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你的回帖,我很高兴,感到你(1)提出的问题有深度,(2)回答的问题有水平。你能把别人自己都说不清的东西,说的头头是道,高手,真是我们中国的高手。真正的高手来了,与你讨论觉得爽。
我再次引入他的这些认识,我觉得我们两个的想象结果怎么这么相同,但推理的结果相差的太远。不过我的想法比他早近十年,【太阳系的边缘存在孕育行星的巨大环状高能粒子雾,这样的推论确实很难获得天文观察的实证支持。 因为目前天文观察中,所能观察到的星际云团,都是一些体积和质量大、密度高、温度也很高的巨型气团,该星际云团基本上是正在孕育恒星或星系的气团。而在恒星周围孕育行星的环状高能粒子雾,与上述云团相比,不仅体积和质量小得多,而且密度低、温度接近绝对零度。】 书归正传,现在我回答你的这个问题【以光速运行的“量子”会聚集在星系边缘,那为什么同样以光速运行的光却能越过星系边缘被我们观测到。】 这个问题如果不是你提出来,我还真不敢和你讨论这个问题。82年离开学校后,我深深的痴迷到了光子是什么东西,到2005年我有了感悟,有效的把对光子的认识,用到了天文上,形成了我现在的理论,但对光子的描述,始终没有描述具体的语言,直到近二年,我在【科学智慧火花】栏目与人交流时才总结出语言。“光子是逃离原子核的小量子”。在这个基础上我回答你的问题,我认为恒星抛射出去的光量子,大部分是跑不出星系的,都会会聚在星系的边缘形成分子云气,只有少部分抛射角度适当,光线在星系里运行距离短的,才会逃离星系。我认为光子离开恒星后,受到引力的作用,由于恒星的公转和自传,它只能做抛物线运动,而且速度在减慢,减慢的标志就是温度的降低。这就是我对光的全部认识。对与不对,我也不知道。 可能是我表达有问题,我问气体太阳什么时间成了离子态的,是说,原来都说太阳是气体的,现在怎么说成离子态的,是什么时候变得口。我觉得是个质的改变,《我的太阳》就能用离子态说明白。还有一个改变,冷氢气云的冷字,什么时候加上的;看看他们对这两点描述,本事就是含含糊糊的,你却能说的头头是道。还有它像彗星一样的太阳模型。是不是和我描述的原理、模型快一致了。它的这个模型的建立,是不是受到我的启发就说不清了。不过他们对冷氢气云的理解还不到深度,冷氢气云里诞生的不是恒星,而是恒星系。 最后再说说液面问题,你说没有,我没有条件观察,无法确认,我透过滤镜看太阳,就像看到了一粒大焊点。留下让后人验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