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whzjh 于 2016-3-8 09:52 编辑
天狼伴星和主星的亮度差有10等(8.6等对-1.4等),互相环绕旋转的周期是50年,在2022年角距达到最大,11.3角秒。现在的角距约是10.5角秒。这个当然不属于入门级的双星,观测难度相当大。按Burnham的说法,用11寸镜观测天狼伴星很清楚,9寸有难度,7寸就要预先很清楚伴星的位置才行。我的8寸道布森牛反还是有希望的,所以完成了入门级双星的观测后,下一个挑战就直接选择天狼伴星。因为不能太晚睡觉,观测时间只能在天黑前后到10-11点之间,同时天狼星的地平高度必须足够高才能减少气流的干扰,所以每年只有1月初到3月底才是最佳观测时机。我2015年初就开始观测了,但试了几次都没成功。2016年从1月中旬开始,只要天气允许,视宁度良好(天狼星不会剧烈闪烁),我就每晚都出去观测20-30分钟,但也是一直没成功。中间一度想放弃,想以后攒够钱了将镜子从8寸升级到12寸再来挑战,反正2030年前时机都不错。但因为在cloudynights上看到有人用4寸apo和6寸牛反都成功看到了,想想不甘心,又坚持下来了,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2月19日22时10分-30分第一次清楚看到天狼伴星。镜子从21时开始冷却到21时30分开始观测。月龄12(正月十二),目视极限星等3.6等(天权隐约可见)。视宁度极佳,地平高度35-33度的天狼星一闪都不闪。22时20分用360倍看木星,一下子就看到完整的大红斑。伴星在副镜支架四放衍射条纹右下角条纹稍微偏上的地方(22时10分,到22时30分几乎和条纹重合)。用360倍看到3-4次,每次5-6秒。用240倍看到1次,120倍没看见。用相同的倍数看参宿七伴星(高度26度),从120-360倍都极清楚。天狼伴星其实离主星不近,完全在主星的衍射纹外(参照参宿七系统),但光度相对很暗,很容易和主星的光芒混在一起。在极亮的主星影响下,伴星亮度感觉就像是10等星而不是8.6等。但就有几个瞬间,视宁度极佳时,伴星的星像完美聚焦时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根据副镜支架和地面的45度夹角和天狼星的上中天时间,可以算出伴星的方位角约是70度。后来查了资料,2016年是75度左右。因为道布森脚架是地平式脚架,副镜支架和地面的夹角总是不变的,我想如果在天狼星上中天时观测,伴星相对支架衍射条纹的位置应该是会改变的(相反,用赤道式脚架就不会变),这样就可以作为验证了。所以第二天我在21时,天狼星上中天过后半小时又去观测了。这次的视宁度还可以,但不是极好,天狼星有轻微的闪烁。不过因为有昨天的经验,很快就看到伴星了,而且看到的次数更多,持续的时间更长。主伴星连线就在右下角支架衍射条纹和地平线夹角的角平分线上,这样一算方位角就大约是75度了。终于可以确定看到天狼伴星了,就差明天和老婆描述一下,让她用镜子再确认一下。
总结一下观测天狼伴星的几个关键 1) 1)校准光轴。我每次观测前都会花几分钟校准光轴,目的当然就是为了让伴星能完美聚焦。 2) 2)预冷镜子。每次观测前都会提早至少半个小时将镜子搬到外头。 3) 3)参宿七。没错,它是重要的参考双星。因为它离天狼很近,主伴星亮度差是6.7等(0.1等对6.8等),角距9.5角秒。如果你不能轻而易举的看见它的伴星,那天狼伴星也别想了。而且你可以根据它找到天狼伴星角距的感觉。 4) 4)视宁度。有了第一次观测到的经验后,视宁度的要求其实就不需要非常高了,但天狼星也不能剧烈的闪烁。 5) 5)恒心和坚持。这个不用多说了。 6) 6)虽然有人说蓝滤镜有帮助,但根据我的经验,不好用,因为对于我这个口径的镜子和观测地点的光害程度,安了滤镜后伴星完全被消光了。还有人说在太阳落下后尚有暮光时,天狼星的光芒会被削弱,有助于伴星观测。这个只能等到三月份才能测试了。 7) 7)目镜上加装遮光片好像也不好用。根据计算,从主星被遮住到伴星被遮住,时间间隔最多只有0.6秒,不用电跟的话,很难反应过来。
后来我还尝试了更难的挑战,南河三伴星,0.3等对10.7等,角距5角秒。这个完全不行。一点疑似看到的感觉都没有,就是cloudynights上也没什么人能明确无误的看到。今年夏天想再试试大火伴星(1等对5.5等,3角秒),以前没成功,但它的难度稍低于天狼伴星。附件是天狼伴星的示意图,来自S&T。再附上2000-2099年天狼伴星的角距和方位角的逐年数据列表。VA和VB是主伴星的移动速度,对于目视观测不是太有用。列表后面的照片是Ernest Evans贴在S&T上的天狼星B照片,很接近我自己的观感。他是用星特朗11寸施卡镜加六角形衍射光罩220倍放大率底下在2011年拍的,当时角距是9弧秒,方位在正东。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观测的难度。
|