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 EOS 1D Mark II 天文初评
作者:Jerry Lodriguss
编译:森林里
转自http://www.astropix.com/
M45,昴星团,使用佳能EOS 1D Mark II 数码单反相机拍摄。
以上图片来自于佳能EOS 1D Mark II 数码单镜头反射相机的第一次拍摄。使用Astro-Physics 130 EDT f/8 复合消色差折射镜以ISO 800暴光30秒拍得。
令人惊奇的是,尽管图片以焦比8和30秒暴光拍得,而且当晚也有非常亮的凸月高悬天空,但在昴星团的Merope和Maia周围仍然拍到了一些反射星云的痕迹。因为图像还未经过处理,所以反射星云不是很明显,但它确实已经被拍进去了。
M42中的猎户座四边形。ISO 800 十秒暴光。Astro-Physics 130 EDT f/8 折射镜。
这幅猎户座四边形图像是从全幅面大小为24MB的M42照片上以100%的缩放尺寸截取下来的。拍摄时文件格式为佳能CR2 原始文件(Raw)并且在佳能的“数字照片专业版”软件中以线性文件打开,然后未加任何处理地储存为16位TIFF文件。然后用Photoshop打开文件,调整了亮度gamma和黑点(black point)设置。未加任何锐化或其他调节。最后图片被转换为8位色彩并为便于本网页显示而存储为JPEG格式。
白色恒星和“黑孔”
当在放大昴星团图片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件很离奇的事,在图片中恒星的附近有一些非自然原因造成的“黑孔”。
以上为100%缩放的全幅画面的一部分,箭头所指为恒星附近的“黑孔”。此图片使用130EDT焦比8折射镜30秒暴光拍摄,相机内建长时暴光降噪功能打开。
这些黑孔在RAW格式和JPEG格式的同样位置都存在。在图片中,它们位于恒星的右侧,并朝向整幅图像的短边。但它们似乎只出现在中等亮度恒星的右侧。在非常明亮或昏暗的恒星旁边我没有发现任何黑孔。它们出现在使用佳能300mm f/2.8长焦镜头和Astro-Physics 130EDT f/8复合消色差折射镜所拍摄的图片上。
图片另一部分的放大,显示了恒星和它们旁边的“黑孔”。
测试图片的拍摄时间是2004年9月2日,环境温度大约18℃,夜晚大气透明度7并伴有卷云,地点是新泽西州费城市郊的Voorhees。
图片拍摄格式均为原始CR2文件和JPEG。CR2图片在佳能的“数码照片专业版”中打开,JPEG图片在 Photoshop CS中打开。为符合浏览器显示习惯,图片均已从Adobe的RGB色彩转换为sRGB色彩。
相机的长时暴光降噪功能打开。在此模式下,相机通常会自动获取一幅与光线暴光时长相同的黑暗暴光图像,然后进行差值操作,以此降低CMOS传感器的热噪点。
在接下来几个夜晚最终完成的测试来看,这些黑孔同样出现在相机内降噪关闭后的黑暗图像中。
然而佳能EOS 1D Mark II 相机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使用相同快门速度和ISO值进行一系列的长时间暴光,相机就会只获取一张黑暗暴光图像,然后应用于所有接下来的照片中,以免每幅图像的总暴光时间翻番。
根据佳能公司的Chuck Westfall 解释,“1D Mark II上的DFS(黑暗图像差值)选项可以关闭或打开。当关闭时,Mark II的长时间暴光效果至少和10D是处于同一水平的。”
Chuck同时表明,“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长时间暴光的热噪点带来的画面周围的雾化现象,佳能公司已经改变了相机的电路,可以在长时间暴光时关闭传感器周围的电流输出。其结果就是使用DFS功能的1D Mark II在长时间暴光方面比EOS其他数码单反更为出色。”
但造成“黑孔”现象的原因现在仍不确定。
转载并编译自http://www.astropix.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