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宇宙中十大最怪异物质—你拍到过几个?

[复制链接]
南宫飞云 发表于 2009-3-3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辽宁–鞍山 联通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我们的宇宙空间中存在着一些奇怪的物质和美丽的现象,有些很大,有些很美丽,但有些却非常怪异。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宇宙中十大最怪异物质。

  星云

  星云是巨大而又不洁的块状物质,它们由尘埃、气体和等离子体组成的。这些星云有光年般的宽度,漂浮在太空。它们是星系的制造厂,常有“婴儿级”的行星和恒星从星云冷却的边缘旋转诞生。它们形态各异,十分有趣。有的象马头、有的象螃蟹或柱子。
  
超新星

  当恒星耗尽所有可用的燃料时,它们并不会摇摇曳曳地消逝,相反它们会自行爆炸,将外层的气体抛向遥远的太空,而这些被抛的物质最终会接合在一起生成新星,这个循环过程需要10亿年的时间。幸好我们可以在非常安全的地方观赏它们的美丽。但好景不长。我们的太阳是颗定时炸弹,它在等待时间的漫漫流逝直到在一场大灾难终爆炸并结束生命。远在10亿英里之外的外星人天文学家将把它视为银河中太阳系的另外一颗超新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宇宙是巨大的,科学家们发现整个宇宙都遍布着他们无法解释的“无线电噪音”。于是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断定那是一场非常巨大、非常古老的大爆炸留下来的辐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一种充满整个宇宙的电磁辐射,它无处不在。科学家们使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测量太空温度,测得的结果为华氏零下454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暗能量

  几年前科学家发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进一步研究显示宇宙膨胀的速度正随时间减慢,随后加速。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神秘的、看不见的能量形式,即“暗能量”。暗能量专家对外行做出如下解释,磁场影响着宇宙,使得宇宙有些地方的膨胀速度比其它地方慢。宇宙加速膨胀的模式意味着不可避免的、众所周知的“宇宙灭亡”可能会提前发生。这被称为大寒冷理论。大寒冷理论认为宇宙会一直膨胀,直到那些为恒星提供能量的核子洪炉耗尽燃料,接着宇宙变得冰冷、然后死亡。

  暗物质

  科学家们决定将编制宇宙财产目录,计算出宇宙到底有多重。具有代表性的瑞士天文学家兹威基假设空间的大小是由神秘物质组成,这种物质我们目前还无法看到也无法测量。他认为这种看不见的物质是“暗物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微中子

  在爆炸的恒星内部有一些神秘的东西。热和压力使得各种微粒飞向四周并且互相撞击。从恒星内部泄漏出一些最小的东西,这就是我们都知道的微中子。它们来自太阳并传播到整个宇宙。宇宙中有几十亿颗恒星,它们周围有很多微中子。实际上现在就有无数的微中子正穿过你的身体,别着急,它们非常小且穿行不受任何阻碍,所以你的脾没有任何危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类星体

  类星体是宇宙中能量最大、最明亮的天体,它比正常星系亮1000倍。对能量如此大的物体,类星体却不可思议地小。与直径大约为10万光年的星系相比,类星体的直径大约为1 光天(light-day)。一般天文学家相信有可能是物质被牵引到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中,因而释放大量能量所致。

  中子星

  当一颗恒星灭亡,它向内部崩溃,压扁它的电子和质子,使它们熔合在一起形成中子。一个方糖大小的中子星物质重达1亿吨。中子星的能量辐射是太阳的100万倍。它在一秒钟内辐射的总能量若全部转化为电能,就够我们地球用上几十亿年。中子星并不是恒星的最终状态,它还要进一步演化。由于它温度很高,能量消耗也很快,因此,它的寿命只有几亿年。当它的能量消耗完以后,中子星将变成不发光的黑矮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脉冲星

  如果你认为中子星非常可爱,你就会喜欢它们的亲兄弟脉冲星。脉冲星以极快的速度旋转,并在短期的爆炸中放射出大量辐射。

  脉冲星被认为是“死亡之星”,是恒星在超新星阶段爆发后的产物。超新星爆发之后,就只剩下了一个“核”,仅有几十公里大小,它的旋转速度很快,有的甚至可以达到每秒714圈。在旋转过程中,它的磁场会使它形成强烈的电波向外界辐射,脉冲星就像是宇宙中的灯塔,源源不断地向外界发射电磁波,这种电磁波是间歇性的,而且有着很强的规律性。正是由于其强烈的规律性,脉冲星被认为是宇宙中最精确的时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黑洞

  你是否真的考虑过黑洞究竟是什么?黑洞不是科学小说家编造出来的虚构的东西。黑洞有些用词不当,因为任何靠近它们的光都被吸进去了,它们应该被称为“看不见”的洞。黑洞是死亡恒星的剩余物,是在特殊的大质量超巨星坍塌收缩时产生的。黑洞其实也是个星球,只不过它的密度非常非常大, 靠近它的物体都被它的引力所约束,不管用多大的速度都无法脱离。
多选投票: ( 最多可选 10 项 ), 共有 5 人参与投票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觉醒网挺不错的!
kson 发表于 2009-3-3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联通
哦,这个我都 想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tarlism 发表于 2009-3-3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高能物理所
6要说的是“中微子”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分半 发表于 2009-3-3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浦东新区 电信
3# starlism
微中子和中微子是两种不同的粒子~~~

话说LZ的这个投票不用投都知道结果啊~~~~谁要能拍到暗物质不还得了诺贝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夕故£淩霜 发表于 2009-3-3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东城区 联通
一分半,中微子和微中子是同一种粒子,不过中微子有六种是真的(三类,加上反粒子一共6中,电子中微子还有两个名字非常奇怪的中微子),一般情况下,中微子也会背翻译做微中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tarlism 发表于 2009-3-3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高能物理所
3# starlism  
微中子和中微子是两种不同的粒子~~~
一分半 发表于 2009-3-3 11:38

那,微中子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google之后,得到的结果大多都是在说“中微子”呢
难道"微中子"是要说neutralino? 但是说到"neutralino"算会被算在暗物质里吧?
LZ配图的文字是由英文翻译过来的吧?不知道英文原文说的是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孔方 发表于 2009-3-3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朝阳区 联通
3# starlism  
微中子和中微子是两种不同的粒子~~~

话说LZ的这个投票不用投都知道结果啊~~~~谁要能拍到暗物质不还得了诺贝尔了……
一分半 发表于 2009-3-3 11:38


能仔细解释一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anganoo 发表于 2009-3-3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tarlism 发表于 2009-3-3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高能物理所
根据数值模拟, 暗物质很可能会有子结构噢! 就是像星星那样聚成一堆一堆的. 而密度大的地方, 暗物质湮灭产生可观测的粒子(比如说,光子, 质子, 反质子)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如果真实情况和模拟的相同, 随着科学的发展还是有可能"拍"出暗物质的图的哈~~

啊! 对了, bullet可以不可以算是"拍"到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eepgreen 发表于 2009-3-3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城市电讯有限公司
那,微中子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google之后,得到的结果大多都是在说“中微子”呢
难道"微中子"是要说neutralino? 但是说到"neutralino"算会被算在暗物质里吧?
LZ配图的文字是由英文翻译过来的 ...
starlism 发表于 2009-3-3 13:28


查了一下wiki,“中微子,中文又译作微中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分半 发表于 2009-3-3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浦东新区 电信
一分半,中微子和微中子是同一种粒子,不过中微子有六种是真的(三类,加上反粒子一共6中,电子中微子还有两个名字非常奇怪的中微子),一般情况下,中微子也会背翻译做微中子。 ...
夕故£淩霜 发表于 2009-3-3 13:21

谢谢您的指正~~~~我是记得中微子和微中子的英语是不一样的,原来还有这些概念了~~~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26 00:59 , Processed in 0.08956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