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一中观星会2001年7月28-29日意外观测到来自北天的可疑流星群,以下是观测报告:
观星会意外发现可疑新流星群 返回
7月28日常德市一中观星会流星观测小组准备对南宝瓶delta流星雨进行通宵观测,地点在观星会一号野外观测点---常德市有线电厂。由于南宝瓶delta流星雨的ZHR不太大,加上天气的原因,我们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晚上9:00左右当我走向观测点时,不经意间一抬头,猛地发现一颗-1等的流星在头顶上划过。我心想可能今天有戏。我们的观测点是在一栋6层楼的楼顶。这个观测点处在城市的东郊, 因此光污染远远小于城市。只是在西北面城市中心方向有一些光污染。这天部分天空有薄云,但能在天顶看到一些亮星,且南面有月光干扰。
9:30左右当我和观星会下任会长张灿聊天时,只听他喊了一声"流星",我立刻站起来,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我看到了一颗从北天飞出的-6等火流星正在天顶,在我们的注视下,它缓慢地飞向南天,它的后面有一条明显的烟迹,前部好象在燃烧。那景象就象在电影《天地大冲撞》中看到的一样。这颗火流星穿越天空时,将附近的云层都映亮了。它大约持续了四秒,然后消失在南天。事后张灿告诉我说他觉得那颗火流星就象是颗彗星一样,因为有很长的明显的"尾巴"。的确,我也有同感,我还是第一次如此仔细地观测流星的头部。
10:00左右,人都到齐,我们决定把重点放在流星的拍照上,而不是流星目视观测。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是才开始涉及天文摄影,作为初学者,我们在前面的十多天里,已经在这个观测点进行了多次天文摄影实践,主要练习拍摄星空和星的轨迹,拍出来的照片比预想的要好,还行吧。这是我们进行的第一次流星摄影实践,我们有3台照相机,准备分别拍不同的天区,争取拍摄到1-2颗流星。
到了29日00:30分,月亮下去了,云也开始散了,到了1:00天空出奇的好,查了一下,极限星等达到了5.6等。这是自从我们在这个观测点所遇到天空条件最好的一次了。我们十分兴奋,更没想到接下来我们会看到一次美丽的"流星表演"。
1:00以后流星开始较为频繁的出现,大多是从北往南飞的,且这些流星多亮于1等。而南宝瓶和摩羯座的流星不是太多,速度快,多为1-3等。还有一些是从东边飞出的,我们分析应该是英仙座的。 到了3点多,我们发觉天空的流星是在满天飞,绝对不止1-2个辐射点,亮流星很多。特别是从北天飞出的流星,然而在这个时间里,没有北天的辐射点。还有就是不少流星都从北天射出,穿过夏季大三角和飞马、仙女座。所以这个异常情况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我觉得有些不对劲了,总觉得在仙王和天龙之间,天鹅好象分别有一个辐射点。到5点观测结束,我们看到的群外流星超过了70颗,南宝瓶和摩羯座大概有15颗左右。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对其进行系统、标准的记录。 我回家后睡到下午4:30,起床后马上通过电话将这个情况告诉了湖北的宋万方老师和安徽的孙淮明老师。他们昨天由于天气原因没能观测,但在听完我的汇报后都认为北天按理说不会有辐射点,因此很可能有新的流星群在活动。宋老师给我提供了一个信息:十多天前北京的孟奂告诉她天鹅座有一个罗马尼亚人新发现的流星群,就在这几天活动。她还建议我马上和孟奂取得联系。我越来越认识到这件事重要性,于是决定再观测一晚,小组其他成员也纷纷赞成。 晚饭后,我来到我们的校外辅导老师天文爱好者苏华的电脑公司,我把情况汇报给了他。苏老师马上与厦门的陈栋华老师联系,陈栋华老师那边天气不好,没什么信息。但苏老师建议我们仔细监测这一现象,他负责帮我们找资料,并在网上发布这一信息。 从苏老师那边离开后,我直奔观测地点。9:30,我召开了一个简单的会议,把情况向组员通报了一下。这时我听到一个重要的情况----昨天有两个组员同时看到在天鹅座有两颗流星反向射出,位置在天津四和那三颗亮星中间的Gammar星之间的某个位置。天空和昨天一样有薄云,所以我们将观测重点放在后半夜,那时也没有月光干扰。到12:00天空基本被云覆盖了,但能隐隐约约看见织女星等亮星。我有些担心了,但10:00左右有两颗-1等的流星从云层中钻出来,看得出是从北天飞出的,我又稍稍地松了口气。我这时与北京的孟奂取得了联系,我把昨天的情况告诉了他,并告诉他那些流星好像是从仙王和天龙座之间的射出的。(孟奂是一个北京的15岁中学生,不久前他发现了御户---英仙可能的新辐射点,很不简单。他和国际上联系比较多,信息多。我是在北京2001年流星观测研讨会上结识他的。)孟奂马上告诉我,昨天晚上他算出地球在7月19日穿越1997BR小行星(中国发现的第一颗近地小行星,是朱进博士发现的)轨道,很可能会引发流星雨,若有的话就是在仙王和天龙座交界的地方。当他听完我对那颗-6等的火流星的描述后,告诉我7月10日以后IMO收到的火流星的报告已经超过了上半年,不少是一种后面冒烟的燃烧着的火流星,我们看到的那颗火流星很可能就属于这一类。从他那儿得知IMO分析,地球很可能在穿过一个名为PHA的有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带,它们很可能是彗星的残骸,周围被抛出的尘埃物质很古老。我们知道尘埃物质越古老,火流星越多。当然也有可能是所有的火流星都是偶发的。孟奂建议我最好能确定辐射点位置,不用去管极限星等,象这么重要的情况极限星等 2等以上就行了。与孟奂通话后,我觉得今天必须进行比较认真的观测,我重新分配了一下任务。
7月30日1:00云开始散了,也渐渐有流星出现,但多为南宝瓶的。到了2:00云完全散了。我们开始正式观测。我把视场定在飞马座,当晚极限星等为4.66等。2:42我看到当晚最亮的一颗流星,有-2等。它是从北往东飞,一开始闪了一次光,紧接着又闪了一次光。我马上打电话告诉苏老师,他告诉我那应该是流星飞行中发生了分裂。到5:00观测结束,我们共观测到50多颗流星,记录了35颗,其中有4颗画了图。数量和亮度都已经下降了不少。我们发现除了仙王和天龙那边,天鹅那儿的确有一个辐射点,我自己觉得在仙女座好像也有一个,但是事后却证明那不过是一个错误的感觉。
一回到家我就开始整理资料,中午我将我的一份报表通过电话报给了孟奂,由他报到IMO。他让我赶紧确定2个可疑辐射点的位置。我又花了1个多小时趴在星图上初步确定了2个辐射点位置。如下: 仙王,天龙交界处 21h +70---+80 天鹅 20h35m +44
我马上打电话告诉孟奂,说仙王,天龙那个点好象更靠近仙王。这和他计算出的结果相符,辐射点只是靠近天龙座边缘,而更接近仙王座。我告诉他,我之所以推测仙女有一个辐射点,是因为大部分从那出来的流星是往北飞的,都到了仙后座,有些甚至到了小熊座,但不排除是南鱼的。孟奂认为,不可能是南鱼的,因为南鱼在南天,它的流星是很难飞到小熊座的。孟奂建议我们有条件再监测一晚。他还告诉我:澳大利亚的观测者报告说没有观测到任何火流星,但是澳洲太靠南了,看不到天龙座和仙王座,斯洛文尼亚的观测者也说没有注意到什么辐射点,但是看到过出现在仙王座的运动很慢的火流星。孟奂觉得我们确定辐射点位置,又有可靠的数据支持才是最重要的。我还将我们的情况通报给宋万方老师,当她听到流星数量达到50多颗时,她马上就说肯定有一个正在活动的流星群。宋老师建议我们尽量采用画图观测以确定辐射点。以后我又和北京巡天会的查东炎与王震石取得联系,一来通报一下我们的情况,二来看他们能不能配合监测一下。但北京天气不好,配合监测看来是不行了。查东炎告诉我一个确定辐射点位置的方法:盯着推测的辐射点位置,看有没有闪光(没有轨迹的流星)
30日晚我决定再坚守一通宵,尽管我只睡了2个小时,好象精神还可以,不觉得累。晚上我在观测地点等到了11:00,天气变得更坏了,这都是台风"桃芝"惹的祸。不但看不到什么,而且不断的有闪电。我只好放弃了,但在天文爱好者器材书刊论坛上发布了我推算的3个可疑辐射点的位置,请求有条件的天文同好帮忙监测。回到家后,在网上碰到了苏华老师,我们就一边分头在网上找资料,一边通过OICQ交流,一直忙到4:00。我们都发现在荷兰流星组织的网站邮件列表上的确有很多火流星报告,特别是有不少外国的观测者在27,28,29这几天都看到了超过60颗的群外流星。
7月31号天气也不好。网上也没有新的消息,只有福建省的天文爱好者说在7月29日晚上看到了十几颗流星,8时左右就有两颗流星从天蝎座飞到天秤座,其中有一颗在飞的过程中间还波动了一下,亮度为-1等,后来看到多颗辐射点在摩羯座与宝瓶座的流星,亮度在1等以上。看流星的时候面向宝瓶座,未注意北边的情况。凌晨2时结束观测。 另外广东的天文爱好者报告说在7月27日晚11:50看到的0等流星也有几次波动,路径超过100度。从出现至消失共3秒钟。到了8月1日天气好转了,下午我给孟奂又打了一个电话,他告诉我法国人也报告观测到了从北天飞出的火流星,但国际还没有证实我们的报告。我问他今天还有没有可能在看到仙王那边的流星,他说不太可能了,1997BR是在7月19日与地球交轨,流星群能够拖到7月底就不错了,就算今天能看到从北天飞出的流星那也不会是原来的那一群,而是另外的流星群了。但他告诉一个重要的信息:罗马尼亚人发现的7月天鹅新流星群辐射点位置:310 +40--45(还未完全确定),这与我报给他的位置很接近,我们都认为很可能我看到的从天鹅座飞出的流星就属于7月天鹅新流星群,我还得知 其ZHR为10--20 最大值时间在7月31日---8月1日 。
我们小组还是决定观测,活动重点为7月天鹅新流星群和天文拍照实践。10:00活动开始我们先用60mm的折射望远镜拍了几张月球的照片。后来天空起薄云了,我们只好作罢,但还是守在那儿。到了2:00天气更坏了,一直到5:00天气都没有转好,我们只在薄薄的云层中看到了6-7颗流星,很难判断其归属。8月2日在网上看到新疆的天文同好高兴回应的一则信息。他报告说7月25日---7月26日也看到了不少亮流星,只是遗憾没有对此引起注意。除此之外,我还没有得到国内的相类似的报告。现在就我看来,我们的观测中的部分数据是能够映证七月天鹅新流星群的确存在的。仙王,天龙的那个可疑辐射点可能还要靠今后几年进行监测。
尽管这个发现并没有完全得到证实,但我却很兴奋,让我觉得像哥伦布发现地美洲一样。因为为了这个可疑新流星群我连续观测两个通宵,两天加在一起只睡了5个小时,然而我很满足,感觉过得很充实,特别是有一点成就感,或许这就是一个真正的天文爱好者所追求的。
初步分析流星雨极大在2001年7月29日3点左右,持续两天以上,对应于2003年的7月29日14时,29日晚是重点监测时段,前后两天都值得注意,希望天气好的地区能协助监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