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ouweidong1967 于 2012-10-12 23:11 编辑
运动的物体是放在,不动还是变动的时空中分析好?
无论从科学史还是整个人类文明史来看,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都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在科学的历史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经典力学的第一部经典著作,也是人类掌握的第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宇宙论和科学理论体系,其影响所及遍布经典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在其后的300年时间里一再取得丰硕成果。 牛顿在建立经典力学理论体系过程中,发现一切物体在运动中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不变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构建经典力学理论体系中一些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因此,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开篇,就以极其精炼的语言提出一系列定义,为后面的运用奠定逻辑基础,这些逻辑基础包括:物质的量、运动的量、外力、向心力、时间、空间等的定义。 然后从这些基本的定义开始,再给出几条推理规则(运动定律),经过一系列的推演和演算,得出一些普适的结论,再把这些结论应用到实际与实验或观测数据相对照。 关于时间,他写道:“绝对的、真实的和数学的时间,由其特性决定,自身均匀地流逝,与一切外在事物无关,又名延续;相对的、表观的和通常的时间是可感知和外在的(不论是精确的或者是不均匀的)对运动之延续的量度,它常被以代替真实时间,如一小时、一天、一月、一年。 (虽然,时间在永不停歇的在流逝,但是,时间的流逝是均匀的,而不是一会儿快一会儿慢的,不是在一个地方快,而在另一个地方又变慢的。即时间的基本单位,“秒”的度量标准一旦被人们确定下来,就是永恒不变的。) 关于空间,牛顿写道:“绝对空间,就其自身特性与一切外在事物无关,处处均匀,永不移动。相对空间是一些可以在绝对空间中运动的结构,或是绝对空间的量度,我们通过它与物体的相对位置感知它;它一般被当作不可移动的空间。 牛顿把“运动的物体”放在“不可移动、变动的空间”中去分析,从而保证了经典力学理论体系的确定性、可预测性、统一性。 例如,通过观察记录不同时刻,某一行星在“不动的三维坐标参考系”中的各具体坐标值,我们可以了解行星在该三维坐标中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建立行星在该三维坐标中的运动方程和轨迹方程。 而我们一旦建立了该行星的运动方程和轨迹方程,那么该行星在这之前任意时刻的三维坐标值都是确定的(确定性)。该行星在这之后任意时刻在该三维坐标中的位置都是可预测的(可预测性)。 那么,如果我们把“运动的物体”放在“变动的时空”中分析,还能不能保证理论体系的确定性、可预测性、统一性? 那么,“运动的物体”,是放在“不可移动、变动的空间”中分析好?还是放在“变动的时空”中分析好?
如果,我们把“变动、运动的物体”放在“变动、运动的时空”中分析,那么,只有纯粹的“变”和“动”、没有“不变”和“静止”的片面分析方法,会导致我们测量的数据总是在变动,具有不确定性。
正如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中所说:“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因为有长,所以才会有短,没有长,世上那来的短。由于有长,我们才能判断短,由于有短,我们才能认识长。
事物内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本身就自在地包含着各种各样矛盾关系。而事物内部的这些对立统一的矛盾二面是相伴而生、相互依赖的。即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因此,我们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面,看不到事物的另一面。或者是在完全否定一面客观存在的前提下去认识事物的另一面,这种单一的思维模式往往会导致认识的局限性、片面性。
事物内部的这些对立统一的矛盾二面是相互补充、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的。因此,要了解事物“变化的一面”,需从它的对立面“不变”上去把握。要了解“动”,需在它的对立面“静”的层面上去认识。即把运动的物体放在不可移动、变动的空间中分析。
牛顿在“原理”中写道:一个物体在一首航行中的船上运动,如果地球也在运动,那么,物体的“真正绝对运动”部分来自地球在不动空间中的真实运动,部分来自船在地球上的运动,以及该物体相对船的运动。
牛顿尝试着通过某一绝对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来理解物体的绝对运动。或者说通过某一绝对不动的物体,来建立不可移动、变动的绝对空间。但是,放眼宇宙,由于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所有物质都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不停的运动,我们找不到一个绝对静止的参照物。
这也意味着,1在我们世界中的物体不能确定绝对空间。2物体的真正绝对运动,不能由看起来是静止的物体直接把握,要认识真正的绝对运动,确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不过我们却可以“由事物的位置极其到我们视为不动的物体的距离定义出所有处所,再根据物体由某一处所移向另一处所,测出相对于这些处所的所有运动。这样,我们就以(相对处所和相对运动)取代(绝对处所和绝对运动),而且在一般情况下没有任何不便”。(摘自:《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但是,以“相对运动”取代“绝对运动”,会产生“追光疑难”这一逻辑悖论--经典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定律的冲突。而“追光疑难”又引出了爱因斯坦对牛顿时空观的怀疑,并对牛顿时空观中“同时性”的绝对观念进行了彻底改造。
那么,我们是否能够真正的了解物体的绝对运动?
绝对运动是通过某一绝对不动的物体去了解?还是通过一个永恒不动的绝对空间去理解?
宇宙中是否存在着一个永恒不动的绝对空间?
我们为什么要建立一个永恒不动的绝对空间?建立一个永恒不动的绝对空间的依据是什么?它又该如何建立?
在永恒不动的绝对空间中,还存在“追光疑难”吗?它还能解决其它什么问题? 从宇宙空间角度分析,整个宇宙空间中除了绝对运动的物质之外,就是正处于光速传播状态的各种各样的场,也可以说,物质产生的各种光速传播状态的场,充满了物质所占据的空间之外的所有空间。整个宇宙空间被绝对运动的物质和正处于传播状态场所充满。
放眼望去,没有一样东西不在动,不在变。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动的、变的东西通通删掉,看看宇宙中还会剩下什么东西时。
我们就会发现,还会剩下了一个无边无际的、绝对空虚的宇宙空间。
该宇宙空间由于空无一物、绝对空虚不是物质,所以它永远不会动,永远不会变。我们把该空间称为不可移动、变动的“绝对空间”。“绝对空间”,就其自身特性与一切外在事物无关,处处均匀,永不移动。
“绝对空间”由于无边无际、空无一物不是物质,所以才无限无形、无大小、体积和质量。但是,它却为有形的宇宙万物提供了存在的处所、运动的处所,任何有形、有大小体积的物质不能将其塞满。
“绝对空间”由于无边无际、空无一物不是物质,所以才不会对物质的运动变化产生任何的影响。(能够对物质运动、变化产生影响的是:物质相互之间自然产生的,通过各种场传递的场力。)反过来说,由于“绝对空间”不是物质,所以运动、变化的物质也不能对“绝对空间”产生任何的影响。
“绝对空间”由于无边无际,所以不存在一个宇宙中心,我们指向那,那里就是宇宙的中心。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各具体问题的研究需要,人为的设定一个绝对空间的三维坐标中心。
例如我们规定2000年1月1日0时,太阳球心此刻所在位置为绝对空间的坐标原点,太阳指向北极星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根据三维坐标的规定,如果我们确定了坐标原点和Y轴方向,那么X轴、Z轴方向也就会被同时确定下来。而且,从坐标原点出发,无论是沿X轴还是沿Y轴、Z轴或者是任意一个方向,都是1米1米的、连续的、均匀的向外无限延伸的。即物质的存在不能打断它的连续性,物质的运动、变化不能破坏它的均匀性。
而我们一旦建立起这一绝对空间三维坐标系,那么,它就是真实存在和不能更改的。尽管下一秒,太阳的球心已经离开了坐标原点,但是坐标原点一旦被确定下来后就不再改变。那怕是某一时刻坐标原点处已空无一物,但是绝对空间坐标原点一旦被我们确定下来,它就是真实存在的,它即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任何改变,也不会随着物体的移动而发生改变。
如果,我们建立了这一绝对空间三维坐标系,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所有绝对运动的物质放到这个绝对不动、绝对不变的三维坐标系中分析,把所有正处于传播状态场(磁场、电场、电磁波、光波)放到这个绝对不动、绝对不变的三维坐标系中分析。通过场了解物质间的力,再通过力进一步了解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上面文章摘自(原创)《都是电子惹的祸》
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可下载这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