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历史变迁:1980年的20GB和2010年的32GB

[复制链接]
水星人 发表于 2010-3-22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辽宁–本溪 联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近年来数据存储技术在容量上的发展有变缓的趋势,但如果一个三十年前的人来到今天,那感觉恐怕只能用不可思议来形容了。1980年,IBM提出“薄膜”磁头技术,并推出了首个容量超过1GB的硬盘“IBM 3380直连存储设备(DASD)”,每个容量为2.5GB,重量达250千克(1/4吨)。利用八块这样的超大硬盘,IBM组建了一套磁盘存储系统,总容量20GB,重达2 吨,价值上估计64.8-113.7万美元。而今天,一块小小的MicroSD(TF)存储卡重量不过0.5克,容量却能达到32GB,价格却只要100-150美元,而且不久后就有望迅速下滑。顺便说一句,IBM 3380机柜上有个红色按钮,单单是它的大小就相当于三块MicroSD存储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驱动之家[原创]   作者:上方文Q  编辑:上方文Q
skynet 发表于 2010-3-22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高能物理所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diy1980 发表于 2010-3-22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中移铁通
有时间机器就不倒这个了,倒情报吧,这个更值钱,也方便携带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0-3-22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电信
光是这点进步就可以说明,如果我们看见外星人科技,也根本不能从中学到什么技术的。30年前看到这样的存储卡,显然我们是无法复制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0-3-22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电信
本帖最后由 gohomeman1 于 2010-3-22 22:50 编辑

今天的《全纪实》在说复活恐龙,大家能够想象是怎么做的吗?
一开始,节目中发现某些恐龙化石中居然有软组织(我保持明确的怀疑态度),但是这种方法就算获得真正的软组织,也只能有部分的DNA片段而已。
所以,科学家真正的方法是——用鸟类的DNA进行返祖性操作!大家知道,对软件进行逆向工程是整个行业都特别忌讳的,所以这种逆向DNA也是明显逆天滴。我们人类真的要做上帝了?或者用这种方法,完全可以在新的星球主导一个新的生命进程。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6 17:42 , Processed in 0.05331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