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是否支持教育部最近的“汉字改革”

[复制链接]
 楼主| gohomeman1 发表于 2009-8-24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电信
那是不同的字体。何况,以前老人家写的字,那是不能作为现在的依据的。否则,我还可以拿甲骨文来说事呢。文字改革,需要有全民共识,至少是某些字已经在民间长期流行、写法又简练方便,而不是现在这种闭门造车、自以为是的“专家”整出来的。

现在这次是强制规定了字体,以后我们写原先的字就是错的,考生写过去的字体是要扣分的;字库得全部更改,所有的电脑都得升级字库……,麻烦的事情多了去了。与强制全民改变记忆并浪费大量的财物、产生反感比起来,这些字型既使是不合理的,也有长期存在的足够依据。
我早说过了,如果这些字只是那一小部分专家自己用的字,随他怎么改,关我屁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lbx 发表于 2009-8-24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电信
  说得好,强制规定了字体写错就要扣分,所以统一都不带钩大家都不会被扣分了,不然记错一个就要被扣分。强制现在人改变那么一小点记忆(只需要记住木字全部不带钩)与要求我们子子孙孙都记住一个个带钩的字哪个更麻烦?
  升级字库并不麻烦,现在电脑系统十天半月升级一次,病毒库一天升级2次都有。

  至于说“前人”的字,毛主席可能用的是旧体,可以八荣八耻可不能算吧?说到流行,木字带钩流行的多了,假设有一天要改成带钩的估计一样会大部分人出来反对,总之专家就是被拍砖的人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gohomeman1 发表于 2009-8-24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联通/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专家被人尊敬尊重的多了,前有钱学森、邓稼先等,后有袁隆平等,只要他们是真正为人民办实事的,谁会不尊敬尊重他?就以天文来说,李竞、王思潮等,没人不尊敬尊重吧!
前2年袁老看了车展,就有无良记者说他买了一辆奔驰。那时网络的说法是什么?——以袁老的贡献,别说买一辆奔驰,就算是配一架747飞机都是非常值得的!

——所以说,是不是能被人尊重看你自己的表现,别说什么专家就被人拍砖,那是因为他自己的所做所为活该被拍砖!请你先看看他们的发言嘴脸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gohomeman1 发表于 2009-8-24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联通/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至于这种强制规定是否合理,看看大众的反应就是了。对那些砖家来说,不要以为自己认为对的就是对的,就必须去这么做。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键盘是字母排列最劣化而不是最优化的结果,也曾有不少提案甚至产品改变了键盘的字母布局。它可以让全球65亿人在输入文字时更快,节省的效果都很明显呢——而我们那个所谓的改革彻底是劳民伤财。那么,这应该比改文字更容易吧!可是普通键盘怎么不改变呢?你好好想想再回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lbx 发表于 2009-8-24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电信
  其他的专家我不知道,就这次文字改革的专家来说,投票的有谁认识?他们的有又搞什么嘴脸了?他们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了?
  大众是有惰性的,就想着自己省事,没想到给子孙后代省事。现在专家们要改,是谁反对改来着?就请反对改的下面回答一下,不改是对子孙后代负责吗?
  至于说键盘,你认为是应该改还是应该不改?我说,无论我国的专家要说改还是说不改,反对的都会是一大半,因为他们是“砖家”、“叫兽”。对于键盘我可以明确的说,无论谁说要改我都支持,反正我用五笔。不过我会提意见:我的儿子成年后不一定还需要用键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enlinliu 发表于 2009-8-24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中移铁通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gohomeman1 发表于 2009-8-24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联通/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帖最后由 gohomeman1 于 2009-8-24 21:05 编辑

45# wlbx

老兄显然没看清我的文意。
说人家嘴脸怎样并不是说人家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你看看他们回答提问时避重就轻的态度就可以知道了。至于他们以后是否会做你说的那类事,我想当前没有讨论必要。他们以前当然没几个人认识,以后只怕大众都会记住他们。至于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那个我们应该看不见了了;不过有些事情现世快得很,说不定很快就能看见的也可能。一个人被人认识,在于他做了什么事,主张什么;在此之前,我们实在没有必要认识他们。
是否为后代负责,你这个上升得过高了吧;先说对我们现在的人是否负责再说吧。请明白,这个并不是环境污染或者地球变暖这样的事情,需要对子孙后代负责的。
我举键盘的例子是要说明,明知有更好的都不能改变呢,因为这关系到太多人的习惯了,而这个习惯并不能上升到人权平等、社会公平这样的高度的,是必须被改变的陋习。既使改革键盘有利于社会,是社会进步的体现,都难于改变呢。更何况这种看不出必要的事情,可惜你并不是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的。

我本来以为我们在观点不同下能取得某些共识,这样就够了;毕竟这件事情在基本观点上我们肯定是相左的。貌似现在连共识的基础都找不到呢,那么我想继续说下去没多少意义了。
不错,人有惰性,但哪些惰性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这可是要分别的。社会需要改变的很多,哪些是值得改的,哪些是不值得改的,也是要全盘考虑的。社会有些改革虽然阻力很大,但其未来的利益更大,所以既使阻力再大,也是值得去做的;也有些事情,根本没必要去做,却要顶着某些所谓的大帽子去做,还以为功德无量呢。
怎么判断这些,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无法强求谁与我看法一致。但我认为,人民可不是30年前的人民了,不要把人民看扁了,尤其是用人有惰性的给人民扣帽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gohomeman1 发表于 2009-8-24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联通/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简化字不论是否合理,已经实行多年,成为大众的习惯和规范了,我们无需再去讨论它;现在的环境与当年可大不相同了,我只看见折腾有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lbx 发表于 2009-8-24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电信
  我是在新浪看到要文字改革的,看到的第一眼首先就是反對,但是當我看到裏面的內容後,我就覺得說要改的都是比較有道理的,除了木字這個帶鈎,其它的對書寫完全是不影響的,而且話說回來,做爲老師我從來沒有因爲學生寫木字帶鈎而扣分,也沒有見過哪個老師扣了木字帶鈎的分,我語文學得不好,但是好歹也是北師大畢業,那時可不像現在全國招大學生6百萬,那時1百萬都不到。當然這些都不是理由,唯一可以做爲理由的就是我的老師從來都沒有在我寫親字的時候下面寫一個木沒有帶鈎而扣分,殺字也沒有。都都不說了,我哪會注意到?
  我支持文字專家改這個理由很簡單,一、他們是研究這個的,我們歷來對文字的改動都不少,這次沒有必要這麽大的反應。二、他們說的我看過後覺得都有道理。特別是木字,所有木字都不帶鈎後大家不是好記了么?試問一下,大家在這次文字改革之前有人專門記過哪個字下面的“木”字是帶鈎的嗎?很多人沒有寫錯原因不是他記得了,而是他大多數“木”字都帶鈎。對於我認爲有道理的,我頂一下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gohomeman1 发表于 2009-8-24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联通/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帖最后由 gohomeman1 于 2009-8-24 21:34 编辑

看了你这段话,看来我们还是能够取得些共识的。
关键不是在于有多合理,而是这些貌似合理的改革成本有多大,是否值得去做。
我举键盘的例子,就是为了说明此点。有些习惯是错误的陋习,有的习惯是害人的,这样的习惯既使是小习惯或者全民都有的,也值得不懈努力的去改进它;但是文字的改革显然不是这么回事嘛!
第一次简化字时,就不能说是一定合理的,然而我们由于长期在使用它,已经成为13.6亿人习惯,所以即使有些小的不合理,大家也已经习惯了。现在,在大众并没有改革的需求时,由某些人人为推进这种所谓的改革,这就是为何全民几乎都反对的理由。
我们以前的改革为何阻力很大却还是推进了?因为它们是被逼出来的,是群众的呼声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些从包产到户、引入私有经济一直到医药改革(先不说医改是否令人满意),无不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gohomeman1 发表于 2009-8-24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联通/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最后再从字形来说,我们知道,英语的词变化有规则的,也有不规则的,可从没听说谁要把那些不规则的全部改为规则了。
同样,汉字规则的对称是一种美,有些不对称但生动活泼是更高级的美;在大部分规整下存在例外,这本身就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的精髓所在——我们自己是对称的、规整的吧,但大家谁敢说你的左脸完全与右脸对称?总有些不对称之处,这才是一个真正生动的人,而不是一个机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愚石 发表于 2009-8-25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联通
真搞不懂,需要这么大的反响吗?这不过是汉字的又一次调整、规范罢了,而且还是比较小的一次。而且,这主要是针对印刷、教学等的,不针对日常书写,没人要求平常写个便条啥的也一笔一划的写。而且,就算不规范,我相 ...
positron 发表于 2009-8-23 12:40


在这个问题上,我与positron持相同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愚石 发表于 2009-8-25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联通
  规范化是好事,而不是劳民伤财,字和字要不是这次修订,我还是不知道原来亲字要在下面加个钩,原来按以前的规范我一直写错的,相信写错的不在少数吧?wlbx 发表于 2009-8-23 22:37


说实在的,直到这次讨论,我一直不知道还有木字带钩和不带钩这种差别。我写这些字的时候,都是不带钩的。

我认为像这种事情,应该允许两种书写都算对。在英文里边就有不少类似的例子,例如centre 和 center 也没见人家乱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愚石 发表于 2009-8-25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联通
我认为,规定带钩或规定不带钩,都不是大智慧。大智慧应该规定两种写法都允许。

虽然我岁数不小了,但是我很支持汉字的渐进式改革。包括四个方面:
1、一字多读,比如"淬"火读cui 和 zhan 都允许;
2、一字多写,比如这次讨论的带钩不带钩;
3、适当的别字,比如钓鱼竿与钓鱼杆;
4、新词的创造,比如进来从台湾引进的“愿景”。

我自己非常希望增加的新词是用“含”和“舍”代替“以”组成的一系列新词:
含上、含下、含远、含近......;
舍上、舍下、舍远、舍近......;
这些词实际上代表了数学上的开区间与闭区间。造句如下:
1、50岁舍下的人必须参加考试(50岁(不含)以下的人必须参加英语考试)。
2、本窗口只售北京含远的车票(本窗口只售北京(含)以远的车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lbx 发表于 2009-8-25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电信
  我倒是认为淬火应该读zhan。专有字。当然其它的多音字可不少。
  一字多写是我国目前的情况,我看到很多字帖都是木字带钩的,大多数情况下印刷体木都是不带钩的,但是既然写了也没什么,毕竟现在书写以行书居多,木字旁写快了带钩是正常的。
  而一些结构问题,如捺变点,半包围结构变上下结构,这些对书写就更没有影响了。就算写的和印刷体不一样,也没有办法看出来。或者说如果考试的时候,根本没有办法判断出哪些是捺,哪些是点,特别是临界的那些,总不能说多0.01毫米就是捺,少0.01毫米就是点吧?
  总之,我认为这次专家说的还是比较有道理的,所以我也支持改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gohomeman1 发表于 2009-8-25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电信
55# wlbx

我与你的根本分歧不在这事情是否有理由去做,而在于是否值得去做。中国的改革本身是渐进式的,每一项改革都会触动一部分人甚至全部人的现有习惯。我们不必讨论现有的是否就是不合理的,当有多项改革需要实施时,先推哪些后做哪项,那是很有讲究的。
这项汉字改革,延后10年20年再做不迟。在社会其他改革都完成后,再实施它也来得及。
汉字其实每年都在增加新词,国家也每年宣布哪些新词入选词库。这样的事情,也是改变,民众为何没有反对声呢?所以不在变与不变,而在于是否该变,是否值得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8-25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气象台路纵横网吧
胡sir教导我们,不折腾!
常青藤 发表于 2009-8-23 11:45


老百姓缺乏折腾的资本和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gohomeman1 发表于 2009-8-25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电信
我认为,规定带钩或规定不带钩,都不是大智慧。大智慧应该规定两种写法都允许。

虽然我岁数不小了,但是我很支持汉字的渐进式改革。包括四个方面:
1、一字多读,比如"淬"火读cui 和 zhan 都允许;
2、一字多写,比 ...
愚石 发表于 2009-8-25 15:07


舍下有专门的含义的,所以玉石兄的说法还得再考虑。
如同我说的键盘问题一样,合理的许多事情都没得实施呢,许多产品明明更优秀,但是却是更差劲的产品全面占领了市场。文字使用也一样,使用习惯是很强大的。
不过,玉石兄的提议应该向国家有关部门去说,增加新词比改字阻力小多了,只是你必须有一定的使用面,至少先在科学界流行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8-25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气象台路纵横网吧

没事折腾汉字为哪端?

2009年08月21日 08:08华商报

教育部出台 《通用汉字规范表(征求意见稿)》,对44个常用字加以整形,捺改点,横改提,竖钩改竖,调整结构,增加笔画,如此这般。教育部的官员说,这样的微调,不会影响老百姓的生活。我看未必。此番调整的汉字,像“新、杀、条、杂、亲”等等,都属于最常用的汉字,老百姓几乎每天只要写字,都离不开。漫说

现在还有一批老人根本不用电脑,依然坚持手写,小学生在汉字的学习阶段也要手写,就是我们这些用电脑打字的,看见调整过的这些字,感觉也相当别扭。我们知道,一个人形成的书写习惯,哪怕小学生刚刚形成几年,就很难改了,此方案一旦征求意见完了 (征求意见一般都是走过场),正式公布实行,势必会让一大批老的老小的小的人,整天处于写错别字的焦虑之中。

关键是,这样折腾一回汉字,有什么必要呢?有什么必要把人家几十年形成的书写习惯改过来呢?是出于规范的要求吗?原来的写法,已经约定俗成,一直这样写下来,而且官方也认可(否则不必此番统一修改),不就等于规范吗?至于说美观,对字来说,看顺眼了就是美。不能说官方认定的才是美,老百姓说了不算。

语言文字是人际交流的工具,是个约定俗成的东西。大众认可,才是硬道理。因为这东西不是象牙塔里的观赏品,是老百姓每天日用的。在汉字的演化过程中,很多民间流行的俗字、别体字,民间错误的叫法,最后都被官方承认,成为今天的规范。很简单,语言文字是要流通的,是大众的事,不能完全由精英说了算。语言文字不扎根民间,就没有活力。在历史上,许多民族的精英曾经试图造过字,比如契丹大小字、女真大小字,但是由于没有在民间扎根,最后都没有流传下来。后面的建州女真虽然是金代女真的后裔,但在重新崛起之时,已经全然不知祖先的文字,还得重新再造。因此,教育部下属的国家语委,如果出于规范汉字的考虑,出台所谓的规范表,思路不应该是把已经通行的书写习惯改过来,想当然地改成专家们喜欢的形式,而恰恰应该相反,尊重民间的习惯,加以固定化。

虽然眼下不折腾已经成为国家的共识,但是,我们的某些政 府机构还是喜欢折腾。不折腾,似乎就浑身难受;不折腾,似乎就显不出来我这个机构的重要性。机构分管哪块,就折腾哪块。即使被人讥为吃饱了撑的,也要折腾。这些机构的人似乎神经非常坚强,不在乎博得骂名。老百姓越是不满意,自己似乎就越是得意。似乎不给百姓添堵,自己就堵得慌。没事找事,利用手中的权力,给人们制造麻烦,这样的行政决策,固然背后有某些专家的支持,从本质上讲,依然是一种折腾。

这44个汉字真冤,没事就被整了形。老百姓也冤,闭门家中坐,无端地就要改习惯,招谁惹谁了?还好,此番折腾,毕竟是以征求意见稿的方式出台的,不像水、电、汽油,说涨就涨了。老百姓还有个缓冲余地。只是,但愿这个征求意见货真价实,别意思意思,然后就照样出台。(张鸣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gohomeman1 发表于 2009-8-25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电信
2009年08月21日 08:08华商报

教育部出台 《通用汉字规范表(征求意见稿)》,对44个常用字加以整形,捺改点,横改提,竖钩改竖,调整结构,增加笔画,如此这般。教育部的官员说,这样的微调,不会影响老百姓的生活 ...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8-25 16:12


哈哈,说得太好了。中国教育的大问题不去解决,细枝末节穷折腾的功夫有得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6 08:04 , Processed in 0.29889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