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历史上的今天

[复制链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0-9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1912年10月9日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的黎波里居民观看意大利军队进入利比亚首都。1911年10月10日,10月21日,意大利军队进驻北非,乔瓦尼·焦利蒂government向苏丹王梅尔梅特五世宣战。柏柏尔人猛烈反击意大利人的进攻,继而意大利军用空中力量对其打击。在登陆本格哈兹战役中,600名意大利士兵战死。

    1912年10月9日,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20世纪初,巴尔干各族人民反对土耳其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日益高涨。1911—1912年意土战争期间,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结成巴尔干同盟。1912年10月9日,门的内哥罗首先向土宣战,保、塞、希随后参战。土耳其军节节败退,11月初请求欧洲列强调停。12月16日土耳其与4交战国在伦敦议和谈判。次年1月23日,土耳其国内发生政变,新government在德国的支持下,态度强硬,和谈破裂。2月3日,战争再起。土耳其战败,再次求和。5月30日,土耳其与巴尔干4国签订《伦敦条约》,规定埃内兹至里海的米迪那一线以西的土耳其欧陆属地(阿尔巴尼亚除外)和克里特岛割让给巴尔干同盟国家;阿尔巴尼亚独立,但须受俄、英、法、德、奥、意6国监督;爱琴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诸岛问题须由德、奥、英、
俄4国处理。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在马其顿弗洛伦纳被捕的土耳其士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经过残酷的围攻后,希腊部队占领了塞萨洛尼基。而此时,土耳其军队正在利比亚前线与意大利部队打仗,毫无准备。ě^éネù!*á★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名布尔士兵在抵御英军(其中一名手持国旗)。英军击败了荷兰殖民者的抵抗,首先占领了奥治兰自由邦,随后于1900年6月5日占领了德兰士瓦地区和首都比勒陀利亚。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0-9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1913年10月9日
武昌起义元勋蒋翊武被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武昌起义元勋蒋翊武

    1913年10月9日,蒋翊武在桂林被害。
    蒋翊武是湖南澧县人。1903年入常德师范学堂,因反清被开除。1905年到上海,次年入中国公学,与杨卓霖创办《兢业旬报》。同年入同盟会。1909年入湖北新军,参加群治学社。1911年任文学社社长,与共进会合作,准备发动新军起义。10月9日,事泄出逃。武昌起义成功后,返回武昌,任湖北军government军事顾问、防御使、战时总司令、驻汉招抚使等职。临时government北迁后,被袁世凯调至北京,授高等军事顾问,又授陆军中将、加上将军衔,均不接受。今年“二次革命”爆发,回湖南任荆豫招抚使,策动反袁。旋转广西讨袁,失败被捕。死时年仅28岁。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0-9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1924年10月9日
近代翻译家林纾(林琴南)逝世

                                                                                                          1924年10月9日,近代翻译家林纾逝世。    林纾,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又号冷红生。1852年生。福建闽县人。清末民国初年学者、翻译家、光绪举人。曾任教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成为落伍时代的遗老。反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因不懂外文曾借助他人口译,用古文翻译欧美等国小说180余种,其中以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司各德《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等最为有名,译笔流畅,对文学界有较大影响。专译欧美小说,收入《说部丛书》出版,先后译介了司各脱、迭更斯、美国欧文斯吐话(今译斯陀)等作家的名作。清末民初,“林译小说”风靡于世。他能诗、工画,并曾从事小说,戏曲创作。著有《畏庐文集》、《畏庐诗存》及传奇、小说、笔记等多种。1924年10月9日逝世。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0-9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1936年10月9日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1934年夏,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在王明消极防御方针指导下,屡战失利,军力、民力和物力消耗巨大,根据地日益缩小,在内线粉碎敌人“围剿”已经很困难。中国共产party被迫领导工农红军离开原来的根据地,进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长征是分六批从五个地区出发的,第一批由红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1934年7月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向赣东北前进。其后各批是:红六军团,1934年8月离开湘赣根据地;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同年10月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红二十五军,同年11月离开鄂豫皖根据地;红四方面军,1935年3月离开川陕根据地;红二、六军团同年11月离开湘鄂川黔根据地。
    最初时期,由于红军还处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下,长征进行得很不顺利,损失很大。1935年1月,红军攻占贵州第二大城市遵义,在那里召开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
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party中央的领导地位。当时红一方面军只剩下3万多人,蒋介石调遣了几十万军队进行围追堵截。红军打破了敌人的包围,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奇袭安顺场,爬雪山,过草地,与各种难以想象的险恶的自然条件作斗争,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次年,红一方面军除发展陕北根据地,还进行了东征和西征作战。    1936年8月,四方面军和二方面军先后到达甘肃南部地区。party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乘敌人尚未全部集中和部署就绪之际,迅速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为此party一面指示二、四方面军迅速北上;一面组织一方面军分左右二个纵队向南推进,进行接应。1936年10月9日,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彻底胜利。
    在这次历时两年的殊死征战中,红军以无比坚强的革命毅力,走过了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11个省,经过了汉、苗、壮、彝、回、藏等约2亿人口以上的不同民族地区,挫败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英雄业绩。从此,我军紧密团结,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0-9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1941年10月9日
第二次长沙战役结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国军队胜利收复长沙

    旧1941年10月9日,进攻长沙的日军在中国军队反击下开始撤回原阵地。
    自9月日军攻入长沙后,中国军队就开始向供应长沙日军给养的交通线展开破袭战。至10月1日,由于日军战线过长,后方交通经常被中国军队切断,补给困难,加之第五、第六战区的中国军队向宜昌、荆门发起攻击、迫使日军退出长沙北撤。中国军队迅速组织反击,对日军进行追击、阻击和侧击,但由于主力部队在遭到严重打击后,战斗力下降,力不从心,以致在追击战中无法扩大战果,仅获得一些小胜,10月9日,日军撤回新墙河北岸,第二次长沙战役至此结束,这次战役,日军伤亡万余,中国军队伤亡及失踪约为10万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日军涉水撤离长沙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0-9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1944年10月9日
四大国建议建立联合国
   1944年10月9日,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正在认真考虑成立一个国际性安全组织机构。在华盛顿特区敦巴顿橡树园召开的会议上,与会代表将计划中的这个国际性组织命名为“联合国”,其宗旨为“调动一切海上、陆地和空中力量维护和恢复世界和平与安全。”
    联合国将责任分派给这四大国,要他们在战争爆发以前,而不是在之后,打击那些具有发动战争的潜在危险的国家。    美国总统
罗斯福高度赞扬了会议精神,他说:“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都可以确信,在今后,任何可能出现的侵略者都会在其发动战争之前被消灭。”四强没有签署任何宪章,但对建立联合国这一提议的大部分细节取得一致意见。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0-9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1948年10月9日
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
1948年10月9日,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走向衰落。前首相丘吉尔极力想恢复大英帝国的昔日荣耀,于1948年10月9日在保守party年会上提出三环外交。第一环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
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这3个大环一旦连结一起,就没有任何力量敢于向他挑战。而英国恰恰居于三环的交接点,起着重要作用。丘吉尔这一外交战略的提出,表明英国不仅要依靠英联邦的力量,而且要借助美国和西欧的力量来恢复它过去的国际地位。三环外交是战后英国government的基本外交方针,但它并未能防止英国地位的下降。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0-9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1956年10月9日
冷冻食品的发明者伯德赛逝世
1956年10月9日,冷冻食品的发明者伯德赛逝世,终年69岁。    美国商人克莱伦斯·伯德赛因快速冷藏食品的发明,使他的名字成了一个家庭用语,并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伯德赛在拉布拉多做了多年皮革商之后,发明了他的冷藏食品的方法。他发现在冬季气温很低的情况下,冷冻着的食物保存得很好。于是他在家里展开试验工作,把这种袋装食品冷冻的方法商品化。1924年,他成立了一个公司,在市场上出售冻鱼, 4年后他把发明的专利权以高达22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现今的大众食品公司。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0-9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1967年10月9日
拉美游击革命家格瓦拉被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原籍阿根廷的游击战士格瓦拉

    1967年10月9日,拉美游击革命家格瓦拉被害被害。
    1928年6月14日,格瓦拉出生在阿根廷罗萨里奥一个资本家兼庄园主家庭。
    1953年3月毕业,取得了医生资格。这时,他决定先到委内瑞拉加拉加斯的一所麻风病人收容所工作。当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车站与父母告别时,意味深长地说:“一个美洲士兵向你们告别了。”
    同年12月,他到达危地马拉。当时,阿本斯总统正在实行某些反帝反封建的措施,因而受到美国的反对。格瓦拉挺身投入保卫阿本斯政权的斗争,积极为阿本斯民主government服务。他曾呼吁建立民兵组织对付国内外的反动派。阿本斯政权失败后,他被美国中央情报局列入黑名单,于是越过边界潜逃到墨西哥
    这时,古巴革命运动的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为了寻找活动基地,来到了墨西哥。1955年6月的一个夜晚,格瓦拉与卡斯特罗在墨西哥城埃姆帕朗街49号会面。两人一见如故,通宵畅谈各种国际政治问题。最后,格瓦拉同意参加正在筹划的古巴远征军。
    1956年11月25日深夜两点钟,八十二名古巴远征军成员,在墨西哥湾的图克斯潘港悄悄登上“格拉玛”号游艇,开始向古巴进发。格瓦拉作为“格拉玛”号名册上最早两名成员之一,和大家一起唱起古巴国歌和《七月二十六日赞歌》。由于风急浪高,大部分人都晕船了,经过七天七夜的紧张搏斗,12月2日,他们终于到达古巴东南部科洛腊多斯海滩一个叫贝利克的地方。他们刚一登陆,就遭到敌机的袭击。巴蒂斯塔government的军队随即跟踪而来。部队来不及休整就与敌人展开了周旋。格瓦拉作为随军医生,一面治疗伤病,一面参加战斗,他不仅受哮喘病的折磨,在12月5日的战斗中还受了伤。部队历经千辛万苦,转移到层峦叠嶂的马埃斯特腊山区,开辟游击根据地。1957年1月14日,在拉普拉塔河口打了第一个胜仗,格瓦拉表现出坚定的革命立场和顽强的斗争意志。他经常出色地完成任务。1957年5月28日,他参加著名的乌维罗战斗,显露出杰出的军事才能。战斗结束后,他留下照顾伤员,并克服困难带领他们回到了部队。从此以后,他崭露头角,不久就被提升为第二纵队(后来叫第四纵队。当时有七十五人,下辖三个排,相当于连队(的指挥员。7月,荣获少校军衔。以后,他指挥了布埃西托和翁布里托等多次战斗,与卡斯特罗的部队密切配合,迫使敌人退出了马埃斯特腊山区。    1958年5月,游击队打退了敌人规模最大的一次攻势,随后便转入了反攻。8月31日,格瓦拉率领一路部队突破敌人的重重阻拦,向拉斯维利亚斯省挺进。他们负责切断敌人的主要交通线,破坏敌人组织的选举。12月底,在袭击交通枢纽圣克拉腊城的战役中,格瓦拉带领不足三百人的纵队,攻进并解放了这个有坦克、大炮和几千步兵守卫的城市,使敌人处于崩溃之势。接着,游击队挥师东进,解放了首都哈瓦那。格瓦拉满载鲜花和荣誉进入这个城市,成了一个传奇式的游击大师。
    古巴革命胜利后,格瓦拉于1959年1月9日被新government宣布为古巴公民。同年9月任土地改革全国委员会工业部主任。1959年11月-1961年2月任国家银行行长。1961年2月-1965年任工业部长。1962年-1965年任古巴统一革命组织全国领导委员会书记处成员。他先后访问过埃及印度日本南斯拉夫、苏联、阿尔及利亚刚果(金(等三十多个国家。1960年11月和1965年2月访问过中国。
    古巴革命胜利后,格瓦拉总结自己从事游击战的经验,撰写了《游击战》、《游击战:一种手段》、《古巴革命战争回忆录》等著作,系统地提出了“游击中心论”、“大陆革命论”等思想理论。他认为,夺取政权最基本的手段是“游击战”,即“非正规的武装斗争道路”。游击战士是最有战斗力的先锋队成员,是社会的改造者。革命的胜利要靠游击队实现。1965年4月,格瓦拉从古巴神秘地“失踪”了。原来,他曾先后支持拉美一些革命者,在危地马拉、委内瑞拉、秘鲁哥伦比亚、海地和阿根廷等国实验他的理论,但都一一失败了。因此,他决定亲自出马,重新回到游击斗争中去,发动拉丁美洲的革命。1965年4月1日,他致函卡斯特罗,辞去party内外的一切职务和古巴的军籍军衔,准备去“世界的另一些山地”进行斗争。6月,他带领一支约一百二十五名古巴游击队员的小分队,开赴非洲的金沙萨地区,化名“塔图司令员”,支援那里的起义军,想在非洲的心脏地区建立一个新古巴。但起义军屡遭挫折,格瓦拉认为这里不适宜建立游击中心,便撤回了古巴游击队。9月,格瓦拉决定在玻利维亚的尼阿卡瓦苏建立游击中心。尼阿卡瓦苏处于圣克鲁斯省一个被数以百计峻削的丛山所包围的峡谷之中。峡谷里布满了繁茂的热带植物。他们准备以此为中心,将安第斯山变成马埃斯特腊山区。1966年11月,格瓦拉化装成一位秃顶、戴眼镜的乌拉圭商人,从蒙得维的亚经巴西圣保罗市乘飞机抵达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他声称是美洲国家组织的特使,要从事社会调查工作,乘车抵达了尼阿卡瓦苏。他在这里准备训练一批游击队员,然后展开游击活动。但是由于他的活动没有得到玻利维亚共产party的支持,因而难以招募到玻利维亚人。游击队经初步训练后外出行军时,很快就被government军队发现和包围。于是,游击队过早地暴露了自己,不得不与government军队展开艰苦的周旋和战斗,1967年8月,由于叛徒的告密,游击队的秘密仓库被搜获,城市中的联络网也遭到破坏,游击队的处境从此更加困难。格瓦拉率军左冲右突。始终不能改变局势,加上伤病员增加,不得不兵分两路,进行突围。8月31日,以华金为首的一路游击战士在横渡马西库里河时,遭到敌人伏击,全部壮烈牺牲。格瓦拉率领的十六名游击队员被围于尤罗峡谷。10月8日下午1时,游击队滑下峡谷准备突围。但敌人的包围圈已经密合,随着密集的机枪声,格瓦拉腿部中弹受伤。当他包扎伤口时,敌人已出现在他面前。格瓦拉镇静地报出了自己的名字。敌人立即将他押送到附近的拉伊格拉村。敌军总部立即用直升飞机派来了高级军官和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特务。次日黎明,敌人的军区司令等大小头目乘直升飞机到达,以便确认被俘者是否真是格瓦拉,并对格瓦拉进行审讯。格瓦拉临危不惧,坚定地回答敌人:“革命是永垂不朽的。”敌人见无法使他屈服,经请示玻利维亚总统和美国驻玻使馆同意,于10月9日下午杀害了格瓦拉。
    1967年10月15日,古巴当局证实了格瓦拉罹难的消息,并将10月15日定为“游击队员日”。10月18日,古巴群众在革命广场悼念格瓦拉。古巴共产party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和革命government总理菲德尔-卡斯特罗致悼词,高度评价了格瓦拉的一生,称他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战士”、“一个无与伦比的领导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格瓦拉和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在一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spesoul 发表于 2009-10-9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联通/哈尔滨工业大学
额...只能说每一天都很特别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0-9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1980年10月9日
中国高科技产业开始在中关村创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今的中关村证明“电脑挤了豆腐脑”还是挤对了

    1980年10月,中国高科技产业开始在中关村艰难创业。
    如今传媒把中关村称为“中国硅谷”,那里有著名的学府,科研院所云集,人才相对集中,还有闻名全国的电子企业和电子贸易。然而,在中关村创办之初,中关村的名声不那么好,被人称为“倒爷一条街”、“骗子一条街”。当时在中关村“电脑挤了豆腐脑”。
    1980年,就在美国硅谷和128公路的技术扩散模式开始激荡全球时,北京中关材就开始感应到这种脉动。10月9日,以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陈春先为首的一批科技人员,组成“等离子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最早以一种准企业的方式尝试将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不久,这些“第一个吃螃蟹”的科技人员在被有关部门肯定的情况下于1983年成立了中关村第一个民办科技开发经济实体--北京华夏新技术研究所。从此以后,京海、科海等11家科技企业相继涌现。1984年9月11日《北京日报》发表《开创中国式硅谷的探索--海淀建设新型经济区的调查》一文将“硅谷”桂冠正式戴在中关村头上。中关村真正得以发展是在1988年5月之后,当时国家正式批准建立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尽管中关村大多数企业还是从事“搬箱子”的科技贸易生意,不过,还是有许多企业开始创造自己的品牌,将科技转化为产品,四通、联想、京海、信通、方正等集团公司便脱颖而出,四通打印机、联想汉卡和系列微机,北大华光后改北大方正排版系统、太极小型机系列等拳头产品扬威市场。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特别是洋品牌开始抢滩中国,在外商的“围剿”下,中关村开始经历严酷的市场洗礼,经历阵痛,许多企业没落了,另一些企业反而站得更高了。1993年8月,四通在香港公开上市,发行股票1500万股,筹资1.89亿港元;1994年2月,联想在香港上市,发行股票18225万股,筹资2.2亿港元;1995年12月,方正在香港上市,筹资3.2亿港元。这几个企业现在都成了中国电子100强的前10名企业,其中联想与方正更是中国高新企业冲刺世界经济五百强的最佳候选。
    如今看来中关村不仅贡献了联想、方正、四通等闻名全国的高新企业和高新科技企业家(王选、柳传志等),而且还培养出了像求伯君、王志东、王永民等国内软件业的灵魂人物……不过,来自中科院数学所的研究员周龙骧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不约而同地认为中关村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硅谷”,原因就在于我们高技术创新发源地的目标还很遥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新浪网首席执行官王志东是从中关村里走出来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0-9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1986年10月9日
前苏联科学家揭开龙卷风的奥秘
   1986年10月9日,前苏联科学家揭开龙卷风的奥秘。
   
莫斯科理论和实验物理学研究所的科学家成功地揭示了龙卷风的秘密,龙卷风的破坏规模可与核爆炸相比。他们提出的关于龙卷风内引力——热过程的理论不仅揭示了这一大气特殊现象的性质,还可成为解决动力问题的关键。
    新理论的作者、技术学博士维克托·库申查明,龙卷风不是如以前人们认为那样的“尘埃魔王”,它的漏斗状漩涡是呈螺旋状的雨。漩涡内部的旋转达到超声速。据科学家计算,当漩涡直径为两百米时,龙卷风中漩流功率达到三万兆瓦,这相当于十座巨大电站的功率。
出现龙卷风之前先形成气旋,气旋是冷的和热的大气锋相撞时产生的。如果气旋在途中遇到积有许多雨的雷电云、河流和湖泊时,水即被气旋收走,变成神速的漩流。根据物理学定律可知,这样形成的龙卷风漏斗形漩涡会上升到寒冷的大气上层。水在这里很快结冰,从而释放出能量。苏联科学家的新观点促使人们考虑获得崭新的动力的可能性。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0-9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1985年10月9日
河西走廊出土两万多枚汉简
1985年10月9日,河西走廊出土两万多枚汉简。
    我国河西走廊一带新出土汉简两万三千余枚,约有四十五万多字。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目前初步结束了对这批汉简的清理工作。
    河西走廊一带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西汉时期,这里的军事、政治活动很多,留有大量汉简。东汉后期,这里大规模的军事活动停止,大量汉简被埋没在茫茫的大漠之中。三十年代初,这里首批出土汉简一万余枚,轰动世界。尔后,国内外出现了一门新学科——汉简学。
    近年来,从河西走廊西端、额济纳河流域(古称居延)、敦煌西部马圈湾、敦煌酥油土、玉门花海等地出土了大批汉简。这里干燥少雨,人烟稀少,所以两千多年前遗留的汉简至今依然完好,字迹清晰。这批汉简真实地记录了从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至东汉安帝永初五年(公元111年)的军事、政治、经济、民族及社会生活状况。
    这批汉简的形状有简(札)、两行、牍、检、符、觚、签、册等,经初步清理,较完整的簿册有七十余卷,有原始纪年的简达一千三百多枚。其中《甘露二年御史书》、《建武三年十二月候粟君所责寇恩事簿册》、《塞上蓬(烽)火品约》和《王杖诏令册》等保存完好。
    这批汉简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起到了“以简证史”的作用,并补充了史书记载之不足。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0-9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1989年10月9日
我国第一艘可潜式游艇下水
1989年10月日,我国第一艘集娱乐性、科普性于一体的可潜式游艇,在汉寿县船舶修造厂试制成功,并于日前下水试航。    这种可潜式游艇,是一种适用于公园水库、内湖等水域的游乐设备。它可在水面航行,也可潜入水中航行。
    船内可乘坐4人,最高航速为每小时5公里。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0-9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1993年10月9日
火焰山腹地发现千年干尸
  1993年10月9日,在新疆著名的火焰山腹地,考古工作者发掘出10余具2000多年前的古干尸,他们全都身着毛皮衣服、鞋子和新奇的毛毡高帽。这批墓葬文物丰富而珍贵,出土了一批在新疆尚属首次发现的珍贵文物。最早的竖琴、完整葡萄藤、泥制吹风管和刻有各类动物图案的木筒成为最大的亮点    在位于乌鲁木齐东约300公里的鄯善县,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不久前又对吐峪沟两侧战国时期的26座墓葬作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木、铜、石器随葬品,这批墓葬是已发掘的苏贝希古墓群中保存最好的,出土文物丰富而珍贵。主持这次发掘的考古专家认为,这些墓所葬的人是西汉以前居住于吐鲁番盆地的古代车师国人,车师是秦汉时期西域16国之一。这批墓葬是已发掘的苏贝希古墓群中保存最好的,出土文物丰富而珍贵,对研究车师历史文化和西域当时的服饰、医药、农牧生产等,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火焰山腹地发现千年干尸图片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0-9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1993年10月9日
中央作出规定控制机构膨胀
  1993年10月9日,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家劳动人事部最近发出通知,强调要合理设置机构,严格控制机构膨胀,不得随意增加领导班子人数。通知指出,这样做,是为了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实现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维护国家的编制纪律,巩固和发展机构改革的胜利成果。
    中组部、劳动人事部《关于严格控制机构膨胀的通知》说,通过前一阶段的机构改革,中央、国家机关和省、市、自治区两级在精简party政机构,减少领导班子人数,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目前有些地方和部门单纯从安排干部、提高干部待遇出发,不适当地增设新的机构,或者将一些机构升格,并随意增加副职配备人数;有的地方的机构设置已经突破了原来向上级报告的方案,甚至超过了机构改革前的数目。这种做法,违背了精简机构、减少人员的精神,如不及时纠正,必将妨碍机构改革的顺利进行,损害已经取得的成绩。
    通知对控制机构膨胀作出了五条规定:
一、各级party政机关的机构设置,必须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报经上一级party委和government批准,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增设机构;确实需要增设的,必须报上一级party委和government批准。
二、不准借机构改革之机,随意将机构升格,也不得因上级机关下放领导干部到下属单位任职,就以干部个人的级别待遇为依据,使机构升格。个别机构确需升格的,必须事先报请上一级party委和government审批。国务院各部直属单位确需升格的,应报国务院审批。凡未经上级批准自行升格的,应即纠正。
三、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的人数,必须严格按照上级party委和government的规定进行配备,任何单位都不得随意增加。超过规定的人数,要坚决压缩。
导班子的副职人数。
五、编制就是法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一经上级审定,就要坚决遵守,任何单位都不得随意增加或变相增加。各地机构改革工作基本告一段落后,各级party委组织部和government编制部门,应对执行编制纪律的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将情况报告上一级party委和government。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0-9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1999年10月9日
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大会举行
1999年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会见了前来参加“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大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二届会员大会”的中外专家学者。    李瑞环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所创建的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包括了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教育、艺术等方面的思想和主张,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有着超越时代、超越国界的深远影响。儒学的许多重要论著,特别是做人、处事、立国的至理名言,至今还被人们广为引用。
    李瑞环指出,当前,人类社会正处在世纪之交,面临着许许多多的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固然首先要依靠当代人的聪明才智,但也可以从古代哲人那里寻找智慧。两千多年来的历史充分证明,儒家学说可以为我们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儒家学说进行挖掘、整理、总结、研究,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既不抱残守旧、照搬照抄,也不数典忘祖、全盘否定。要结合新的时代情况赋予其新的意义,并使之有机地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好地为现实服务,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李瑞环说,中国作为儒家学说的发源地,我们既感到自豪,也感到责任重大,我们应该为儒学研究做更多的工作。他对中外学者研究儒学的热情表示敬意,对研究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大家携手合作,加强交流,把儒学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0-10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历史上的今天10.10

1895年10月10日
林语堂诞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八岁的林语堂(左三)与父母、兄弟及二姐。   

1895年10月10日,林语堂生于福建龙溪县坂子村。1901年在村办的铭新小学读书。1905年在厦门寻源书院学习。1912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由于一直在教会学校学习,他的英语很好,思想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1916年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教书。其间,攻读中国古典文学。1919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语言学,获硕士学位;后转为德国莱比锡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被北京大学聘用,教授英语。1924年在报刊发表文章。1925年后在多所大学教授英语。1926年5月任国民government外交部秘书,后任中央研究院英文编辑。1931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2年9月起,先后创办编辑《论语》、《宇宙风》等刊物,提倡“闲适幽默”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的主要代表。1936年去美国执教并从事写作。1938年离开美国赴英国、意大利而旅居法国。1943年回国,由于发表一些不合时宜、涣散人心的演说,受到舆论界的批驳。1947年,赴法国国民partygovernment推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文学组组长。1950年,到美国继续从事写作。1952年在美国创办《天风》月刊。1954年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1960年在台湾定居。1967年,由香港大学聘为教授,负责主编当代汉英词典。1976年3月16日病逝于香港。是中国现代作家、翻译家、教授、语言学家。有多达几十部的著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19年,林语堂与夫人廖翠风在波士顿。 TodayonHistory_co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林语堂夫妇与女儿。前排左起:相如、太乙、如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翠凤与卢芹斋夫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50年在法国戛纳“养心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68年在台湾定居之后,林语堂在阳明山家中弹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林语堂与翠凤共同生活了半个世纪,备尝甘苦患难,保有自我的容忍与相互的爱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69年林语堂、翠凤(中立者两人)结婚50周年庆祝会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0-10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本帖最后由 东方红1号 于 2009-10-10 20:07 编辑

1896年10月10日
萧三诞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萧三于1896年10月10日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萧家冲。早在20世纪初叶就投身革命运动。1918年他和毛泽东、蔡和森等一起创建了革命的组织“新民学会”。在李大钊的帮助下,初步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在北京参加了“五四”运动,后回湖南参加了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为毛泽东主办的《湘江评论》撰稿。
    为了寻求“救国救民”之道,他于1920年到
法国勤工俭学,参加了以“实行社会革命,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宗旨的“工学世界社”的组织工作。他同蔡和森等发起马列主义学习运动,阅读了《共产party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彻底摆脱了无government主义的影响,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观点,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成为一名坚决勇敢的无产阶级战士。他和蔡和森等组织发动了声讨中、法反动派迫害中国勤工俭学学生,为求生存权和求学权而举行的“二·八”运动和“进占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1922年,他同赵世炎、周恩来等发起组织了“少年中国共产party”(即“社会主义青年团”,后改为“中共旅欧支部”)。经胡志明介绍,他和赵世炎、王若飞等五位同志加入了法国共产party,同年转入中国共产party。同年底,他只身赴苏,到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编写并演出了反映我国“二七”革命风暴的话剧。同陈乔年同志一起首次把《国际歌》歌词译成中文,曾在国内外广泛流传。    1924年1月,他和任弼时等代表中共莫斯科支部,参加了伟大列宁的护灵和葬礼。同年夏天回国,参加了第一次大革命。在担任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和中共湖南省委委员期间,曾同毛泽东讨论了农民运动等问题。参加组织领导了湖南人民为支援上海“五卅”惨案而举行的“罢工、罢课、罢市”运动。1925年夏,萧三调任中共张家口地委书记、共青团北方区委书记,在李大钊的直接领导下,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帝反封建军阀government的革命运动的组织领导工作,深得大钊的信任和称赞。1926年夏,萧三调到上海,任共青团中央组织部长和代理书记等职,参加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筹备和组织领导工作。1927年,出席了中国共产party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共青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以后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中,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萧三都是身体力行的革命实践者,他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在延安出席了party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解放后出席了第一、二、五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萧三自幼勤奋好学,热爱文学艺术,少年时就显露了他的诗歌才能。在“五四”运动和第一次大革命中,曾写过一些反帝反封建的诗歌、杂文和通讯报道,以及革命的诗传单和诗标语等。但他把青年时代的精力,主要投进了革命的实际工作中,他的真正的诗歌生涯,是从30年代初开始的。    1928年,萧三因跌倒脑受震荡,在
瞿秋白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到莫斯科疗养。曾和徐特立ǚ@ìěャú$ǔ&林伯渠ǚ@ìěャú$ǔ&董必武、吴玉章、何叔衡等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不久,萧三同志到莫斯科东方大学任中国文学教授,从此开始了文学活动。
    萧三抱着“文艺上的革命功利主义”精神踏入文坛,他“决定用文艺、用诗歌当武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共产主义理想而战斗到底!”在苏联的十几年里,他用中文和俄文写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报告文学,向全世界宣传了中国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歌颂了中国共产party和苏维埃政权。在当时中国革命被重重封锁下的年代里,在国内外敌人对中国革命、中国共产party和工农
红军大肆诬蔑、丑化,进行歪曲宣传的情况下,除了美国记者兼作家史沫特莱和斯诺,冲破各种阻力,用通讯的形式向世界报道了中国革命的真实情况外,最早用诗歌及其他文艺形式向全世界宣传中国革命的真相的,就是萧三了。
    萧三在苏联期间,同鲁迅先生保持着密切的通讯联系。他是最早在苏联向全世界宣传伟大鲁迅和介绍中国左翼文字的,他曾代替鲁迅出席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他写了许多介绍鲁迅生平事迹和纪念鲁迅的文章,翻译了鲁迅的作品,还主持编辑出版了鲁迅著作,他对
鲁迅的崇敬终生不渝。
    萧三还是我国新文字运动的先行者之一,早在20年代,他就和瞿秋白、吴玉章、林伯渠等以及苏联著名的汉学家郭质生、龙果夫等人一起制订了《中国新文字方案》。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他对我国的文字改革做了许多工作。
    萧三长期担任文艺界各种领导职务,为我国的文字和新诗歌运动作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作为沟通中外文化的桥梁和和平使者,“爱弥·萧”早在20年代就在国际上闻名。他和国际和平和进步人士有着广泛的交往,结识了法共的理论家沙里·拉波波、
越南的革命家胡志明、保加利亚的革命家季米特洛夫、土耳其的革命诗人希克梅特,以及苏联等国的许多社会名流。    1930年,他代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出席了在苏联哈尔科夫举行的国际革命作家会议,参加了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工作,主编《国际文学》中文版。1934年,他出席了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并代表鲁迅和中国左联在大会上发言。经中共party组织批准,由法捷耶夫介绍,他加入了苏联共产party,历任两届苏联作家协会party委委员。这个期间,他结识了苏联的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阿·托尔斯泰等;美国的史沫特莱、哥尔德;法国的罗曼·罗兰、阿拉贡、巴比塞;……等许多国家的著名作家、诗人。为中外文化交流和促进世界各国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工农红军的了解和声援,做了大量的工作。
    萧三学识渊博,文化修养很高。他精通俄语、法语、德语、英语等多种语言,是语言大师和著名的文学翻译家。
    新中国成立以后,萧三肩负起国际文化交流和保卫世界和平的使命,作为中国人民的使者,常年奔走于世界各地,出席过历届保卫世界和平会议。他还主持我国的国际文化交流工作,访问过许多国家,两次出席亚非作家会议。他同约里奥·居里、
爱伦堡、苏尔科夫、聂鲁达、杨·德尔达、安德尔逊·聂克修、亚马多、万徒勒里、伊文思……等几十个国家数以百计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诗人、科学家和学者,都有密切的友好交往。萧三为人刚正,作风朴实,平易近人,助人为乐。1962年,他把自己主编的《革命烈士诗抄》的编辑费全部上缴。1981年他又把《萧三诗选》的全部稿费捐赠给四川灾区人民。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yking2009 发表于 2009-10-10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联通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4-11-15 18:06 , Processed in 0.08023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