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英译<五经>引发反思:逾7成中学生没看全四大名著

[复制链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8-8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气象台路纵横网吧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2009年08月06日 04:52 来源:中国青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月1日,以“诵读经典”为主题的第二届重庆读书月在重庆陈家坪展览中心正式拉开帷幕。


 7月27日,国家汉办宣布,将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堪称“中国儒家文化原点”的《五经》,并计划在3年半内首先推出英译本。此消息引发不少网民的关注和热议。搜狐网该新闻后面的留言就有不少,有网民认为翻译经典“意义深远”,也有网民对翻译能否忠于原义等问题提出质疑,认为在当下阅读经典的人太少,能将经典准确翻译的更是凤毛麟角。

什么是经典呢?用北京大学教授、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王余光的话说,就是指那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经久不衰的著作,其内容或被大众普遍接受,或在某专业领域具有典范性与权威性。当然,这就包括了古今中外很多经典著作,外国名著、四书五经、唐宋诗文、四大名著等均在其列。
 
 但《深圳商报》7月30日发表的题为《当用危机意识看<五经>翻译》的评论员文章,对国人逐渐丢失对经典的欣赏能力表示担忧,“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正越来越快速地被外国人接受和喜爱”,“你不学、你不抓紧学,原本应该你先掌握的优秀传统文化就跑到人家那里去了”。
 
 其实对于经典著作,人们是很推崇的,这从大家对古诗词的喜爱便可见一斑。2001年国家科技部研究中心在“古文诵读”试点活动的评估报告指出,73.1%的家长和86.7%的教师认为背诵古典诗文能弘扬传统文化,88.7%的家长和96.7%的教师认为对孩子的修养和人格发育有好处。今年4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也显示,四大名著均入选“读者最喜爱的图书前十位”。
 
 经典的各种版本也层出不穷。王余光在近期一次讲座中介绍,据不完全统计,近50年来,《论语》一书出版的汉文版本有135种,《孟子》有117种,《诗经》有97种。随着近年来的“国学热”,各种形式的“国学培训”、“读经运动”也方兴未艾。
 
 不过,有调查显示,经典的阅读率并不高,甚至还有人认为,“国学热”下积极阅读经典的人大多也是走马观花式的“浅阅读”。200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对1000多名大、中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85%的学生不读名著。2008年,据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全国范围内的所做的“中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调查结果显示,四部名著全部阅读过的学生仅占被调查人数的27.7%,其中阅读原著的只占7.9%,读简缩版的占3.9%,读连环画的占2.2%,观看影视版的占17.8%。也就是说,有超过七成的中学生未看全四大名著。
 
 有人说,经典著作阅读率低与当下阅读环境不佳有很大关系。随着网络的普及,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都市青年越来越习惯于“短平快”的阅读方式,网上阅读率逐渐攀升,真正能静下心来进行深层阅读的少了。
 
 天津社会科学院2007年针对大学生读书情况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每天用在网络上的时间平均是读书时间的3倍。从1999年到2005年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也显示,7年间网上阅读率增长了7.5倍,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07%。今年公布的调查结果也表明,网上阅读率仍呈上升趋势。
 
 今年3月,北京市统计局向社会公开发布的《北京市居民时间利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市民在其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里,阅读书刊的比例远小于娱乐休闲。其中,城镇居民阅读书刊每天所花时间为22分钟,占其自由支配时间的8.43%;农村居民每天阅读书刊时间为8分钟,占其自由支配时间的3.52%。
 
 不仅如此,很多人在购书上也都呈现了功利化趋势。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今年5月的一项调查显示,经常购买文学名著的人只占33.8%,60.2%的人通常购买专业学习用书,47.7%的人通常购买科普、生活类书籍。
 
 事实上,人们对自己的阅读状况也有所反思。据今年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统计,超过六成国民对自己的阅读情况感到不满意,65.1%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少或很少,63.8%的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有人认为,这为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国民阅读图书,特别是经典名著提供了可能。
 
 不少学者、机构组织也在为如何让大家更多地阅读经典出谋划策。美国历史学家余英时就曾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创意。他建议,中国旅馆的每个房间都应该放一部“四书”,就像日本人放佛经,西方人放圣经一样。用他的话说,“得一句有一句的好处”。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自1998年就开始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先后邀请张岱年、季羡林、汤一介、叶嘉莹、南怀瑾等知名学者做顾问。复旦大学2006年起向全校学生推出“经典读书计划”,并推荐了一份包含214本中外经典的阅读书目,邀请110多名老师指导学生阅读。北大、清华等高校也陆续推出过“国学培训班”,讲授国学经典。而大家熟知的“百家讲坛”,也是在用电视传播的方式,探索出一条推广经典名著的道路,从而唤起大家关注和阅读经典著作的意识。
 
 还有人指出,青少年不爱读名著,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问题。与其笼统地批评他们不爱读名著,还不如首先自己做一番真诚的甄别和检讨:自己爱读的名著究竟是哪些?青少年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子。他们不爱读名著,正是受我们自己不爱读名著的影响。所以,阅读习惯也有一个传承的过程,超七成中学生未看全四大名著,不仅仅是青少年需要去自省。(刘跃)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wlbx 发表于 2009-8-8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鹿寨县 电信
四大名著我也没看全……
《三国》没看,只看过连环画,这套连环画非常精彩,据说现在全套都上万元了,我以前借给别人后来少了一本。由于有连环画的缘故没有看三国的全本。上个月打算看的,看了一天又停了。对三国里面的人物有兴趣,有名有姓的怕不有上万上?
《水浒》只初中看过一遍,如果说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的黑暗,那么目的应该是达到了,看到主角们悲惨的命运以后就不愿看了。人物的塑造非常鲜明。
《西游记》看到好多次,高中想再看的时候发现已经没有意思了,认为应该是小学生看的(当时水平不够)。
《红楼梦》看得最多,包括小学时的连环画,繁体本,各种版本都标注的带评批的超级大杂合本……个人觉得起码要大学水平才看得出点什么,高中文科生可能会有少部分能看得出点名堂。说反封建太肤浅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8-8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气象台路纵横网吧
LS不要灰心,看你的头像未来的路还很长,估计看40部名著都没问题。。。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735725028 发表于 2009-8-8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钦州 电信
我也是初中生,俺老师说了,不准看红楼梦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lbx 发表于 2009-8-8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鹿寨县 电信
我也是初中生,俺老师说了,不准看红楼梦
735725028 发表于 2009-8-8 12:46


  你的情况不同,你的老师受她的教师影响,认为红楼梦里面写情情爱爱的对学生不好。在你老师读书的时候男女之间可是了不得的事。不过现在这种应该不用看红楼梦了吧。太多比红楼梦直白的书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红楼梦里面的情情爱爱什么没有,GAY、人兽、不伦……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735725028 发表于 2009-8-8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钦州 电信
有道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ansoohyun 发表于 2009-8-8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宜昌 电信
除了水浒。。其他都看过。。。。不过是电视。。。哈哈
书。。我家早有了。。。可是看不进去。。。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dcw757 发表于 2009-8-9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联通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巨蟹星座 发表于 2009-8-9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你的情况不同,你的老师受她的教师影响,认为红楼梦里面写情情爱爱的对学生不好。在你老师读书的时候男女之间可是了不得的事。不过现在这种应该不用看红楼梦了吧。太多比红楼梦直白的书了。
  不过话又说回 ...
wlbx 发表于 2009-8-8 13:14

看来我的《红楼》看的还是不够细致,没看出来有人兽,呵呵~~

最喜欢看的还是《三国》,单原著就看了好几遍,百看不厌,最初还是因为要玩三国游戏,后来就着迷了,呵呵~~
其次喜欢的就是《红楼》,还是上了大学之后才看的,之前对《红楼》没啥兴趣,后来觉得是经典,应该看,于是就找来看了,前80回的原著大概看了2、3遍,80回之后的就没看了...
《水浒》一直没有看过原著,不知道为什么,不是很喜欢水浒...
《西游》也是没有看过原著,但是小时候电视里反反复复的放电视剧,导致后来对原著没了兴趣...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家猫战斗力 发表于 2009-8-9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北京互联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通节点
水浒确实属于少儿不宜那种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8-9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气象台路纵横网吧
蔡志忠版的水浒和西游记个人觉得比较适合少儿观看~~~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家猫战斗力 发表于 2009-8-9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北京互联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通节点
本帖最后由 家猫战斗力 于 2009-8-9 22:56 编辑

前天verycd上发布了中日合作的52集三国演义,适合少儿观看!质量来讲作为国产动画可以说相当不易了 01.jpg

话说横山光辉的三国志还是相当经典啊。看了CV表就尤其知道声优阵容的强大了~
速水奖(诸葛亮)和铃置洋孝(陈宫)都给偶留下很深的印象,折笠爱(貂蝉),绿川光(成年后献帝),……,香兰是伟大的17岁教主配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crddcrdd 发表于 2009-8-9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中移铁通
不喜欢红楼梦。不知道红学会研究红楼梦目的是什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枫舞星海 发表于 2009-8-9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北京融合通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通节点
老不读三国,少不看水浒
不过我三国水浒都看过了。。。还是竖体版,红楼和西游当时觉得没劲,现在浅读了源氏物语,反觉得这俩有必要找时间读读了

其实值得读的名著还有很多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家猫战斗力 发表于 2009-8-9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北京互联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通节点
源氏物语不就是萝莉控看的么~

最近想读一读今昔物语集,好像芥川对它评价很高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枫舞星海 发表于 2009-8-9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北京融合通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通节点
源氏物语有点像日本版的红楼梦,可不是LOLICON专属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poweru235 发表于 2009-8-9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话说 这些小说诶  小说  这两个字凡是上过初中的都该知道吧  不喜欢这种东西 又不是红宝书......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搜星星 发表于 2009-8-10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联通
大学一个暑假看了最后一本:红楼梦,算是看全了。最喜欢三国演义,完整的看过三遍,也是上学和上班没多久时看的,每看完一遍都要玩一遍三国志IV,用刘备统一下全国解解恨。^_^当然,现在观点发生了点变化。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735725028 发表于 2009-8-10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钦州–灵山县 电信
三国演义的动画既然是中国的历史,为什么要跟日本合作?
      那么,假如要拍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是不是也要叫上日本?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家猫战斗力 发表于 2009-8-10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华盛顿州–金–雷德蒙德 Microsoft
因为有助于动画质量的提高~

何况单凭尼轰人民对三国题材的热爱(有资料统计日本制作的三国题材相关的ACG作品已经突破三位数了都),即便不合作,也会有《钢铁三国志》,《恋姬无双》一类的大量作品来糟踏(发扬?)艺术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6 03:59 , Processed in 0.43694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