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期间用EOS10D拍的几张天体
全部在广东省惠东县巽寮湾拍摄, 现在感觉那里的光害也不小。。。Lens: William Optics FLT105 refractor
Mount: William Optics GT1 + Vixen SkySenor2000
F/stop: 6.2
Guide: sBIG STV CCD Autoguider
Camera: Canon EOS10D
Date: Oct, 2003
Location: Huidong, China
Process: Stack, Curve, Usm, Compostie, Color Balance in ImagesPlus & PhotoShop
M45
http://www.agong.net/photo_file/m45.jpg
M31
http://www.agong.net/photo_file/m31.jpg
M42
http://www.agong.net/photo_file/m42.jpg
Rosette
http://www.agong.net/photo_file/rosette.jpg
太夸张了
竟然可以拍得这么好m31与玫瑰星云最好,可以和专业ccd比美了
感觉 m42 和 m45 有点处理过头,不太真实,m45 的背景星应该多些就更好了。
agong 兄拍摄得太棒了!
值得祝贺!希望能多出好作品! 很漂亮,AGONG兄的水平是属于国内的顶级的了! 很好!不过那张M42有点恐怖 :D 器材不错呀! 震撼啊,特别是m31那张,但是好像m42处理得有点过了。agong兄,你总共stack多少张啊?可否把原始图片也放上来,看看未叠加时的效果。 m42的确是有些“过”, 主要想把细节全部呈现出来, 结果只能处理成这样。。。 我会继续尝试能不能处理得更“真实”些。
天文摄影的“真实”是一个有争论的话题, 因为深空天体都是肉眼难以观察, 要靠摄影来体现的, 那最后的作品就跟器材、拍摄、处理方式都有很大关系, 所以并没有一个严格的事实标准。 比如m42, 可以说肉眼看到的灰暗运气才是真实, 也可以说一般摄影下的中心过曝才是真实。。。 所以只能说在处理上要有点底线或原则吧, 我的原则就是不加东西, 只尽量挖掘出细节。
关于拍摄和处理细节我会随后补上。 agong兄,别误会,我只是想看看这套昂贵的设备拍出来的原始图片如何。 呵, 是你误会了, 我只是讨论一下关于天文摄影后期处理的这个话题, 它在国外的爱好者里也经常有讨论, 总的来说后期处理是的需要也很重要的, 主要看掌握的原则如何啦。
换了一张相对来说比较"接近"原图的M42, 感觉好像好点。。。 不过和原始图片还是差很远的的, 我明天上一下原图吧。
顺便贴贴我的设备, 就是在惠东时拍的:
http://www.agong.net/temp/IMG_1404s.jpg
http://www.agong.net/temp/IMG_1396s.jpg 设备很棒!那个SBIG的STV CCD那么小就可以自动导星?还有第一张图片右下角的那个是什么设备? 阿哈~~漂亮呀!! 看到都留口水啊,只有那台IBM NB我有外,其它都没有!:) 最初由 jacky 发表
设备很棒!那个SBIG的STV CCD那么小就可以自动导星?还有第一张图片右下角的那个是什么设备?
那个就是STV的控制器, 可以用它直接控制STV进行拍摄和导星, 而无需再连接电脑。
CCD的分辨能力比人眼强很多, 星点的细微移动都能察觉, 所以STV的小CCD配上100mm焦距的镜头就足以应付我的导星需要(我的镜子是650mm焦距, STV+100mm镜头最大可以导3000mm左右)。
好
不过,如果不用三色镜而M42成图如此,肯定处理得很“过”了才行。 FLT105听说镜片是TMB做的,景德只是做了镜筒,光学质量肯定超过了高桥的两片莹石镜。不过AGONG在夏天就不能用10D拍了,不知STV可不可以直接拍深空?拍的太棒了
非常想与agong交流 漂亮!设备技术一流!M42那张感觉篮色多了些。另外个人喜欢中心稍微亮一些的M42。 最初由 jacky 发表
FLT105听说镜片是TMB做的,景德只是做了镜筒,光学质量肯定超过了高桥的两片莹石镜。不过AGONG在夏天就不能用10D拍了,不知STV可不可以直接拍深空?
两者应该有合作关系, TMB的很多镜子都是景德帮他做的镜筒, OEM, 贴不同的牌子啦。 夏天应该也是可以用10D的, 就是不能用太高的iso, 另外处理上要多花点功夫。 STV当然可以拍深空, 但ccd面积小像素低, 没法满足高要求, 拍行星倒是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