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佳能EOS 1D Mark II 数码单反拍摄的M13。裁切自100%缩放尺寸。
分析
考虑到照片使用的是只有130毫米口径的望远镜拍摄,所以分辨率已经是很不错了。16的焦比使图片尺寸变的很大,并且把采样精度增加到了8.2微米像素。那天晚上的能见度非常好,这也可能是个有利因素。
这些图片使用的是第二个机身拍摄,和2004年9月2日进行的测试使用的是不同的机身。
由于拍摄地点很黑暗,且暴光时间只有5分钟,又是16的大焦比,所以天空背景很黑暗,像素值为0-0-0。
但令我有点失望的是星团中的恒星没有显现出更多的颜色,尤其是在原始暴光和处理时都没有使这些图片过饱和。色彩只出现在星团相对较暗的蓝色恒星中,而年老星族中却没有出现金黄色。
“黑孔”同样出现在另一个1D Mark II 机身所拍的图片中
如图所见,在第二个1D Mark II机身所拍摄的图片上也有黑孔。
这部分缩放图片是从和本文开头图片使用相同机身、相同条件的同一晚上拍摄的M13照片剪切的。此图片是焦比8时单张5分钟暴光,并在Photoshop中手动减去了主黑暗照片。然后进行了增亮中间色调的gamma调整。由于样本未使用平场镜并且取自照片左侧,所以拍摄时Astro-Physics折射镜的象散造成了恒星有些拉线。
“黑孔”问题仍旧没有得到解释,但佳能在美国的技术人员已经向日本的专家反映了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