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二月名人

[复制链接]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主要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0201-克拉克·盖博

克拉克·盖博(William Clark Gable)是好莱坞一个神话式的人物,集中地体现了独特的美国式魅力,而他的独特之处不仅仅是演技与外表,更缘于其狂妄自我的性格。他不仅能唱歌、敲鼓、吹笛子、弹钢琴、吹法国号,甚至还能画画,而这一切都为他后来的演艺生涯奠定了基础。但是,一开始好莱坞并不接纳盖博,常常嘲笑他“大得像蝙蝠样的耳朵”,甚至有人更刻薄地说他的耳朵像一辆打开了两扇门的计程车。但盖博没有放弃努力,他不会轻易被任何一点挫折打倒,只会因为困难而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心。因此,虽然盖博不像同时代的某些演员那么幸运,凭一部卖座影片便马上成为影坛巨星,但他总是能把握住仅有的演出机会做出最佳表现。逐渐的,盖博的努力终于使他那种深幽默与性感集于一身的表现在观众心目中建立起独特的注册商标,用勤奋和才华在好莱坞站稳了脚跟。从《红尘》开始,盖博在影坛的地位越来越强大,尤其是在《乱世佳人》中白瑞德这一角色的创造,更是标着盖博艺术事业的最高峰。在当时的美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话:“你以为你是谁?克拉克-盖博?”可见这位巨星在美国的知名度。以至于盖博在影片《乱世佳人》(《飘》)中塑造的白瑞德未能获得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时,差点引发了影迷和评委间的冲突。虽然如此,但影片所获得的10项大奖,已使盖博的影响如日中天,一些人对他的崇拜甚至已到了疯狂的地步。然而,尽管盖博的一生争议颇多,但无人能否认,他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电影时代!
0201-克拉克·盖博.jpg
寻找拉玛 发表于 2008-1-5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钦州 电信
儒勒·凡尔纳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29-罗西尼

罗西尼(G.Rossini)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一生作有大、小歌剧三十八部。其中《塞尔维亚的理发师》是十九世纪意大利喜剧的代表作。根据德国席勒的同名诗剧写成的歌剧《威廉·退尔》也是浪漫派歌剧名作,此剧的序曲(共四乐章)是音乐会上经常被独立演出的器乐名曲。
0229-罗西尼.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28-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一生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

白居易贞元二十六年(800)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疏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还说他母亲是看花时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做左赞善大夫陪太子读书,应驱逐出京。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还是那些讽谕诗。

贬官江州给白居易以沉重打击,他说自己是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长。三年后他升任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但当时朝中很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穆宗政治荒怠,不听劝谏。于是他极力请求外放,穆宗长庆二年出任杭州刺史,杭州任满后任苏州刺史。晚年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七十岁致仕。比起前期来,他消极多了,但他毕竟是一个曾经有所作为的、积极为民请命的诗
人,此时的一些诗,仍然流露了他忧国忧民之心。他仍然勤于政事,作了不少好事, 如他曾经疏浚李泌所凿的六井,解决人民的饮水问题;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并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刻在石上,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认为只要“堤防如法,蓄泄及时”, 就不会受旱灾之苦了。这就是有名的“白堤”。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极可注意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与此前的叙事诗相比,这两篇作品虽也用叙述、描写来表现事件,但却把事件简到不能再简,只用一个中心事件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结构全篇,诸如颇具戏剧性的马嵬事变,作者寥寥数笔即将之带过,而在最便于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上,则泼墨如雨,务求尽情,即使《琵琶行》这种在乐声摹写和人物遭遇叙述上着墨较多的作品,也是用情把声和事紧紧联结在一起,声随情起,情随事迁,使诗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的情感力量。
0228-白居易.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27- 斯坦贝克

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 小说家。1902年2月27日生于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雷县塞利纳斯镇一个面粉厂主家庭。在母亲熏陶下,早年就接触欧洲古典文学作品,深受希腊古典文学、《圣经》和15世纪英国传奇亚瑟王故事的影响。1920至1925年间,他曾在斯坦福大学选修英国文学和海洋生物学课程,并从事各种体力劳动谋生。他修过公路,丈量过田亩,摘过水果,捕过鱼,与劳动人民有较多的接触。他在大学学习期间开始写作,1929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金杯》,是写17世纪海盗亨利·摩尔根爵士的历史传奇。随后发表两部小说《天堂的牧场》(1932)和《献给一位无名的神》(1933)。1935年,《托蒂亚平地》出版,受到文艺评论界和广大读者的欢迎。1936年发表《胜负末决的战斗》。1937年发表《鼠与人》,同年由作者改编为话剧在纽约上演,获得剧评家奖。1938年发表短篇小说集《长谷》,其中包括中篇小说《小红马》,《小红马》曾由作者亲自改编成电影剧本,,这些作品从生活侧面再现了作者出生地美国西部小城镇人民的喜怒哀愁,感受到作者创作中质朴感人的可贵特色。代表作《愤怒的葡萄》(1939)是美国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一部史诗。它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在美国人民中引起了十分强烈的反响。1940年获普利策小说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到欧洲当过战地记者。这一时期的小说有《月落》(1942)、《罐头厂街》(1944)、《任性的公共汽车》(1947)等。中篇小说《珍珠》(1947)寓意深远,文字洗练,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斯坦贝克后期的主要作品是两部长篇小说《伊甸园以东》(1952)和《我们的不满的冬天》(1961)。他在成名以后曾任纽约和巴黎几家报刊的记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写的欧洲战场通讯,汇集为《从前打过一场战争》,于1958年出版。1940年他与好友海洋生物学家爱德华.里基茨在加利福尼亚海湾一起采集海洋生物标本,次年发表两人合写的报道《科尔特兹之海》,其中包括斯坦贝克对生活的许多看法。1947年游历苏联,次年发表《俄罗斯纪行》。1960年在美国游历,1962年发表《和查利同游考察美国》。斯坦贝克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1964年获得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0227-斯坦贝克.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26-维克多·雨果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贝尚松城。祖父是木匠,父亲是共和国军队的军官,曾被拿破仑的哥哥西班牙王约瑟夫·波拿巴授予将军衔,是这位国王的亲信重臣。 雨果天资聪慧,9岁就开始写诗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写的《读书乐》受到法兰西学士院的奖励,17岁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以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以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写有大量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出小说 。1831年发表的《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最富有浪漫主义小说。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紧张生动,变幻莫测,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表现了雨果对封建政府和教会的强烈憎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七月革命”之后,法国建立了以金融家路易·菲力浦为首的大资产阶级统治的“七月王朝。”七月王朝不断对雨果进行拉拢,1841年雨果被选入法兰西学士院,1845年,路易·菲力浦封他为法兰西贵族世卿,还当上了贵族院议员。雨果创作中的斗争热情减弱了,1843年,他写了一个神秘主义剧本《卫戍官》,上演时被观众喝倒彩,遭到了失败。雨果为此沉默了将近10年没有写作。1848年6月,巴黎人民举行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成立了共和国。开始雨果对革命并不理解,但当大资产阶级阴谋消灭共和国时,雨果却成了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雨果参加了共和党人组织的反政变起义。路易·波拿巴上台后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他实行恐怖政策,对反抗者无情镇压。雨果也遭到迫害,不得不流亡国外。流亡期间,雨果一直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的斗争,他写政治讽刺小册子和政治讽刺诗,猛烈抨击拿破仑三世的独裁统治。这时期,他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和《笑面人》。1885年,雨果逝世。法国人民为这位伟大的诗人举行了国葬。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专门安葬伟人的先贤祠。
0226-维克多·雨果.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25- 卡鲁索

卡鲁索(Kalusuo Enrico Caruso)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著名歌剧演员。生于工人家庭。曾师从于威尔琴和隆巴地。1894年开始舞台生涯,1895年在家乡那不勒斯初次以男中音登台演唱《浮士德》,1898年在米兰扮演《菲杜拉》剧中的男高音角色罗列斯?伊巴诺夫伯爵获得成功而声誉日盛。后旅行热那亚、圣彼得堡等地演唱,深受欢迎。1904年赴英国修道院花园歌剧院演出,一举成名。毕生刻苦磨炼,演出歌剧50余部,在纽约的10年内即演唱过600余场,随时能演出的曲目有50O多首。嗓音既刚劲宏亮又柔润甜美,呼吸控制及分句法十分完美,再长的乐句也能唱得从容自如。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男高音”。以善演威尔第、普契尼、梅耶贝尔等人的歌剧著称。1909年嗓子动手术后,于1913年重返歌坛,虽仍受到热烈欢迎,但已不如当年。1921年逝世于那不勒斯。是第一个录有唱片的歌唱家,拍过电影,又长于雕塑和漫画。著有《歌唱法》一书传世。
0225-卡鲁索.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24-温斯洛 荷马

温斯洛 荷马(Winslow Homer)是19世纪美国最出色的现实主义绘画大师。荷马出生于波斯顿一商人家庭,曾在纽约全国美术设计学院接受过艺术教育,年轻时为报刊杂志画插图。1862年后开始从事油画创作。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以随军美术记者的身份多次赴前线写生,报道战争情况,创作了一批反映战争生活的油画作品。《前线的俘虏》是一幅使他获得声誉的战争题材的作品。1866年,荷马曾去欧洲周游数日,回国后以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为主要题材,进行油画、水彩画的创作1881年,荷马来到英国,画了不少英国式的水彩画。1883年回国,定居美国缅因州海边,开始了后半生的艺术生涯。他的作品在题材、技法上都摆脱了欧洲的影响,具有美国的民族风格,画风细致自然,色彩明快,感情丰富,充满诗意和抒情意味,颇受人们的欢迎。特别是晚年一些反映渔民生活的画,气势恢弘,情感丰厚,成为一种美国精神的象征。他的代表作品有《新泽西州的长堤》、《墨西哥湾的海流》、《生命线》等。
0224-温斯洛 荷马.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23-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著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生于德国哈勒,师从管风琴家查豪学习作曲,后在教堂内任管风琴师及艺术指导。因爱世俗音乐,乃于1703年迁居汉堡——当时唯一有民族歌剧的德国城市,开始从事歌剧的创作。1706年后,在汉堡威尔及伦敦两地进行创作,不久成为英国的音乐权威人士。1717年定居英国,1726年加入英国籍。一生共创作了《阿尔西那》、《奥兰多》等四十六部歌剧,除五部外,其余均在伦敦创作。后因反对势力迫害,作品遭禁演,剧院被迫倒闭。从三十年代末开始,从事于没有舞台表演的清唱剧创作。共写了三十二部清唱剧,其中绝大部分是在英国创作的,对英国的音乐发生深远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有管弦乐曲《皇家水上音乐》,《皇家焰火音乐》,清唱剧《弥赛亚》等,《弥赛亚》中的《哈利路亚》流传最为广泛。1751年不幸双目失明,1759年病逝于伦敦。
0223-亨德尔.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22-亚瑟·叔本华

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德国哲学家。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不同于他同代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他坚持物自体,并认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叔本华将它著名的极端悲观主义和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意志的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预言了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他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后期的散文式论述对后来哲学著作的诗意化产生了较大影响。作为一个著名的悲观主义者,他的生活却并非完全隐遁,并且有些自私。但在某些方面他可称为性情中人:谈过恋爱;也曾被称赞为一个诙谐且能侃侃而谈的人;他每天阅读伦敦的《泰晤士报》;脾气火暴,曾把一个女裁缝推下楼梯(因为受不了她的吵闹并且多次劝阻都没有效果,他为此还特意写过一篇论噪音)并造成她残疾,因此叔本华需要按季度付给她终生补偿。在此人过世时,叔本华写到:“老妇死,重负释”(obit anus, abit onus)。他的生活受人诟病,与他的哲学相悖更让人鄙薄。罗素在他编写的著名的西方哲学史中这么说:假若我们根据叔本华的生活来判断,可知他的论调也是不真诚的。
0222-叔本华.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21-奥登

威.休.奥登(Wystan Hugh Auden,1907-1973),英国出生的美国诗人,是继T.S.艾略特之后,正如艾略特是继W.B.叶芝之后,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他的诗以当代社会和政治现实为题材,描写公众关心的理性和道德问题,描写人们的内心世界。第一阶段(1927年——1932年)。在牛津大学文艺青年中形成一个“奥登派”,或称之为“奥登的一代”。他对C.戴·刘易斯、L.麦克尼斯和S.斯彭德等有强烈的影响,这个时期的作品质量不匀,有不少晦涩难懂之处。第二阶段(1933年——1938年),奥登思想激进,具有鲜明的左翼政治观点。继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进行分析并对极权主义的出现提出了警告。第三阶段(1939年——1946年),奥登加入美国籍,思想观点和宗教观经历了重大变化。第四阶段从1948年开始。较长的诗作有《阿喀琉斯之盾》(1955年)、《无城墙的城市》(1969年)等。还与他人合作写了几个歌剧剧本,主要有《浪荡子的历程》(1951年)、《青年恋人们的哀歌》(1961年 )和《巴萨里德一家》(1966年 )。出版了一部文学批评集,《染匠的手》(1962年)。
0221-奥登.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20-玻耳兹曼

玻耳兹曼(Boltzmann,Ludwig)奥地利物理学家。统计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玻耳兹曼推广了J.C.麦克斯韦的分子运动理论而得到有分子势能的麦克斯韦-玻耳兹曼分布定律。他进而在1872年从更广和更深的非平衡态的分子动力学出发而引进了分子分布的H函数,从而得到H定理,这是经典分子动力论的基础。从此,宏观的不可逆性、熵S及热力学第二定律就得以用微观几率态数W来说明其统计意义了,特别是他引进玻耳兹曼常量k而得出S=lnW的关系式。他又从热力学原理导得了斯忒藩直接从实验得出的斯忒藩-玻耳兹曼黑体辐射公式u=σT4(u为辐射密度;T为绝对温度;σ为一普适常数)。他大力支持与宣传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并测定介质的折射率和相对介电常量与磁导率的关系,证实麦克斯韦的预言。作为一位坚决的唯物论者,玻耳兹曼深信分子与原子的存在而反对以F.W.奥斯特瓦尔德为首而否认原子存在的唯能论者。因孤立感与疾病缠身在意大利杜伊诺自杀。
0220-玻耳兹曼.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19-尼古拉·哥白尼

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现代天文学创始人,日心说的创立者。18岁时就读于波兰旧都的克莱考大学,学习医学期间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1496年,23岁的哥白尼来到文艺复兴的策源地意大利,在博洛尼亚大学和帕多瓦大学攻读法律、医学和神学,博洛尼亚大学的天文学家徳·诺瓦拉(de Novara,1454-1540)对哥白尼影响极大,在他那里学到了天文观测技术以及希腊的天文学理论。后来在费拉拉大学获宗教法博士学位。哥白尼作为一名医生,由于医术高明而被人们誉为“神医”。哥白尼成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费劳恩译格大教堂任职当一名教士。哥白尼并不是一位职业天文学家,他的成名巨著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    在意大利期间,哥白尼就熟悉了希腊哲学家阿里斯塔克斯(前三世纪)的学说,确信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转这个日心说是正确的。他大约在40岁时开始在朋友中散发一份简短的手稿,初步阐述了他自己有关日心说的看法。哥白尼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终于完成了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他在《天体运行论》(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中观测计算所得数值的精确度是惊人的。例如,他得到恒星年的时间为365天6小时9分40秒,比现在的精确值约多30秒,误差只有百万分之一;他得到的月亮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30倍,和现在的60.27倍相比,误差只有万分之五。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提出了他的学说的要点,并未遭到教皇的反对。但是他却害怕教会会反对,甚至在他的书完稿后,还是迟迟不敢发表。直到在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
0219-尼古拉·哥白尼.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18-托妮·莫里森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lson)美国黑人女作家。生于俄亥俄州钢城洛里恩,父亲是蓝领工人,母亲在白人家帮佣。1949 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当时专为黑人开设的霍华德大学,攻读英语和古典文学。大学毕业后,又入康奈尔大学专攻福克纳和沃尔夫的小说,并以此获硕士学泣。此后,她在德克萨斯南方大学和霍德华大学任教。1966年,她在纽约兰多姆出版社担任高级编辑,曾为拳王穆罕默德·阿里自传和一些青年黑人作家的作品的出版竭尽全力。她所主编的《黑人之书》,记叙了美国黑人三百年历史,被称为美国黑人史的百科全书。70年代起,她先后在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和巴尔德学院讲授美国黑人文学,并为《纽约时报书评周报》撰写过3O篇高质量的书评文章,1987年起出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讲授文学创作。莫里森可以说是一位学者型的小说家。莫里森的主要成就在于她的长篇小说。自1970年起,她一共发表了六部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1970)、《秀拉》(1973)、《所罗门之歌》(1977,获全国图书评论奖)、《柏油孩子》(1981)、《宝贝儿》(1988,获普利策奖)、《爵士乐》(1992)。这些作品均以美国的黑人生活为主要内容,笔触细腻,人物、语言及故事情节生动逼真,想象力丰富。西方评论界普遍认为莫里森继承了拉尔夫·埃利森和詹姆斯·鲍德温的黑人文学传统,她不仅熟悉黑人民间传说、希腊神话和基督教《圣经》,而且也受益于西方古典文学的熏陶。在创作手法上,她那简洁明快的手笔具有海明威的风格,情节的神秘隐暗感又近似南方作家福克纳,当然还明显地受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但莫里森更勇于探索和创新,摒弃以往白人惯用的那种描述黑人的语言。1993年,由于她“在小说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
使美国现实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充满活力”,莫里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0218-托妮·莫里森.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17-迈克尔·乔丹

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一个集优雅、力量、艺术、即兴能力于一身的卓越运动员,他重新定义了NBA超级明星的含义,他是公认的全世界最棒的篮球运动员,不仅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在整个NBA历史上乔丹都是最棒的。成为迈克尔·乔丹式的人物,是所有美国人的梦想。迈克尔·乔丹来自纽约的布鲁克林区,后来进入北卡罗来纳大学学习,在那里,他的篮球天赋开始显现。加盟芝加哥公牛队后,乔丹率队6次获得NBA总冠军,5次赢得最有价值球员(MVP)的称号。两度宣布退役,又两度宣布复出,最终于2003年从华盛顿奇才队退役。据估计,截止2002年,飞人乔丹的财产总数为4亿200万美元。乔丹是美国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
0217-迈克尔·乔丹.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16-马克安诺

马克安诺(John McEnroe)美国网球明星,他曾经连续4年排名世界第一,并赢得4次美国公开赛、3次温布尔顿比赛冠军。
0216-马克安诺.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15-伽利略

伽利略原籍佛罗伦萨,出身没落的名门贵族家庭。伽利略的父亲是一位不得志的音乐家,精通希腊文和拉丁文,对数学也颇有造诣。因此,伽利略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伽利略在十二岁时,进入佛罗伦萨附近的瓦洛姆布洛萨修道院,接受古典教育。十七岁时,他进入比萨大学学医,同时潜心钻研物理学和数学。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伽利略没有拿到毕业证书,便离开了比萨大学。在艰苦的环境下,他仍坚持科学研究,攻读了欧几里德和阿基米德的许多著作,做了许多实验,并发表了许多有影响的论文,从而受到了当时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被誉为“当代的阿基米德”。伽利略在25岁时被比萨大学的数学教授。两年后,伽利略因为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触怒了教会,失去这份工作。伽利略离开比萨大学后,于1592年去威尼斯的帕多瓦大学任教,一直到1610年。这一段时期是伽利略从事科学研究的黄金时期。在这里,他在力学、天文学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累累硕果。1610年,伽利略把他的著作以通俗读物的形式发表出来,取名为《星空信使》,这本书在威尼斯出版,轰动了当时的欧洲,也为伽利略赢得了崇高的荣誉。伽利略被聘为“宫廷哲学家”和“宫廷首席数学家”,从此他又回到了故乡佛罗伦萨。伽利略在佛罗伦萨的宫廷里继续进行科学研究,但是他的天文学发现以及他的天文学著作明显的体现出了哥白尼日心说的观点。因此,伽利略开始受到教会的注意。1616年开始,伽利略开始受到罗马宗教裁判所长达二十多年的残酷迫害。伽利略的晚年生活极其悲惨,照料他的女儿赛丽斯特竟然先于他离开人世。失去爱女的过分悲伤,使伽利略双目失明。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1642年1月8日,凌晨4时,伟大的伽利略——为科学、为真理奋
斗一生的战士,科学巨人离开了人世,享年78岁。在他离开人世的前夕,他还重复着这样一句话:“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

主要贡献可分下列三个方面:①力学——伽利略是第一个把实验引进力学的科学家,他利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学定律。1582年前后,他经过长久的实验观察和数学推算,得到了摆的等时性定律。接着在1585年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离开比萨大学期间,他深入研究古希腊学者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人的著作。他根据杠杆原理和浮力原理写出了第一篇题为《天平》的论文。不久又写了论文《论重力》,第一次揭示了重力和重心的实质并给出准确的数学表达式,因此声名大振。与此同时,他对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观点提出质疑。伽利略对运动基本概念,包括重心、速度、加速度等都作了详尽研究并给出了严格的数学表达式。尤其是加速度概念的提出,在力学史上是一个里程碑。有了加速度的概念,力学中的动力学部分才能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而在伽利略之前,只有静力学部分有定量的描述。伽利略曾非正式地提出过惯性定律(见牛顿运动定律)和外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规律,这为牛顿正式提出运动第一、第二定律奠定了基础。在经典力学的创立上,伽利略可说是牛顿的先驱。伽利略还提出过合力定律,抛射体运动规律,并确立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伽利略在力学方面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这在他晚年写出的力学著作《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中有详细的描述。在这本不朽著作中,除动力学外,还有不少关于材料力学的内容。例如,他阐述了关于梁的弯曲试验和理论分析,正确地断定梁的抗弯能力和几何尺寸的力学相似关系。他指出,对长度相似的圆柱形梁,抗弯力矩和半径立方成比例。他还分析过受集中载荷的简支梁,正确指出最大弯矩在载荷下,且与它到两支点的距离之积成比例。伽利略还对梁弯曲理论用于实践所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工程结构的尺寸不能过大,因为它们会在自身重量作用下发生破坏。他根据实验得出,动物形体尺寸减小时,躯体的强度并不按比例减小。他说:“一只小狗也许可以在它背上驮两三只同样大小的狗,但我相信一匹马也许连一匹和它同样大小的马也驮不起。”
②天文学——他是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位科学家。这些成果包括:发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现称伽利略卫星),太阳黑子和太阳的自转,金星、木星的盈亏现象以及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等。他用实验证实了哥白尼的“地动说”,彻底否定了统治千余年的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天动说”。
③哲学 ——他一生坚持与唯心论和教会的经院哲学作斗争,主张用具体的实验来认识自然规律,认为经验是理论知识的源泉。他不承认世界上有绝对真理和掌握真
理的绝对权威,反对盲目迷信。他承认物质的客观性、多样性和宇宙的无限性,这些观点对发展唯物主义的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他强调只有可归纳为数量特征的物质属性才是客观存在的。伽利略的科学发现,不仅在物理学史上而且在整个科学中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不仅纠正了统治欧洲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更创立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新方法。伽利略在总结自己的科学研究方法时说过,“这是第一次为新的方法打开了大门,这种将带来大量奇妙成果的新方法,在未来的年代里,会博得许多人的重视。”后来,惠更斯继续了伽利略的研究工作,他导出了单摆的周期公式和向心加速度的数学表达式。牛顿在系统地总结了伽利略、惠更斯等人的工作后,得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三定律。

伽利略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宝贵的。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的开端!”
0215-伽利略.jpg
在人格上相互尊重,
在学问上相互欣赏。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14-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是一名杰出的演说家、作家、人道主义者和政治活动家。在废奴运动中他是一个巨人般的人物。他生为奴隶,从未见过生身父母,是在马里兰州的一个种植园中由祖母带大的。八岁时他被送到巴尔的摩当家奴。在巴尔的摩,女主人教他读书、虽然这是法律禁止的。他二十一岁时逃往纽约市和马萨诸塞州的贝得福德,在那里他将自己的姓氏改为道格拉斯(原先叫贝利)。1841年,他被邀请在南特克特的反奴隶制集会上演说。他雄辩的口才令人折服,被马萨诸塞州反奴隶协会聘为代理人。他成了一名杰出的演说家。有的评论家对他的真实出身表示怀疑,针对于此他于1845年写了自传。但道格拉斯为了避免自己被认出是逃奴而被捉拿,跑到国外呆了两年,四处演说。回国时他挣了足够的钱赎身为自由人,并于1847年在纽约的罗切斯特创办了自己的废奴报纸的《北极星》报。从1841年起,道格拉斯成了美国最著名的黑人废奴主义者。1852年他被邀请在罗切斯特的美国独立纪念日集会上演讲。发言开始时他照老一套赞美了美国开国元勋们众所周知的功绩,但在演说中途,他话锋一转,提醒听众说美国黑人没有享受独立,由此可见这个国家的虚伪。听众举座震惊。
0214-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13-肖克莱

肖克莱(Shockley,William Bradford),美国物理学家。1932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学士学位,1936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0年后,宾夕法尼亚大学等3家高等学校授 予他荣誉理学博士称号。1936年起先后在贝尔电话实验室、美国海军反潜作战研究小组任职,1945年起历任贝尔电话实验室固体物理研究所主任、晶体管物理学研究主任、肖克莱 晶体管公司经理、克莱韦特晶体管公司肖克莱晶体管部顾问、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客座教授、斯坦福大学工程科学与应用科学教授。肖克莱研究的领域包括固体能带、铁磁畴、金 属塑性、晶粒边界理论、有序 -无序合金、半导体理论应用和电磁理论等,获专利90多项,发表论文逾百篇。1945年夏,肖克莱提出开展半导体基础研究的建议,1945年下半年, 贝尔电话实验室成立了以肖克莱为组长,以肖克莱、J.巴丁、W.H.布喇顿为核心的固体物理学研究小组。1947年12月23日发明点接触晶体管,1948年6月贝尔电话实验室报道了这一 发明,并申请专利。1949年肖克莱提出结型晶体管理论 ,1950年由贝尔电话实验室M.斯帕克斯和G.L.皮尔逊制出结型晶体管。肖克莱、巴丁、布喇顿共同获得1956年度诺贝尔物 理学奖。肖克莱是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和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曾获利布曼奖金、巴克利奖金、康斯托克奖金、霍利奖章。
0213-肖克莱.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12-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因为达尔文无意学医,进到医学院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并对自然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怒之下,于 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这样,他可以继续他对博物学的爱好而又不至于使家族蒙羞,但是达尔文对自然历史的兴趣变得越加浓厚,完全放弃了对神学的学习。在剑桥期间,达尔文结识了当时著名的植物学家 J.亨斯洛和著名地质学家席基威克,并接受了植物学和地质学研究的科学训练。1831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后,他的老师亨斯洛推荐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同年12月27日英国海军“小猎犬号”舰环绕世界的科学考察航行。先在南美洲东海岸的巴西、阿根廷等地和西海岸及相邻的岛屿上考察,然后跨太平洋至大洋洲,继而越过印度洋到达南非,再绕好望角经大西洋回到巴西,最后于1836年10月2日返抵英国。这次航海改变了达尔文的生活。回到英格兰后,他一直忙于研究,立志成为一个促进进化论的严肃的科学家。1838年,他偶尔读了T.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从中得到启发,更加确定他自己正在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想法:世界并非在一周内创造出来的,地球的年纪远比《圣经》所讲的老得多,所有的动植物也都改变过,而且还在继续变化之中,至于人类,可能是由某种原始的动物转变而成的,也就是说,亚当和夏娃故事根本就是神话。达尔文领悟到生存斗争在生物生活中意义,并意识到自然条件就是生物进化中所必须有的“选择者”,具体的自然条件不同,选择者就不同,选择的结果也就不相同。然而,他对发表研究结果抱着极其谨慎的态度。1842年,他开始撰写一份大纲,后将它扩展至数篇文章。1858年,出于年轻的博物学家 R.华莱士的创造性顿悟的压力,加之好友的鼓动,达尔文决定把华莱士的文章和他自己的一部分论稿呈交专业委员会。1859年,《物种起源》一书问世,初版1250册当天即告售罄。以后达尔文费了二十年的时间搜集资料,以充实他的物种通过自然选择进化的学说,并阐述其后果和意义。
0212-达尔文.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9-18 03:15 , Processed in 0.08016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