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阴影中的宇宙

[复制链接]
lixiating 发表于 2009-10-19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科学院网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2007年12月26日,南极麦克默多科考站。长时气球小组的成员们在冰点以下的气温中彻夜未眠,等待外面的大风平息下来。最终,充有100万立方米氦气的巨大气球终于升空,并且把高新稀薄电离热量计(ATIC)送入了大气平流层。     在之后19天的时间里,ATIC一直游荡于南极的上空,研究着来自太空的宇宙线。将近1年之后,ATIC小组公布了他们的惊人结果。他们发现,实验所探测到的高能电子比预想的要多。这听起来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它却是不同寻常的。因为这也许就是占了宇宙物质85%的不可见暗物质泄露出的蛛丝马迹。
 楼主| lixiating 发表于 2009-10-19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科学院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http://fly2space.lamost.org/fly_ ... /2009/1019/310.html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09-10-19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电信
我不太明白,那么多外层空间的探测器都不探测这些高能电子吗?毕竟在大气层中(虽然是稀薄大气),应该已经不算第一手资料了吧。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tianlang007 发表于 2009-10-19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宁德 电信
也许这也是获得暗物质资料的一种方法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ixiating 发表于 2009-10-19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科学院网
3# gohomeman1
探测器的工作波段不同,而且大部分空间探测器是探测光子,也就是电磁波,而高能电子属于高能粒子。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ixiating 发表于 2009-10-19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科学院网
3# gohomeman1 [/b
宇宙中很多现象,比如超新星爆发等 都可以产生高能电子对,但是电子会在银河系磁场中发生偏转,并伴有同步辐射损失能量,所以远处的高能电子是不能到达地球的。探测到的高能电子一定是在地球附近。而通过电子能谱的分析,可以知道是什么过程产生的高能电子。但是现在发现这些电子的能谱与通常的高能过程不符,而且又是在地球附近,所以认为只能是暗物质湮灭的产物。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10-19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 中移铁通
1# lixiating 内容不错,就是题目和文章对不起来。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09-10-19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电信
3# gohomeman1 [/b
宇宙中很多现象,比如超新星爆发等 都可以产生高能电子对,但是电子会在银河系磁场中发生偏转,并伴有同步辐射损失能量,所以远处的高能电子是不能到达地球的。探测到的高能电子一定是在地球附近 ...
lixiating 发表于 2009-10-19 13:58


学习了,谢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10-19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 中移铁通
本帖最后由 jiangq007 于 2009-10-19 18:45 编辑

6# lixiating 就我的估计,不是远处的电子不能来地球,而是它的分布曲线有个波峰[应该是麦克斯韦分布]
也就是说,在一个能量区间里有个“超”。


紫台在空间高能电子观测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不明来历高能电子可能是暗物质粒子湮灭证据

紫金山天文台



    11月20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发表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与国外同行合作发表的论文“宇宙电子在3000-8000亿电子伏特能量区间发现‘超’。这是紫金山天文台空间天文实验室与国外同行在宇宙高能电子空间观测领域的最新发现。

    暗物质的存在目前科学界已经有了很强的证据,但它究竟是什么?直到现在还不清楚,因此,暗物质的探测成为目前科学界最大热点之一。紫金山天文台与美国、德国、俄罗斯的有关单位自1998年开始合作,研制和不断改进探测器,利用美国南极长周期气球项目观测高能电子。结果发现,电子能谱在3000至8000亿电子伏特能量区间,与理论结果比较有一个很强的“超”,分析表明该“超”可能是暗物质粒子湮灭的产物,观测结果与暗物质理论预言的Kaluza-Klein 粒子模型吻合得很好。该结果如果正确,不光是解决暗物质是什么这个难题,同时暗示宇宙存在额外维,可能导致物理学方面的重大突破。

    该项研究共有20位合作者,涉及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7个研究单位,紫金山天文台为第一单位,负责科学思想的提出、高能电子探测技术、观测数据分析、理论研究和文章的成文。

    该成果目前已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自然》杂志为了宣传该论文的科学意义,对本文的第一作者——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常进作了专访并发表在同期杂志上。《自然》还在同期“News & View”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科学》杂志也将以“Dark Matter Story” 为题,重点介绍该成果。此外,英国的《新科学家》、美国《纽约时报》、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中心的science@nasa 等媒体也都将在近日对该成果进行报道。

    评论普遍认为,该观测如果被证实,将是人类第一次发现暗物质粒子湮灭的证据。同时在天文观测中,开启了一个新的“窗口”。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暗物质理论专家Lars Bergstrom对《科学》杂志的记者说,ATIC数据与Pamela数据吻合很好,一方面ATIC测量了电子和正电子流量总和,另一方面测量了更高能量范围的上升,并看到了流量下降,所以从ATIC测量结果看,目前的探测结果更像暗物质粒子湮灭。 当然,目前电子的观测精度还不高,该“超”也不能完全排除来自于近地附近的特殊天体。即使这样,这一结果也很有意义,这是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于“天体”的高能粒子。英国爱丁堡大学Taylor教授对《新科学家》的记者说:“即使最后证明该超不是暗物质产生的,ATIC观测对解决宇宙线起源这一未解之谜意义重大。”

    背景资料:

    国际上高分辨观测宇宙高能电子能谱一直是空白,因为在空间观测高能电子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主要问题是如何将高能电子从大量的宇宙线本底中找出来(宇宙线本底流量比高能电子流量高100到1000倍以上),常用的空间磁谱仪方法(类似于AMS),技术复杂,价格昂贵。紫金山天文台空间天文试验室一直工作在国际前沿,希望找到一种简单便宜的方法,在空间观测高能电子。

    美国南极长周期气球项目“ATIC”原来的科学目标是在空间观测高能宇宙线,电子和伽玛射线不在其列。1998年,紫金山天文台常进研究员与 “ATIC”接触,提出用探测器观测高能电子的建议。紫台通过大量的计算,证明适当地修改设计,“ATIC”可以同时观测高能电子和伽玛射线,结果被“ATIC”项目组初步接受。1999年,课题组专门将探测器运到欧洲核子中心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探测方法完全可行。2001年,探测器在南极进行了第一次试观测,观测结果表明“ATIC”可以同时观测高能电子和伽玛射线。2002年,探测器在南极进行了正式观测,获得完全成功。2007年,ATIC进行了第四次观测(2005年,第三次观测因为气球的原因没有成功),紫金山天文台专门派人去南极美国基地负责电子观测。探测器专门为了观测电子进行了修改,能量分辨提高了2倍,本底降低了5倍。初步分析表明,观测结果与前几次观测吻合得很好。

    名词解释:暗物质

    1937年,天文学家弗里兹·扎维奇(Fritz Zwicky)发现,大型星系团中的星系具有极高的运动速度,除非星系团的质量是根据其中恒星数量计算所得到的值的100倍以上,否则星系团根本无法束缚住这些星系。之后几十年的观测分析证实了这一点。最新天文观测表明:宇宙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暗物质和暗能量,暗物质占宇宙的25%,暗能量占70%,而我们通常理解的物质只占宇宙质量的5%。宇宙“暗”的一面,主宰了整个宇宙。尽管天文大尺度观测结果间接验证了暗物质的存在,但物理上直接的观测证据到现在还没有找到。

    额外维

    “维”是表示空间或图形的广延性而使用的一个概念。爱因斯坦提出宇宙是空间(三维)和时间(一维)合起来组成的“四维时空”。1926年,德国数学物理学家西奥多·卡鲁扎在四维时空(即三维空间加上时间)上再添加一个空间维,也就是添加一个第五维,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方程加以改写,改写后的方程式可以把当时已知的两种基本力即“电磁力”和“引力”很自然地统一在同一个方程中。后来,凡是这样添加的维都叫做“额外维”。即空间是3+N维的。这些N个额外维被局限在极小的空间尺度内。
[ 时间:2008-11-20 ][ 关闭窗口 ]
http://www.cas.ac.cn/10000/10001/10010/2008/125765.htm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ixiating 发表于 2009-10-19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科学院网
9# jiangq007
对,就是这个意思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09-10-19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联通/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多维的想法不就是弦论吗?时间这个维与空间存在第4、第5或更多维是完全不同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4-11-25 02:48 , Processed in 0.081374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