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小学生怎么看人民币升值(转)

[复制链接]
wangtong 发表于 2010-10-24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数据中心
从长远看,国家的经济发展了,人民币升值也是情理之中的,越穷的国家,货币越不值钱,这是规律。国家美元储备太多是有一定风险的,一旦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美元贬值,岂不是损失大了。钱只有花出去,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否则就是废纸一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星夜 发表于 2010-10-24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电信
人民币升值对消费者有好处,对国家没好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開信光電 发表于 2010-10-26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电信


王海钰:金融产品创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时间:2010-10-25 13:29 作者:王海钰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164次

  金融产品是价值形态的表现;也是价值形成的工具。当把金融产品分为货币金融和权利(合约)金融时,货币金融产品就是“现在时”价值的表现;权利(合约)金融产品就是“未来时”权利收益价值的表现;相对物品价值就是 “过去时”价值的表现。中国人熟悉的政治经济学,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实际上只看到人们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即实物的制造才是创造价值,把劳动价值绝对化。向来不思考价值是因何“形成的”,如何计算价值的大小及多少。可不是,在中国有着对商人看不起的文化。如果一个人因经商富裕起来,官家就要千方百计找他的麻烦来敲诈出来点“钱”从而形成中国人的“仇富”现象。所以中国的富人总和官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千多年“重农抑商”的国策加上“专制文化”,即使有人信仰“市场交易”才能有价值形成,有这方面观点的人不是被杀头就是坐牢。就是说封建统治是不充许“货币职能功能”研究知识的存在和传播。


  为什么封建官僚集团对金融产品理论知识如此仇恨、不惜剿灭而后快呢?因为货币社会观与阶级(等级)社会观是意识形态的对立。人类社会形态面貌实质上是货币金融产品交易规则制度安排的表达。货币金融形态的发展有史以来可以分作四大类:劳役货币、实物货币、纸质货币、电子货币。正好对应于奴隶主义社会、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四个社会面貌特征。货币物质形态的不一样决定了交易规则制度安排的不一样,因为货币交易不仅决定了人们的生产观念诸如是自给品、商品还是市场品等生产对象,而且决定了生产过程中“投入”观念诸如是劳役资本、财政(实物)资本、信用(钞票)资本等投入的资本属性。正是这种资本属性决定了所有制(生产关系),而不是相反。劳役资本价值表现为集体所有制、财政资本价值表现为官(俯)所有制。因为无法证明其资产是个人的,所以统称为“公有制”,其特色就是不能进行交易,因一旦进入交易,官员作为当事人进行“逆向选择”“合谋侵害”就无法避免,吃亏的是大多数劳动者。很明显,一旦可交易就非“公有”而是有“主体”的“私有制”,所谓有“主体”就是收益人,与法律规定无关。(法律规定成为“障眼法”)在货币价值社会观看来,集权制下所谓“国有企业”就是权力与资本“合谋侵害”公民利益的工具或者说权力与资本的结合于民争利的工具罢了。


  社会制度形态的前进与发展是货币金融产品及交易规则创新的结果。人为的所有制创新只能是社会制度的后退即退回到劳役币、实物币交易规则制度形态中。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的推行说明了这一点。阶级(等级)社会观致命的缺点是,口头说“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在实践中不承认人类社会就得一个价值创造、价值形成、价值分配、价值实现的规则制度安排的社会。(即投入产出、供应需求、消费积累、进口出口等四个矛盾统一运行的经济体,不去研究诸如其投入对象、消费对象的“质”的变化)因而把社会制度的发展基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上而陷入唯心主义。


  (一)货币金融交易规则决定公民权利索求构成。


  货币金融产品构成资源配置的工具。不同的货币金融产品不仅对不同区域之间、不同产业行业之间进行资源配置,对不同时期、不同状况的收益进行“钱”的配置而且对不同人之间、不同组织体之间的权利进行配置。因货币金融产品有着计算性、流动性、支付性、储备性衍生出相应的功能机制、权力效应决定着供求双方拥有权利的大小、多少以及收益、受益的数量。这样的事情让人有点看不见、莫不着,不通过思维也就不知道货币物质对人类活动约束与激励,更不会知道货币物质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了。比如劳役货币形态交易规则中,劳动人的生命价值几乎为0,说明供给方权利几乎无限大、相对需求方权利就有着几乎为0的现象。纸币交易制度规则下,供求双方的权利就平等起来。劳动人的生命价值就非常大。问题出在侵害方没有“钱”时可以借到“钱”来补偿受害方;在集体所有制中的生产队时代,侵害方没有“钱”也借不到“钱”,不但受害方必须忍受这种事实,就是法律也无可奈何。还比如,劳役货币交易下、实物货币交易规则下,公民没有办工业、商业的权利。问题出在公民个人无法进行货币的聚集,也就不能产生个人所有权的“私有制”的工商企业。


  可能有人会说,那是宪法的规定的作用。实际上宪法只是一个书面合约,而现实的画面是决策权、控制权、执行权、监督权的行驶构成的。中国的宪法同先进国相比并不逊色但公权力治理组织体制架构却差异巨大,导致现实的不一样,即人权的状况的不一样。同理在中国要说研究学问、理财活动也创造价值就有许多人不理解,不认为在纸币交易制度下,价值的大小是由供求双方权利来界定。比如明星球员的收益特别高,他们会说是剥削而来。可见金融产品对资源配置功能,及权力效应的意识形态需要长时期的灌输才能形成,否则人们是不会将个人基本权利诉求是否实现与货币交易制度相联系。这在追求民主时只对全民投票感兴趣而对财政收支权的非government组织性没兴趣中得到说明。


  公民的索求权利与government的治理权力的矛盾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二者相对大小的平衡是由货币金融产品来决定。非常明显,在劳役货币、实物货币交易规则制度安排下,权力的治理权就大于公民的索求权,从而出现供给权利大于需求权利;或者说供给权利大于需求权利的现实需要公共权力的介入使government治理权大于公民索求权。在经济运行中表现为卖方市场的形成。一旦来到纸币交易制度下,由于交易的自主性、自由性导致供求双方权利的平等性,在经济运行中出现买房市场,于是导致公民索求权于公共治理权的平等性。由此可以推导出未来电子币交易制度下是需求权利大于供给权利,在权利合约金融产品交易规则下是买卖市场的平衡,消费大于积累导致资本效率的提高,出现公民索求权大于公共治理权的现象。可见货币金融产品创新、交易规则创新导致供求权利、索求权于治理权的变化出现社会形态的不一样,所以没有货币金融品的创新、交易规则创新也就没有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金融产品创新推动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的公式,P=F(V+C+R+A+….)。意思是分工的增加、协作的扩大提高了劳动效率、生产效率表现为经济增长。传统阶级社会观却不知道分工增加、协作扩大来自货币金融产品的推动。在他们的经济结构概念中没有产业结构的内容。比如在奴隶主义社会由于劳役货币交易制度,工业人口可以少到不计的程度;在封建主义社会由于是实物货币交易制度,工业人口大幅度增加,但不会超过20%,农业人口占80%;来到纸币交易制度下资本主义社会,农业人口占经济结构中的比例大幅度下降为5%;在电子货币交易制度里一方面农业人口少到几乎不计的程度,另一方面知识产业、科技产业的人口占60%以上。再者最近30 年创造的财富是过去2000年创造财富的总和。为什么会这样?


  可以设计一个产业结构模型。在实物货币交易制度里,假设有三家生产工具、衣服、食品的企业。实行“物易物”交易来满足需求。那么得到食品的劳动人口可以实现自己消费,而得到工具、衣服的劳动人口就出现无法消费的现象。假如生产工具、生产衣服的劳动人都成为推销员,那么就意味着生产食品的人口为85%,生产衣服的人口为10%,生产工具的人口只能有5%才能实现供求平衡。当农业人口占经济结构85%时,实物币交易制度下,无论如何努力也不能有2%的经济增长。反之在纸质货币交易制度下,人们无需多大努力就可以实现9-11%的经济增长。这是历史证明了的。在“产业均衡”模型里,在电子货币交易制度下,可以实现13-15%的经济增长。所以中国超越美国取决于电子货币金融产品的创新与电子币交易制度的创新。


  马克思看到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危机的必然性,却忽视了经济周期性危机是对消费、积累不平衡调整的力量;只看到“资本有机构成的增加导致工人劳动力过剩的增长”却忽视了这种“过剩”会被服务产业、知识产业、科技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所吸收。差之分毫,谬之千里,导致“无产阶级专政”结论丧失其理论基础。由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失去主导地位就成为必然。


  (三)金融产品创新推动经济效率(人均货币收入增长)提高。


  经济效率的高低用人均货币收入增长率来评价。非常明显,一个国家的“钱”多时人均“钱”的收入增长率也就高。相对一个国家里“钱”少,自然是人均 “钱”的收入增长率就低。而决定一个国家“钱”的多少取决于“货币深化”的程度。如果以广义货币与GDP的比例来计算,中国1980年是GDP的22%,到2003年已经是GDP的1.9倍。称为“货币化”。“货币深化”指资本收益权利也被货币化,进一步的是一些“死”的财富诸如土地、个人创造财富能力也被货币化,但不计入GDP。通货膨胀率来说明货币发行使物品价值贬值程度。当把“资本深化”也计入GDP时它能吸收一定货币量使物价稳定。“钱”的流动性过大推动资本市场泡沫化。所以通货膨胀的治理形成“经济危机”,资本市场泡沫的治理形成“金融危机”。这就是各国中央银行都以货币膨胀率为货币政策目标的原因。货币的发行、货币的流通不能不限制到一个区间之内。


  资本深化,形成生产体制、经营体制的证劵化,从而形成个人财富。证劵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而形成个人收益推动经济体整体人均收入的增加。这就是金融产品创新水平高的国家经济效率也高的原因。中国30年的经济效率为5-6%,而同期美国的经济效率为10-11%,说明金融体制发展对经济效率的决定作用。长期来看,金融创新更加重要。比如1960年中国与日本几乎相当,但30年后却是中国的50倍。1960年美国人均收入与2009年的中国相等。美国40年后人均收入接近50000美元。所以中国40年后实现人均收入50000美元的目标,金融创新水平的提高是决定因素。假如没有金融体制的创新,就不能冲破 5-6%的经济效率陷阱,40年后人均收入就不能超过20000美元,这有拉美四国的经验来证明。


  (四)金融产品创新推动社会效率(人均实际财富增长)提高。


  国际贸易的发展使之进入纸币交易制度,一个显著的特点的金融体制全球化。各国的主权货币呈现浮动汇率制度。这种浮动汇率制度说明各贸易国的实际财富价值形态化。由此而言对国家治理的职能随着发生转变,就是由民族政治国家变成一个经济体国家。就是说传统那种以政治斗争为主线的发展战略转变为以经济竞争为主线的发展战略,自然government组织的职能也应随之转变,因为经济竞争能力才是国家强大的标志。


  只有物品金融化才构成“社会实际财富”。所谓金融化,是指不但生活物品货币化,连生产要素也货币化,进一步的是生产组织体、经营组织体的货币化。经营活动是理财活动的概括,不仅指生产活动的资本化,连未来的收益权都资本化,进一步的是人们的生产能力、包括经营能力也资本化,称为“资本深化”。由此而论所有能够交易、为了交易而流动或者说为了流动而交易的物体都成为社会实际财富的象征,就连只有数字表达的纸币也成为财富的象征。


  金融化下的实际财富观与生活品财富观(可概括为封建主义财富观)其“社会财富”概念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实物货币交易制度下,劳动人的能力、社会组织、公权治理组织government就不构成社会实际财富的象征。就是说人们并不把它看做实际财富。阶级社会观更反对把“人”货币化(金钱化)。因此在这些人的观念中也就够不成“社会效率”的评价标准即不把人均社会实际财富增长率作为国家管理机构行为的评价准则。当集权制政治治理体制把阶级社会观作为宗教信仰时必然反对用 “社会效率”来评价government行为。


  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封建主义财富观念(只有生活物品才是财富的观念)很难理解金融化、金融深化就是社会效率的提高即人均实际财富增长的提高,进一步的是不把“外汇”作为一项实际财富来看待。中国特色的外汇经营体制说明这一点。中国的外汇收入是通过“央票”来进行“货币价值窗口”指导的。而先进国家都是用 “国债”来进行“货币价值窗口”指导的。两种指导方式在社会效率上的表现是相反的。显然用“央票”指导人民币价值下,就把外汇作为“债权”来看待构成银行的资产,因此投资于国外,虽然效率低下,在人民币升值中有着汇兑损失但银行在与企业换汇过程中却大赚一笔。相反用“国债”来指导货币价值下,外汇却留在个人与企业手中,相对“国债”只能对国内进行投资而把外汇作为国内财富来使用,从而提高了社会效率。通过全球国家的观察可以看到这一点。封建社会自然品经济制度中其社会效率只有1-2%,而一般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制度中(二战前)其社会效率是5-6%。但到了1971年后实现了“金融深化”,创造出许多新的金融产品,社会效率提高到10%以上。特别是新兴经济体以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加上购买美国国债使美国的社会效率提高到15%以上。


  封建主义财富观,看不见在股票市场上某个公司的高收益建立在大多数的负收益上,所以也看不见美国的高社会效率是来源于发展中国家的低社会效率上;看不见“金融深化”是对经营组织体的低财富创造行为者的淘汰,从而提高了一个国家整体上的社会效率。就是说没有“金融深化”这种淘汰机制也就没有社会效率水平的提高。


  (五)金融创新发展与社会文化


  (六)金融产品技术水平与科技水平


  这两个问题请参阅陈志武《金融的逻辑》一书。这里略去。


  (七)发展创新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技术水平是中国先进强大的唯一途径


  金融产品是资源配置的工具,不仅对不同人进行不同收益权进行配置而且对不同地域性、时空性物质流动进行配置,更重要的是对不同供给需求权利主体进行权利配置。货币金融产品是“现在时”价值的代表;物品价值是“过去时”价值代表,不通过货币交易就不能成为可供消费的“现实”价值;权利合约金融产品是“未来时”价值的代表,同样要通过货币交易才能成为“现在时”的价值使消费积累成为可能。由此而论人类社会制度形态实质上是金融产品创新、金融交易规则创新的社会。简称价值制度社会。


  一旦把人类社会看做金融产品创新、及交易规则安排创新的社会形态,那么一个社会形态的先进性就取于货币金融产品与权利合约产品的先进性,正是这种先进性导致生产效率、经济效率、社会效率的提高;换言之也就有了金融产品及交易规则安排的先进与落后现象,相应的也是社会效率的先进、落后现象的表达。


  传统中国是实物货币金融品、实物货币交易规则安排从而形成生产效率、经济效率、社会效率等只有0-2%的低效率,成为封建主义社会。而西方近代的纸币金融、权利合约金融品及其交易规则安排导致生产、经济、社会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有着比中国高一倍的9-10%效率,所以才使不到300年的时间超越了中国,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有先进变成了落后。中国只有创新出电子货币金融产品及相应权利合约的新金融产品及其新交易规则的制度安排,有着高达 13-15%的社会效率,才能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可以说14世纪中国的货币金融发展的很好,而是权利合约金融发展不起来。问题出在传统观念上:首先,只认成劳动才创造价值,并将其绝对化,也就认识不到物品价值相对货币价值而存在,也就认识不到价值的“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等时间、空间性价值的存在。比如中国人看不起商人,把异地运输劳动看做不创造价值而是“投机”行为。其次,忽视“钱”是价值的代表,“钱”的聚集构成经营资本的劳动活动,同时资本是价值创造的基础。这种忽视使之陷入只想着 “存钱”的奴隶地位。把“借钱”看做丢脸的事情。其三,也知道借钱是把未来的收益提前化,但这是“演吃卯粮”,不是想着拓宽发展空间来加大未来的收入流量。不把“放水养鱼”看做第一位。换言之,集权制政治体制加上强制性缴税方式不产生“放水养鱼”机制而是依赖剥夺来生存的观念为第一。


  新中国后继承了这种集权制政治体制和强制性缴税方式。非常明显,只要财政收支权与government组织一体化而没有监督及控制机制下,要government组织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价值创造者是不可能的。“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的观念推导出“社会主义=国有制”实质上形成权力与资本的一体化来“于民争利”观念的实践。货币金融经营体---银行的国有化,导致国有企业的高度垄断;国有银行不愿去做新的长期性投资机制,倒逼government发行国债,又使国债成为国有银行的主要投资方向,由此银行的存款变成财政部、发改委可控制的钱的态势。正好坐实樊纲的话:国有银行就是第二财政部。看起来象是government替公民化钱,是一个好的选择。实际上形成一个“化别人的钱为别人来办事”的态势。


  government替公民化钱,为公民的消费积累办事,存在太多问题:一是将社会组织公务员化。诸如工会、party派组织通过财政支付养起来,从而将其经营职能变成剥削职能。二是将知识制造组织(学校)、知识传播媒体组织行政化。媒体实质上是知识的传播工具和对government、企业、公民造假、欺骗行为进行监督的工具。通过财政支付将其行政化就变成government组织行使权力的喉舌,同样将其经营职能变成剥削职能。三是government投资有着政绩第一的偏爱。比如热衷于生产效率评价标准,反对经济效率、社会效率的评价标准对官员进行评价。四是government对基础建设投资,实业投资,不仅带来腐败问题的难治理而且带来国有企业的高度垄断,增加了“结构性”剥削,降低了整个经济体社会效率。


  从社会效率角度上看,集权制government和强制性缴税方式的后果构成中国权利合约金融产品创造的障碍。金融产品的稀缺又倒逼government组织扩大,降低整体社会效率,做大集权制的基础是推行强制性缴税体制,反过来又阻碍金融产品创新而陷入恶性循环。从而构成中国2000多年的稳定的封建主义制度史。


  中国无论是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还是建设社会主义制度,都依赖这个“恶性循环”的打破。
  首先是强制性缴税方式的废除,走向自觉性缴税方式;其次是阶级社会观被价值制度社会观替代;三是建立起公民权利索求权大于government的政治治理权,从而提升金融产品创新和其交易制度创新水平。只有这三个体制的建立才有打破“恶性循环”的可能!

来源:经济学家2010-10-20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開信光電 发表于 2010-11-2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电信
北大教授一语惊人:央行其实已经“倒闭”
 央行在中国外汇市场大手用人民币购买外汇,靠的是以下诸种手段:增加货币发行、动用商业银行存于央行的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以及发出“央票”即央行对金融机构的短期债券。我们也了解,所有这些央行购汇的支付手段,无一例外都来自央行的负债。

  这么说吧,当下令全世界肃然起敬的中国拥有的2.5万亿美元的“国家外汇储备”,每一元每一分都对应着央行的人民币负债。

  负债之意,无非就是债务人欠了债权人的钱。但是,央行的负债,与我们平常家庭、企业抑或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负债,有很大的不同。比较明显的区别,央行是中央government开的,所以,央行的负债讲到底都是government的负债,靠government的信用借,也靠government的收入还。可是,我发现,央行的债务与government的财政性债务还有一点重要区别,那就是央行欠债的时候,不但不需要得到债权人的同意,甚至也不需要债权人知道。

  让我们一起来读央行负债的信息。在中国人民银行网页的“统计资料”栏目里,很容易调出1999年以来历年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选2009年12 月为例:央行的总资产为22.7530万亿人民币,而央行的“自有资金”仅为219.75亿人民币。这就是说,每1000元央行的资产,有999元以上来自负债!老天爷,倘若哪一个国家的财政负债也达到这个水平,怕早就无人敢买该国国债啦。至于一般工商金融企业,不要说1元自有资本对1000元负债,就是 1元自有资本对10元负债,也足以吓跑天下债权人。
 为什么央行有如此之高的负债率,却依然安然无恙?查阅1999年央行的自有资金占总资产之比,还超过了1%,10年时间负债率升了一个数量级,为什么央行还可以不断从高负债走向更高负债,举债从没遇到实质性的障碍?近年人民币汇率之争此起彼伏,热闹非常,可是实际形成人民币汇率的基础——央行大手负债购汇——却基本不入舆论与公众的法眼,很少有人关注,也没有构成热点问题,这又是为什么?

  显见的答案上文提到了:央行是government开的,只要财政可靠,央行的资产负债就无需大家操心。不需要罗列数据,最近10年,当然是中国国家财政实力飞速增强的10年,而财政税收之外的国有资本,更是大进特进的10年(虽然是否由此就引起“民退”,需要另外专门讨论)。government财力的基础雄厚,是不是债权人不看僧面也看佛面,央行负债就没有问题了?

  细读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却没有看到government财力支持央行负债的直接证据。还以2009年12月为例,“government(在央行的)存款”2.1万亿,只不过比 “(央行)对government债权”(1.6万亿)多了5000亿人民币而已。这说明,government借给央行的财力,对央行持有天文数目的资产,实际的贡献了了。央行的自有资金就算全部来自财政拨款,也不过区区200多亿人民币。我们的问题还在:为什么央行并没有从法律上的后台老板——国家财政——那里获得实际的财力支援,却依然还有能力超高额负债,还可以持续大手购买并持有总数越来越多的外汇资产?
答案要到央行负债的经济性质里去寻找。我的心得,央行负债区别于财政和任何公私企业负债的特别之处,是在一个相当宽的限度内,央行的负债根本就无需归还!既然无须归还,“债多不愁”就是很正常的:不但举债人不愁,连债权人也不愁。谁也不愁的事情,负债率高企,有什么奇怪的吗?

  各位读者,此说对理解人民币汇率机制关系重大,容我阐释一下吧。先看央行负债的最大头——“储备货币”。2009年12月此项数为 14.3985万亿,占央行总资产的63.3%。大家知道,“储备货币(reservemoney)”也就是“基础货币(basemoney)”,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1)货币发行,(2)金融机构存款。第一部分来自法定的央行特权,因为在国家信用货币的制度之下,惟有央行才可合法发行货币。央行发出来的货币进入市场流通,除非央行觉得有必要回收,是不需要向谁归还的。把这些并没有归还义务的货币也记作负债,源于国家信用货币的前生——在可兑换的金银本位的货币制度下,央行以自己储备的金银为本,发出的票子满足流通的需要,而使用票子的债权人,有权到拿了票子到央行来兑金银。“储备货币”者,就摆明央行发钞具有负债的性质,要储备货币(reservemoney),以备债权人上门索债之需。像美联储和德国央行,至今还储备着全球为数可观的黄金,其实就是为他们货币的国家信用作保。没有多少黄金储备的央行,直接以国家权力作为发钞的抵押之物。窍门在于,“在一个相当宽的限度内”,持票债权人上门要兑国家权力的事,一般是不会发生的。在这个限度内,储备货币就是央行可花的钱。

  “储备货币”的第二部分,似乎是必不可少的真储备。因为这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而商业银行的存款又来自他们的储户,有清楚的债权债务链条的约束,即使贵为央行,也要准备这些债权人上门,没有储备怎么过日子?但是,央行拥有规定商业银行存央行准备金比率的法定权力。譬如前两天央行的一道声明: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就上调0.5个百分点,全国总共3000亿以上的资金就要被“冻”入央行。在理论上,央行只要不降低法定准备金率,这部分 “债”就可以锁定而无须归还。央行当然要为这部分准备金付点利息,但也是讲过的,倘若央行付出的利息高过商业银行放贷的机会成本,商业银行还会把更多的准备金“超额”存入央行。
央行对后者当然负有偿还的义务,不过只要付息足够高,那么在一个限度内,债权人就宁愿央行永不归还。要知道,够高的利息对央行不是难事,因为在理论上,央行可以增发货币来付息!于是乎,“在一个相当宽的限度内”,央行也可规避储备货币的偿债压力,痛痛快快把储备金花出去就是了。

  在储备货币之外,央行还可以发行债券。如2009年12月央行的发债余额就达4.2万亿人民币之谱。央行发出的债券当然到期要还,不过如我们近年观察到的,用于对冲流动性的“央票”,是可以到期再发,而且可以到期再增加发行的。如是,央行总可以积淀下相当一笔无需归还的负债。再说了,实在到了非还不可的时候,央行反正还有增发货币的杀手锏。

  正因为“在一个相当宽的限度内”,央行负债无须归还,所以央行的负债率就可以高到财政、企业、家庭的资产负债率根本不可能企及的高度。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甚至连“自有资金”都记在了“总负债”的名下——央行可以100%通过负债来形成自己的总资产。既然负债率可以几近100%,央行的负债量就几近无限,而央行的总资产包括持有的外汇资产也就可以几近无限。

  各位注意了,这才是实际形成人民币汇率的基础,也是人们广泛地以为——在我想称之为“央行负债幻觉”的作用之下——人民币汇率不是买卖行为的结果,而是各国政要、专家、舆论大打口水战的结晶。(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hzjzw 发表于 2010-11-2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华数宽带/杭州高级中学
太深奥了。看不懂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開信光電 发表于 2010-11-5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电信
叶檀:全球印钞中国加息逻辑何在?
时间:2010-11-04 16:50 作者:叶檀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474次

  史无前例的全球印钞运动开始,在汇率未市场化之时,中国进入加息通道将受全球宽松货币的毒害。


  11月3号开始的美联储议息会议预计将出台新一轮较为保守的量化宽松政策,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总裁杜德利表示,购买5000亿美元债券的效果很可能等同于将联邦基金利率调降0.5或0.75个百分点。日本、英国等国有极大的可能继续维持超低利率,深受全球输入性通胀之害的亚太经济体如印度、澳大利亚等国不得不进入加息周期,抵御通胀。11月2日,印度央行宣布,上调主要利率各25个基点,其中现金回购利率上调至6.25%,反向回购利率上调至 5.25%;同一天,澳洲联储宣布升息25个基点至4.75%,澳元兑美元闻讯飙升100点,最高涨至0.9979,对平价水平发起冲击。


  美国的货币政策是全球经济毒药,如日本一样,没有挽救实体经济,反而酝酿出另一轮资产大泡沫。


  中国没有跟随澳大利亚、印度加息的前提,这两个国家基本实现了汇率市场化,因此没有建立起外贸依赖经济模式,汇率波动对本国经济影响不大。


  印度与德国的汇率政策可以给中国启迪。印度与中国一样,都是人口众多的新兴经济体,推动印度进行汇率改革的不是顺差是逆差,1980年代晚期的印度大量依赖海外短期融资。到1991年,由于海湾战争引发的国际油价飙升,以及印度自身财政赤字高企及政局不稳问题相交织,导致外部商业性融资来源迅速枯竭,引发了严重的国际收支危机。


  为了挽救依赖国际融资的危局,从1992年开始,印度开始实行双重汇率,一年后汇率并轨,进入市场化时代。印度卢比的可兑换进程是渐进式的,先是放开经常项目可兑换,1992年3月卢比在对外贸易中成为部分可兑换货币,1994年8月又进一步实现了经常项目自由兑换。此后,印度央行逐步放开了资本项目兑换,限制短期债务资本流入,鼓励长期资本包括外国直接投资内流。


  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模式,有什么样的收获,就得付出相应代价。设想如果我国在2003年WTO签署之时,就选择了市场化的汇率模式,那么中国就不可能成为出口依赖度急剧上升的经济体。如今势成骑虎,被出口发展模式与就业等因素倒逼,我国不可能实行激进的汇率改革举措。


  在这方面,德国的汇率市场化模式更具参考价值。


  德国属制造大国靠出口立国,20世纪60年代末,庞大的不断增加的经常账户盈余,使德国面临资产价格和薪资压力上升,国内通胀压力巨大。使德国government痛下决心实行马克汇率市场化的,是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兑换,这让德国government意识到美元信用薄如纸。到1973年,二战后的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崩溃,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固定汇率制度瓦解。当年3月1日,德国正式决定马克进入浮动汇率时代。


  不容忽视的是,虽然德国是制造大国,但其经济基础坚固、技术与管理先进,并不因为马克升值而降低竞争力。此后,德国实行的是严格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一切以马克的信用、以维持国内的购买力为主、此后还通过欧元区的建设拓展了贸易区间,收获了最多的欧元红利。德国的汇率变革是一场喜剧,70年代主动升值,80年代以我为主抵制外部压力,国内物价稳定、马克信用卓著成为欧元区的主心骨、出口并未因此下降。


  如果人民币要进入加息通道,首先要做的是维持人民币实际汇率基本稳定,名义汇率可以上下波动。其次,向德国学习藏汇于民,分散巨大的外汇储备压力让民众自主使用,并且在经常帐户资本流入的同时,伴随着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和储备账户等资本顺利流出,如此一来,高额贸易顺差导致的资本流入难题被有效分解。人民币市场化的核心是有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如果我国的制造业在技术与管理上处于全球领先水准,此时升值就不会是迫在眉睫的危机,而是中国经济自然转型的契机。


  就货币论货币格局太小,我们需要做的是国内彻底的市场化,国内开放尚未成气候,国外开放就是国际资金收割羊毛的同义词。相信民众,藏汇于民,大幅度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出越来越多的人民币投资品种,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进而将人民币分流,国内通胀压力将大为缓解。加快在香港、上海等地发行人民币债券等投资品种,培育人民币离岸中心是上选。


  只有国内开始第二轮市场转型,实行对内开放重于对放开放的国策,致力于提高government与企业效率,只有大力推行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根据内部经济情况加息才有意义,否则所谓的加息,就是给全球泛滥的货币增加套利市场。(2010-11-3每日经济新闻)


  注:在京。


  要摆脱直线思维,加息抑制通胀需要前提。或者汇率的市场化,或者严控资本项目开放。


  选择利率还是汇率?

来源:作者博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開信光電 发表于 2010-11-5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电信
谢国忠:量化宽松是通向地狱之路
时间:2010-11-05 13:38 作者:谢国忠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108次

  你印1万亿,我也印1万亿,其他人会这么干。大家都印1万亿后,汇率没变化?好吧,那么我们再来一轮吧


  全球性的货币战争爆发之前,硝烟的味道已到处弥漫。大家的武器是量化宽松(QE)。如果你印1万亿,我也印1万亿。当然,其他人也会这么干。大家都印1万亿后,汇率没变化?好吧,那么我们再来一轮吧,这就是第二轮量化宽松(QE2)。美国财长盖特纳这些人,如果你听了他们的话,世界末日不远矣。为了保值,中国人在买黄金,其他国家的富人也在买黄金。他们把黄金成吨地运回家。货币大幅贬值时,有了这些黄金,富人至少还能继续当富人。


  如果你听从美国专家、政客和government官员的意见,那是中国自找倒霉。诚然,中国远非完美,尤其是它的货币政策。但这并不是这个世界的病因。迄今,美国才是最大的不稳定源头,且是货币战争的发起者。这个国家的精英们制造了1929年大萧条之后最大的金融泡沫,他们甚至不惜把当初阻止泡沫产生的法案废除,在泡沫破裂后,让美国经济一片混乱。这些人为了继续掌权,希望找到一种快速疗法。但不幸的是,根本没有所谓的快速疗法。


  美国已经将利率降到零,让财政赤字达到GDP的10%,这是一个颇具震慑力的凯恩斯式政策。但是,经历几个季度的强劲增长后,经济又掉了下来,且失业率仍停留在接近10%的高位(如果考虑隐性失业和放弃找工作的人,这个数字会更高,接近20%,达到西班牙的水平)。刺激政策已经失败了。


  美国生病中国吃药


  这样的局面,我们怎么来解释?如果你是保罗?克鲁格曼,你会说,这是因为刺激力度还不够。不过,如果新一轮量化宽松启动后,财政赤字达到GDP的20%,却依然失败,他还会说,是做的还不够。你永远不能证明克鲁格曼错了,这家伙真是聪明。


  还有一种解释是,经济重上正轨需要时间。在这么大的一次泡沫之后,没有哪个经济体可迅速恢复。在经历长期且巨大的泡沫后,资源错配程度已经很深,资源重新配置到位需要好长一段时间。特别是,当劳动力市场发生错配后,修正无法立即办到。因此,当经济处于错配状态时,刺激政策能凭一已之力短期提振经济,却不能获得乘数效果,让经济增长持续下去。


  第三种解释是说,这全是中国的错。是的,美国在刺激经济期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快速上升,也就是说,部分经济刺激效果转移给了中国。但是,这是谁的错呢?苹果将全部的iPhone生产都放在了中国,因为即使在中国工人工资普遍上涨之后,单机的成本也不到20美元。苹果赚到的毛利是加工成本的30倍,中国赚到的只是加工环节的小钱。也许苹果只是一个极端的个案。不过,有一点是事实,中国产品出口到美国后,其零售价格是出厂价格的3倍到4倍。美国公司希望在中国生产他们产品,来满足因刺激政策带来的需求。


  盖特纳这样的人也许会争辩说,中国应该让货币升值,以迫使美国公司将它们的生产转移回美国。我想,让人民币升值的想法大有市场可能就是因为这个。但是,人民币要升值到何种水平,美国公司才愿意这么干呢?美国的工资是中国的10倍,难道要让中国将汇率升10倍吗?


  当然,美国所谓的专家们不会这么看。他们会谈到中国的经常性账户盈余和不断上升的高额外汇储备,可疑的汇率操纵迹象。我不想否认,高涨的外汇储备是中国必须处理的一个大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与美国经济无关。解决的方案也不是让人民币升值。


  人人都知道,中国的储蓄率高达GDP的50%左右。这是一个简单的公式,即经常性账户盈余=储蓄―投资。如果经常性账户有问题,要么是储蓄太高,要么是投资太少。中国的投资超过GDP的40%,随便哪个分析人士也能看出,中国的投资比例太高。那么,是中国人民太节俭了吗?中国的家庭收入不到GDP的 40%,他们怎么能攒这么多钱?


  老百姓总是被挤压、被冲击、被踢打


  问题在于中国的政治型经济。government部门通过税、费、垄断性行业及高土地价格,积累了大量财富。房地产销售占到GDP的14%。如果价格正常化,比如下降一半,家庭部门将多支配超过GDP7%的财富,家庭储蓄率大约是33%,这将刺激出5%的国内需求,经常性账户盈余很快就被消化了。


  中国的教育和健康系统对于大众来说是恐怖的,它在压榨家庭部门方面极具创造力。教师们在过节时需要收礼物,有如此多的节日要过!医院关注的是能从病人身上挤出多少钱,并据此提供相应的服务。中国的老百姓每天都在被挤压、被冲击、被踢打。对于民众来说,说他们有太多的钱以致于表现为经常账户盈余,简直是一个笑话。


  中国的经常性账户盈余主要来源于政治型经济。灰色收入庞大,可能占到GDP的10%。这些钱通常会逃离中国,但由于美元疲弱及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膨胀,这些钱留在了中国,并且拥入房地产市场。除非通过反腐削减中国的灰色收入,经常性账户盈余不会消失。


  经常性账户盈余只是中国高额外汇储备故事的一半。还有另一半是热钱,海外的中国人是热钱主要来源。中国的房地产和美元是他们最主要的两个配置资产路径。当美元走弱,他们就把钱倾倒给中国,特别是进入房地产市场。对冲基金和别的投机客也通过购买中国的海外资产把钱倾倒给中国。热钱进入新兴经济体总是一个泡沫。我想不出来有什么例外,每次都是这样。


  其实,我想人民币被高估了。过去10年,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呈爆炸性增长,从12万亿元上升到70万亿元。在这样一场大增长之后,没有货币能不经历贬值。中国工业的高增长确实消化了部分增量,但更大的部分进入了高估的地产市场。一旦资产价格正常化,钱就会一泻而出,贬值就不可能避免的了。我们将在两年内看到这样的景象。


  2012版世界末日


  什么是对的,现在并不重要。现在有的只是政治花招。美国希望为自己的经济难题找到速效药,它的药方是美元贬值。如果它迫使人民币升值,那么接下来,也会迫使日元、欧元还有别的国家货币升值。美国,这个占全球经济四分之一的经济体,将把自己的问题扔给别人。


  但问题是,别的国家不会听美国的。中国不可能让自己的货币迅速升值,否则,将扣动热钱外流的扳机,中国的地产市场和银行系统将全面崩溃。中国正处于一个两难境地。一方面,它正加紧调控,试图让房地产市场软着陆,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预期又使热钱不肯离去。两方面作用下,也许会出现一个多年的渐进式的调整,让银行系统有时间提升资本充足率。


  日本经济也做不到让日元大幅升值。在德国,甚至美国面前,日本的工业已经失去了竞争力。多年来,它一直没有一款产品打动整个世界。德国和美国的汽车工业已经超越日本。因此,很难看到日元会大幅升值。日本央行很容易屈服于政治压力,在这方面的记录不好。如果让日元升值摧毁丰田、本田等公司,很难想象日本央行能保持它的独立性。因此,它也将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压住日元。


  欧元正在自动飙升。欧洲央行的语气依然像德意志银行那样强硬。不过,只要新一轮主权债务危机发生,它的口气马上会软下来。当欧元高企,一些经济体,当然不是德国或法国,将发生债务危机。这样,欧元也将跳入这个宽松货币的池子。


  想都不用想,英国将拥抱量化宽松政策。英国就像一个扩大版的香港,只剩下炒股和房地产。当泡沫破裂,它没有太多可以做的,让货币贬值似乎是惟一的出路。


  韩国很小但总是试图加入大联盟。它在汽车、电子和石油化工方面很强大。它的government在监控汇率方面根本不用别人去劝。目前,它正在“调查”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上有没有什么不受欢迎的行为。


  温和的巴西也在抗拒。过去十年,它允许市场将它的货币价值翻倍,巴西人民因而享受了低通胀率。但它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太低了,放在“金砖四国”里有些名不副实。


  看起来没有人愿意升值。主要经济体将采取一些行动,控制住它们的币值,这样美国的货币宽松就是一招死棋。如果贬值没带来出口增长,量化宽松仅会导致通胀,首先会体现为石油价格上升。美国人正在房屋价格下跌和高失业率中煎熬,如果石油价格翻番,整个国家将失去稳定。到时精英们将如何应对?也许是更多的量化宽松。


  世界将在2012年再次进入另一场危机!


  世界正朝着高通胀和政治不稳定方向发展。另一个全球性危机只是时间性问题。第一个信号是国债市场的全面崩溃。美联储通过量化宽松政策控制着收益曲线,但对别的投资者来说,玩这个游戏是不理性的。他们入场的惟一原因是认为美联储不会让市场垮掉。


  但是,随着飙升的货币供应量和通胀,货币的价值将会蒸发。一旦所有的投资者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将逃跑求生存。美联储没有办法阻止这种逃跑。如果它印出足够的钞票接下整个盘子,新印出的美元持有者定会将它们手中的美元转换成其他资产。美元一样会崩溃。


  世界将在2012年再次进入另一场危机!


  引发上一场危机的那些人依然在掌权,他们将带我们进入另一场危机。冰岛正将它的前总理送上法庭,让他为金融危机负责。更坏的命运正等着引发下一场危机的人。中国过去在菜市口斩首大臣,或许,我们可以复兴这个传统,并在全球推广。


  (作者为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经济学家;译者为财新记者汪苏)

来源:财新网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開信光電 发表于 2010-11-5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电信
导读:近期,因为深圳物价飞涨,港元对人民币连续贬值,风行近30年的港人北上购买日用品热潮戛然而止,部分深圳市民赴港购生活必需品,而此前在香港工作,在深圳生活的中低收入香港人,也不得不选择回流。除了生活必需品,中国的房价、电价、通讯费、电子产品、汽车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的价格,与国际价格相比,又是处于怎样的水平呢?
高出国际水平的价格

以前深圳房价和物价都比香港低,不少中低收入的香港人选择在香港工作,在深圳生活。如今,这种“双城”生活模式也因深圳物价上涨面临改变,不少香港人不得不选择回流。

根据央行数据显示,今年9月末,广义货币余额已经达到了69.64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GDP达26.866万亿元计算,超发货币将近42.774万亿元。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农副产品轮番上涨其实都是央行货币超发的结果。

iphone手机国内外差价高达三四倍。发达国家的电子产品相比国内价格普遍都非常低廉。
生活必需品价格:赶美国超香港
中国的食品等日常消费品价格,甚至高于发达国家水平。据长期居住美国的华人记者高娓娓统计,在美国华人超市,活螃蟹海鲜,一打12只任你挑,价格从5.99美元到12.99美元,根据季节质量而变。猪肉,猪排骨0.99美元一磅(1磅约为0.45千克),特别是像猪肝,猪心,猪脚这类内脏,各种骨头等等价格都在0.50-0.99美元之间。泰国米50磅装的,18美元左右一袋。大白菜,每磅0.50美元。西红柿1美元1磅。葡萄0.99元1磅。6瓶百威啤酒7美元。3个或者5个橙子1美元。美国一家三口,在生活上,如果你不出去吃喝,一般每个月差不多300美元就够了。美国人均月收入约3000美元,人们在美国挣钱,在美国消费,1美元和1元人民币实际上是一样的意义。当然,美国是直接税为主的国家,买东西都要另外算税。
在深圳,因为近期物价飞涨,港元对人民币连续贬值,部分深圳市民赴港购生活必需品。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深圳和香港地区的生活日用品价格差距:在深圳卖2块钱一包的食盐,香港超市卖1.1港元,折合人民币才9毛多;红富士苹果深圳已卖到6块钱一斤,平均一个都要4块钱,而同样大小的苹果在香港10港元能买四个;深圳的鸡蛋已经涨到9毛钱一个,差不多大小的鸡蛋在香港惠康超市23港元就能买30个,折成人民币一个还不到7毛钱;10卷装的维达卫生纸,深圳的超市卖32.5元,香港超市才卖28港元;750毫升装的飘柔洗发水深圳超市卖39块钱,香港61港元就能买两瓶……
通讯费用:电话费是美国100倍
中国的电话费也是全球最高的几个国家之一。在国内打到美国去,如果你使用的是座机或者是国内的开通全球通之类的业务的,最起码每分钟要8元以上。比较便宜的方式是买一张IP电话卡,打到美国是2.4元每分钟加上市话话费。而在美国,往国内打电话如果硬要是论每分钟多少钱是几乎无法计量的,因为往往数值小于一美分。比较常见的价格是10元人民币1000分钟。经过简单计算,我们得知中国的电话费竟然相当于美国的100倍。
发达国家互联网使用价格不到其收入水平的1%,而我国的比例超过10%,是发达国家的10倍。我国网民平均每月实际花费的上网费用为83.5元。如果按绝对的货币价格计算,美国人只要以中国人1/12. 88的价格就能买回相同的信息量。
造成通讯费用猛增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电信网络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理论上讲,全国有一个省际干线光缆就够了。而现在,每个电信商都有“自己的网。建一个干线网需要投资200亿元以上,而目前五六个网并行,总投资已超过了1000亿元。他们分别属于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网通、铁通。此外,广电部门和军队也在投资建设自己的网络。仅这一项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就约1000亿元。电信从一家分拆为多家,本意在于打破独家垄断的局面,但是出现的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恶性竞争结果。即使在一些偏远的小镇里,也经常能看到两个电信部门的铁塔并立。这两个铁塔,分别属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 建一个铁塔至少需要投入30万元。2005年的时候全国有24万个铁塔,如果其中1/3实行共建共享,就可节省投资240亿元。现在铁塔的数目自然远远超越先前。
高端产品:豪华汽车出现百万差价不足为奇
发达国家的电子产品相比国内价格非常低廉。在美国买配置超级豪华的笔记本电脑,税后才700多美元,放在国内卖价格会在13000以上,美国工业发达,所以电器都很便宜,100美元就能买个像样子的好相机,最便宜的手机才12美元。今年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 4在美国裸机只需199美元,在国内则需要4999元人民币。
汽车价格方面,国内中级车普遍比美国和日本贵出5-10万元,车辆级别越高,中外差价越大,萨博95国内售价竟是美国的两倍之多,雷克萨斯es350与克莱斯勒300c的国内售价几乎达到美国售价的两倍。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厂家在这一级别上竞争较少,基本靠几个品牌的进口车型独霸国内市场,所以不少车型定价都以进口车为基准,导致价格飙升。而外豪华品牌独占国内市场,出现近100万的差价也不足为奇。
此类产品价格差异各国税率不同有很大关系。比如,美国购车需要交纳6%左右的税,日本购车要交3~5%的税,而中国交税高达10%以上,尽管加入wto已经之后,进口汽车的关税也已经下降到最低,但是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他们发现自己并没有从中得到太多的好处。
与国外基本持平的价格
地点
市区均价(元人民币/㎡)
200万买啥房
人均年收入(美元)
美国纽约
2.5万-5万
40-80㎡寓所
37610
法国巴黎
4万-10万
10-50㎡寓所
24770
澳大利亚悉尼
3万-5万
40-60㎡寓所
21650
泰国曼谷
1万-2万
100-200㎡寓所
2190
韩国首尔
6万
30多㎡公寓
12020
西班牙巴塞罗那
约6万
30多㎡公寓
16990
莫斯科
2万-3.4万
60-100㎡公寓
2610
日本东京
2万-3万
60-100㎡寓所
34510
德国柏林
0.8-1万
200-250㎡公寓或别墅
25250
注:房价数据来源为各国官方最新统计公布;年人均收入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统计司2009年发布数据

中石油在市场上仰仗资源和行政两种垄断优势,成为亚洲最赚钱上市公司。但高涨的汽油费,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
房价:与发达国家不相上下
中国的商品房价格,与发达国家相比,已经不相上下。据北京中原三级市场部统计,目前北京五环沿线新盘已开始突破2万元/平方米,四环内新盘价格大都在3.5万元/平方米以上。200万元顶多只能在北京四环买到一套小两居,这样的价格,在国外也能买到不错的房子。
据法制晚报报道,在巴黎生活了八年的南京小伙刘先生告诉记者,无论是在普罗旺斯还是在诺曼底海岸,人们常能看到一些独栋别墅,占地面积很大,有500-1000平方米,四周绿树环绕,环境优美,这样的房子如果出售都很便宜,一般都不到两百万元人民币。200万元,还可以买到哈佛周边的别墅,200多万元人民币可在悉尼市区买到一套五六十平方米的公寓房,泰国普通住宅目前售价在每平方米4500-2万元人民币之间,200万元可以买下曼谷中心区100㎡公寓。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房子是由世界上几乎最便宜的劳动力建造的,使用的是相对便宜的原材料和通过行政手段打压下来的土地价格。
电价:相对电价是发达国家的4.52倍
中国的电价从绝对值上看,与国际发达国家差不多。不过电价高低是相对于居民收入而言的。月收入30000 元,电价2元/度也不高;月收入 1000元,电价 0.5元也显高。为了便于比较,我们统一用1000度的电费占全国月平均工资的比重来表达电价的高低,以此衡量居民对电费的承受力。
世界发达国家居民消费1000度的电能的费用占全国月平均工资的 6.79% ,具体如下:韩国3.19% ,美国2.67% ,挪威2.29% ,法国4.1%,瑞士 4.36% ,波兰 12.35% ,芬兰 4.24% ,英国5.77% ,葡萄牙 13.44% ,日本 8.19% ,卢森堡5.46% ,爱尔兰 6.63% ,荷兰 6.94% ,奥地利7.14% ,意大利11.13% ,丹麦10.68%。 目前中国这一数字是30.68%,也就是说,相对中国的平均工资而言,目前中国的电价是发达国家的 4.52倍。美国人的平均年收入是中国的 16倍,他们的电价是中国的 1.5倍,美国的电价相当于中国的每度3分钱。
油价:成本8美元的石油按国际价格卖到80美元
今年,有一个帖子一度火爆:《 2年前的油价是74美元,现在还是74美元,可是汽油价却涨了630元一吨》。在帖子里,网友列出了从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每一次国家发改委对油价的调整,得出结论是涨7次,降4次,每吨汽油的涨幅总额为3390 元,而每吨汽油的降幅总额为760元,于是得出计算结论:2年前的油价是74美元,现在还是74美元,可是汽油价却涨了2630元1吨。
石油是中国典型的垄断行业,例如,虽然已经走上了市场,但中石油仍有种种特殊身份,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央企,是副部级企业,企业领导同时还享有行政级别,是即是市场竞争中的企业家又是部级干部。除此之外,在市场上仰仗资源和行政两种垄断优势,成为亚洲最赚钱上市公司,甚至将成本8美元的石油在国内市场上按国际价格卖到80美元。
明显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

中国的公会组织不发达,工人议价能力弱,在劳资双方的博弈中,一直处于弱势。

稀土是中国资源低价出口的代表,从1990年到2005年,中国稀土的出口量增长了近10倍,平均价却一度被压低到当初6成。
劳动力价格仅为巴西的1/4
2005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仅为0.5美元/小时,不到美国的4%;2008年底金融危机冲击出口业之前,即便在薪资出现涨势的情况下,中国工人的薪资水平依然仅相当于墨西哥的1/3,巴西的1/4。
已有研究表明,中国单位劳动力成本实际在下降——1994年至2008年期间,工业企业实现21%的年度劳动生产率增长,而工人年薪涨幅仅略高于13%(据野村证券数据)。此外,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从1995年51%下降到2007年的39%,而企业盈余则从23%上升到31%。换句话说,经济增长的好处主要流向了企业。劳动者工资与产出不成比例,造成了工人的工资实际上越来越“便宜”。
中国劳动力价格低廉根本原因可以归结为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此外中国各省以促进就业、维持社会稳定为名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几乎一刻没有停止过,而这一政策下所进行的劳动力转移,客观上形成了对低端劳动力的补充。然而,地方government说,他们也有“难言之隐”:在招商引资的压力下,靠投资扩大产能、靠出口快速发展、用“低工资、低人权”模式迎合国际资本,才“合情合理”。
出口商品:低价竞争成顽疾
中国出口的羊绒、兔毛、生丝、丝织品、淡水珍珠、铅、锌、钨及稀土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达到了50-90%。2004年,中国稀土产品出口量是1990年的9倍,而平均价格却下降46%。中国淡水珍珠的年产量占全球95%,收入却不足10%。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资源产品的出口限制,但并未根除这一领域低价出口的现象。目前,低价竞争开始向资源的初加工产品渗透,焦碳、粗钢等产品放量出口,价格走低,出口秩序混乱。
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仍是出口低价竞争的主要领域。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但同时也是低价竞争最集中的领域。我国出口服装单价一度仅为发达国家的1/3,毛纺产品是英国、意大利同类产品价格的1/8到1/5,印染产品是瑞士同类产品价格的1/4,丝绸产品是意大利同类产品价格的1/5,化纤产品是日本同类产品价格的1/3到1/2。低价竞争向机电产品出口蔓延。随着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小五金、家电、通讯器材、交通工具等产品也出现了“增量不增价”的现象。
中国出口产品的低价竞争的原因有,(一)垄断性产品分散出口。对于原材料、资源性产品等大宗产品来说,长期以来,我国的资源保护意识淡薄,很多战略性资源和商品的开采、加工、出口盲目放任,行业进入门槛低。(二)技术水平较低,缺乏自主品牌和创新能力。(三)出口退税制度不尽合理 ,2003年以来,国家虽然调低了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但仍保持了10%左右的出口退税率。目前,无论是出口总量还是出口价格,我国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没有必要继续用财政手段扶持这类产品扩大出口规模。(四)地方government过分依赖出口拉动经济增长。
         
商品的价格,从经济学的角度说,是供求关系决定的。中国的劳动力如果极为稀缺,就不会是现在的价格。而如果提供电信服务的服务商数量多一些,电信资费的价格可能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居高不下。但问题,决定供求关系并非自然的市场因素,正如人们所熟知的,垄断就是其中的因素之一。而当一个经济主体以一种畸高的价格将一种你必需的商品强加给你,而你向他提供的商品有被压到一个畸低的价格的时候,财富的掠夺就发生了。
http://money.163.com/special/focus164/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開信光電 发表于 2010-11-8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电信


                            "深圳主妇香港打酱油"                                                

                                        blackhat  发表于 2010年11月06日 16时05分 星期六                                                                                                                    
                来自市场驱动部门        
                                                                                                                                                                                        
                                        bonnae1982 写道 "据VOA报道,人民币升值和中国大陆的日用品价格上涨改变了深圳和香港的消费互动模式,风行了30年的“港人北上”开始向“深人南下”转变,一些陆客南下香港扫货的目标也由名牌和奢侈品变成日用消费品。中国发改委公布的10月份全国36个大中城市的食品统计结果显示,在包括蔬菜、粮油、鲜肉和水果在内的31种商品中,有八成在涨价,另据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9月,深圳居民生活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百分之3点8,略高于全国百分之3点6的水平。由于涨价部分大都属于“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日常生活用品,所以普通百姓对于这一轮通胀压力感受最深。据香港媒体报道,一些深圳市民最近惊奇地发现,香港一些生活日用品的价格甚至比深圳还低,引发不少深圳市民定期去香港采购,扫货的目标不仅有名牌和奢侈品,还有物美价廉的日用品。“到香港打酱油去”已经成为大陆主妇论坛中的一句流行话语。港深物价接近的同时,两地居民的收入却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香港明报,也报道由于内地物价不断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不少居住在深圳的港人出现回流现象。就最近美联储推出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招致中国大陆不少媒体的激烈批评,认为美国的做法导致国际原材料和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加剧中国的输入性通胀。而招商证券董事长宫少林宫则提到,从金融数据看,中国9月底的M2(广义货币发行量)余额是69万亿,美国是8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当前中国的GDP只有美国的1/3,但是货币发行M2今年已经超过美国了。而我们知道美元是全球储备货币,大量美元并不在其国内流通。"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0-11-8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联通/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44楼明显就是胡扯。大概就是为了中国也像美国那样实行私有的央行在蛊惑人心。所谓的教授,我有时可能也想,真该称其为“叫兽”。

每1000元央行的资产,有999元以上来自负债!老天爷,倘若哪一个国家的财政负债也达到这个水平,怕早就无人敢买该国国债啦。

美国政 府的负债更高呢,美国国债至今不是很畅销吗?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0-11-8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联通/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不过有一点很明白,我们拿着2.6万亿(只怕年底到3万亿都可能)的花绿纸干什么(现在都不是纸,只不过是个数字吧),干嘛不买美国的各种资源、资产啊,就算在美国高价买下土地,也比拿着纸(现在的美元就是一张paper)好多了啊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黑龙骑士 发表于 2010-11-8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茂名 联通
好长好长!看得眼睛痛!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開信光電 发表于 2010-11-9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电信
袁伟东:中国有理由指责美国印钞吗?
时间:2010-11-08 17:07 作者:袁伟东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1638 次

  近日,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向美国经济注入6000 亿美元用于购买美国长期国债,以此缓解本国通货紧缩,刺激经济发展。然而,美国这一经济政策受到中国指责,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以自嘲的口吻说:美国欠中国一个解释。


  中、美两国的货币争执由来已久。近十年来,中美两国贸易逆差越来越大,加之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致使中国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已居世界第一,其金额已达两万多亿美元。稍微懂一些经济学知识的人都知道,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并非中国的国家财富,它完全是靠中国特有的金融管理方式,采用国家强制结汇手段“空手套白狼”而来,是靠大量发行人民币以借贷的方式从民间、外国投资者中强制借贷而来。大量的美元货币储备滞留中国,必然引发世界货币的严重紧缩,扰乱世界经济秩序。美国作为世界货币国家肩负着维护世界经济秩序的责任,从二战后为恢复世界经济而产生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到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广场协定”,美元在战后六十多年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没有世界的统一货币体美元,世界经济将不可能如此协调、快速、健康发展。


  美国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发行国,其美元的发行量是根据其美国的黄金储备量而定的,任意印制和发行美元都会对世界经济造成冲击,并危害世界经济。回顾美元成为世界储备货币几十年来的历史,历次的美元危机虽然给美国和世界经济带来了波折,但美国都没有开动印钞机器任意印制美元,都是通过国际间的协议、协商共同化解了危机,使世界经济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而这次美国联邦储蓄银行为什么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开动印钞机,推出6000亿美元购买美国长期国债呢?这还要从中国的外汇储备说起。


  中国把两万多亿美元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放在中国的中央银行里)是造成美国通货紧缩的根源。我们来举个列子,一个家庭一个月的货币流通需要一千元,也就是说这个家庭要有一千元来应付各项开支,可有一天突然被被人拿走了五百元,剩下的五百元不够一个月的开销,于是这个家庭便面临通货紧缩,如果不过穷日子,就要出去借钱。“大家小家本同一理”,美国的两万亿美元装进了中国的腰包里,美国要借,中国又坚决不借,于是美国便出现了通货紧缩,美国人没有钱了,国库里没有,银行里没有,老百姓的口袋里也没有,怎么办?美国要发展、要生活啊。于是,美国希望人民币升值,以便减少两国间的贸易逆差;于是,美国希望中国购买美国国债,以便美元回笼美国;于是,美国希望人民币自由兑换,以便减少中国的美元储备;于是,美国希望中国购买更多的美国货物,以便扩大美国的出口,减少失业率;于是,美国希望中国共同负起世界责任,以便让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美国的很多希望都落空了,中国不买美国的帐,因为那是中国自己的内部事物,美国无权干涉。美国没有办法了。制裁中国?怕把中国逼上更加封闭的道路;贬值美元?怕直接冲击世界货币市场;打一场货币战争?恐怕受伤的是世界所有国家。怎么办?美国的唯一办法只能是印钞。


  美国印的是美元,并没有印人民币,这应该是美国的内部事物,按理中国无权干涉。那为什么崔副部长说“美国欠一个解释”呢?为什么中国要指责美国不负责任呢?按照中国的说法,这是不是在干涉美国的内政?因为美国对人民币“指手画脚”时,中国曾严词拒绝,“不许干涉中国内政”。我们有人可能会说,美元和人民币不一样,因为美元是世界储备货币,而人民币只是一般的国家货币。这就对了,既然我们明白这个道理,那我们难道不知道我们储备的两万亿的美元是世界的储备货币?世界的货币放在你自己家的口袋里不让它去流通,难道把美元当成了人民币?中国批评美国滥发美元是由道理的,但我们不能自己有毛病却不让别人说,别人有问题却成了不能不说的问题,这岂不是“马列主义上刺刀”,对别人一个理,对自己又一个理,这样做只会被世人耻笑。


  美国的不对是要批评的,但中国自己的不对是不是也应该认真的去思考,如果中国自己真正能够负起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责任,那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的美好啊。


  (2010年11月8日)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開信光電 发表于 2010-11-15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电信
李子暘:“通胀”这把火玩不得
时间:2010-11-15 11:18 作者:李子暘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291次

  最近通胀的话题很热闹,但舆论中关于通胀的常识性谬误很多,这里只拣两个最重要的来说说。


  谬误一:要用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来衡量是否有通胀,通胀有多少。


  这个说法的错误有两层。第一层:CPI是可任意制定的指数。CPI,是一些消费品的价格加总计算。这些商品价格上涨了,就说CPI上涨了,还会煞有介事地计算出是百分之几点几。这些商品价格没有上涨,就说CPI没变,没有通胀。显然,选择哪些商品列入CPI的清单,功夫很深。想掩盖通胀,只要选择那些价格很少或没有变化的商品。至于涨价很凶的商品,只要将其排除到CPI以外即可。比如房价,虽然是许多居民支出中的大头,但从来就不列入CPI。


  government的第二招是:就算列入CPI的商品价格上涨,也可以通过价格管制来应对。CPI当然不会按照黑市价格来计算。因此,如果某商品被列入CPI清单,企业家投资时一定要谨慎。该商品的价格很可能会受到government管制。投资的企业家,分分钟可能被government和公众指为乱涨价的奸商,成为通胀的替罪羊。


  即使CPI的计算是完备和公正的,能如实反映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它也不是衡量通胀的好指标。


  通货膨胀,从字面含义和经济原理上看,都是指货币数量增加,并没有物价上涨的含义。无论物价是否上涨,只要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了,就发生了通胀。用物价是否上涨来衡量是否有通胀,就好像用是否得了高血压、糖尿病来衡量一个人是否需要减肥。不是所有的肥胖者都必定得了高血压、糖尿病,但肥胖者必定体重超标。有体重一个指标就够了。


  同样,衡量通胀是否存在,只需看货币量是否增加,而不能等到物价上涨再来谈论通胀。等到物价上涨,再设法抑制通胀,为时已晚。


  谬误二:通胀的危害是造成物价上涨。


  从government决策层,到经济学家和公众,都对此深信不疑。相应的政策后果就是:如果通胀造成的物价上涨没有超出社会容忍度,那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不妨玩玩通胀。


  甚至还有经济学家主张提高通胀的社会容忍度,简直是一派胡言!


  如果通胀增发的货币在瞬间到达每个人,那就只是币值改变而已,但通胀的真实过程不是这样的。


  通胀增发出来的货币,是通过某个入口进入经济体的。现在,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这个入口。于是,有机会从银行贷款的人,就先拿到了货币。而挣工资的广大民众,则较晚拿到增发的货币,甚至根本拿不到。那些先拿到货币的人自然好处多多。他们就像是可以合法使用伪钞的人。通胀就是把别人的财富偷偷地转移到这些人手中。


  可见,通胀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公然进行的掠夺和财富再分配,而且是从大众向少数人转移财富,使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这是通胀真正的社会危害,远比物价上涨恶劣得多。


  除此之外,通胀往往通过government人为压低利率进行。压低了利率,银行就可以发放更多的贷款,就会有更多的货币进入流通。对普通人来说,银行升降几个百分点的利率,影响不大。但对产业投资来说,那几个百分点的利率变化是很关键的。


  投资10亿的项目,利率升降1%,就意味着每年成本增减1000万。利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这个项目是合算还是不合算。人为压低利率,许多原本不合算的项目就会变得合算。这些项目所需要的各种原料能源供应,还会诱使一大批上下游项目投资上马。


  但低于市场利率的低利率是不可持续的。增发的货币,经过一段时间,会通过各种渠道,流到更多的社会成员手中,推动物价的普遍上涨,并形成政治压力。


  政治压力之下,government只能选择提高银行利率,减少贷款量,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这时,两难局面就出现了。


  要么,继续实行通胀政策,结果是物价飞涨,甚至民不聊生;要么,停止通胀政策,结果是大量错误的投资暴露出来,许多企业破产,员工失业,这就是经济危机和经济萧条。


  诱导大量错误投资,周期性地制造出经济危机,导致社会财富的巨额浪费,甚至酿成政治危机,这才是通胀最大的社会危害。


  那些以为通胀只意味着物价上涨的人,认识不到通胀真正的危害,就像小孩子不懂火的厉害一样。于是,他们也就像小孩玩火一样玩通胀。形容他们处境的最好比喻就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


  可叹的是,他们的愚蠢,将由全体社会成员负责。大声疾呼让他们立即停止玩火,难道不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吗?

来源:南都周刊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開信光電 发表于 2010-11-15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电信
石述思:中国究竟有没有通胀?
时间:2010-11-14 20:14 作者:石述思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377次

  提出这个问题很弱智。


  仅从个人感受来看,俺生活在伟大首都北京,已恍如纽约客。过去只有面对房价才有这样的感受,现在是全方位的。


  有些生活必需品还比人家贵,本该为提前进入第一世界感到无比自豪,可惜收入和社保还远没法跟人家比。


  面对通胀的来临,有好心态相当重要,其实广大人民群众也是这么做的。在财产被一帮身份不明的投机客洗劫后,等待组织迟来的如加薪等甘霖降临——迟来的爱也是爱啊。


  鉴于通胀是一个有技术含量的经济术语,又事关government决策方向,专家们近期又打起来了,竟然不是为缓解通胀压力支招,而是就中国有没有通胀展开激辩,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最近,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录制现场,专家们分成淡定派和遏制派死掐,将唯一的非专家——本人从脑子有点清醒搞到极度混乱。主持人胡一虎也表示,今后加强学习很重要。


  最有趣的PK发生在社科院,现在一年轻博士生以个人名义发表文章说;目前通胀率被低估甚至人为篡改,少了7%。


  统计局很生气,称现在数据很靠谱,想篡改俺还没有这技术呢。而且现在的通胀是结构性的,不足为惧。有经济界泰斗也认为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态势,物价涨个5%算个鸟。


  为了呼应组织,11月11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上,疑似那不负责任博士生的领导——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干脆就称中国当前不存在通货膨胀。理由很雷人:从今年初开始的自然灾害造成农产品减产,市场供应短缺,从而价格上涨,推动CPI高涨。


  其实这场学界乐此不疲的争执毫无意义。


  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数据,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1%,贡献率在74%。其中,蔬菜上涨31%,水果上涨17.7%。对于收入未涨、社保不全、存款负利率的普通百姓而言,这都是要命坏消息。


  真如王国刚所言,罪魁是不会反驳的老天?


  真不怕遭天谴。


  其实,稍微有些良知的经济学家都知道,目前通胀的主要诱因是货币流动性过剩。过剩到什么程度呢?2009年,中国市场货币总量70万亿,而GDP才30万亿。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多。据经济学家测算,目前已扩大到三倍。


  也就是说,票子印多了,钱毛了。


  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不一定是灾难。麻烦的是相当多的货币量变成了投机洗劫国民财富的大军。


  这支大军共分四个野战军。


  一是国家去年投入的4万亿资金和银行信贷9.6万亿规模,有多少被不差钱的垄断央企用来炒地皮并进行各类投机?今年有多少?


  二是由于中国经济风景这边独好,有多少缺乏有效监管的国际热钱来华投机,为泡沫推波助澜?


  三是实体不振下,缺乏国民待遇的民间游资进行投机炒作,今年又有多少从楼市退出转向了绿豆和大蒜等农产品?


  四是由于人民币汇率绑定美元,加上中国缺乏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多少中国产品变成了实质在贬值的外汇储备?


  我不知道。但似乎这些银子的目标都无法给中国百姓带来福祉,更像一场赤裸的洗劫。


  即使如此,也不一定是民生的灾难。假如货币的未来走向是转向实体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并推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并完善国家福利制度,适度的通胀反而能转化成经济增长的动力。


  然而,目前股市的急速升温和农产品的价格暴涨都是不祥预兆。


  财政部称,今年1-10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70899.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536.02亿元,增长21.5%,超过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GDP增速近一倍。而多数公众的收入仍在原地踏步,结合10月份CPI4.4%,和目前一年期2.5%的存款利率相比负利率程度进一步达到 1.9%,即老百姓存1万元进银行,一年要“亏损”190元。


  刚刚启动第二轮货币量化宽松政策的美国,其财长盖特纳最近警告,若中国继续抵制有关人民币升值的市场压力,将面临高通胀和资产价格上涨。威胁的背后也不乏善意的提醒。


  所以,经济学家们别争了,通胀来了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恶性通胀——也就是滞胀。


  在《一虎一席谈》录制现场,一位观众问:我们普通百姓可能在为通胀买单,但多少是为国内买单?多少是为美国人买单?


  我是这样回答的:为国内买单可以理解成为发展承受阵痛,如果不能因此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你就亏了;为美国人买单如果不能获得国际话语权和定价权,你也亏了。


  由于很多新兴经济体的人民都在承受高通胀的压力,并经常被一些御用经济学家拿来说事,我特担心他们会在责怪老天后,这样劝生活压力倍增的中国人民:想想津巴布韦人民。

来源:作者博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開信光電 发表于 2010-11-23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电信
刘植荣:我们的钱被谁拿走了?
时间:2010-11-22 16:57 作者:刘植荣 字号:大 中 小

  独立学者刘植荣接受《晨报周刊》记者谭晶专访


  晨报周刊:晨报周刊记者调查了长沙市一个工作8年的白领,他的感觉是这些年拼命挣钱,但从来没有宽裕过。刘老师,您能否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分析一下这是为什么?


  刘植荣: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可是个大题目,够做十篇博士论文的。我不可能在短暂的采访时间里把这个问题谈透,只能谈谈粗略的认识。


  我非常理解那个白领的感觉,因为我也生活在这个环境中。


  宽裕程度不在于你挣多少钱,而在于你花多少钱。你每月挣1000元,支出999元,那你就是宽裕的;你每月挣10000元,支出10001元,那你也显拮据。


  这些年来,百姓的收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是事实,但百姓不但没感到生活好起来,反而感到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这也是事实。其根源就在于社会保障退化,物价上涨,支出增大。


  我举个自身的例子。我左手有麻木的感觉,前几天到医院检查,做了个颈部磁共振扫描就花了900元,加上输液半个月,共花了2500多元。我有医疗保险,最高报销比例为80%,由于一些药费和处置费是自费的,这次看病我个人掏了700多元。这要是在过去,都是免费的。你看,我收入是提高了,但支出更高了,仅医疗这一项就比过去多支出很多。再有,住房、水、电、食品、蔬菜价格飞涨,这也从收入里拿走一大部分。物价上涨,就相当于收入降低。那个白领拼命挣钱也赶不上物价的上涨,这怎能宽裕起来?


  诱发物价上涨的因素很多,但超量发行货币、炒房绝对是推高物价的黑手。


  目前,让百姓生活压力最大的就是房子。美国普通工人3年工资可买套别墅,中国普通工人恐怕要300年的工资才能买套别墅。由于百姓把收入的绝大部分砸在住房上,其他生活开支当然就显得紧张了。


  晨报周刊:您曾走访了很多国家,国外的普通白领也是这种情况吗?


  刘植荣:由于一些官员为给自己加薪找借口,谎称外国公务员工资如何之高,并提出“高薪养廉”的混帐逻辑,使很多中国人误认为国外白领属于高收入阶层。其实不然,国外的白领收入和蓝领没什么显著差别,甚至低于一些劳动强度大的蓝领,如瑞典公务员工资不如建筑工人的工资高,新加坡公务员工资不如筑路工的工资高。


  从生活压力来看,欧美国家的人生活很从容,不像中国人压力这么大。其主要原因是,中国这些年来福利制度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百姓为生老病死等基本人权尊严开支所占收入比例增大。国外的福利制度比较健全,穷人可以享受很多福利。如一位在美国加州的华人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失业,可他一点也不感到恐慌,因为他可以领一年的失业金,然后再申请government的救济金,救济金每月1600美元,折合人民币10000元左右,房贷供不起,不要紧,也由government无偿补助,小日子照样过得很滋润。


  法国共有400多种福利,government每年从税收中拿出大量的资金用于各种福利补贴,孩子从母亲受孕后的第五个月起,一直到他长大成人直至死亡,可享受这 400多种福利中的各种项目。法国的福利全民享有,无论公务员还是工人、农民,前提是你的收入低,收入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就不能享受这些福利。


  我再举个我身边的例子。我有个在美国定居的朋友,在美国属于中上收入阶层,去年,父亲在国内检查出癌症来,她了解了一下国内的医疗情况,其中一种抑制癌细胞扩散的药是12000元/支,这属于自费药,她父亲在国内治疗癌症她这个美国中产也承受不起。于是,她就把父亲接到美国治疗,手术费就花了50多万美元,然后是每两个星期一次化疗,还有每个月的口服药10000多美元,每六个星期一次的全身磁共振扫描,这样下来,一年的医药费估计高达100万美元。我想看看医疗账单,她说没有保留这些账单,因为不需要她支付一分钱,所有费用美国government买单,连住院的伙食费都由government出。美国的医疗制度是,对任何有生命危险的疾病,不管有钱没钱,先看病,后买单。你有钱,那你就自己掏腰包或由保险公司支付;你是穷人,买不起保险,就由government买单。生命权属于最基本的人权,命都保不住,还谈什么其他的人权?


  所以,由于国外的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同步发展,这就解除了许多工薪族的后顾之忧,不管是白领还是蓝领,生活就不会感觉有多大的压力。


  晨报周刊:在中国,哪些影响支出的必需品比国外贵?国人的生活压力大,与这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高有必然的联系吗?


  刘植荣:深圳人到香港打酱油恐怕国人都知道,这就是中国大陆物价飞涨的证据,这就是中国大陆通货膨胀的信号。我们不看CPI,因为这些年来government统计部门的数据严重失真。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称,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5%,谁信?中国百姓工资低是世界公认的,排在158位,甚至非洲有32个国家的工人最低收入超过我们。据2010年11月14日南非报纸《TheSundayTimes》的报道,在南非的一家中国公司非法进口中国廉价劳动力,中国劳工月薪只有2500南非兰特,而要雇用当地劳工则不得低于每月30000南非兰特,雇用一名南非当地劳工相当于雇用12名中国工人。


  百姓收入低,可我们的房价、粮价、肉价、油价、奶价都赶上或超过了发达国家,要知道,人家的工资收入是我们的30倍!美国的麦当劳套餐35人民币元左右一份,人家的汉堡和薯条的分量比中国多出一倍,饮料随便喝。美国中小学提供营养丰富的早饭和午饭,两餐仅收6.7人民币元。


  其实,比较物价的绝对值是不科学的,而要看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要看某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拿电价来说,世界发达国家居民消费1000度的电的费用占全国月平均工资的6.79%,中国则是30.68%。我们的住房、食品、水电、教育、医疗等生活开支占收入的比重要比国外大得多。在美国,一个四口之家人均食品开支只占全国从业人员人均工资的5%,中国要占多少?所以,基本生活开支占收入的比重过大是中国百姓生活压力大、没有幸福感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工资低,物价高。


  晨报周刊:中国人怎样才能过上体面的生活?比如说月薪多少?是不是有车、有房子、有工作、每年能度假就是体面生活?您认为体面的生活是怎样的?


  刘植荣:体面生活是个模糊概念,不同时代,人们对“体面”的理解也不一样。原始社会,人们能找到山洞住,能打到野兽就是体面生活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体面生活的理解也不断发展。所以,仅仅凭月薪多少,或房子、车子很难评价是不是体面生活。你有房子,但每月要还数千元的房贷;你有车子,可你为停车位和高油价犯愁;你有份收入不菲的工作,可物价飞涨让你入不敷出。这能说你过的是体面生活吗?


  我的理解是,体面生活就是能享受经济发展成果,享受生活乐趣,解除对各种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忧虑。


  马克思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我想,让百姓享有马克思所说的“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就是最基本的体面生活。


  我小的时候,收音机、手表、缝纫机就算家庭“大件”了,那就算体面生活了,因为那时还没有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和电脑等家电。现在人们拥有收音机、手表、缝纫机能说就是体面生活吗?所以说,“体面”的概念是与时俱进的,享受不到经济发展成果就不能说是体面生活。譬如,现在电脑应该是家庭生活必需品,因为可以通过它与外部交流,获取信息,如果一个家庭买不起电脑那就不能说是体面生活。


  体面生活的第二层含义是就是享受生活乐趣。生活绝不仅仅是挣钱吃饭,它还有其他乐趣,如休闲乐趣,文化乐趣,艺术乐趣,旅游乐趣,宗教信仰乐趣,等等。我在非洲工作时,当地人对中国人几乎没有节假日没黑没白地工作很是不解,认为中国人简直就是人肉机器,不知道中国人的快乐在哪里。他们经常和我讨论这样的话题:工作挣钱难道就是人活着的唯一目的么?


  不为生、老、病、住、行等各种人生必须经历的事件和各种偶发事件而忧虑,这是体面生活的第三层含义。欧洲和加拿大等国家二战后不久就建立起全民毫无差别的免费医疗和教育制度,解除了公民对教育和生病的担忧,只要你努力,就有学上,不管你什么时候生病、生什么病,都能得到医疗照顾。中国的GDP已经超过日本,成了世界老二,医疗、教育不免费,不把所有国民纳入养老保险体系内,就无法向公民交代,就无法理直气壮地吟唱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知道,连非洲一些国家的教育和医疗都是免费的。


  由此可见,体面生活不是取决于个人,而是取决于经济体,取决于社会福利制度。


  晨报周刊:刘老师,您刚讲到一个经济体的问题。那么,我们现在是一个怎样的经济体?如何改变这种经济体?


  刘植荣:我刚才讲到,个人幸福不仅仅取决于个人,还需要有一个公平的经济体作保障。中国虽然搞的是市场经济,但一个最大的不公是市场准入门槛过高,整个盈利市场被权贵垄断着,限制了普通公民获得财富的机会。如在国外,1美元就可以开办公司,在中国就不行,开办公司有很多限制,注册资金额度过高,这就把好多有项目、有管理能力的勤奋公民拒之门外,这就不是公平的经济体。


  再有,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运行了几百年,已经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机制。中国在好多方面没有采纳市场经济的规律性的东西,这也是世界许多国家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一个根本原因。


  如房产税,在市场经济国家都要征收这个税,房产税不但有效地打击炒房行为,也是government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没有房产税,就是鼓励投机商炒房,这是中国住房功能偏离的主要原因,盖房子不是住的,而是炒的,有的人没房住,有的人有房空着不住,这是对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是不道德的经济体。government收不上房产税,只有高价卖地,只有印发钞票,这不就是通涨的原因吗?这种经济模式物价不涨才怪呢。所以,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就要出问题,百姓就要遭殃。


  我说的房产税,不是对所有百姓征税,是对超过一定住房面积的住房征税,也就是说,是对炒房者征税,是对居住豪宅的人征税。对住房面积达不到平均住房面积的家庭要给予住房补贴,算作是对节能减排的奖励。


  所以,要搞市场经济,就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否则,就必然造成市场失灵。


  晨报周刊:除掉货币贬值等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反应在居民身上,应该是怎样的情况?比如,按照我们国家目前 GDP的增长速度,居民的消费情况应该有怎样的增长?还有,我们确实物质富裕了很多,但精神越来越贫乏,很多人认为现在不如过去更有幸福感,您认为我们的社会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刘植荣: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反应在居民身上就是“同步增长”,或者说是“包容性增长”。government每年忽悠GDP增长9%、10%,可百姓却没感到自己的生活有这么大的改善,百姓不仅要问:增长的GDP都跑哪里去了?


  中国2009年的人均GDP世界排名第99位,可我们的最低工资却排在第158位,最低工资标准显然与经济发展不相称,人民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可他们却没有因此受益。世界最低工资平均是人均GDP的58%,中国最低工资只是人均GDP的25%,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联合国把日生活支出1.25美元划为赤贫线,2美元划为贫困线。中国每个劳动者赡养的人口数为1.72个,普通劳动者家庭的人均最大生活支出为 4698元,也就是平均每天12.87元,按2007年底的汇率合1.73美元,也就是说,中国90%的人生活在联合国规定的贫困线以下。即使这样,我们的食品类生活消费也占收入的很大比重。欧美人挣100元只拿出5元购买食品,我们挣100元要拿出40元购买食品。如果还在温饱线上挣扎,那能有幸福感吗?


  我们现在搞的是外向型经济,也就是用中国工人的血汗养活着外国人。在美国买中国制造的商品要比在中国国内买还便宜,好多人不理解,怎么把商品不远万里运到美国反而便宜了?这就是我们的出口退税政策在作祟,中国用财政补贴美国人消费。中国人到美国旅游买中国制造的商品,回国时海关还要收高额关税。中国出口的廉价商品换回来一堆美元,因为美元在国内不流通,就印七堆人民币投放社会,造成人民币对中国人民贬值,对美国人民升值,中国物价上涨,美国物价下降,中国人民在艰难度日,美国人民却在偷着乐。


  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不是GDP,而是公民的钱袋子,要看GDP是跑到权贵那里去了、被贪官带到了国外,还是跑到公民的腰包里去了、用在国内消费。中国平均每个外逃贪官卷走一个亿!世界许多国家都为公民分红,因为国有资产盈利是全体人民的,要把盈利分给全体人民,中国百姓什么时候得到过国家的分红?


  当然,生活不仅仅是为了钱,也不仅仅是为了房子和车子。生活是艺术,是乐趣,是享受。虽然每个人对享受的理解不一样,但不管怎样,必须让百姓各得其所,必须让百姓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这都是基本人权。


  据《广州日报》的报道,1977年女工汤玉莲在银行存了400元钱,33年后,汤婆婆连本带息共取出835.82元。1977年,这400元可买一套房子,400斤猪肉,1818斤面粉,727盒中华香烟或50瓶茅台酒。现在,取出的这835.82元连一平方米的房子都买不到,仅能买420斤面粉,69斤猪肉,40盒中华香烟或1瓶茅台酒。这就是百姓的感受,公民的存款利息和加薪没有物价跑的快,尽管收入有所增长,但也总感到生活吃紧。


  按照社科院的报告,中国的住房自有率超过90%,而欧美国家一般还不到70%,我们能说欧美国家的生活没我们有尊严?为什么这么多中国人往欧美跑?怎么没听说过有欧美国家的公民偷渡来中国?怎么认识这个问题?


  欧美国家那些没有房产的人有的不是自己买不起房子,而是他们的住房观念和生活方式与我们不同。我调查过,欧美国家的人有的认为拥有房产很麻烦,要缴纳房产税、保险、卫生处置费等费用,还要定期维修,将来还有遗产税等费用,不如租房住省事。再有,外国没有户口限制和歧视,人们可以自由迁移,到哪里孩子都能上学,没有择校费等杂费,这也不需要有自己的房产,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租房住。由于他们的房价比较稳定,房租也稳定,占生活开支的比例不大,对一些人来说,也就没有买房的必要。


  我最后要强调的是,幸福感来自于公平。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一个社会再富裕,如果收入分配不公,少数人幸福了,多数人则失去了做人的尊严,财富分配失衡了的社会就会动荡不安。社会是个共生体,如果一个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穷人,那它也不能保全少数富人。


  在欧美国家,人们对开豪车招摇过市是嗤之以鼻的,人们追求的是平等,不但是政治权利上的平等,也是经济权利上的平等。正因为如此,欧美国家规定公务员工资不得超过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


  央视主持人崔永元采访美国教育部长威廉·贝内特时,发现这位部长的邻居竟是水管工和超市营业员,他们住一样的别墅,上下班互相亲热地打招呼,这让小崔感慨不已。我想,美国水管工和超市营业员过的就是体面生活。(未编辑稿,见报稿见2010年11月24日《晨报周刊》。刘植荣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irong)

来源:作者博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sr62 发表于 2010-11-25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宿迁–沭阳县 电信/婲儛街网络中心
RMB不管是升是贬,一年涨三次薪就好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開信光電 发表于 2010-11-25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电信
回复 51# gohomeman1

是啊,干什么啊,它能代表最先进生产力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1-15 18:38 , Processed in 0.070418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