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死亡教育只是生命教育的特殊形式

[复制链接]
yuwenhuajia 发表于 2010-2-21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泰安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生命教育才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死亡教育只是生命教育的特殊形式。所以,对死亡教育,父母不应盲目反对。青少年只有在情感、人格等方面健康发展,才能体验到做人的尊严和生命的可贵,真正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作者:妮天健
       生命教育才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死亡教育只是生命教育的特殊形式。
       厦门市教育局日前作出决定,将生命教育列入课堂教学:整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每两周安排1课时生命教育课程,并在多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确保在课堂领域落实生命教育的内容。(新华社2月16日电)
         在儿童非正常死亡率,如其中的自杀率不断增高的今天,生命教育的确应成为儿童的人生必修课。
       “未知生,焉知死。”对现在的孩子而言,他们所缺少的,正是对生命本身的深刻认识,对死亡本身的深刻感知。而如果孩子不认识、不理解生命本身的价值,所谓追求人生理想的实现,也就失去了最重要的载体和前提;进而,在压力与挫折面前,就难以承受生命之重,因为他们“不怕死”。
       然而,这种“不怕死”的态度,却往往导致严重后果。近年来,青少年自杀问题日益严重,正在演变成沉重的“教育门”。去年5月4日,重庆市4位小学生集体服毒自杀,幸好抢救及时才脱离险境。起因是一个孩子心情不好想自杀,三个好朋友就决定和他一起服毒。这类集体自杀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去年12月,广东东莞、云南晋宁更先后发生小学生用红领巾自杀事件,一时震动全国教育界。
       为什么?追根溯源,就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和教师共同忽视了最本质的问题,那就是:热爱生命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核心。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既让孩子认识什么叫生,以及自由的生、幸福的生,又让孩子认识什么叫死,以及无意义的死、无价值的死。只有对生与死的认识足够深刻,孩子才能直面压力,并在此过程中学会敬畏生命。真正的教育,从来都是长跑性质的历练,而不是短跑性质的竞赛,笑到最后才笑得最灿烂。
       就生命教育来说,还有一种更深刻的教育方式,那就是死亡教育。
       长期以来,很多国家的学校普遍开设死亡教育课。如在英国小学的课堂上,殡葬行业的从业人员或护士,对学生谈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让学生轮流通过角色替换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如父母因车祸身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这门课帮助学生体验遭遇损失和生活方式突变时的复杂心情,学会在非常情况下对情绪的控制,因为很多人自杀是以情绪失控为起点的。
       但,由于我国特有的忌讳死亡的文化传统,死亡教育很难被认同。据报道,有老师给学生布置生命教育作业,让学生为自己做一篇悼词,先假设自己死了,再用悼词的形式,追忆一生,以此感悟生命的珍贵。此举立即引起父母们的强烈反对,老师只好放弃。
       而其实,近年来儿童自杀率的不断攀升说明,儿童迫切需要死亡教育,而开展死亡教育的最佳时期,就是青春期萌动前,内容包括:介绍死亡知识,让儿童亲自扮演死者、伤者、孤儿等,从情感上体验与死相关的情景,对各种与死相关的打击、挫折、损失有准备,以此培养其良好的人格和人性。
       生命教育才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死亡教育只是生命教育的特殊形式。所以,对死亡教育,父母不应盲目反对。青少年只有在情感、人格等方面健康发展,才能体验到做人的尊严和生命的可贵,真正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
(本文来源:新京报 )
天行有常 发表于 2010-2-21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说的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7 04:28 , Processed in 0.103116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