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灼 发表于 2011-12-7 09:39

本帖最后由 李灼 于 2011-12-7 09:40 编辑

智子 发表于 2011-12-7 02:02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卫星自身的磁场是不是可以有另外一个来源,也就是主星的引力不断的扰动和揉捏,让内核热起来,成为富铁的 ...

海王星的情况,是不是质量太大,氧气因为分子量大就不能以气态存在了,即使有气态浓度也低吧,浓度高的只有小分子量的氢氦了;还是因为质量大必然会吸积大量的氢氦,而致氧浓度低?

Enchner 发表于 2011-12-7 09:53

卫星发展生态圈的可能性不太大。

gliese581 发表于 2011-12-7 11:51

双行星是个不错的设定,但真正的双行星太少见了,如果以冥王星-卡戎的质量比例,如果主星是地球质量的2倍,另一颗可能只有地球的20%还不到,太小了

索理客 发表于 2011-12-7 12:35

本帖最后由 sonic5188 于 2011-12-7 13:03 编辑

就算从原始地球形成后20亿年,蓝藻出现的时候开始,把地球的历史重演一遍都不一定能进化出高级文明。
何况其他那些看似和地球相似实际差距巨大的行星或者卫星呢?而且地球的环境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很难说是地球塑造了生命,还是生命改变了地球。
我始终认为高级智慧文明的出现带有很大很大的偶然因素,决定因素不是什么环境,而是偶然事件。
适宜的环境能发展出多样物种,那么偶然发生剧烈的环境变化会促使物种大爆炸,也可能导致生命灭绝。
假设7万5千年前的那次火山爆发消灭了所有人类祖先,我们会在这里讨论这些问题吗,事实上那次灾难使现代人类祖先仅剩下1000人,形成小冰河时代。
二叠纪-三叠纪那次物种大灭绝后,地球生命差点走上死循环,多亏出现了陆生生物四肢结构出现飞跃,进化出了陆地奔跑的能力。

zenghan 发表于 2011-12-7 13:07

sonic5188 发表于 2011-12-7 12: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就算从原始地球形成后20亿年,蓝藻出现的时候开始,把地球的历史重演一遍都不一定能进化出高级文明。
何况 ...

正解!我也认为在整个可见宇宙中高级文明的出现极其罕见,就我们已知的银河系而言极有可能仅我们一家拥有智慧生命,而且这种概率在其他的河外星系也极低。

智子 发表于 2011-12-7 16:01

gliese581 发表于 2011-12-7 11: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双行星是个不错的设定,但真正的双行星太少见了,如果以冥王星-卡戎的质量比例,如果主星是地球质量的2倍,另一 ...

恩,以前我那个《行星畅想曲》里提出过这个想法。除了躺着转的类地行星,我也很喜欢这个构思。而且正是受了冥王星-卡戎系统的启发才想到的。想想看,双份的地球,双份的生态圈啊,有可能都是左旋生物,也有可能一左一右互相不能吃,再如果运气更好一点,都发展出文明来,那故事可就非常华丽了……



zenghan 发表于 2011-12-7 18:46

智子 发表于 2011-12-7 16: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恩,以前我那个《行星畅想曲》里提出过这个想法。除了躺着转的类地行星,我也很喜欢这个构思。而且正是受 ...

兄台过于乐观了,整个银河系里很可能有文明(我说和我们类似的)的星球就我们地球一家。。。太多的限制条件决定了生命特别是智慧生命的产生基本不可能普适。

zenghan 发表于 2011-12-7 18:49

智子 发表于 2011-12-7 16: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恩,以前我那个《行星畅想曲》里提出过这个想法。除了躺着转的类地行星,我也很喜欢这个构思。而且正是受 ...

另外:国内有部分天文学家仍坚持80年代后期的学术观点,根本否认地外生命的存在甚至否认太阳系外行星的普遍存在,认为行星的存在应该比较少而且集中分布在某些特定的恒星类型(比如我们的太阳所在的G型恒星)的少部分个体上。。。所以你的这个假定基本只能当做一个幻想,可以设想但可能性实在过低。

xing2005206 发表于 2011-12-7 19:29

学习了,对于冥王星-卡戎还不太熟悉,看看视频去

天道无极 发表于 2011-12-7 19:33

图片是亮点,我收下了LZ~~:victory: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1-12-7 21:08

潇洒泪 发表于 2011-12-7 08: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目前我们技术不够,无法飞出去查看外星是否有生命,但是生命在宇宙中是普遍现象是肯定的,但是高级生命却 ...

这个“肯定”本身就是绝对无法肯定的,我现在时间不够,春节或者1.1的时候会把天之文的那篇翻译长文转一步过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1-12-7 21:38

智子 发表于 2011-12-7 02: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卫星自身的磁场是不是可以有另外一个来源,也就是主星的引力不断的扰动和揉捏,让内核热起来,成为富铁的 ...

1、引力梯度的概念,本身就是与质量、距离相关的。黑洞周围的引力梯度变化太强,这里就不说了。木星这样的行星,引力梯度对于木卫一很强,对木卫二已经不很强烈了,但还是足以使其的冰外壳不断破裂。
如果仅对卫星内核作用,这么小的尺度下,引力梯度的变化不够大,自然不足以加热核心到熔融。
2、对于小质量的卫星而言,是否存在铁核都是问题。所以这个是不能太小的。更何况,小质量卫星是留不住大气的,这点极为关键。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1-12-7 21:43

智子 发表于 2011-12-7 16: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恩,以前我那个《行星畅想曲》里提出过这个想法。除了躺着转的类地行星,我也很喜欢这个构思。而且正是受 ...

宇宙有千万个超星系团,其中有数万亿个(也许是数亿亿个吧)星系,其中某个星系中存在你这样的猜想星球是完全可能的。

但是,这绝对不可能成为普适模式。在一个双行星系统中,由一个星球的智慧生命征服另一个星球才是合理的科幻。两个行星恰好都发展出智慧生命,只能理解为上帝创造了一个实验田,也许我们就是未来的上帝吧。

bill8088 发表于 2011-12-7 21:54

~~~~~~当有一个高度智能的星球存在,就可以有N个智能星球存在~~~~~~~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1-12-7 21:57

李灼 发表于 2011-12-7 09: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海王星的情况,是不是质量太大,氧气因为分子量大就不能以气态存在了,即使有气态浓度也低吧,浓度高的只 ...

你不了解的关键是:

行星的天然大气中,是无法存在大量的游离氧的。如果大气非常稀薄,由于恒星紫外线的分解作用,会存在很稀薄的氧。

但是只要有足够的浓度或密度,氧一定会与其他物质化合。地球存在大量的氧,那完全是光合作用的功劳,这是判断行星是否存在生命的极为关键的一点。

这与海王星什么的无关。气态行星不能存在生命,因为它们没有固态表面。虽然这种情况下不能说完全不可能出现生命,但主流观点是不予考虑。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1-12-7 22:08

如果海王星在地球轨道,那么它可能需要从雪线外漂移过来(太阳系情况)。

但是我们确实已经在其他恒星系统中发现了类似海王星这样的行星,就在类似地球的轨道上。

这个距离下,海王星本身不会有多少明显变化,除了大气温度会高些以外。由于质量足够大,氢、氦既使在地球轨道上,仍旧没有足够的运动速度,也就是说,它们逃逸不了的。

智子 发表于 2011-12-8 03:07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1-12-7 21: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不了解的关键是:

行星的天然大气中,是无法存在大量的游离氧的。如果大气非常稀薄,由于恒星紫外线的 ...

所以说,原始的地球环境孕育出了早期的生命,而早期生命在生存和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又反过来改造了地球的环境,使之成为生命后来者的舒适家园。
似乎,生命在诞生前只能被动地等待各种充要条件,而生命一旦出现,似乎就立刻开始了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诸位有谁知道,有没有专门的文章书籍论文或学者,提出或深入阐述过上边这种或类似的看法?实际上我是想找这种思想的源头,我觉得刘电工在《三体3》中提到这种概念也是受了某些前人思想的启发。

智子 发表于 2011-12-8 03:11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1-12-7 21: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宇宙有千万个超星系团,其中有数万亿个(也许是数亿亿个吧)星系,其中某个星系中存在你这样的猜想星球是 ...

当然不可能是普世模式,别说两个上边都发展出文明,光是两个上边都发展出生态圈,这运气就已经很逆天了。科幻构思的探讨么,头脑运动而已。

李灼 发表于 2011-12-8 09:05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1-12-7 21: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不了解的关键是:

行星的天然大气中,是无法存在大量的游离氧的。如果大气非常稀薄,由于恒星紫外线的 ...

明白了,氧因其强氧化性而不可能以高浓度游离存在,所以一个星球上如果有氧气存在,那就说明这一定是生命造成的,就象后面的同好说的:这是生命对星球大气的反过来的影响。

gliese581 发表于 2011-12-8 11:11

智子 发表于 2011-12-8 03: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然不可能是普世模式,别说两个上边都发展出文明,光是两个上边都发展出生态圈,这运气就已经很逆天了。 ...

你可以试着以这样的设定写科幻嘛,支持你...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具备生态圈的卫星,其质量下限大概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