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片警”打败明星当影帝

[复制链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8-6-29 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时间: 2008-6-24 9:08:00   新疆日报网


 (新疆日报网讯)6月22日晚,第十一届上海电影节落幕。虽然天降大雨,但众多明星还是按时前来参加颁奖礼。本届电影节以“抗震救灾”为主题,在闭幕式及颁奖礼的各个环节中,依旧突出了这一主题。从获奖名单上看,真情感人、建立希望的电影最受评委青睐。
 
 王家卫冒雨跑进场
 
 22日,上海从早到晚一直下雨,原本星光闪耀、聚集人气的红地毯被迫取消。因为大雨,闭幕式会场门口的接待一时出现了混乱,明星们都毫无怨言,冒着雨一路小跑冲进会场。
 
 本届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王家卫就是在距离大门近百米的地方下了车,然后冒着大雨往场地跑,跑了几步,不少记者认出了他,对着他大喊。于是,王家卫只好硬生生停住脚步,顶着大雨,保持绅士风度,缓缓走进现场。剩下的短短几步路,他就被淋得浑身湿透。
 
 非专业演员当影帝

  本届上海电影节毫无例外地将大奖颁给了优秀的专业电影人,但让人意外的是,本届电影节的影帝并不是专业演员,而是哈尔滨市某派出所副所长马国伟。他在高群书的电影《千钧一发》中出演男主角,评委们觉得,他朴实、真诚的表演感动了大家。上台领奖时,马国伟十分腼腆,他还拉着导演高群书一起上台领奖。高群书说:“我对马国伟是一见钟情的。我挑他当男主角的时候,距离开拍只有3天了。他原本是负责我们这一片区的派出所的副所长,我一看见他就觉得他很像男主角,立即找他拍电影。”
  
后来,《千钧一发》又获了评委会大奖,高群书上台领奖时,又带上了马国伟以及其他几位主创。高群书幽默地总结“团结力量大”。
  
《陌生的亲情》获最佳影片奖
 
 在金爵奖的16部入围影片中,有不少讲述家庭亲情的影片,最终俄罗斯电影《陌生的亲情》获得最佳影片奖,这是导演弗拉基米尔·考特的处女作,自己的首部电影即能获此殊荣,弗拉基米尔激动得难以成言。王家卫称赞这部影片“在每个方面都是非常优秀的”。最佳导演奖颁给了立陶宛导演马里斯·马丁松斯,他执导的影片《迷失》还同时获得最佳音乐奖。同样获得两个奖项的还有捷克影片《空虚》,它将最佳编剧奖和最佳女演员奖收入囊中,最佳摄影奖则由德国影片《我母亲的眼泪》获得。
 
 灾区放映员获特别奖
  
本届电影节一开始就确立了关注抗震救灾的主题,头一天就请来章子怡、成龙等人讲述救灾的感人见闻。在闭幕式上,众多电影人再次向战斗在抗震第一线的人们致敬。电影节特地请来灾区四川绵竹的电影放映员赵先福,并为他颁发了一项特殊的奖项。
 
 在颁发完所有奖项之后,评委会主席王家卫上台致辞。他说:“这次的电影节,很多参赛影片,尤其是中国影片都以‘希望的重建’为主题。这其中,有坚强的母亲,男性的眼泪。每次都让我觉得十分感动。”经历四川大地震后,王家卫觉得,这种充满希望的精神很珍贵。
 
 ■三大遗憾
 
 选片视角狭窄影响权威性
 
 本届电影节刚一公布金爵奖入围名单,就遭遇了来自业内的质疑,呼声空前响亮,看看入围影片,内地有高群书的《千钧一发》和哈斯朝鲁的《长调》,除高群书的电影还获得一些认同外,其他来自国外导演的作品,在其本土认知度尚且不够,更不用说在中国了。而且其中还有从未公映之作,可见组委会没有对其合理筛选。另外,上海电影节多年来入选的国产影片大部分都是围绕上海发生的故事,这也被批评为“选片视角狭窄”。由于参赛片的认知度不广、质量不高,影响了电影节的权威性。
 
 定位不明晰影星走过场
 
 包括陈冲、贾樟柯、焦雄屏等多位业内人士指出了“电影节定位”这一问题。焦雄屏是台湾著名的电影学者,她认为上海电影节最需要找到自己的明确定位,以及采取更开放的态度,应向国际化、竞赛公平、与产业互相联系的方向努力,不能偏向评论引导。正因为定位不明晰,导致每年上海电影节开幕式与闭幕式前来的影星不少,却大半没有作品仅是走个过场。
 
 评委专业性不足
 
 以国际电影节的标准看,上海电影节在专业性方面的某些不足,今年集中体现在对评委团的设置上。比如亚洲新人奖的评委乌利希·格雷戈尔、布哈达布·达斯古塔、郭在容、胡雪桦、秦海璐,除了郭在容之外,其他几个人的分量就受到了不少争议。本来今年评委会主席是安东尼·明格拉,可是明格拉突如其来的去世噩耗让人措手不及,只好由香港导演王家卫临危受命——在上海电影节举办的11年里,只有第九届的评委会主席不是中国人,由电影大师吕克·贝松担任,其他10届全部是本国电影人担当评委主席,这多少违背了作为A级国际电影节的一贯规则。另外今年七名评委中,就有三位本国评委,难免让人产生“眼界不宽”的遗憾。(据《东方早报》)
 
 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陌生的亲情》俄罗斯
 
 
评委会大奖:《千钧一发》中国
 
 
最佳导演:马里斯·马丁松斯(《迷失》)立陶宛
  
最佳男演员奖:马国伟(《千钧一发》)中国
  
最佳女演员奖:艾米丽娅·瓦萨约娃(《空虚》)捷克
  
最佳编剧奖:马瑞克·艾普斯坦(《空虚》)捷克
  
最佳摄影奖:弗洛里安·希林(《我母亲的眼泪》)德国
  
最佳音乐奖:《迷失》立陶宛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8-6-29 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

[文化批评]片警夺影帝 讽刺大明星

2008年06月25日08:56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落幕了,上影厂的《千钧·一发》捧得评委会大奖和最佳男主角两项大奖。最佳男主角由片中老鱼的扮演者、非职业演员、派出所民警马国伟摘取,创造了业余演员勇夺国际A类电影节影帝的奇迹。(沈阳晚报6月23日)

  没有大牌明星,没有超级大片,上海电影节这一国际A类赛事竟然如此落寞。如果不是这位来自哈尔滨的片警爆冷摘取了最佳男主角的桂冠,我不知道这次电影节还能给我们留下些什么?

  我们似乎有足够的理由来猜测业余演员当影帝更像是一场蓄意而为的阴谋,可笔者以为那只能是我们的猜测,如果给东道主面子,一个评委会大奖已经足够了,用得着来炒作一个片儿警吗?而且我相信评委会主席王家卫和众多大名鼎鼎的评委们的眼光绝不可能差到分不清一个演员的表演究竟是好是坏。所以我相信马国伟得奖肯定不是徒有虚名。

  有人说让一个业余演员来当影帝更像是一个笑话。可这样的笑话我们却不是第一看到。矿工韩三明就曾在贾樟柯的影片《三峡好人》中凭借自然的表演摘得第14届智利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大奖。戏真的是演出来的吗?演员非得科班出身吗?我开始有些困惑了。韩三明、冯国伟之所以能打动评委,摘取大奖其实所凭借的并不是什么花哨的表演技巧和所谓高深的表演理论,而是来自生活的真实。古龙小说《小李飞刀》中的李寻欢说无刀胜有刀,功夫熊猫里阿波得到的武功秘籍竟然是一张白纸,无招胜有招。那些科班出身的演员为了得奖绞尽脑汁,费劲新机,可大奖却遥遥无期。而这些群众演员,不懂表演的人却胜似闲庭信步,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面的东西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或许表演的最高境界也是不去表演。其实我们都是演员,每天都在演戏,同我们生活有关的戏;而那些职业演员呢?也在演戏,离生活很远的戏。

  冯国伟们得奖不是笑话,是讽刺,对那些专业演员的一种讽刺。真正的表演其实是不用表演,真正的艺术依然离不开生活。或许我们应该感谢这些平民影帝,他们匆匆的来,匆匆的走,一不小心就得了大奖,然而面对大奖他们又是那么的淡然。冯国伟表示将来他的工作依然是警察,没有做专职演员的打算。而韩三明则说“电影拿这么多奖我非常高兴,可我也没觉得当影帝有什么好,我就是一个煤矿工人。”除了表演的真实,那些专业演员该学习的或许还有心态。

  一个矿工,一个片儿警,两个人都成了影帝。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这是草根的胜利,这是真实的胜利。当那些导演、大牌明星在抱着高深的理论和学院派背景试图有所突破时,为什么不像这些群众演员学习呢?

(责任编辑:黄维)

[ 本帖最后由 meteorobs 于 2008-6-29 02:26 编辑 ]

片警马国伟爆冷夺影帝

片警马国伟爆冷夺影帝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6 04:26 , Processed in 0.07804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