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叶永烈:日本是怎样崛起的?

[复制链接]
徐1982 发表于 2009-3-1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辽宁–葫芦岛 联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徐1982 于 2009-3-1 13:15 编辑

(2009-02-28 10:19:39)
1.jpg


2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来到日本,我注意到这样一组数字:
  1965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相当于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25.5%;
  1975年,日本追上来,改写为62.2%;
  1985年,日本已经逼近美国,为97.6%;
  1986年,按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日本超过了美国。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崛起,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神话。如今,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1946年,日本成立了经济安定本部,制定了三项重大经济改革政策:

  一是实行“倾斜”生产方式,以重工业为优先,集中力量恢复和发展煤炭、钢铁、电力、肥料四个关键性工业部门的生产,以此带动整个经济复苏。

  二是在农村实行了“农地改革”,使农民获得土地,大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日本government把地主的194万公顷土地强制收购,以非常低廉的价格(有的地方仅相当于一双靴子或一袋烟的钱),卖给420万户农民。日本首相吉田茂曾称之为“非共产主义世界进行得最彻底的土地改革”。

  三是面对剧烈的通货膨胀,日本government规定,无论是皇族、达官、财阀家族,还是平民百姓,每人每月只能从银行提取500日元的存款(相当于当时一个月普通工人的工资)。这样,迫使所有的存款、国债、社债、股份都在剧烈的通货膨胀中急速贬值,缩小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这三大行之有效的经济改革政策,促使了日本经济的复苏,走出战后的极度混乱和疲乏状态。

  此外,美国态度的转变,也至关重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与日本是交战的双方,互为敌国。1948年,美国确定日本为远东的“反共堡垒”,对日本采取帮助恢复经济建设的态度。美国还一再削减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到1954年甚至全部取消日本的赔款。

  到了1949年,日本经济基本上稳住了阵脚,抑制了通货膨胀,经济进入全面恢复的状态。

  就在这个时候,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这一突如其来的战争,使得尚未从战争阴影中走出的日本百姓极度不安,日本government也陷入高度慌乱。然而,没多久,日本就转悲为喜,因为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出师朝鲜,需要大量物资,近在咫尺的日本成了美军的后方供应基地。雪片般的战争物资订单,朝日本企业飞来。“朝鲜特需”成为发展日本经济的“强心针”。滚滚而来的外汇,也解决了日本在战后外汇短缺的困境。丰田汽车公司就是一个典型,这家企业原本接近关闭,就在这时,朝鲜战争急需大量军用卡车,大批订单突然从天而降,使丰田汽车公司在1951年就一举恢复到战前的水平。

  据统计,在朝鲜战争期间,日本在军用物资方面的收入累计高达10亿美元,如算上其它方面的“特需”收入,则达36亿美元。在1950年至1960年十年间,这种特需订货累计额达到了610.7亿美元。

  这样,到了1955年,日本的主要经济指标基本达到或超过了战前最高水平。日本以十年时间,即1945-1955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紧接着,从1955-1973年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十八年间,日本的国民经济总产值(GDP)一直保持着年均增长9.8%的高速度!工业增长率则一直保持13.6%的高速度。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在这十八年间增加了12.5倍,人均国民收入增长10倍多。日本这样的长期、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是罕见的。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成功实现了日本近代史上的“第二次远航”。

  日本能够在十八年间跃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有种种原因,其中的三点是非常重要的:
一是日本实施“科技立国”的战略,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又进一步提出“高科技立国”的战略。日本在科技、尤其是高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日本在大力开发高科技产品的同时,特别重视把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从而推动了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日本的汽车风行全世界,日本的高科技电子产品在世界上独占鳌头,为日本带来了巨额利润。

  日本重视科学技术是一贯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兵力不够,很多十四五岁的娃娃兵和文科大学生、甚至文科教授都被补充到部队,送上战场,然而日本数万理工科大学生却未上战场而被保存下来。这批理工科大学生后来成为战后日本科技的主力军,成为推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功臣。

  二是高度重视教育,把发展教育定为国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财政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日本government坚持把义务教育的时间从6年延长到了9年,免费为中小学生提供餐点和教科书,每年还拨出国民生产总值的6%作为教育经费,这一比例大大高于其它国家。这些举措为改善国民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统计说,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的60%是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取得的,而科学技术的进步的根本就是教育的普及,大批培养了科技人才。

  如今,小学入学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比例为97%左右,大学已经进入“全入时代”,就是说想上大学的人都可以上大学。日本的经济能够腾飞,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

  三是战败国带来的“优惠”。
  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规定军费开支不得超出国民生产总值的1%。这一规定为日本“节约”了大量的军费,促进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在连续十八年的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之后,从1974-1991年,日本经济进入“中速增长期”。
  在这一时期,由于西方世界上爆发“两次经济危机”和“一次石油危机”,使日本经济深受影响,增长速度减慢。这期间日本GDP年均增长4.3%,比高速增长期下降一半。

  这“两次经济危机”和“一次石油危机”是: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引发了“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1973年底到1975年,西方世界爆发了战后最严重的普遍经济危机;1979 年到 1982年,西方世界再次爆发的经济危机。
  从1992年开始,日本进入“困境期”。这时,日本本身出现经济危机。1992-1998年GDP年均增长率仅为1%,其中1997、1998两年甚至出现负增长(1998年为-2.5%,2001年为 - 0.5%)。

  随着日本经济进入“困境期”,日本内阁像走马灯似的不断改换,十年换了九任首相,谁都未能挽救日本经济的颓势。直到2002年2月,小泉纯一郎内阁上台,实行一系列新的改革,使日本经济走出困境,进入复苏和全面转型时期。小泉纯一郎上台时,日本国民经济增长率为-3.3%,他上台后,扭转为1.6%。也正因为这样,小泉纯一郎稳稳地占据日本政坛五年半,结束了日本内阁“短途”的命运,成为二十年来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

  这些年来,中国经济在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路线指引下,进入高速增长期。中日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1990年日本的国际经济生产总值是中国的7.8倍,2006年缩小为2.6倍,2007年缩小为1.76倍。
  当然,就人均国民经济产值而言,两国的差距还很大,2007年日本的人均国民经济产值是中国的18倍!
  中国仍需通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在经济上追上日本。正因为这样,日本能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创造了经济神话,其中的经验至今仍是值得中国借鉴的。
小兵弓长 发表于 2009-3-1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北京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日本人的受教育水平是世界一流的、日本社会同时还保留和发展了从中国传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很好地与西方文化结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szxdyx 发表于 2009-3-1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电信
教育兴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加油!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徐1982 发表于 2009-3-1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葫芦岛 联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财政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日本government坚持把义务教育的时间从6年延长到了9年,免费为中小学生提供餐点和教科书,每年还拨出国民生产总值的6%作为教育经费,这一比例大大高于其它国家。这些举措为改善国民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skyczheng 发表于 2009-3-2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电信
我们应该从全方面来学习日本这个国家。例如他们的教育,工作的方法,等等。而不要只看到过去的某些
事件。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liuyu 发表于 2009-3-2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黑河–逊克县 联通
日本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shomo 发表于 2009-3-2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合肥 电信
地方小,人少也是原因之一吧,我们国家太大了,人口太多了。像收购土地那个,之所以能成功还不是地方小,土地少呗,换到中国试试?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xdl3040 发表于 2009-3-2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泰安 联通
日本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身为战败国,军事,国防,外交,美国统统给他包了,不发展它还能干什么
后来美国看它做大了,就赶紧进行压制,否则何来日本的沉默的十年
归根到底,日本只能算是个经济强国,弹丸四岛。。。没有地位啊。。。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olfbeard 发表于 2009-3-2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搜星星 发表于 2009-3-2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联通
当然不能说日本能做到的、能做好的,中国就一定能照样做好,因为条件和面临的困难确实不同,个人认为其中最根本的困难还是文化和国民性的巨大差异。但是我们应该象日本人学习古代中国和现代西方并进行消化(最难能可贵的是做到去糟粕、取精华)一样,去学习日本和其他国家,不然永远不能成为一流强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小兵弓长 发表于 2009-3-2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阿里云BGP服务器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Leey23 发表于 2009-3-3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 电信
写的太好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lichaof 发表于 2009-3-3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商丘 电信


楼主的说法我很支持,因为我国自1949-1978将近30年里真正发展的有几年?其中又有多少内忧外患?  如果这个阶段是发展期的话,我想我们的国家实力绝对比现在高的多。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3-9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河西区 联通
经济危机促使日本反思“明治维新”的负面作用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亚洲版主编戴维·皮林(David Pilling) 2009-03-09

在查勘经济残骸的同时,世界各国想知道的是,它们能做些什么来防止这种情况再度发生?它们如何才能为市场资本主义的创造天使松绑,而又不会释放出极具破坏力的地狱之犬?可是在日本,人们似乎对过去发生的事情更感兴趣。

最近我访问东京期间,在不止一个场合,当我问起日本应如何应对经济危机时,对方就如同忍者般敏捷地转到了明治维新前的日本这个话题上去。当人们提到19世纪中叶的这段时期时,常常将其描绘成人类堕落之前的田园世界。当时美国军舰队还没有敲开日本封闭的国门,日本还不需要可卑地到世界上去讨生活。曾经担任日本财务省次官的神原英姿(Eisuke Sakakibara)有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别称:“日元先生”。在他的描述中,当的日本安宁、有序、自然而友好。他表示:“这就是明治维新前日本的模样。我们应该恢复那种面貌。”

在被问及经济政策时,一位影子内阁大臣回想起江户时代日本几乎不存在的出口。(考虑到日本延续200年的锁国令,这没什么可惊讶的。)这位政治家说,日本开始出口只是出于建立军队保护自己的需要。这个决定无情地导致了今天日本对向海外消费者出口制造业产品的过度依赖。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资深学者格里•柯蒂斯(Gerry Curtis)去年在日本生活了半年。他证实,东京弥漫着浓郁的怀旧气息,而不是危机感。“许多知识分子完全否定了美国,包括那些过去对新自由派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照单全收的人。如今知识分子的主流情绪是怀念日本过去有多么美好。”经济危机促使人们重新评价日本战后——如果不是明治维新之后——在至少三大领域的纪录。

第一个领域是政治。自民party的败落完全在预料之中。过去半个世纪,自民party在野的时间只有10个月。在若干次误诊之后,该party似乎终于要气绝而亡了。自民party的部分问题在于缺少可靠的政策,尤其是经济政策。另一部分在于对权力近乎封建君主般的专横激起了公愤——party内世袭职位的第二代、第三代政治家数量多得出奇就是象征。就连人们本以为会动摇这种政治体系的激进外来分子小泉纯一郎(Junichiro Koizumi)也在不久前把国会席位传给了儿子。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野的日本民主partyparty内——虽然也不乏高官显贵——满身的专家型政治家。该party应该可以在定于9月份举行的大选中获胜。

面临知识分子攻击的日本战后的第二大支柱就是其官僚作风。曾经造就了日本的经济奇迹、无私而又才华横溢的官员形象,在公众眼中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他们变成了贪婪自利的精英阶层,擅长犯政策错误和为自己谋取退休后的舒适工作。

第三个摇摇欲坠的支柱是战后经济模式本身。目前人们大量谈论的是要注重农业,不再强调创造了战后财富的制造业。“日本的主要优势是制造业,因此可能会蒙受最严重的损失,”神原英姿表示。他认为当今世界将永远无法恢复到昔日的物质消费水平。

人们通常认为日本的农业受到了严密保护,但是日本人担心他们的农业产量只能满足他们40%的热量需求。神原英姿支持日本民主party大幅增加农业补贴和实现家庭经营农业产业化的提案。他一直试图说服丰田(Toyota)相信汽车是夕阳产业,应该让它的工程师去提高农业效率。我们可能很快就会迎来胡萝卜零库存的时代。

当世界其它地区忙于与金融灾难搏斗,日本的制造业遭遇订单减少的最猛烈冲击时,谈论农业福利和明治维新前的价值观略有脱离现实的感觉。学术气氛来自国家对意见的征询。这为在野party提供了半个世纪来推翻自民party政 府的最佳机遇。不过,如果人们真的选出一届全新的政 府,那么他们在支持革新的同时,或许也期待着某些旧东西吧。

本文作者是英国《金融时报》亚洲版主编。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starryguo 发表于 2009-3-9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 东方有线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kson 发表于 2009-3-9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联通
科技兴国很大程度上帮助JAP复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后心发冷 发表于 2009-3-9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宽捷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日本崛起
一、内在因素:
1:强调对外学习和尊重教育的重要性。
2:强调内部纪律和集体利益的重要性
3:弱化government的强制管理性,强化government的服务性。
4:多party的相互监管和监督作用。
二、外部因素:
1:美国控制亚洲的战略思想。(日美防卫安保条约)
2:美国基于东西方对抗的遏制共产主义重要桥头堡。(朝鲜战争后重新武装日本)
3:中国等国的内乱。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后心发冷 发表于 2009-3-9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宽捷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还有一个:
日本民族的拥戴胜利者、蔑视失败者的性格。
有些民族同情弱者,非议强者,而不考虑事情的起因和原委。
这从一些体育比赛和一些地区冲突中能够看到。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后心发冷 发表于 2009-3-9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宽捷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日本的文官体系和相对扁平的government机构,依靠多party监督,三权分立的原则。弱化了government的强制管理权,削弱了可能造成权力机构过于集中的影响,发挥了各自的服务职能。所以才会出现很多东南亚国家或美洲不能想象的:上层government一团糟,高层可以胡做非为,胡说八道,最多辞职了事,但是中层和基层服务社会的机构长期运行的良好有序。
要在一些国家,上层一团糟,这也许就是社会动乱的出现。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5 15:00 , Processed in 0.09099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