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代代
发表于 2019-12-18 08:15
大水车 发表于 2019-12-18 07:24
可楼主只上到了1.5倍口径啊,f7.5的折射,就算是普消也能撑住吧?我觉得是倍率不够造成的,应该都上到300 ...
这比喻的类比 完全没逻辑
90后王一帆
发表于 2019-12-18 08:36
wild76358252 发表于 2019-12-18 06:03
然而240倍是190倍的1.26倍,所以这么计算显然应该127apo更亮。
亮度又不是随着倍数的增加均匀变化的
大水车
发表于 2019-12-18 08:36
我爱代代 发表于 2019-12-18 08:15
这比喻的类比 完全没逻辑
当然有逻辑,那就是极限更能说明素质,望远镜用低倍看和汽车堵路上用低速跑,都不能证明哪个更好。
90后王一帆
发表于 2019-12-18 08:41
大水车 发表于 2019-12-18 08:36
当然有逻辑,那就是极限更能说明素质,望远镜用低倍看和汽车堵路上用低速跑,都不能证明哪个更好。
...
对于双星这种极大对比度的目标,极限倍率是很有用的,而对于木星这种低对比目标,高倍数完全没有意义,很容易把木星的细小目标抹掉。比如很细的南温带,在中等倍数下一眼可见,极限倍数下几乎看不见
90后王一帆
发表于 2019-12-18 08:52
我个人很不喜欢高倍数下又大又暗又糊的木星,而更偏爱低倍数下又小又亮又锐的
我爱代代
发表于 2019-12-18 10:45
90后王一帆 发表于 2019-12-18 08:41
对于双星这种极大对比度的目标,极限倍率是很有用的,而对于木星这种低对比目标,高倍数完全没有意义,很 ...
严重同意!
APO254
发表于 2019-12-18 12:41
90后王一帆 发表于 2019-12-18 08:52
我个人很不喜欢高倍数下又大又暗又糊的木星,而更偏爱低倍数下又小又亮又锐的 ...
6吋等级高精度长焦抛物面牛顿400倍不会糊的,亮度还行,
1986到1988那几年木星冲当时用手绘,用学校16公分日本牛頓镜512倍可以精细绘制,256倍就很难划。
256倍是用来拍,当时受限于软片感光度与解像力,行星类不可能拍得好,都是糊的,高倍拍只能更惨。
要完美纪录行星表面各种细节一定手绘才做得到,
一个晚上可以划两三颗下来,就在木星冲期间非常神奇,
约莫连续七八天夜晚天空都清澈透明,大气极端稳定,一点都不动,每天画得很专心又很爽。
过了10多年数位盛行,穷学生拿随便一个CAM叠加都比软片强十倍。
Stary
发表于 2019-12-18 13:09
lxy大侠曾经表示用AP6寸APO400倍看木星还“太亮了”,
而ES5寸APO用到190倍就暗了,估计是镀膜不行吧{:5_284:}
FTL
发表于 2019-12-18 13:32
木星本身亮度就很高,190倍就太暗我表示怀疑,原来用过星特朗100ed,200倍下依然不能说暗,es127比c100ed还大一寸,怎么可能就暗了呢。我自己就有一个es的cf127ed,在城区一般天气下也没有你说的那么夸张,不过我本人一般就看看150倍左右。
FTL
发表于 2019-12-18 14:13
90后王一帆 发表于 2019-12-18 08:36
亮度又不是随着倍数的增加均匀变化的
亮度和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240倍下的光源面积是190倍下光源面积的1.59倍,而进光量152是127ed的1.43倍(按牛反通光100%计算),显然127ed的亮度应该大于152,这说明你的比较至少在亮度上不够客观,就算人眼分辨光的亮度能力不强,这两个镜子里木星的亮度也应该接近而不是127ed明显更暗。
大水车
发表于 2019-12-18 15:38
90后王一帆 发表于 2019-12-18 08:52
我个人很不喜欢高倍数下又大又暗又糊的木星,而更偏爱低倍数下又小又亮又锐的 ...
又暗又糊?我的114/900球牛用omni4上到225倍还嫌太亮,你这个127apo才上到190倍怎么会暗呢,是不是加了什么滤镜?
90后王一帆
发表于 2019-12-18 15:59
我承认我在关于127apo在190倍下观测和150牛反在225倍观测下的亮度对比可能不准确,现在将“太暗了”表述更改为“亮度接近”。我的文章是通过文字记录输入得来,文字记录来源于当晚录音,是录音转文字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90后王一帆
发表于 2019-12-18 16:02
谢谢各位关心我的同好为我指出这一句的错误
APO254
发表于 2019-12-18 18:55
90后王一帆 发表于 2019-12-18 16:02
谢谢各位关心我的同好为我指出这一句的错误
不必修正,忠于自己当时第一眼与观测的感觉即可,
您是观测者,纪录的是您当下的感觉,这就是观测纪录,
其他人没在现场,不重要。
baojian77
发表于 2019-12-19 00:15
是长焦小黑?目视能看到多大?
optical
发表于 2019-12-19 15:51
Stary 发表于 2019-12-18 13:09
lxy大侠曾经表示用AP6寸APO400倍看木星还“太亮了”,
而ES5寸APO用到190倍就暗了,估计是镀膜不行吧{:5_28 ...
估计是行星高度不同的原因吧,我在北方,14年的时候,木星最高的时候几乎在头顶,大气消光少,那时候用11寸施卡目视木星的印象就是接近雪白,看起来非常清爽,虽然刺眼说不上,但的确非常亮。这两年木星掉到30度左右,视宁好的时候大气通透度又差,亮度非常低,看起来黄黄的,倍率高一些就暗的不行了。
90后王一帆
发表于 2019-12-19 18:06
baojian77 发表于 2019-12-19 00:15
是长焦小黑?目视能看到多大?
大小不好形容
wild76358252
发表于 2019-12-19 20:46
90后王一帆 发表于 2019-12-18 08:36
亮度又不是随着倍数的增加均匀变化的
你要这么说只能说焦距不准倍率不准,排除反射折射率影响,光子数就是和收集光子的光学结构面积正比,你可以说2个光子比1个光子的亮度感觉上亮2倍以上没有问题,但是这只是线性非线性的问题,不会出现1个光子比2个光子亮的效果。只能说是人眼对黑暗的适应产生了变化。
大水车
发表于 2019-12-19 22:19
optical 发表于 2019-12-19 15:51
估计是行星高度不同的原因吧,我在北方,14年的时候,木星最高的时候几乎在头顶,大气消光少,那时候用11 ...
我是今天7月在北京第一次看到的大红斑,木星高度角还不到30度,用的是114/900,225倍,还是挺亮的。印象中换目镜的时候并没有感觉亮度有什么变化,或许是我不敏感吧~
optical
发表于 2019-12-20 00:19
大水车 发表于 2019-12-19 22:19
我是今天7月在北京第一次看到的大红斑,木星高度角还不到30度,用的是114/900,225倍,还是挺亮的。印象 ...
人的肉眼其实是非常不靠谱的,不同的人的眼睛的感受对比更不靠谱,主管因素影响太重。所以这个没办法对比,还是用摄影测量靠谱,比如同一种传感器,在什么样的增益下,什么样的焦比下,曝光时间多少可以达到整个圆面饱和,这个定量的对比就靠谱的多了,直接可以算出亮度相差的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