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科学新闻和科学大事简评——..

[复制链接]
yuanyugang 发表于 2016-11-20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吉林–松原–长岭县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科学新闻和科学大事简评——孤独的《旋涡里的宇宙》作者带你进入另一片天空,寻找另一个答案。
眼睛里的世界是个小小的家,
小小的心希望把它变成童话。
小小的家是个大大的世界,
大大的心能把所有的梦都装下。
总想飞进另一片天空,
总想发现另一个回答。
小太阳升起来,
让梦想和我一起长大。
哼着这首儿童歌曲,我们一起走进科学殿堂,欣赏科学家们的杰作,也悄悄地评判一下当今科学界的成果与是非。如井底之蛙,发出自己微弱的声音;如初生之犊,挑战当今的权威。班门弄斧,离经叛道。当然,也欢迎各位网友参与评判、辩论。只是不要随意戴帽子、抓辫子、打棍子嗷。

hhbb 发表于 2016-11-20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黄石 联通
有意思!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KSo 发表于 2016-11-20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电信/吉林大学
井底之蛙?楼主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坐井观天也得认真观测,你只是闭门造车。

"版规6、禁止发表否定公认的科学规律的伪科学内容,比如挑战牛顿力学、热力学基本定律的、否定相对论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yuanyugang 发表于 2016-11-22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松原长领县 电信
先来看一个科学新闻。
科学家发现“冥王星之心”:或藏100公里深海洋


2
中新网11月19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新视野”号探测器去年飞越冥王星时,在冥王星赤道以北发现一个庞大的心形暗斑,称为“冥王星之心”。科学家分析探测器传回来的照片及数据后,相信暗斑下可能有一片深度达100公里的沙冰状海洋,而且水量几乎与地球海洋相等。

  科学家将“冥王星之心”分为左右两“叶”,并于较早前的研究中发现较平滑的左叶“史普尼克平原”是一片被冰覆盖的高原。

  在最新的研究中,科学家相信在厚达150至200公里的左叶冰层下有一片水深约100公里的海洋。“史普尼克平原”位于赤道附近,而且背对冥王星最大卫星冥卫一,科学家指这并非巧合,是冰层下的海洋质量庞大,使冥王星地轴变动而导致。

  两份相关研究报告刊登在《自然》期刊,其中一份报告的共同作者、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行星科学家尼莫表示,冥王星仍保留46亿年前形成时遗下的辐射热,加上表面冰层有效隔热及水中含有氨等,足以让水保持液态形成地下海洋。
评论:
这真是个好消息。冥王星上有水,有液态地下海洋。
我也相信,冥王星上有水冰。但要说有液态海洋,还真不敢相信。距离太阳如此遥远的冥王星上居然有液态海洋。真不知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行星科学家尼莫是怎么研究的。
凭经验,液态海洋的存在需要巨大的热量保持稳度。
外因分析: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是一个天文单位,表面温度在〇摄氏度左右。地球上有海洋,天经地义,符合常理。冥王星距离太阳36个天文单位,表面温度在-220-摄氏度左右。即使地温梯度和地球相同,中心温度也极低,不可能有液态水。
内因分析:地球自转周期24小时。冥王星的自转周期是6.387天,转速远低于地球。地球上沧海桑田,火山活跃,熔岩横流。而冥王星只有少量的低温水汽喷发。显然,冥王星的液态水很少,不可能形成海洋。当然,这又引起另一个问题:星球内部热量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以后专门讨论。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yuanyugang 发表于 2016-11-25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松原–长岭县 电信
100分的“悟空”和看不见的暗物质
2016年11月14日新浪科技,据新华社消息,10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科学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南京举行。截至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和粒子鉴别能力最强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已正常运转328天,飞行5011轨,姿态稳定,已完成全天区覆盖,共探测事例(包含各种粒子信息的数据)约16亿个。
  那么,暗物质到底是什么呢?时至今日,这仍然是科学家们试图解答的谜题。利用宇宙线和加速器开展的粒子物理实验告诉我们,一系列粒子彼此交互、形成了我们看到的世界。标准模型描述了所有已知粒子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天文学观测、计算机模拟及核理论计算都使我们相信,标准模型仅能解释宇宙中很小的一部分质量。宇宙中的其它成分是什么?已有测量显示,宇宙中还有约26.8%的暗物质和约68.3%的暗能量。

上世纪30年代,天文学家茨威基(Fritz Zwicky)发现,被引力牵引在一起的星系的运动不符合万有引力定律,除非星系团中存在大量用望远镜看不到的物质。科学家们开始不遗余力的探究暗物质的成分。它会不会是由类似褐矮星和大型行星的熟悉天体组成的呢——由标准模型中的“原料”构成但不发光,所以对天文学家来说是不可见的?理论和实验最终均显示这种简单的解释并不可靠,暗物质对于我们来说是全新的,相关研究需要“另辟蹊径”。一系列实验随之展开,科学家们开始在标准模型之外寻找能够解释部分或全部暗物质的新型粒子。与此同时,理论物理学家开始发展各种富有创造性的理论,猜测何种新粒子能够将星系运动、大尺度结构和宇宙微波背景的变化“一网打尽”,解释所有观测到的现象。


一个长度为15万光年的星系包含的暗物质是普通物质的2-10倍,暗物质产生的引力对其运动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太阳系中,普通物质集结成块(恒星和行星),而暗物质则向外扩散。一般来说,星系由大部分空白空间和密度很大的普通物质集合体交错而成。

  单个太阳系中包含的普通物质远远超过暗物质,暗物质对塑造太阳系所起的作用并不大。在更大的尺度结构上,观测显示暗物质和普通物质对星系运动方式的影响不分轩轾。在最大的尺度结构上,暗物质对决定星系团和超星系团(星系团组成的群和集团)的运动方式起关键作用。要研究暗物质,我们需要研究大小达到或超过星系尺度的天体。
评论:
我国的“悟空”已正常运转一年。这是大喜事。不管悟空能不能凭借火眼金睛看到暗物质,只要能看,就是胜利,就是进步。
暗物质,顾名思义,就是看不见的物质、测不出的物质。起因是上世纪30年代,天文学家茨威基发现,被引力牵引在一起的星系运动不符合万有引力定律。按照万有引力计算出来的质量大于发光物质质量。他没有找到原因,于是,提出了个暗物质概念。他的后来人说“暗物质”占据了我们整个宇宙中物质总量的4/5。通过暗物质对其他物质施加的引力作用能够感知它们的存在。那么这构成宇宙大部分的神秘物质究竟隐匿在何处?他们找啊找啊!一直没有找到暗物质,但认为一种非常重的粒子,叫微相互作用有质量粒子(WIMP)。悟空就是去找这个神秘莫测的神仙的。
我可以大胆预言:悟空寻找WIMP,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失败也是一种进步。说不定还有其他的收获。悟空毕竟是我们的卫星,上天了总比不上天好。
为什么说悟空也找不到暗物质呢?
因为暗物质就在普通物质中。也就是说,普通物质是由暗物质一步步转化来的。就拿高能粒子对撞机来说吧,一个质子进入对撞机,需要加速,加速的能量会转变成质量。实际上,参与对撞的已经不是一个质子了。在恒星系里氢原子参加核聚变,会被加速。实际上,参与核聚变的已经不是氢原子了。这些能量转变的质量也在新的物质里面。所以,核变化的公式都用箭头表示而不用等号。
同样的道理,一般物质被旋聚到恒星系里都被加速,而加速能量转化的物质也成为物质,这就是暗物质。具体的讲,暗物质就是旋涡引力。1克氢气进入太阳,参加核聚变,其产物大于1克。旋涡引力加上氢气就是包含了暗物质的太阳质量。如果按万有引力计算,这些质量都具有引力效应,但未必都发光。
引力定律研究的是天体的现状。地球围着太阳转,按照万有引力定律,当然,太阳物质的引力在起作用,地球物质的引力也在起作用。但是地球物质是不发光的,太阳物质也有一大部分不发光。用发光物质的计算结果去套用引力计算的结果,当然偏差很大。
另外,地球围着太阳转,为什么就一定是太阳物质的吸引呢?为什么就不能是太阳和八大行星系都位于太阳系旋涡中呢?太阳在中心,八大行星系在外围围着中心转。至于太阳系的形成,以后再设专题讨论。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KSo 发表于 2016-11-25 23: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移动
本帖最后由 BKSo 于 2016-11-25 23:29 编辑

你坐在椅子上,為什么就一定是椅子承受着你的重量?为什么就不能是旋涡力承受着你的重量呢?为什么就不能是神承受着你的重量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sese 发表于 2016-11-27 08: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电信
Fritz Zwicky提出暗物质概念的论文是在1937年,应当属上世纪的40年代。比哈勃定律的发表1929年迟8年。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yuanyugang 发表于 2016-12-11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 联通
我们都在这片宇宙"羽毛"的渺小一角:超星系团要大得多
2016年11月01日环球科学ScientificAmerican微信公众号
  天文学家发现,银河系身处的超星系团要比过去认为的还要大得多。太阳位于银河系边缘的的猎户臂上。银河系是本星系群超过50个近邻星系之一。本星系群位于中心距离地球5000万光年、拥有超过1000个星系的室女星系团的外围。室女星系团只是横跨超过1亿光年、有数百个星系群的本超星系团的一小部分。本超星系团也只是一个更加巨大的包含了10万个大星系,横跨4亿多光年的超星系团的一叶。这样的超星系团一直被认为是宇宙大尺度结构最大的组成部分,构成了巨大的纤维状和墙状星系结构,共同围绕在几乎没有任何星系存在的空洞周围。
  横贯空间的星系流勾勒出了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的轮廓。它包含了我们的银河系以及其他10万个大星系。图片来自《环球科学》,由NASA、ESA和哈勃遗产团队提供。

  把我们能看到的所有星系里的恒星、所有的气体和其他我们知道的普通物质都加到一起,产生的引力还是不足以解释星系的本动速度,差了一个数量级。出于无知,我们天文学家称呼这些缺少的部分为“暗物质”。我们相信,暗物质粒子和宇宙其他成分只通过引力相互作用,不会通过其他力(如电磁力)作用,并且暗物质补足了要解释观测到的星系速度所“缺少”的引力。科学家认为,星系位于暗物质池塘的深处——暗物质像隐形的脚手架,星系围绕着它们不断聚集成长。

  如果可以获得大量星系的本动速度数据,天文学家就可以绘制大尺度上的星系流。在这种庞大尺度上,星系的流动可以类比于在 “宇宙分水岭”之间蜿蜒流过的河水,只是决定它们运动的不是地形,而是附近结构的引力。在这些“宇宙地形图”上,星系像水流一样流动、在漩涡里盘旋、在池塘里聚集,这些运动间接揭示了宇宙中最大物质聚集体的结构、动力学、起源和未来。
我们惊讶地发现:一个崭新的、未曾看到过的宇宙结构的轮廓。在超过4亿光年的范围内,所有星系团都在一个局域的“吸引槽”内一起运动,就像水流在地势的最低点积蓄一样。如果不是宇宙的不停膨胀,这些星系会最终聚集成一个致密的引力束缚结构。这一大群星系共同组成了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
  绘制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图中蓝色结构):整体来考虑的话,星系的位置和运动或是随宇宙膨胀而发散的,或是受到引力作用而聚拢。在引力的聚拢作用开始严重阻碍宇宙膨胀导致的发散运动的位置,就可以画下超星系团的边界。我们在这里绘出了超过8000个星系的位置,并且用颜色来表示它们的相对运动 (同时考虑了聚拢和发散运动时的速度和轨迹)。暖色调(黄色和粉色)的轮廓线代表星系团快速地聚拢到一起。拉尼亚凯亚的轮廓线用的是冷色调的蓝色,勾画出了星系团聚拢最慢的位置。拉尼亚凯亚横跨将近5亿光年,在这范围内的星系团如果没有宇宙膨胀的影响的话,将会聚集成单个引力束缚结构。在拉尼亚凯亚边界之外我们可以看到沙普利、武仙、英仙-双鱼超星系团以及其他邻近的超星系团。图片来源:《环球科学》
  让我们游览一下我们新发现的家园拉尼亚凯亚中正在流动和奔涌的部分,从最熟悉的部分——你开始。不论你在读这篇文章时在地球上运动得是快是慢,你都在随着我们星球的其他部分一起以大约30千米每秒的速度环绕太阳运转。太阳自身也在以大约200千米每秒的速度围绕银河系中心转动,而包括银河系在内的整个本星系群正以超过600千米每秒的速度向着半人马座方向的一个神秘质量聚集中心疾驰。

  仙女星系距离我们250万光年,以大概110千米每秒的本动速度朝我们疾驰而来。在差不多40亿年之后,它就会与银河系迎面撞到一起,两个星系合并成一个由老年红色恒星组成,没什么特征的椭圆形球体。在这场宇宙车祸中,我们的太阳系不太可能会受到影响——恒星间的距离是如此之大,没有哪两个恒星能贴近到足以发生碰撞。银河系、仙女星系以及48个其他星系都是本星系群的成员,而这片区域正在经历塌缩,因为它的引力已经战胜了宇宙膨胀。
  在本星系群之外,大约2500万光年的范围内,在我们的地图中出现了三个显著的地标。包括我们的银河系在内,这里的大部分星系都身处一个名字起得毫无想象力的系统里——本星系墙(Local Sheet)。顾名思义,它很薄——里面的多数星系都分布在厚度为300万光年的结构内,它的赤道面被称作超星系坐标系统。赤道面下面有一段空隙,再下面是一条星系纤维状结构——狮子支(Leo Spur),还有唧筒和剑鱼云(Antlia and Doradus Clouds)里的星系。而赤道面的上方几乎什么都没有。这片空旷区域是本空洞(Local Void)的地盘。
  如果只考虑本星系墙内的星系,情况看起来显得非常平静。这些星系以宇宙膨胀的速度互相分开,局域相互作用引起的本动速度很小。在本星系墙的下面,唧筒和剑鱼云,还有狮子支中的星系的本动速度也很小。但是它们却在朝本星系墙高速运动。本空洞很可能是导致这个现象的罪魁祸首。空洞像充气的气球一样扩张,导致物质从低密度区往高密度区移动,从而堆积在空洞的边界上。按我们现在的理解,本星系墙是本空洞的一面墙,这个空洞正在一步步地膨胀从而把我们推往唧筒和剑鱼云,还有狮子支的方向。
  把镜头进一步拉远,我们会邂逅室女星系团,它的星系数目是本星系群的300倍,但都挤在直径1300万光年的范围内。这些星系以700千米每秒的典型速度在星系团内快速穿行,距离星系团外缘2500万光年内的任何星系都会在100亿年内掉落进去成为它的一部分。室女星系团完整的统治范围,也就是最终会被它俘获的星系所在的区域,目前半径达到了3500万光年。有趣的是,我们的银河系与它之间的距离是5000万光年,刚好位于这个俘获区域的外面。
  庞大星系流
  室女星系团周围更大的区域,把我们所在的位置也囊括进去,被称作本超星系团。几乎在30年前,被戏称为“七武士”的一群天文学家发现,不仅银河系在以几百千米每秒的速度朝半人马座运动,整个本超星系团也都在做同样的运动。他们把拖曳这些星系运动的神秘质量称为巨引源。在许多方面来说,巨引源并不神秘——宇宙那个方向的物质密度明显很高,因为以它为中心的1亿光年范围内包含了7个和室女星系团差不多的星系团,其中最大的三个星系团是矩尺星系团、半人马星系团和长蛇星系团。
  根据我们把超星系团作为宇宙分水岭的构想,它们的边界是根据星系发散的运动而画出来的,这么说来,所谓的本超星系团名不副实。它只是一个更大结构的一部分,也就是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后者还包括了其他的大尺度结构,例如孔雀-印第安纤维结构和蛇夫星系团。把拉尼亚凯亚想象成一个城市,我们交通拥挤的市中心就是巨引源区域。正如大部分都市核心一样,我们很难确定一个精准的中心,它的大概位置是在矩尺星系团和半人马星系团之间的某处。根据这样的定位,我们的银河系就被放到了远郊,接近拉尼亚凯亚与毗邻的英仙-双鱼超星系团的交界处。这条边境线在宇宙尺度下相对很近,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它的仔细研究来界定拉尼亚凯亚直径约5亿光年的近圆边界。总的来说,拉尼亚凯亚的边界内正常物质和暗物质的总质量相当于大约10亿亿个太阳。
  天文学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也瞥见了一些可能位于拉尼亚凯亚之外的结构的轮廓。在七武士发现巨引源之后,天文学家很快就发现了一些更大的结构。就在巨引源的背后,大约3倍远的地方,是一个巨大的星系团聚集体——这是局域宇宙中目前所知最密集的结构。因为天文学家哈罗•沙普利(Harlow Shapley)在20世纪30年代第一个发现了它存在的证据,这个遥远的巨大结构也被称为沙普利超星系团。(巧合的是,就像本星系墙一样,室女星系团和本超星系团的主要部分,以及巨引源和沙普利超星系团都落在超星系赤道面上。想象一下一个由超星系团组成的庞大薄饼,你就会对我们的大尺度局域环境有个直观的印象。)
那么,是什么让我们的本超星系团的本动速度达到了600千米每秒?在某种程度上,罪魁祸首是巨引源集合体。但是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到沙普利超星系团的引力拖曳,虽然它的距离是3倍远,但是它拥有4倍数量的富星系团。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的的8000个星系的本动速度都表明它们在一致地朝向沙普利超星系团运动。这种流动在14亿光年的范围内都存在。它是否会在某处停下?我们还不知道。只有利用更大的巡天项目描绘出越来越大的宇宙区域,才能揭示出我们局域宇宙中星系整体壮观运动背后的最终根源——以及最终的结构。
评价:
宇宙确实太大了。银河系是本星系群超过50个近邻星系之一。本星系群位于拥有超过1000个星系的室女星系团的外围。室女星系团只是横跨超过1亿光年、有数百个星系群的本超星系团的一小部分。本超星系团也只是一个更加巨大的包含了10万个大星系,横跨4亿多光年的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的一叶。这还不算完,不论你在读这篇文章时在地球上运动得是快是慢,你都在随着我们星球的其他部分一起以大约30千米每秒的速度环绕太阳运转。太阳自身也在以大约200千米每秒的速度围绕银河系中心转动。银河系以大概110千米每秒的本动速度朝本星系群的仙女星系疾驰而去,在差不多40亿年之后,迎面撞到一起。而本星系群正以超过600千米每秒的速度向着半人马座方向的一个神秘质量聚集中心巨引源疾驰。巨引源可能就是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的中心。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的的8000个星系的本动速度都表明它们在一致地朝向沙普利超星系团运动。并且在超过4亿光年的范围内,所有星系团都在一个局域的“吸引槽”内一起运动,就像水流在地势的最低点积蓄一样。
我们只谈谈运动。太阳系绕着银河系中心公转,按照科学家们的说法,是银河系的万有引力吸引的。银河系以大概110千米每秒的本动速度朝本星系群的仙女星系疾驰而去,可能是仙女星系的万有引力大吧。以此类推,本星系群以超过600千米每秒的速度向着巨引源疾驰,一定是巨引源的万有引力特别大。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的的8000个星系一致地朝向沙普利超星系团运动,当然又是沙普利超星系团具有更大的万有引力。看来,还有更大的天体,其质量巨大。
这巨大的质量把我们引向歧途。长此以往,只好推断宇宙无穷无尽了。但当我们换个思路时,巨引源也许就不需要巨大的质量了,当然,暗物质也就不暗了。我们可以把星系看成旋涡中的物质旋聚和演化。而物质不过是把旋涡力的效应变成了质量而已。但是,那些没有变成质量的旋涡力的效应呢?这就是暗物质。在地球上,同样是一公斤的质量,在赤道上的重力和两极的不一样。放到太阳上,更不一样。也是这个道理。如果这一公斤物质放光,我们就搞不清楚放光的质量和引力的质量的关系了。
在万有引力定律中,万有引力是两个物体的质量之积。不管是物质的质量还是那些没有变成质量的旋涡力的效应都存在于两个物体特别是中心物体的质量之中。这下,该明白暗物质是什么了吧!按照牛顿的质量的定义,物质的质量等于物质的体密度乘以体积。体密度与压力、温度有关。但是,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体积与压力成反比,与温度成正比。温度如此之高的星球为什么体积没有膨胀?谁来提供这个压力呢?谁来约束这个体积呢?不是上帝,不是物质自己,而是旋涡力。有人会说这是氢气的万有引力的作用。可是,我们明明看见氢气从容器里向外逃逸,氢气的万有引力根本约束不了自己。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KSo 发表于 2016-12-11 20: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联通
你不见人家的太空船连引擎都没有就一直飞出太阳系?你的什么旋涡力连一艘小小的太空船都约束不住,怎可能约束住地球?更不用谈恒星物质了。还是神才能约束一切。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yuanyugang 发表于 2016-12-16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松原–长岭县 电信
哈勃最新图片显示:星系被超大质量黑洞蚕食形成美丽丝状物
  
“NGC 4696”星系周围飘舞着许多美丽的丝状物。这些丝状物是由尘埃和电离氢组成。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016年12月0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哈勃”太空望远镜近日发回的一幅最新图片显示,一个超大质量黑洞正在蚕食着一个星系。这个星系名为“NGC 4696”,距离地球大约1.5亿光年。星系的中心区域在黑洞的作用下形成一种令人震撼的奇特形状。
  图片显示,“NGC 4696”星系周围飘舞着许多美丽的丝状物。这些丝状物是由尘埃和电离氢组成。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形态是由星系中心的黑洞造成的。这个黑洞正在阻止“NGC 4696”星系形成新的恒星,并慢慢蚕食着这个星系。翻腾的黑洞同时产生大量的能量,不断加热星系周围的气体。欧洲航天局天文学家介绍说,“很明显,炽热气流不断地向外涌出,并带动丝状物质随它们运动。”这个星系与其原始星系团“半人马座”星系团中的其它邻居不太一样。

  这些触须像绳索一样缠绕在一起,像是将星系明亮的中心拴在周围的气体上。研究人员认为,造成这种触须状丝状物的奇特形状和位置的主要因素是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欧洲航天局天文学家解释说,“星系的磁场也会随气泡的运动而被扫出,并不断约束和雕刻丝状物内部的物质。在星系的最中心,丝状物呈现出迷人的螺旋形状,在黑洞周围打转。最终,它们将被黑洞拖入其中并吞噬掉。”
剑桥大学天文学家的最新发现也可以解释为什么“NGC 4696”星系在生长过程中显得“发育不良”的原因。超热气流甚至能够拖动“NGC 4696”星系的磁场随之运动,这就有可能改变其磁性,并慢慢抑制星系的生长。恒星的形成依赖于稳定的磁场,而“NGC 4696”星系内部如今的磁场结构可能阻碍了恒星的形成过程。星系中现存的恒星终将灭亡,又没有新的恒星形成,“NGC 4696”星系难逃死亡的命运。
评论:
“NGC 4696”星系周围飘舞着许多美丽的丝状物。这些丝状物是由尘埃和电离氢组成。
我支持欧洲航天局天文学家的一些观点。比如说,“在星系的最中心,丝状物呈现出迷人的螺旋形状,在黑洞周围打转。”但要说“星系的磁场也会随气泡的运动而被扫出,并不断约束和雕刻丝状物内部的物质”,这些丝状物“将被黑洞拖入其中并吞噬掉”,我可要投反对票了。星系的磁场在两极最大,在喷出物质附近最大。这是因为星系的一种磁场是旋涡力场,和磁场一模一样;另一种磁场是内部粒子喷发形成的磁场,伴随着粒子运动。不是“会随气泡的运动而被扫出,并不断约束和雕刻丝状物内部的物质。”至于这些丝状物根本不是“将被黑洞拖入其中并吞噬掉”,而是会进入旋涡中心附近并且从两极喷发出去。黑洞只是星系中心的一个非物质区域,没有什么吸引力。物质形成的非物质洞就是黑洞。
剑桥大学天文学家解释说:“超热气流甚至能够拖动NGC 4696星系的磁场随之运动,这就有可能改变其磁性,并慢慢抑制星系的生长。恒星的形成依赖于稳定的磁场,而NGC 4696星系内部如今的磁场结构可能阻碍了恒星的形成过程。星系中现存的恒星终将灭亡,又没有新的恒星形成,“NGC 4696”星系难逃死亡的命运。”对此,我不敢苟同。就算“NGC 4696”中心有黑洞,也不会抑制星系的生长或者蚕食着一个星系。星系的位置决定了星系的能量。处于星系团中心附近的星系可能会生长。而处于星系团外围的星系不可能会生长。黑洞也不可能抑制恒星的形成。“NGC 4696”星系也不可能死亡。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yuanyugang 发表于 2016-12-21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平凉 电信
丁肇中今晨发布5年太空实验结果 颠覆人类对宇宙线认识!
2016年12月09日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号
  当地时间12月8日(北京时间12月9日凌晨两点),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科学家丁肇中教授主持的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在欧洲核子中心(CERN)发布了五年太空实验的结果。
  部分结果显示:AMS通过准确测量铍-硼流强比例,得到关于宇宙线在星系间传播时间的信息,测得银河系宇宙线的年龄大约是1200万年,这是人类首次获得宇宙线的相对准确年龄;“对1650万电子和108万正电子的测量显示,电子流强与正电子流的强度不同,随能量变化的行为也不一样。”AMS的这一测量结果颠覆了以往实验结果,刷新了科学家对宇宙线的认识;利用3亿个质子事例,AMS将质子流强测量达到1%的精度,结果显示,“质子流强不能被简单地描述成单一的幂律谱,质子能谱指数随能量变化。”这颠覆了人类之前对宇宙线的普遍认识。
丁肇中认为,组成人类已知物质的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只占宇宙的不到5%,而宇宙中95%以上的物质看不见、摸不着,因此称之为暗物质(包括暗能量)。暗物质无法直接观测,却能干扰星体发出的光波或引力等,其存在能被明显感受到。
  为寻找暗物质而远赴太空的AMS,每天不间断地纪录与采集数以亿计的数据信息,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探测了宇宙线中正电子流强,正电子比例,反质子-质子比,以及电子、正电子、质子,反质子、氦核以及其它核子的流强,试图找到暗物质的“蛛丝马迹”。
  程林表示,“人类通过研究宇宙线来寻找暗物质,根据对电子、正电子和质子流强等的测量数据,建立了很多不同的物理模型。但AMS的突破在于,它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探索宇宙线,由此形成一个全新的物理模型,就好像原先是‘X+Y=Z’,现在却发现不是这样,而是‘X+Y=W’。用丁肇中先生的话来说,就是AMS项目做了五年,得出了很多不一样的结论,颠覆了我们对宇宙线的认识。”

  据了解,丁肇中这次发布的太空实验结果,包含着几项大的突破:
  通过对1650万电子和108万正电子的测量,AMS探测结果显示电子流强与正电子流的强度不同,随能量变化的行为也不一样。在60GeV(GeV是能量单位,表示十亿电子伏特。电子伏特代表一个电子在经过1个伏特的电场加速后所获得的动能)以上,正电子、质子和反质子的流强显示出一样的随刚度变化的行为,而电子的行为则完全不同。这一结果与以往实验结果完全不同。
  宇宙中的反质子非常稀少,是质子的万分之一,因此,对反质子的精确测量要求异常苛刻。AMS用了5年的时间准确分辨出349000个反质子事例,其中探测到2200个能量高于1000亿电子伏特的反质子事例。与此同时,质子是宇宙线种最丰富的粒子。AMS利用3亿个质子事例,将质子流强测量达到1%的精度。结果显示,质子流强不能被简单地描述成单一的幂律谱,质子能谱指数随能量变化。这一结果改变了几十年来对宇宙线的普遍认识。
评论:
丁肇中教授主持的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历经5年太空实验。结果是颠覆了我们对宇宙线的认识。但暗物质呢?依然杳无音信。也就是说,5年前的目标没有达到。虽然说科学实验没有失败可言,只有进步。但仍然需要思考目前暗物质理论的正确性和探讨路径的正确性。就算暗物质理论正确,寻找暗物质的方法也应该改一改了。为什么一昧地寻找组成暗物质的粒子呢?物质可以由物质粒子组成,我们的科学家找到了上千种粒子,却至今未找到独立的夸克。这是人类的手段和技术所致。但毕竟有章可循,从固体、液体、气体、分子、原子、质子、电子,一步步研究探索出夸克粒子。
暗物质就不同了。科学家们至今一点收获都没有。我怀疑是路子走错了。暗物质应该存在于物质之中,也就是说,存在于引力定律中的物体质量之中。之所以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而又找不到它的行踪,就是因为科学家把物质的组成搞错了。物质由暗物质组成没有错,但到一定程度,暗物质就被锁进物质的抽屉里,出不来了。你只能感觉到它的存在。
换换思路吧!亲爱的科学家们!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yuanyugang 发表于 2016-12-24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平凉 电信
一颗邻近行星或预示地球命运:被膨胀的太阳燃烧殆尽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016年12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最新研究称,再过50亿年,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将被燃烧殆尽。到时太阳的体积会增长到今天的一百倍,接连吞噬了水星和金星,并在接下来的20亿年后变成一颗白矮星。这一研究借鉴了距地球约208光年的另一颗恒星——船尾座L2的命运。如今,一颗红巨星,一颗即将死亡的恒星,正在经历生命的最后阶段,一颗“濒临死亡”的行星正围绕着这颗恒星旋转。
天体物理学博士生瓦德•霍曼(Ward Homan)说“我们发现船尾座L2的年龄约为100亿年。50亿年之前,这颗恒星几乎和如今的太阳一模一样,质量也和太阳相等。但它在演变过程中损失了三分之一的质量。在遥远的将来,我们的太阳也会经历同样的命运。”
研究人员发现,在距船尾座L2约3亿公里远的地方,有一个天体正在围绕它旋转。这一距离大约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两倍。也许这颗行星便是50亿年之后地球的模样。
评论:
天文学家们杞人忧天了。红巨星并不一定就是恒星系的晚年。按照恒星系演化的进程分析,太阳大小的恒星系最后就无法形成核聚变了,会慢慢变成白矮星。我们知道,像太阳这样的恒星系发出的光会越来越弱,即越来越红。看起来也越来越大了。但并不会烧毁行星系。之所以看起来船尾座L2在演变过程中损失了三分之一的质量,是因为它可能是自转速度小了许多,引力小了许多。测试的结果好像质量小了。另外,如果太阳真的到了红巨星阶段,按照天文学家的说法,太阳质量在演变过程中损失了三分之一,引力小了,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也会增大许多。我们应该担心热量不够,地球上太冷,要往金星上移民。当然,我和天文学家们一样,都是猜想。你也可以猜想。只是不要宣传世界末日。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yuanyugang 发表于 2016-12-26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平凉 电信
铜合金新材料将导电率提高5% 中国或成最大赢家
2016年12月13日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据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测试,四川省良惠铜材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的HGLN-高导电率无银铜合金产品电阻率低,导电率稳定达106.3%,将铜材导电率提高4—5个百分点。
  铜合金导电的原理是,铜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在原子核的束缚下绕原子运转,这个结构雷同地球绕太阳运转。铜内部电子可以脱离原子核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当电路中通了电流后,自由电子向同一个方向定向移动,这样铜就可以导电了。而铜合金导电率的国际标准是100%,并已持续多年。近年来,有专家提出可超过102%的理论导电率,但未研究出具体生产工艺。
评论:
这是一条好消息。铜合金的导电率稳定达106.3%,说明铜合金前途无量。报道中说“铜内部电子可以脱离原子核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当电路中通了电流后,自由电子向同一个方向定向移动,这样铜就可以导电了。”这句话漏洞百出,逻辑错误。首先,“当电路中通了电流后”,应该是“在电路中施加电压后”。其次,“自由电子向同一个方向定向移动”,应该是“电子定向移动”。最后,“这样铜就可以导电了”,应该是“铜内就形成电流”。
由此我想到的是,铜合金也许可以成为事实上的室温超导体。无银铜合金的电阻率随纯度的增加而降低。说明电阻率与原子的排列有关系。如果在高强磁场的约束下,原子同极排列,电阻率不是更低吗?如果在极低温度下,原子还能同极排列,电阻率不是更低吗?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yuanyugang 发表于 2016-12-28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平凉 电信
潮汐可致地球日变长:2亿年延长1小时 一个世纪变长1.8‰秒
2016年12月19日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杜伦大学和英国航海天文历办公室科学家们最新研究发现,地球上的潮汐可以起到一种“潮汐减速”的作用,造成每天时间变长。变长的幅度是一个世纪才会变长1.8‰秒,也就是说经历了大约2亿年后,一个地球日才有可能延长到25小时。
  由月球引力造成的潮汐产生了这种减速效应。研究人员莫里森介绍说,“当地球在自转时,其表面的海水潮涨潮落对地球的自转起到了拖拉的作用。”
   评论:潮汐和地球自转也可能是地球行星系旋涡力推动的,只是地球转动得快一点而已。每天的时间变长也可能是地球行星系旋涡力减弱造成的。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小了,每天的时间变长了,潮汐也自然变弱了。此消彼也消。潮汐减慢地球的自转速度也太牵强了。
再说了,潮汐只是地球行星系旋涡的旋臂,并不一定是由月球引力造成的。不然,为何地球背向月球的那一侧也有潮汐呢?为何月球近地点,地球的潮汐不是最大的?为何日月同在一侧时,地球的潮汐不是最大的?放开月球吧!潮汐只是地球水圈的一种运动状态,与月球无关,与太阳无关,与固体地球也无关。

点评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潮汐使地球速度变慢,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地球背向月球一面也是月球引力引起的。距离月球远,受到引力小,会凸出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28 16:30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天天走 发表于 2016-12-28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AT&T环球网络
yuanyugang 发表于 2016-12-28 10:55
潮汐可致地球日变长:2亿年延长1小时 一个世纪变长1.8‰秒
2016年12月19日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潮汐使地球速度变慢,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地球背向月球一面也是月球引力引起的。距离月球远,受到引力小,会凸出来。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yuanyugang 发表于 2016-12-29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平凉 电信
月球有那么厉害吗?把地球吸引走,偏偏留下那么一点点水。既然是月球引力起作用,就不应该是南北一条线,而应该是一大片。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yuanyugang 发表于 2016-12-30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平凉 电信
阿拉果和法拉第铜盘实验的新解释
1824年,法国物理学和天文学家阿拉果(D. F. J. Arago)完成了著名的“圆盘实验”:将一铜圆盘水平放置在可以自由旋转的垂直轴上,在其中心正上方用柔软细线悬挂一枚可以自由旋转的磁针。转动铜盘,磁针也跟着旋转,但稍有滞后;当转动磁针时,铜盘也跟着旋转,同样也稍有滞后。这个非凡的实验引起了当时许多物理学家的兴趣。阿拉果由此获得了1825年度的科普利奖。
法国物理学家毕奥(J.B.Biot)认为阿拉果铜盘实验现象证明了库伦的“磁流体”理论。即铜盘内部存在不可称量的磁流体, 磁流体在铜盘转动时由于受到离心力的影响而分离了出来,形成了不同的磁极,磁极与小磁针的磁针产生引力和斥力作用,产生了该现象。但是,这不能解释为什么磁针先行旋转, 也能带动铜盘旋转。
安培则认为这种现象恰好证实了他的电流理论。他做了一个实验,用一个通电螺线管代替小磁针与铜盘作用,得到了同样的效果,于是他认为铜盘在转动过程中,分离出的是电流体而不是磁流体, 这种电流和螺线管的电流互相作用,便产生了转动现象。安培的解释貌似正确。但他一直坚持电是不可称量流体,所以,不能自洽。
英国物理学家巴洛(P.Barlow)和克里斯蒂(S.H.Christie)重复了阿拉果实验,用铁块代替圆铜盘与磁体作用,铁块同样可以旋转。
1825年6月,数学物理学家巴贝奇(C.Babbage)和赫歇尔(F.W. Herschel)也重复了阿拉果铜盘实验,将各种非铁磁性物质插放在铜盘和磁体中间,发现对铜盘或磁体的转动并无影响,但当将软铁板置放在中间时, 磁体转动时, 铜盘却不转动了。铁板屏蔽了磁性。
巴贝奇和赫歇尔解释“阿拉果铜盘实验”的机理是当铜盘或磁体转动,存在相对运动时,铜盘的物质微粒受到磁体的影响而在某一方向上产生特定排列,从而产生了“磁感受性”。磁体的两个磁极分别在铜盘相应的两个部分感应出了异名磁极。银的磁感应能力最强而铋最弱。并且,当铜盘存在裂口时,不会有感应发生,但用锡将裂口焊接后,感应恢复如初;而用金属颗粒填塞裂口时, 感应能力则会大大降低。但是仅仅产生磁性并不能形成转动现象,他们又解释圆盘内所感应出的磁极和磁体的磁极并不平行,而是稍微倾斜。铜盘的物质分子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排列,这种时间上的滞后效应导致了圆盘的转动。
巴贝奇和赫歇尔还是没有解释为什么金属的“磁感受性”总要在运动时才发生。
1825年12月,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开始研究“阿拉果铜盘实验”。
1831年10月28日,他把在水平轴上的铅直活动铜盘一侧夹在马蹄形磁铁中间。转动铜盘时,法拉第发现在圆盘的两侧电流比较小,在圆盘的边缘和轴心电流最大,即由盘心到边缘的半径方向上产生了电流。只要圆盘不停地匀速旋转,产生的电流就稳定不变。从而发明了直流发电机,证明了他的电磁感应理论。
11月4日, 法拉第将两块铜板的直边都与水银混合,穿过磁场时, 产生了感应电流;把一张纸夹在铜板之间时,就产生不了感应电流。原因是两块铜板如果不是一个完整的导体,构不成完整的回路,电流计不能工作。这就是巴贝奇和赫歇尔所发现的当铜盘有裂口时磁感应能力大大降低的真正原因。
12月14日, 法拉第又利用地磁做阿拉果验。不用磁体,圆盘水平放置并旋转, (电流计)磁针的效应虽轻微但很明显, 并且可以通过(铜盘)复原并多次旋转(以使电流效果累积)等动作, 使磁针效应增加。再次说明了当阿拉果铜盘转动时, 是铜盘和磁体的相对运动产生了感应电流。
法拉第通过实验揭示了阿拉果铜盘实验的本质,即磁体和导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在导体内产生出了感应电流,而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力又会与磁体的磁力互相作用,从而使得铜盘或磁体转动。
1832年2月27 日, 法拉第又在水平圆盘下方放置一个磁体的N极, 转动时,产生大量电流;然后再把另一个磁体的S极放置在圆盘的上方,转动时,得到了更多的电流;把S极改为N极,电流几乎没有了。
法拉第还用实验证明了不同材质的金属盘的感应电流与金属导电能力成正比。由此分成了三种物质:一种是铁、镍物质,无论静止还是运动, 都会受到磁性影响;第二种是铜等金属,有相对运动时才产生感应电流;第三种物质无论静止还是运动, 都不会受到磁性影响。
法拉第还实验出铁板会屏蔽磁体的磁性;铜板和其他一些金属板则不会屏蔽磁体的磁性。但运动的铜板或其他金属板则会屏蔽磁体的磁性。
阿拉果和法拉第铜盘实验都被解释成电磁感应现象。这是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有些人混淆了实验过程和结果,是以讹传讹。铜盘在磁场里运动,自身产生电压,就是实验的核心。但我却对这些实验倒有另外的解释。
1、电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电中有磁,磁中有电,互相垂直。由于介质的不同,显现的现象有所不同。在良导电体里显现的是电现象,在良导磁体里显现的是磁现象,在良导电磁体里显现的是电磁现象,在非良导电磁体里显现的是非电磁现象。不是电感应磁,磁感应电,而是形影不离。感应是电磁没有统一以前的说法。电磁统一以后就不应该再用感应这个词了。
2、巴贝奇和赫歇尔解释“阿拉果铜盘实验”的机理是当铜盘或磁体存在相对运动时,铜盘的物质微粒受到磁体的影响而在某一方向上产生特定排列,从而产生了“磁感受性”。他们的解释很有道理。实际上,铜盘进入磁场时,其分子会自动在某一方向上产生特定排列,就是沿着磁场方向排列。当然,铜盘上就有电压了。但是电流的方向不是径向的,也不是切向的,而是两个方向的组合。所以,才会有铜盘裂口实验现象。
3、我的电磁理论是电磁是一种东西,即电磁场现象。如果一定要用电磁场力线,那么电场力线在旋涡面上,为径向、切向的组合方向;磁场力线在旋涡轴上,为抛物线方向;电磁场力线则是电场力线、磁场力线的组合,无头无尾。电场力线逐渐移向两极变成磁场力线;磁场力线逐渐落向赤道变成电场力线。想想在陀螺上缠线是什么样子,就能够理解电磁场力线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yuanyugang 发表于 2017-1-1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平凉 电信
300光年外怪异类日恒星吞噬行星:或可了解行星早期进化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016年12月23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家近日发现了一个名为“HIP68468”系统中的主恒星有时会吞噬自己的一些行星。天文学家们的发现成果发表于《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期刊之上。
  研究项目负责人、美国芝加哥大学天文与天体物理学家雅各布-比恩介绍说,“这并不代表太阳也会随时‘吃掉’我们的地球。但是,这一发现可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提示,这种野蛮的历史可能普遍存在于绝大多数行星系统中,包括我们所处的行星系统。”
    美国耶鲁大学天文学家戴布拉-费舍尔介绍说,计算机模拟显示,从现在起到数十亿年之后,行星之间不断积聚的万有引力将最终导致水星跌入太阳的内部。
   近期的一些发现还有待证实,其中包括两颗可能的行星:一颗超级海王星和一颗超级地球。它们的轨道与其主恒星惊人地接近,其中一颗质量大约是海王星的1.5倍,与其主恒星的距离大概是金星与太阳的距离。“HIP68468”周围的那颗超级地球重约地球的3倍,它的轨道也非常接近主恒星,环绕主恒星一周只需三天左右。
  比代尔介绍说,“这两颗行星最初形成的位置极有可能并不是现有的位置。”相反,它们有可能在这个行星系统内从内到外来回迁徙过。其它还有一些行星可能已从这个系统中弹出或被主恒星吞噬。“HIP68468”的组成特点均表明存在这种吞噬自已行星的历史。“HIP68468”中锂的含量要比一颗大约60亿岁的行星可能的含锂量要高出4倍多。此外,“HIP68468”中还存在大量耐热金属元素残余,而这些元素通常普遍存在于岩质行星上。在“HIP68468”和太阳之类的恒星炽热的内核,经过数亿年的燃烧,锂已基本消耗掉了,而在行星上由于内核温度并没有高到摧毁这种元素,因此还存在锂元素。因此,当一颗恒星吞噬一颗行星时,行星上的锂就有可能存储于恒星的大气外层。总共算来,死星“HIP68468”大气层中的锂和被吞噬岩质行星的元素总量相当于地球质量的6倍。
费舍尔表示,“我们很难理解一颗特殊恒星的历史。但是如果我们幸运地发现其化学组成,这些化学组成元素可能来自于被吞噬的行星。回到‘HIP68468’上来,一颗甚至更多行星的化学残余仍然残存于这颗死星的大气中。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一只猫坐在一个鸟窝旁边,而猫的嘴边还粘有几根黄色的羽毛,就会很自然地认为这只猫刚刚吃掉了一只鸟。”
评论:恒星是不会吞噬自己的行星的。因为这些行星系是它的同胞兄弟。按照旋涡理论,既然形成了行星系,说明恒星系已经放开手了。恒星要吞噬行星系也已经力不从心了。不然为什么宇宙在膨胀呢?至于“HIP68468”周围的行星系轨道非常接近主恒星并不一定就是要吞噬自己的行星,也可能因为该恒星系旋涡力巨大,行星系形成的晚。“HIP68468”中锂的含量比一颗大约60亿岁的行星可能的含锂量要高出4倍多、存在大量普遍存在于岩质行星上的耐热金属元素残余,只能说明“HIP68468”演化进程与太阳不同,也说明其行星系源于“HIP68468”内层物质的喷发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系就是这样形成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yuanyugang 发表于 2017-1-3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平凉 电信
爱因斯坦的引力论错了?新理论将有望彻底改写物理学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016年12月23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今年初,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科学家埃里克-韦尔兰德教授发表文章声称,由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的关于 引力的理论是完全错误的,即爱因斯坦关于引力的理论并不能解释宇宙中的一切现象。 近日,韦尔兰德的新理论首次通过验证。荷兰莱顿大学一个独立的研究团队对3万多个星系的物质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找到了支持韦尔兰德新理论的有力证据。专家认为,如果验证成果得到最终证实,那么荷兰人的新理论将有望彻底改写物理学。
  今年初,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科学家埃里克-韦尔兰德教授发表题为《韦尔兰德引力学假说》一文,该文本来旨在解决关于暗物质的问题。在研究恒星与星系关系的过程中,天文学家发现引力的作用明显比预期要强。在诸如银河系等星系的外部区域,物质旋转速度要明显快于可数的普通物质的旋转速度,比如恒星、行星或恒星际气体等。
  传统理论认为,这种不协调的现象可以用看不到的暗物质来解释。长期以来,虽然天文学家付出了无数的努力,但暗物质粒子从未观测到。近年来,天文学家又开始通过观测暗物质对我们能够看到的普通物质的引力作用来探测暗物质粒子的存在。但是,韦尔兰德教授认为,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关于引力的理论,将暗物质从这个方程式中完全排除掉。因此,他提出了上述争议性理论。该理论认为,与其说引力是自然界的基本力,不如说是一种“突发现象”。
     荷兰莱顿大学一个独立的研究团队对3万多个星系的物质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找到了支持韦尔兰德新理论的有力证据。
  其实,韦尔兰德教授的理论观点最早出现于2010年的一篇文章中。但是,这一理论一直未被验证过,直到近日荷兰莱顿大学一个独立的研究团队终于验证了该理论,首次通过试验发现了支持这一争议性理论的证据。研究团队在莱顿天文台天文学家马尔格特-布劳尔的带领下对3万多个星系的物质分布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利用“韦尔兰德引力学假说”,即使不用暗物质也可以解释这些物质的分布。
  研究人员在研究中所采用的“引力透镜”技术也被证明是目前比较完善的测量星系质量的方法。星系的引力导致空间弯曲,因此穿行于其中的光线也被弯曲。根据光线的弯曲程序,天文学家就可以测量星系中引力的分布。在测量试验之前,研究团队分别利用爱因斯坦的经典理论和“韦尔兰德引力学假说”对结果进行了预测。然后,他们再将预测结果分别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他们发现,两种引力理论都可以做出关于星系的正确预测,但“韦尔兰德引力学假说”在不利用任何“自由参数”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做到。
  所谓的“自由参数”就是可以稍加调整的参数值,其实质上是一种欺骗值,主要是用于确保对星系的观测数据能够与最初的设想相一致。研究人员介绍说,他们将暗能量因素带入到方程式中,就意味着他们也必须使用这些“自由参数”中的四个。布劳尔解释说,“暗能量模型实际上也能够稍微匹配韦尔兰德的预言。但是,接下来,如果考虑到韦尔兰德的预言中没有任何自由参数,你就会发现韦尔兰德的模型实际上表现更好。”
  
  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这一理论得到更多的试验证明,它将推翻100多年来的物理学基础,同时可以完全抛弃暗物质理论。如果最终被证明正确,“韦尔兰德引力学假说”将成为一种“万物的理论”,可以将可观察的经典物理世界与难以捉摸的量子力学世界结合起来。布劳尔表示,“现在的问题是,这一理论如何发展,如何进一步测试验证。但是,首次测试验证结果看起来很明显令人充满兴趣。”
    这一新理论也被称为“突发引力”,意思是引力是作为宇宙熵的副产品而出现的。熵是表示一个体系混乱程度的量。韦尔兰德引用了宇宙熵这一概念,并将其用于改编诺贝尔奖得主、理论物理学家杰拉德-特霍夫特的全息原理。他认为,引力出现于信息基础位的变化之中,存储于时空结构中。“我们有证据证明这种关于引力的新观点与观测结果相吻合。”
其实,暗物质理论并不是唯一一种与现有引力理论相违背的理论。标准模型认为,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是由最基本粒子组成,这些粒子受到四种基本力制约:引力、电磁力、弱核力和强核力。但是,多年来标准模型一直遗留一些问题难以解释,因此科学家们也一直致力于突破标准模型,寻找新的理论。
评论:“韦尔兰德引力学假说”确实令人耳目一新。他认为,引力出现于信息基础位的变化之中,存储于时空结构中。比爱因斯坦的经典理论时空弯曲还要精准先进。我祝贺他的成就,赞赏他的勇敢,支持他的创新。但是,乍一看,“韦尔兰德引力学假说”与爱因斯坦时空弯曲理论大同小异,如出一辙。也是把引力视同于时空的变异。换汤不换药。
暗物质理论没有错。错在寻找暗物质的方法上。暗物质存在于物质之中,最初的暗物质已经变成物质,物质又裹挟着暗物质继续旋聚。而这一切都是在旋涡里进行的。这就找到了物质形成的路。当然,也是寻找暗物质的路。暗物质就是非物质。
把物质和场混淆起来,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也同时堵死了许多研究思路。是应该给空间和物质下个明确的定义了。不然,人摔跤了不说自己不小心,反而楞说空间里存储着引力或者空间弯曲变异摔倒了人。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yuanyugang 发表于 2017-1-11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平凉 电信
17年9度空缺 这项大奖今年为啥颁给它?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揭晓,“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的中微子振荡新模式”9日获得殊荣。
  这个自然科学领域最受瞩目的奖17年来曾9度空缺,可谓“慎之又慎,宁缺毋滥”。
  得奖的大亚湾实验到底是什么?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途中,中国又抵达了哪个位置?

1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 。
  大亚湾实验:要“活捉”神秘中微子
  从时间开始的那一刻起,中微子就无处不在,构成了世界的本源,但人类认识它却仅有80余年,还留有许多未解之谜。
  在科学家眼中,中微子的神秘面纱每掀开一层,都能让人们向宇宙终极法则更接近一步。
  可是,中微子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作用。这也是为什么虽然每秒钟有亿万个中微子穿过我们的身体,但我们很难发现它的踪影。
  中微子有多难捕获?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因为观测中微子的开创性工作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诺奖委员会这么形容他的工作:“相当于在整个撒哈拉沙漠中寻找某一粒特定的沙子。”
  更让科学家“郁闷”的是,中微子还会玩“失踪”。如果把中微子比作苹果:理论预期太阳释放100个绿色苹果,可地球上只看到了35个,为什么?科学家后来知道,因为有65个绿苹果变成了黄色或者红色的,这就是“中微子振荡”。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一些最基本的物理规律,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费尽心血构建起了一个“标准模型”来阐述这些规律。可中微子振荡与这个标准模型并不兼容。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近乎完美的模型是否要推倒重建?一切取决于科学家能否掌握中微子振荡的秘密,或者说是“苹果”变色的概率。
  一个名为θ13的参数这时候成了焦点,大亚湾实验就是要找出θ13的大小。
    找出θ13的大小,如果打比方说,就是不仅要“捉住”神秘的中微子,还要让它开口说话,“交代”宇宙的一个终极秘密。
  一场重量级的竞赛在全球展开。除了大亚湾实验,几乎同时启动的还有法国的Double Chooz、韩国的RENO反应堆实验。此外,利用加速器中微子的两个实验——日本的T2K和美国的MINOS也在高速进行。各国的顶尖高能物理学家纷纷投身这五个实验,谁先测到θ13,谁就能赢得这场全球科学家的赛跑。
  “关键在实验的精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项目负责人王贻芳说,实验环境因此要更深、更暗、更干净,数据分析则要争分夺秒。
  从大亚湾核电站的山底一路向下,穿过3千米的隧道,位于实验厅里的中微子探测器正静静“坐”在深蓝色的超纯水中,睁大“眼睛”紧紧盯着来自核反应堆的中微子。
  2012年3月8日,大亚湾实验拔得头筹:发现了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并精确测量到其振荡概率。这一成果入选《科学》杂志评选的“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并被美国同行誉为“中国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物理学成果”。
评论:
让我们为中国科学家的成就点赞。
我还要说的是,中国的科学家们要在理论上有所突破。标准模型是很好。但标准模型太标准了,而宇宙是很复杂的。用几个公式就要描述出整个宇宙是不现实的。数学家并不是神仙,能够描述一些现象就已经不错了。怎么能按图索骥呢?
就说中微子吧。明明测出了质量。可标准模型不允许中微子有质量,否则,就无法继续计算了。这已经说明标准模型出错了。要改。
任何物质粒子都是具有质量的。只是有些很小,像光子、中微子质量极小,可以忽略不计。但只是忽略不计。需要计入时,依然要计入。
为什么我要说物质粒子都具有质量呢?因为按照旋涡理论,被旋进宇宙旋涡中的粒子才是物质粒子,因为旋涡力的加入,没有质量的非物质才成为物质。正是旋涡力的加入才出现了粒子及其质量。标准模型里也有旋涡力,但他们不承认。其实,电磁力、强弱力、引力都是旋涡力。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1-22 17:05 , Processed in 0.08443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