,说说我的读后心得。但突如其来的网络非议,让我不得不提前说两句。在这之前,我在电视上目睹了这位青年知识女性的风采,一袭红衫,带着些许清涩的表情说她的李清照,一个在她的脑海里浮现过不知多少回的梦幻般的千年女性,一个能让她着迷流泪的一代咏絮才女。但就是这样一位纤弱女性,转眼被网络语言暴力的梦魇纠缠上了。
  
  这已经不是一个礼教时代。但并非说现代文明时代就已经到来了。我突然假设,如果解读李清照的是一位须眉男人,还有人这么起劲的辱骂吗?说不定有人在乐呵呵击节鼓掌了。女人该干什么?走上时代前台的女性,似乎无一例外地要经受网络舆论折磨。前有于丹,因为上《百家讲坛》说《论语》,而被拉入娱乐化的议论,今有杨雨,因为解读李清照而被看成是某种利用身体炒作一类异星。这反映了我们这个群体,对女性已经失去了起码的尊重,或者丧失了信赖感。知识界也好,娱乐圈也好,实业界政坛也好,一个女性的出现,往往先被群体审视一番。尤其是有几分容貌者,难逃非议厄运……而这又是为什么?李清照是否真的玩过赌博,是否爱情浓烈,是否好酒贪杯……已经不重要了,难道就不可以善意的戏说?历史中被戏说者,被文学化者,何啻李清照?为何在这一刻,李清照仿佛成了某些人心中的圣母?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对杨雨教授的批评,完全脱离了正常的可以商榷的文艺批评轨道,而变成了一场暴力和黄色语言的攻讦,网络中不是迸发的某些暴力和腥臭由此可见一斑。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这实际上也正授人以柄,让藐视网络者有了挥棒的借口,我们的网络因为有大量这样的无理性表现存在,而让信息传递的价值大打折扣,这难道是我们需要的结局吗?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8-4-6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下面我们来看看各地网友们的观点如何:

锄奸 (来自于四川省南充市)2008-4-5 13:59:00

“我突然假设,如果解读李清照的是一位须眉男人,还有人这么起劲的辱骂吗?”

你究竟生活在空中楼阁还是世外桃源?你对杨雨因迎合商业利益、个人名利而信口开河遭到大家唾弃这么心痛,竟然突然假设:“如果解读李清照的是一位须眉男人,还有人这么起劲的辱骂吗?”。你不愧为怜香惜玉的多情种。你难道不知道同样信口雌黄的意中天是须眉男人?他不是也同样遭到大家的唾弃吗?你的心理看来有些阴暗。你把反对杨雨浮躁、随意对待古代名人的轻率态度的网友骂为网络强人,在你指责他们采用黄色暴力的时候想没想到自己正在对网友实施黄色暴力?杨雨信口开河例证之一:她说用现在的话来说李清照就相当于“超女”。李清照居然和许多常识都不知道的超女为伍,这是一个教授应说的吗?商业炒作出来的怪胎遍地都是,李清照千古一人,这杨雨算不算信口开河?她懂得治学之道应严谨认真吗?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8-4-6 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红网网友 (来自于贵州省贵阳市)

2008-4-3 14:48:00

1.“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你说你个李清照,一个南宋的大家闺秀,一个有夫之妇,而且你丈夫赵明成也不差是当时著名的金石专家,你去“思”西汉的一介武夫项羽干什么?“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济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你说那项羽有什么好?一匝马不走,他都“可奈何”,自己的老婆都“奈若何”你去“思”他干什么?“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更何况人家夫妻感情很深,你说你个李清照,你去破坏人家庭干什么?

2.“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你说你个李清照,人家大学教授上讲台倒垃圾都穿着西装裤衩,你堂堂中国古代才女的掌门人,你坐“兰舟”出国考查你就考查好了,你脱衣服干什么?“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你脱衣服也就脱了那是你个人的事,世界现在哪个国家都地讲民主,可是,你说你,你干吗要去“争渡”呢?你排队按先后顺序“渡”不行吗?你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你讲点文明礼貌,讲点五讲四美好不好?

3.“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弗洛伊德说,“梦是白天所做事情的延续”你说你个李清照,你一个有夫之妇,赵明成应邀到北京当奥运火炬手,不在家,你不好好带孩子,书琴棋书画,你“思”项羽被虞姬“臭骂”回南宋,你又开始思“帝所”。中国从秦始皇统一中国算起,到清朝薄仪结束,大大小小,老老少少,一百多个皇帝,你想“归”哪一个的“所”?还是所有的皇帝的“所”你都想“归”?“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休体!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你说你个李清照,你这么这么-------唉,你叫我怎么说你才好,我是红领巾,老师说了,不准说粗话。所以我不说了。你这样做人,你说美女教授不拿你开涮拿谁?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8-4-6 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教授,凭啥说李清照“好色”

齐鲁晚报

  拿古人做文章历来是中国文人的偏好,然而如今的学术圈,却兴起了说古人闲话,造古人绯闻的“新风”。前几天我们说到,最近百家讲坛的纪连海移师上海,在电视节目中声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恋上了第三者;这两天,中南大学的教授杨雨又著成新书,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端庄淑女形象彻底颠覆,称李清照好赌,是“古代赌神”;好酒,“一喝必醉”;好色,“诱惑老公上床”。

  《齐鲁晚报》文章说,用道学的眼光看待李清照的,杨雨教授肯定不是第一位。以前,个别学者热衷于窥视李清照的个人情史,热衷于考据李清照在丈夫去世后有没有出轨等。就相关报道来看,杨雨教授并不擅长考古,她研究李清照,只是通过研究其词作来推测其人品。李清照好赌、好酒、好色等不良习气,都是这样被她“意外”发现的。我们知道,文学作品中往往有作家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因此,许多作品都抹不掉作家自己的影子。但是,文学毕竟是文学,不是作家的自传,因此,仅仅根据作家的作品来推测作家的生活,是很不严谨的。遗憾的是,杨雨女士就是这样“研究”李清照的,比如,在李清照婚前的词作中,有少女含羞回头看男子的词句,婚后的词作中有描述提醒郎君夜里注意寒凉的语句,杨雨据此便得出李清照“好色”的结论,这未免太无聊了吧!按照这个标准,即便是杨雨教授,只要是含羞看过异性,只要是跟丈夫温存过,并以文学手法记录下来,是否就是“好色”呢?当然,别人并不一定这样认为,你自己也未必这样认为,但凭什么就说李清照“好色”呢?

  文章认为,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然而,给李清照的脸上抹黑,黑的不是李清照,而是抹黑者自己。抹黑者自己心理不洁浑然不觉,却指责别人不洁。如此教授,其所好为何,令人怀疑。

来源: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广播  2008-04-03 16:19 编辑: 经济广播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00000000 发表于 2008-4-6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鹏博士宽带
我相信发表评论的,没几个人看过她写的这本书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8-4-6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联通/吉林大学
古昔之"赌"跟现在的"赌"毕竟有区别,社会生活风气与现在的大相径庭,这样的言论未免古今不分,混淆视听

难以避免炒作之嫌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小叶3 发表于 2008-4-6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这样的抄做太侮辱了前人了    为了自己的名利   不惜拿古人来搞    真是太不尊重了
这个拿李清照乱评论的人根本就不配做中国人的子孙    根本就不配去评论李清照  根本就不配当教授    他简直就是个禽兽不如的东西    还有那些乱拿古人开玩笑的所谓的名人教授  都不是什么东西。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天上冰雪 发表于 2008-4-7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加拿大 Rogers
毕竟古人还是有人性的,李清照能如何?她不还是一个人,什么酗酒好赌,都无损她在文坛上的地位.

其实也反映了那些哗众取宠的当代人的扭曲心态,带动并试图迎合社会上猎奇的趣味.

其实这也是一种人性,人性里面本就有叛逆的一面,而把这一面表现出来就满足了其他人的部分欲望.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enlinliu 发表于 2008-4-7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中移铁通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5 23:42 , Processed in 0.14241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