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十字摆实验

[复制链接]
上帝之友 发表于 2009-7-14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金山区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本帖最后由 上帝之友 于 2009-7-14 20:30 编辑

十字摆实验
实验目的: 1.检测地球的惯性离心力;2.验证地球的偏西力。

实验仪器: 十字摆,刻度摆,玻璃容器。

实验仪器说明: 十字摆是这个实验的关键,明白了十字摆的结构和原理,就对这个实验有了基本的理解。十字摆的结构就象一个十字架,如图1。本实验所用的十字摆是由横竖两跟圆柱形铁杆做成的,竖杆长1000毫米,直径5毫米,横杆长60毫米,直径3毫米,两根铁杆都是在中点相交。在横杆的两端引出两根线,作为十字摆的两根摆线——十字摆也是双线摆。为了使竖杆的一端总是指向下面,在杆的一端增加一点重物,但不要太重,刚好能使杆的一端指向下面就可以了,再在杆的下端装一根细针,作为指示针,这样十字摆就做成了。刻度摆就是一个双线摆,结构如图2,用两根摆线吊起一块刻度板,刻度板上画有刻度线,我即称它为刻度摆。把刻度摆的两根摆线的最上端分别接在十字摆横杆的两端,十字摆和刻度摆就组合成一个复合摆,如图3,再把这个复合摆悬挂在一个玻璃容器中(110cmX10cmX10cm),玻璃容器主要起到支撑摆的作用,还可以防止流动的空气对摆的干扰,玻璃透明又利于观察,这样,整个实验装置就完成了。如果实验平台的水平度不够好,还要给摆做一个特殊的悬挂装置,如图4,CD杆的两端与十字摆的两根摆线相连,AB杆安装在玻璃容器上,通过这种装置,即使实验平台不够水平,对实验也没有影响。

实验原理:  普通摆摆动起来后,摆线是不会平行摆动的,如图5,这样摆线指示的方向是有明显变化的。然而十字摆如果摆动起来,十字摆的重心虽然会带动摆线改变方向,但十字摆的竖杆是近似于平行的,摆的竖杆所指示的方向基本不变,如图6。十字摆也相当于一个旋转了90度的天平,横杆为天平的支点,竖杆在支点上下两端受力是平衡的,把竖杆的上端去掉就相当于普通摆了。根据普通摆和十字摆这种指示方向的差异,把它们组合起来,就形成图3那种复合摆,如果这种复合摆整体在某个方向受到一种力(地球引力之外的力),十字摆竖杆指示的方向不变,而刻度摆指示的方向却有改变,两个摆就有相对位移,通过十字摆的指针和刻度摆的刻度线就可以很直观的体现出来,达到可以观测的目的。在实验中,力的方向不可能改变,我们只有改变实验装置的方向来促使两种摆产生相对位移。

实验的力学背景:  在空中悬挂一根铅垂线,这根铅垂线会发生如下几种情况的偏移:1.由于大地水准面不是一个标准球面,铅垂线指示的方向不会通过地球中心,如铅垂线旁边有一座大山或金属矿,铅垂线就会向那个方向偏移。2.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也会使铅垂线向赤道方向偏移。3.地球的固体潮也会使铅垂线相对地面发生偏移。4.水平引潮力也会直接作用在铅锤上使铅垂线偏移。引潮力分为垂直引潮力和水平引潮力,当太阳或月亮的天顶距在90度附近时,水平引潮力达到峰值。5.还有我提出来的地球偏西力,也会使铅垂线向西偏。偏西力和离心力一样,都是效果力,验证地球的偏西力是这个实验的主要目的。 在上述中,铅垂线发生偏移的“参照物”其实是很复杂的,有些“参照物”是看不到的,是我们想象出来的——如铅垂线的悬挂点与地心的连线,还有假想中的地球引力线。我们都知道地球惯性离心力的存在,它会使铅垂线向赤道方向偏移,但我们却不能用实验很直观的来表现这种偏移,因为偏移的“参照物”是看不见的,十字摆的发明就是为了解决参照物这个问题的。

实验过程简述:首先来约定十字摆的摆动方向——以两根摆线所处的同一个平面垂直的方向为摆动方向。再来约定地理方位角——正北方向为0度,正东方向为90度,正南方向为180度,正西方向为270度。我做实验的地点是上海市,北纬约31度,东经约121度,查得当时的磁偏角为5度22分,指南针指向北方的那一端偏西。利用指南针和查到的磁偏角找准正北方向,然后让十字摆对准正南北方向摆动。当摆静止时,十字摆的指针对准了刻度摆上的某一点(这个点可以用平面坐标系表示),然后把整个实验装置原地旋转180度,可以在实验装置的下面垫一块光滑的玻璃,转动时震动就小。摆在转动过程中会有轻微的摆动,让它静止后,再看十字摆的指针和刻度摆上的某一点,发现在南北方向有2.6毫米的相对位移(刻度摆上的刻度线相距都是1毫米,小数点后的值是估值),东西方向没有位移。然后又让实验装置旋转180度,恢复到刚开始的方向,十字摆的指针又和刻度摆原来的那一点对准了——这种复原性很重要!从十字摆和刻度摆的相对位移中可以看出,刻度摆受到了一个向南的力,这个向南的力应当就是地球的惯性离心力。上述过程中,十字摆是正对着南北方向的,后来我把摆摆动的方向慢慢偏移,比如对准方位角10度和190度方向摆动,实验结果是摆还是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向南位移,只是位移量少了一点。如此实验下去,直到当摆对着方位角85度和265度方向做实验时(这个方向是和指南针指示的方向垂直),摆的位移才观测不出来了。然后再把摆对准正东西方向(方位角90度和270度),实验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摆向东位移,位移量是0.2毫米(肉眼可以明显观察出来),这说明铅垂线不是向西偏,而是向东偏!这里讲起来很复杂,亲自做实验感受一下会觉得很简单。 后来我又制作了几个不同的十字摆,做了大量实验,虽然在数值上有一点差异,但实验的基本现象没有发生改变。在实验中,地球的固体潮和水平引潮力对摆的影响是观察不到的,这些力比地球的惯性离心力小很多,差几个数量级,对本实验的定性分析是没有影响的。

实验思考:  1. 地球的惯性离心力也许并不是指向正南方向(北半球),而是稍微偏东,使摆向东位移的“偏东力”也许是离心力分解出来的力。希望有数学天才的人去证明:瞬时离心力都偏向于运动的前方,在角速度相同时,半径越小,前偏趋势越大。 2. 也许真的有个“偏东力”,这个力就是地球自转的动力。地球这个概念应当还包含地球周围无限远的力场,这个力场和可见地球同步自转。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有动力就有阻力。离地轴越近,线速度越小,阻力越小,动力大于阻力;在离地球几万公里的太空,地球自转的阻力(偏西力)大于动力(偏东力)。地球自转的动力和阻力在整体上是平衡的,但整体平衡并不代表局部平衡。

实验总结:本实验结构简单,原理明确。十字摆实验的现象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是客观存在的,地球的惯性离心力在此实验中得到了直观体现,同时还可以从摆的位移中推导出摆受到一个“偏东力”。但要解释这个“偏东力”还要做大量实验,比如做傅科摆的相对运动轨迹实验,在经纬度不同的地方做实验,在磁偏角不同的地方做实验等。一个科学发现需要时间来检验,但我坚信:十字摆的发明将为天体力学带来一个重要的实验工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4
 楼主| 上帝之友 发表于 2009-7-14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金山区 电信
图4有误!下次我有空改一下。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7-15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黄山 电信
2# 上帝之友
我和你说过,先定参照系!
摆静止?摆有可能静止嘛?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09-7-15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电信
1、图都看不见
2、你的那个偏西力不是可以用科氏力说明嘛,完全没有自定义新的力的必要
3、个人看法,这些经典物理的老东西,如果想深入了解而做实验,有必要;如果想发现新的力,你也可以实验,但如果秉持科学的态度,你应该能认识到实验结果将证明你的“偏西力”理论是错误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7-15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黄山 电信
本帖最后由 jiangq007 于 2009-7-15 00:58 编辑

不能完全用科氏力解决.
在摆没有起摆时,是没有科力的![我也看不到图,不知道我有无误读]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09-7-16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电信
不能完全用科氏力解决.
在摆没有起摆时,是没有科力的![我也看不到图,不知道我有无误读]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7-15 00:56


我说的是那个“偏西力”不是可以用科氏力解释吗,毫无自己创造一个新力的必要。至于他的实验,图看不见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11 15:35 , Processed in 0.073056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