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33c8ca064a="Astrolux"]上面这张图是JACKY兄的TMB152APO镜头检测报告,上面的P.T.V可能就是所说的PV吧.俺不太明白,先假设就是这样吧!
那么JACKY兄的APO镜头的面形精度为: PV 0.171波长, RMS 0.027波长.
下面这张图是过马路兄的牛顿反射镜副镜的检测报告,这块2.60英寸的平面镜的面形精度为: PV 0.047波长, RMS 0.006波长.
可以看出来,这块平面镜的面形精度要比TMB APO镜头高得太多了,PV值差不多高了4倍,而RMS值基本上高了5倍!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不是透镜对于面形精度的要求比平面镜要低很多,所以TMB没必要把它的精度做那么高?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请各位DX给以详细解答,谢谢![/quote]
P.T.V. 就是Peak to Valley的简写,也就克PV峰谷值。
PV是一般民用光学仪器所用的参值,但所提供的资料并不充裕。它不能告诉你是不是局部表面粗糙或平均分布。如JACKY兄的APO镜头的面形精度PV0.171是说不上好,因只不过是1/5到1/6波长的精度。但若看RMS平均值及Strehl ratio,它的精度是骄人,都超越目前民用光学精度最高的十份一波长水平。这由於这两参数是测量多点获取的。
就用途而言,那平面镜精度也不很高。平面镜是作较准及测量光学系统用,由於要将平面镜所引致的误差推到可不考虑的水平, 平面镜的精度最少要比被测量的系统精准十倍才可以达到10%以内的测量误差。就现在5倍糈准而言不足以用在干扰仪上测量TMB152。
自从柯达在90年代开发了离子研磨(Ion Mill)技术,现在镜片研磨(Figuring)可到分子精度而误差可达1/40波长。代TMB生产镜片的Aries厂也有离子研磨设备在真空环境内以离子化的氩气张玻璃质以分子层移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