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fgcx 发表于 2009-2-16 17:05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高兴的是,我也是20后的。 re
顶上去,大家都看看
奥数让孩子一次次 证明自己是傻瓜
本帖最后由 meteorobs 于 2009-4-29 17:05 编辑2009年4月22日 城市快报
奥数热高烧不退孩子受苦 教育部门表示奥数成绩与升学无关
http://epaper.tianjinwe.com/cskb/images/2009-04/22/12403356475815395257904217341.jpg
专家“语录”
日前,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在其博客中指出,奥数泛滥成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不仅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让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是完全违反教育规律的。其对少年儿童的摧残之烈,远甚于“黄、赌、毒”,远甚于网瘾网迷,说它祸国殃民毫不过分。青少年正被少数人的物欲所绑架,他们打着“智力开发”“优质教育”“培优”的美丽旗号,内外勾结,谋取私己的暴利!
2005年,市教委已经全面叫停小学奥数竞赛,明确规定任何机构不得组织中小学生进行学科竞赛,更不能与升学挂钩。然而,官方禁令并未真正刹住“奥数”风潮。事实上,各种改头换面的奥数竞赛在中小学生中“暗潮汹涌”。上周,一场由民间组织的名为“希望杯”的数学赛事吸引了本市众多中小学生角逐,而这其实只是眼下诸多“变种”奥数赛中的一种。
日前,记者在本市各区多所小学调查发现,约1/3的小学生在课外参加了各种“奥数班”。
“孩子拿来的奥数题把我都难倒了,何况孩子。”具有硕士学位的家长赵先生称,他准备让女儿不再参加“奥数班”了,因为女儿最近一直对他说:“爸爸,我是不是有些弱智……”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许多上“奥数班”的孩子都有这样的想法,上“奥数班”让他们自信全无,认为自己的智力有问题。
小学奥数竞赛既然被叫停,一些孩子对奥数充满着恐惧,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孩子去上“奥数班”呢?
A
记者调查
现状:约1/3小学生苦学奥数
叫停公办初中、小学奥数班,取消了奥数加分,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可“奥数热”依旧高烧不退。日前记者在本市各区多所小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约1/3的小学生在课外参加各种“奥数班”,随着年级升高,学奥数的人也逐渐增加,特别在一些位于市中心的学校,参加各种“奥数班”的学生更多。
案例:奥数题“雷”倒硕士家长
“我真的不想上了!”前几天,某小学六年级男生小陶郑重地跟父母宣布,决不再学奥数,否则连学校都不去了。原来,从小学三年级起,每个周末上奥数班成了他的“必修课”,后来妈妈又给他报名了英语等其他课程,不但占用了他全部的休息时间,而且把他的自信心打击殆尽。他哭着求妈妈说:“我根本听不懂,越考越差,不想再学了!”
“孩子拿来的奥数题把我都难倒了,何况孩子。”具有硕士学位的家长赵先生称,他准备让女儿不再参加“奥数班”了,因为女儿最近一直对他说:“爸爸,我是不是有些弱智……”
这下可把赵先生吓坏了,“再这样下去,本来在班里学习优秀的孩子不仅可能失去自信,而且可能出现心理健康问题,那麻烦可就大了。”
原因:为了孩子能上好学校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让孩子“考高分能上好学校”,是众多家长送孩子学奥数的根本动力。
“说实话,那些绕弯子的题我自己都做不出来。”吴女士的儿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奥数,她坦言,“哪个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轻松快乐地长大,可眼下毕竟升学是最重要问题。”她谈起让孩子学奥数的初衷说,“一方面为开拓数学思维,另一方面希望能拿个奖在升学时派上用场。”而参加奥数赛主要是让孩子感受一下考试的氛围,见识一下题型。“现在学业竞争多激烈,让孩子多学一点总是好的。”
B
教育部门
“无法”监管校外培训机构
据了解,目前在本市办“奥数班”的均是各类校外培训机构,这些培训机构自己命题举行竞赛,因此出现了花样繁多的“某某杯”奥数赛。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教育部门取缔“奥数班”实际上只能禁止公办初中和小学举办奥数班,但校外培训机构只要收费按照标准、教育组织规范,没有违反《教育法》,教育部门无法“监管”。而现在奥数班也成为许多校外培训机构主打的“产品”,很多培训学校打着“智力开发”“与升学挂钩”等美丽旗号进行奥数培训和比赛,虽没有任何正式宣传,依旧吸引了众多小学生趋之若鹜。
“奥数热”源于利益驱动
奥数成绩到底与升学有什么关系?为此,记者采访了本市各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得到的答案均是:“任何名目的奥数考试成绩,均与学生升学毫无关系!”
业内人士透露,奥数的兴而不衰更深层次的原因还要归之为巨大的利益驱动。“有的小学老师在课堂上有意出难题,小学生解不出来,老师就会告诉学生你到哪里去学。”一些小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很多奥数培训班都承诺,通过他们的奥数考试将在升学中占有一定优势,然而到头来却发现,这些所谓的“升学砝码”不一定能派上用场。
C
专家观点
奥数训练磨掉孩子灵性
“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作为一项国际性赛事,由国际数学教育专家命题,出题范围超出了我国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有关专家认为,只有5%的儿童适合学奥林匹克数学,而能一路过关斩将冲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顶峰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奥数让大部分孩子一次次证明自己是傻瓜。”
“尽管我们不遗余力地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却依然需要面对应试教育带来的压力。”孙云晓说,上小学的孩子是一张白纸,对于绝大多数不适合学习奥数的学生来说,长期进行这种枯燥的奥数训练,不仅会磨掉孩子的棱角和灵性,更会影响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奇。
本应是少数尖子生学习的奥数,如今却几乎成了“公共课”。孙云晓说,这无异于让大多数孩子学习杂技。很少有家长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不适合学奥数,但另一个事实是,即使是那些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能成为数学家的也是凤毛麟角。他强调,忽视孩子的情感,一味追求好成绩、高分数将可能危害孩子一生的发展。“过度的提前教育反而令孩子产生‘无力感’,继而厌学。”
记者 胡春艳 制图 王辰
汗
我研究生毕业
都不会
爸爸都两小时了
你到底会不会呀 我是从来没有学过这些东西! 珍惜生命,远离奥数
要致富 教奥数
本帖最后由 meteorobs 于 2009-5-2 09:40 编辑2009年4月23日 城市快报
■八成奥数家庭年投资超千元
■奥数教师月收入轻松过万元
■巨大产业链导致“越剿越盛”
制图 王辰
http://epaper.tianjinwe.com/cskb/images/2009-04/23/12404226763789669527389523151.jpg
昨日,本报二版刊登的《奥数让孩子一次次证明自己是傻瓜》一文,在本市众多小学生家长和教育界人士中引起极大反响。很多家长不明白,“奥数热”为何屡禁不止,甚至“越剿越勇”?到底有多少孩子能够从“奥数”中真正受益呢?对此,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直击
培训班号称名师把关
要想进名校先学奥数
昨天下午,记者以小学生家长的身份来到某知名培训机构位于南开区的一个校区进行咨询。刚进楼道,赫然映入眼帘的是张贴在墙上的“优秀学生光荣榜”:“2008年小升初,90%同学被耀华、一中、翔宇等一流重点校录取!”如此骄人的战绩,足以让每个望子成龙的家长热血沸腾。
“五年级‘奥数’班已经报满了,我们只能帮你想办法插班。”得知记者想为正在上五年级的孩子报“奥数”班,咨询人员一边热情地介绍,一边将宣传资料塞到记者手中,“我们做得非常专业,在全国都很有名。” 随后,咨询人员带记者参观了校区。所谓的校区其实就设在居民区中,共有七八间小教室和2间办公室,都是由普通民宅改造而成的。据咨询人员介绍,一到周末,每间教室的课程从早到晚都排得满满的,住在附近小区甚至更远地方的孩子都会到这里来参加培训。“我们的任课老师中既有专职的‘奥数’、新概念老师,也有天津重点小学、市五所顶尖优秀把关教师,可以说是把课外辅导提高和学校系统教育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揭秘
产业链蕴藏惊人利益
奥数因此“越剿越盛”
小学奥数投资高达数万元
刘女士的儿子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学“奥数”。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课时30元,每次2课时,按每周一次计算,每年就要花3000元左右。“这并不算贵的,我儿子上的是30—40人的大班,如果要上15人左右的小班,费用要翻倍。”让刘女士感到不解的是,该培训学校规定,“从五年级开始,不得只报单科,必须语、数、外三科一起上!”这样下来,一年的花费就近万元。刘女士说:“这还不包括资料费、参赛费、来回接送孩子学习的费用。更重要的是,我们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孩子也不堪重负,他毕竟才11岁呀!”
记者在多家“奥数”培训机构调查时发现,送孩子学“奥数”的家庭,近八成每年花费在1000元以上;学“奥数”的小学生中,2/3左右至少有三四年的“奥数”学习经历。如果再加上被培训班强制要求参加语文、英语等其他学科培训的费用,每个家庭在孩子小学阶段“奥数”学习的投资就高达10000元至30000元。
奥数教师收入轻松上万元
“奥数”之所以会“越剿越盛”,不少家长认为,原因在于目前“奥数”虽然并不与“小升初”直接挂钩,但很多中学在选拔生源时,“奥数”成绩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但有教育界人士表示,其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巨大的利润驱动。一位资深小学校长坦言:“‘奥数’养活了不少人。” “奥数热”的直接结果便是催生了包括教育培训、教材出版、房屋租赁等行业在内的庞大的“奥数经济”。“要致富,教奥数”已是众人皆知的秘密。
目前,在本市小学阶段盛行着六七种“奥数”杯赛,学生参赛一般是不需要缴纳参赛费的,但事实上,只有参加某些特定培训班的学生才有报名参赛的资格。记者在某“奥数”班培训学校看到这样的标语:“特聘有竞赛经验的老师进行赛前辅导,凡有资格参加复赛的六年级学生才可参加,15次课,每次收费100元。”此外,还有很多在职或退休小学教师,私下招生教“奥数”。据了解,一个小学“奥数”教师月收入可以轻松上万元。
反思
专家痛陈奥数“罪状”
扼杀孩子学数学兴趣
如此火爆的“奥数”市场,究竟有多少学生从中获益?一位资深“奥数”教练告诉记者:“‘奥数’比赛的获奖率最高只有千分之四。”也就是说,大部分孩子学“奥数”只是为能拿奖的尖子生做“陪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教育界人士、专家痛陈“奥数”的“罪状”主要有三点:“奥数”班和“奥赛”的商业色彩过于浓厚;扰乱数学等学科的正常教学;强化训练扼杀了孩子的兴趣。某市重点中学一位资深数学教师给记者举了一个真实的案例,初三学生小张从小就对数学感兴趣,小学参加“奥数”班的成绩也一直不错。但上了初三以后,几次月考的数学成绩都非常不理想,很多简单的题目,他却总是做不对。“我在分析试卷时,发现他的数学思维模式非常不合常理。可以说,在简单模式层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一看到题目,他就会自然而然地套用复杂模式。这和他受过长期‘奥数’训练有很大关系。”
观点
警惕出现“教育荒废”
避免孩子“童年恐慌”
“在许多人看来,今天,中国人对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似乎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现在我们必须警惕‘教育荒废’的严重现象,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负担虽然越来越重,但真正的教育被荒废了,因为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专家孙云晓表示,目前学校和家庭过于偏重知识教育,这种现象自1999年至今愈演愈烈。该中心一项调查发现,88.4%的小学生父母给孩子布置过额外的作业。
孙云晓指出,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已经制造了太多的童年恐慌:“所谓童年恐慌是指儿童面对巨大的压力,因不能理解和承受而产生的较为强烈和持久的焦虑心态。”中国的教育在高速发展,但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之下,许多地方的教育也出现了高度扭曲,这已经成为对青少年一代的最大伤害。相当多的学生家长经常对孩子说:“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孙云晓认为,这句话非常值得警惕和令人深思,这种错误的教育观点将对孩子的成长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记者 胡春艳 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是可以倒推出原由的:为什么要学奥数呢?为了考的好。。。
为什么要考的好呢?为了上好学校。。。。
为什么要上好学校呢?能考上好大学。。。。
为什么要考好大学呢?为了轻松找到高薪轻快的工作。。。。
看来教育要改革了。。。。。 我们目前的产业结构决定了暂时无需过多白领阶层。。。
泛滥的奥数,真的无人能管吗
2009 年 5 月 28 日 星期 四 今晚报新华时评
暑期临近,各种奥数班、奥数辅导教材出版商又在厉兵秣马,准备大赚一把。尽管学生怕、家长恨、教师骂,奥数依然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一到假期便红火起来。
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1959年成为国际赛事,1986年我国开始参加。这项本来定位于一部分对数学有突出兴趣的高中学生竞赛,到了我国却被推而广之,小学生“反客为主”,成了学习奥数的主要群体。而且,奥数似乎不再是一项知识竞赛,而是一种必须学习的基本课程。这哪里还有半点“素质教育”的影子,不过是“应试教育”的另一种表现而已。
有专家指出,奥数仅适合5%左右智力超常的人学习,大部分孩子在诸如浓度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牛顿问题等面前,只能“一次次证明自己是傻瓜”,不但无益于孩子学习数学,反而会扼杀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这种评价或许偏激,但它从一个角度揭示了奥数泛滥的不良后果。
有关机构的研究结果显示,奥数突击训练对将来成为数学家起不到任何作用,历史上所谓的“奥数神童”,长大后从事数学研究的寥寥无几。奥数训练对于大多数人提高数学能力也毫无助益,反倒使人对数学产生厌倦情绪。
奥数在我国泛滥成灾,直接原因是一些学校把它与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挂钩,背后则是巨大的经济利益。围绕奥数,有关学校、培训机构和出版机构形成了坚实的利益链。据媒体报道,仅在北京,奥数催生的市场规模就超过20亿元。
一种商业行为,就这样打着教育的旗号堂而皇之地逼迫学生家长就范。在“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时代,为了能让孩子上个好中学,大多数家长明知奥数对孩子健康成长无益,也不得不让孩子牺牲假期去参加鱼龙混杂的奥数训练班。
只有斩断利益链条,奥数热才可能降温。当前最简便易行的办法,就是禁止所谓的重点中学、传统名校等把奥数与招生挂钩。奥数没有实用价值了,还有谁会忙着去办训练班、编写教材?(新华社北京今日电) "有专家指出,奥数仅适合5%左右智力超常的人学习,大部分孩子在诸如浓度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牛顿问题等面前,只能“一次次证明自己是傻瓜”,不但无益于孩子学习数学,反而会扼杀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这种评价或许偏激,但它从一个角度揭示了奥数泛滥的不良后果。"---------
大部分人本来对数学就没什么兴趣,不是扼杀不扼杀的问题,胎里带的。学校朦这大部分家长的钱是不对的,家长让学校朦钱连带让孩子受罪也是不对的。::42::我努力不做这种糊涂家长,但仅仅是努力而已,做到做不到单说。 有问题的是高考制度吧。拿奥数开刀,找错靶子了。 LS难道看不出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迂回策略吗。。。。 奥赛是对学生兴趣的一种培养,整的这么功利就不好了! 以后找工作,除了搞学术的,谁能在工作中遇到这种奥赛的问题?应该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而不仅仅是问这种难以回答的奥赛题! 本帖最后由 neveruse 于 2009-5-31 12:54 编辑
LS难道看不出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迂回策略吗。。。。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5-31 10:44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不觉得。这些人是想“叫停奥数”而不是制止乱办班。通过奥赛加分高考至少是穷人的孩子靠自己努力可以走出来的,而不是像三好学生,民族加分那样有太多的钱权交易,与体育、艺术特长生比起来也有更多的实用价值,比起高考本身的题海战术更是好太多了。这样“叫停奥赛”的结果只会把学生逼到别的路上,只会让本来就问题重重的高考制度更加病态。
本人上学那时候奥赛班可能不像现在这么疯狂,学校自己办的奥赛班,各科加起来大约班上1/3的人都有参与。虽然最后得奖的是少数,那些人最后也没多少继续搞数理化的,大多学管理经济计算机去了。即使这样,他们多年后回忆起来都认为从奥赛受益很多。
认为奥数那些题变态没有实用价值的人,只能说你们误解了教育的作用。想想微软google华为之流的招聘面试,为什么也要用同样“变态”的题来招跟那些题表面上毫无关系的程序员,工程师。微软google华为可不是傻子。
我很希望天文奥赛也能像奥数那么热。在现有的高考制度下,如果不靠加分刺激,天文永远不可能成为大众普及的爱好。要解决现在奥数的问题应该是办更多的类似的比赛制度,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找到自己有兴趣的东西。一味叫停的做法和清朝的闭关自守没什么区别。 我希望天文奥赛不要步“闹数”后尘。。。
现在天文奥赛中的学生我这些年也接触了不少,除了广东出了小龙和北京的杨轶之外就没有几个能长期把爱好坚持下来的。。。 本帖最后由 neveruse 于 2009-5-31 13:06 编辑
我希望天文奥赛不要步“闹数”后尘。。。
现在天文奥赛中的学生我这些年也接触了不少,除了广东出了小龙和北京的杨轶之外就没有几个能长期把爱好坚持下来的。。。 ...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5-31 12:51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不必强求坚持爱好,这世上可以作为爱好的事很多,我们搞路边天文什么的也不是要每个人都成为天文爱好者。就算没有坚持下来,天文对他们也是开发智力,种下科学的种子,跟微软华为的面试题作用差不多。
我希望的天文奥赛热不是步现在的奥数后尘,而是希望有几十个类似的比赛制度一起热起来,可选择的多了就不会像现在一样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